新能源汽車已成為最強的時代風口。馬斯克憑特斯拉市值大漲登上全球首富寶座。國內一眾傳統汽車廠商紛紛加碼新能源電動汽車。就連網際網路大廠阿里、百度、騰訊,也動起了造車的念頭。
1月11日,百度宣布組建一家智能汽車公司,以整車製造商身份進軍汽車行業。至此,百度、阿里、騰訊三大網際網路巨頭全部進入汽車製造領域。最新消息顯示,上汽集團與阿里聯合創立的智己汽車將在上海、拉斯維加斯和倫敦三地同時發布高端智能純電動汽車品牌,現場將有兩款量產定型車亮相。
網際網路造車再度引燃市場。此前,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在接受採訪時曾表示,「特斯拉最厲害的對手或來自中國。」那麼,從傳統車企、造車新勢力,再到網際網路公司造車,誰將成為特斯拉的中國對手呢?
百度造車有何不同?
當新能源汽車成為最強勁的風口,阿里、騰訊等網際網路公司入股造車並不是新聞。前不久,阿里就與上汽集團聯合成立智己汽車公司。如今,智己汽車已經開始發布量產定型車。在此之前,騰訊頻頻投資造車新勢力蔚來汽車,賺得也是盆滿缽滿。
與騰訊和阿里造車路徑不同的是,百度這次欲親身入場造車。1月11日,百度官宣要組建一家智能汽車公司,以整車製造商的身份進軍汽車產業,吉利控股將成為新公司的戰略合作夥伴。據百度方面介紹,新公司將面向C端市場,著眼於智能汽車的設計研發、生產製造、銷售服務全產業鏈,百度既有的自動駕駛、地圖等生態板塊也將賦能汽車業務。
對於百度親自入場造車,有評論認為,百度要打通全產業鏈,吉利或只是代工廠。這顯然與李彥宏此前強調的「百度不會自己造車」相悖。在國內的網際網路公司裡,無論是華為、阿里還是騰訊,似乎都不願意親自造車。它們更樂意做汽車公司背後的供應商,相比單純靠賣車賺錢,技術和軟體產生的盈利更具想像空間。正如華為一直強調的,「華為不造整車,而是聚焦ICT技術,幫助車企造車,成為網際網路汽車的增量部件供應商。」從這一角度看,百度此番重倉轉戰造車,意味著李彥宏從BAT原有的造車模式中脫離。目前來看,百度造車,不僅獲得了瑞銀等機構的加持,二級市場投資者也不斷加碼。在百度官宣造車之前,有媒體提前劇透了這一消息。當時,百度市值一夜上漲超過100億美元。更有甚者,華爾街「女版巴菲特」凱薩琳操盤的ARK基金也被曝連續兩日加倉百度。
誰會是特斯拉的對手?
無論是親自造車,還是投資造車公司,中國的新能源汽車製造廠商,已經讓馬斯克感受到了威脅。日前,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從大眾等傳統車企身上,看到了向電動化轉型的大動作,很多中國公司的動作也非常、非常、非常迅速。特斯拉最具有競爭力的對手,可能會是一家來自中國的公司。中國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在中國有一些非常好的公司,他們工作相當努力。就這一點而言,所有主流車企,80%或者90%左右,都已經表態自己正在迅速電氣化。
那麼,在中國的電動汽車公司裡,誰將成為特斯拉最強的對手呢?
與中國的造車新勢力蔚來、小鵬、理想相比,特斯拉在銷量方面又遙遙領先。據統計,2020年,特斯拉交付量近50萬輛,這遠超蔚來的43728輛、理想的32624輛和小鵬的27041輛。
雖然年交付量遠低於特斯拉,但造車新勢力們並不虛。面對特斯拉的降價打擊,蔚來汽車董事長兼CEO李斌表示,以低價打開市場的特斯拉,希望做智能電動車領域的「大眾」,但「按成本定價對老用戶來說並不算好事。」
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則表示,「降價已證明僅僅是營銷的方式而已,而且肯定是把雙刃劍。」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則環顧左右而言它,理想汽車將目標聚焦於蘋果,而並非特斯拉。
對馬斯克來說,傳統車企順勢而為,加快轉型步伐擁抱新能源汽車也不容小覷。過去一年多時間裡,長城、吉利、東風、上汽、長安等傳統車企紛紛推出新能源汽車品牌或產品,試圖賦予自身更多的科技屬性。最令馬斯克膽寒的是,在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市場上,特斯拉的銷量仍舊拼不過傳統車企。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11月,中國市場新能源乘用車前三強企業銷量均突破2萬輛。其中,上汽通用五菱達3.6萬輛、比亞迪為2.6萬輛、特斯拉中國則是2.2萬輛。隨著百度、阿里、騰訊等網際網路巨頭加入造車行列,中國的新能源汽車自主品牌將極大地提高科技含量,成為特斯拉在中國乃至全球市場的強勁對手。瘋狂進擊的特斯拉,正倒逼中國車企苦煉內功。面對競爭更為激烈的市場,新能源汽車戰場始終充滿不確定性。毫無疑問,只有不斷創新的企業,才能不斷地創造長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