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的「五服」到底是什麼意思?

2020-12-20 南方小琦

我們常常在電視劇中聽到「我和某某某是未出五服的關係」,那麼這五服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古代的「五服」是指五種孝服,為死去的親屬服喪,為有服親屬。親者服重,疏者服輕,依次遞減。血緣關係親疏不同的親屬間,服喪的服制不同,服制按服喪期限及喪服粗細的不同,把親屬分為五等,由親至疏依次為:斬榱、齊榱、大功、小功、緦麻。也就是指親人去世後,按親疏關係什麼人應該穿什麼喪服的意思。當然了,這是古代的叫法,現在這幾種喪服雖然還在,但是這個叫法已經沒人用了。

「斬衰」就是用最粗的生麻布制布製做,斷處外露不緝邊的衣服。諸侯為天子、臣為君、兒女為父母、媳對公婆、妻對夫,都要穿斬衰,這是是最重的孝服。

「齊衰」用粗疏的麻布製成的喪服,衣裳分制,凡剪斷處均可以收邊,下擺貼邊都在砸邊際。孫子、孫女為其祖父、祖母穿孝服均遵「齊衰」的禮制

「大功」用粗熟麻布製做,面料比「齊衰」稍好的喪服。為伯叔父母、為堂兄弟、未嫁的堂姐妹服喪都要穿這種'大功'喪服。

「小功」用較細的熟麻布製作的喪服。為從祖父母、堂伯叔父母等服喪而穿的。

「緦麻」是使用面料最好的喪服,也是喪儀最輕的。為曾祖父母、族伯父母、族兄弟姐妹穿孝都用這個檔次。

現在的「五服」是指親戚關係的五輩九族,用「五服」劃分親屬關係的標準是以父親家族為標準劃分的,範圍包括高祖、曾祖、祖父、父親、自己、兒子、孫子、曾孫、玄孫這九代人,被稱為本宗九族,這九代以外的本家族的人是「出五服」的人。這九代以外的本家族的人是「出五服」的人,關係較遠。也就是指與自己為圓點,自己往上四輩(父親、爺爺、曾祖、高祖),自己往下四輩(兒子、孫子、曾孫、玄孫),超過這四輩人的親戚關係就是「出五服了」。

《禮記.大傳》裡有句話,叫:「宗其繼高祖者,五世則遷者也。」其實就是跟五服這種關係相對應的,意思就是五服之後就可以分家另過了。換句話說,不在五服之內,就不算親戚了。五服內的親戚之間人情世故來往交集比較密切,五服外的人情世故不用走動了。

相關焦點

  • 從古至今人們常說的「五服」到底是什麼意思
    親屬關係超過五代,不再為之服喪,叫做出服,也叫出五服。最直觀的「出五服」首先,我們來看,服,這個字的意思是什麼,最開始的時候,五服指的是五種孝服。到後來,五服其實指的是五輩人!五服以後,就沒有親戚關係了,就可以婚喪娶嫁了!當出門在外,即使是出了「五服」,見到同姓的依然要比別的人感覺要近。
  • 老一輩常說的「出了五服不是親戚」是啥意思?「五服」到底是什麼?
    在民間,老一輩常說"出了五服不是親戚",而這句話是啥意思?為什麼說"出了五服不是親戚"呢?簡單意義上講,就是若兩人的關係出五服了,那麼即使是同一個老祖宗,也沒有親戚關係,這個"五服"到底是什麼?
  • 人們常說「五服九族」,什麼是「五服」,九族是哪「九族」?
    「五服」這個詞現代用的比較少了,但是在農村或老一輩人口中,每每論到親緣關係,常常會說「出五服了」,或者說我們關係不遠,「沒出五服」,那到底什麼是「五服」呢,先看一張圖:什麼是五服?現代人基本很難弄清「五服」到底是啥意思,因為在傳統文化中,五服是一個很複雜的概念,也不止一種含義:1、古代王畿外圍在周朝以前,以王畿為中心,國土向外擴張,每五百裡為一個單位,由近而遠分別為:甸服、侯服、綏服(或賓服)、要服、荒服。「夫先王之制,邦內甸服,邦外侯服,侯衛賓服,夷蠻要服,戎狄荒服。」
  • 農村人常說,親不過五服!這個五服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親不過五服」是社會歷史發展的產物,是一個流傳悠久的社會風俗。那麼,農村家族裡常說的沒出五服,這個五服是什麼意思呢?下面鄉村似歌將與大家一起探討。一、「五服」在現在的農村主要是指五代或五輩內的宗族血脈關係1、按照父系家族的親屬關係來分,從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親和本人這五輩人組成的宗族關係就叫五服,你在這五代內就叫沒出五服,到了本人的下一代這個就叫出了五服。或是從父輩開始往下排的五輩關係,一服父親輩二服兄弟姐妹三服叔伯孫氏輩四服叔伯曾孫氏輩五服叔伯玄孫氏輩。
  • 老人常說:「親不過五服」怎麼理解?「五服」指的什麼意思?
    老人常說:「親不過五服」怎麼理解?「五服」指的什麼意思?我國古代有很多的民俗諺語,都有很多種意思,蘊含著豐富的哲理,還有教的都是做人的道理,雖然語句簡單,但是蘊含的道理一點也不簡單,聽完覺得受益匪淺,終身受用,但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很多的俗語大多數人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老人常說:「親不過五服」怎麼理解?「五服」指的什麼意思?
  • 老一輩常說的「出了五服不是親戚」是啥意思?五服到底是什麼?
    很多同族人都在一個村子的時候,人們就更加注重彼此的關係。在以前,有一種說法「出了五服就沒有親密的關係了。」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也不知道以前的人為什麼會這樣說,更加不知道五服是什麼了。通俗易懂的講就是兩人的關係超出五服,即使祖輩是同一個人,也沒有關係了。五服是葬禮服飾,人們也是按照服飾判斷關係。人本基本上都是用出五服與否,來判斷他人算不算親戚。
  • 人們常說「親戚出五服」何意呢?什麼是五服?五服究竟是幾輩人?
    五服文化:何為五服?古代「五服」充滿華夏文化底蘊,要了解什麼是親戚出五服,我認為得全面了解五服文化,這對於我們發揚和繼承中華燦爛的傳統文化很有助益。古代五服通常有以下四種含義。也就是說,五服是指中國古代社會裡,以父宗為重,由父系家庭組成的人倫親屬關係。五服,由以前孝服等含義演變為五輩人,在膠東半島還有「五服之內為親」說法,一言以蔽之:五服,就是人們常說的五服九代人,也叫九族人。由自己往上推五代:自己、父、祖父、曾祖、高祖。
  • 農村俗語「姑舅親不是親,出了五服成路人」啥意思,什麼是五服?
    由於農村的居住比較集中,所以農村人的親戚體系特別的強大,在每個村子都有這樣的情況,看似毫無關係的兩家人,往上面數兩三代卻是很親近的親戚關係,也正是如此,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關於親戚關係的俗語,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姑舅親不是親,出了五服成路人」,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民間以五服定親疏,那五服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怎樣才算出五服
    按照與死者的親疏關係,規定出五種不同的喪服和五種不同的服喪期限,這就叫五服。在上古時期,喪期無限,謂之心喪。大概是經常懷念死者的意思。到了夏代,開始制喪服。這五種制服的範圍,在民間有多種說法,直繫上,倒沒有什麼好說的,比如父母死了,兒子就要斬衰,喪服用至粗麻布,不縫邊,服喪期為三年。《弟子規》中有「喪三年,常悲唁」即指此;高祖、曾祖、祖父死則服齊衰,喪服用稍粗麻布,縫邊。服喪期分別為三個月、五個月、一年。
  • 俗語:「親不過五服」,五服是什麼意思?
    俗語:「親不過五服」,五服是什麼意思?   我國民間一向是有許多人們熟悉或者不太熟悉的說法和俗語,而這些說法說俗語往往都是十分有道理的。在查閱後小編發現五服這個說法也是擁有了悠久的歷史,並且是一個意思含義很豐富的詞彙,在歷史的記載中五服至少有三層含義。
  • 人們常說的「南無阿彌陀佛」,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那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佛教講究以慈悲為懷,我們小時候看《西遊記》的時候就會看到唐僧經常說「南無阿彌陀佛」,唐僧信奉佛教,他內心善良純淨,不允許殺生。佛教可以讓世人的內心可以平靜下來,尋找心中的一片淨土,拋開世間的繁華喧囂。我們都知道佛教中人,他們在打坐的時候經常會念著「南無阿彌陀佛」。
  • 最近人們常說的「盤他」是什麼意思呢?
    了解更多文玩手串知識,▲可以點擊關注我們最近人們常說的「盤他」是什麼意思呢?最近一段時間以來,「盤他」出現在了很多地方,很多朋友動不動就可能會來一名「盤他」,把人說的一楞一楞的,那麼「盤他」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盤他」這個詞又是從何而來的呢?「盤他」這個詞是最近幾天才在網絡上流行開來,這兩個字是孟鶴堂和周九良在相聲《文玩》的內容裡,裡面有這樣一句對白」乾巴巴的,麻麻賴賴的,一點都不圓潤,盤他。
  • 老人常說:「出了五服不是親戚」,是何意?五服是指的什麼?
    如果我們經常看一些古裝電視劇,或者讀一些古文,經常能夠看到一些與「五服」相關的字眼。而且老人常說:「出了五服就不是親戚」,這是何意,五服是指的什麼?從母系氏族社會發展到父系氏族社會,男人的地位越發的出眾,後來逐漸形成以男人為天的社會現象。
  • 人們常說的親戚出五服了,這五服究竟是幾輩人?
    一、五服文化:何為五服? 古代「五服」充滿華夏文化底蘊,要了解什麼是親戚出五服,我認為得全面了解五服文化,這對於我們發揚和繼承中華燦爛的傳統文化很有助益。古代五服通常有以下四種含義。
  • 我們常說的五服,六親,九族以及祖宗十八代,具體指的是什麼
    本文我們講一講平時我們經常說的五服,六親,九族以及祖宗十八代指的是什麼?五服,其實在我們國家同姓同宗之人按照血脈傳承的順序也是親疏有別的,五服中的服是衣服的服,特指喪服,葬禮上穿的衣服。五服就是五等喪服的意思。在古代講究禮節,哪位親人過世了,來送行的親人都得穿喪服以對逝者的尊敬,但是不能穿一樣的,要穿出親疏遠近來。
  • 農村俗語:「五服之內是一家,出了五服成外人」是啥意思?
    老者告訴我說:在咱們農村,有這麼一句俗語----「五服之內是一家,出了五服成外人」。凡是來往比較密切的,應該是沒有「出五服」;而來往不密切的,應該是「出了五服」了。說句實在話,什麼是「五服」,我著實不懂,於是,便請求老者解釋一下這句俗語的意思。
  • 我們常說的poke是什麼意思 王者榮耀日常術語彙總
    我們常說的poke是什麼意思?王者榮耀都有哪些日常術語?相信不少玩家都想知道關於這些術語的意思,下面,就讓琵琶網小編來告訴你吧!      王者榮耀日常術語彙總:   一、問:我們常說的poke是什麼意思?   答:法師的遠程法術消耗   二、問:ADC和AP是什麼?
  • 俗語:姑舅不是親,出了五服成路人,為啥?「五服」是什麼意思?
    俗語:「姑舅不是親,出了五服變路人」意思很簡單,姑舅不能算真正的親人,出了五服親戚就會變成路人。這句俗語描寫的就是世態炎涼,姑舅再親遇到大事都是外人,五服內關係再硬,出了五服關係都會變淡。當然,不同地區和家庭的情況不同,不能一概而論,但絕大多數情況如此。
  • 中醫常說的秋收冬藏,是什麼意思?到底如何才能做到?
    中醫常說秋收冬藏,從中醫的角度來說,養生講究時效和方法,所有的養生對應時節效果才會最好,那麼中醫所說的秋收冬藏,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如何才能夠做到呢?秋季來臨之後,空氣就開始變得乾燥,身體也非常容易出現燥熱的情況,皮膚也可能會變得乾燥,這時候「秋收」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人們常說「秋乏」,也是因為秋天的氣溫開始轉變,人們的情緒容易壓抑,也就會造成對什麼事都不感興的現象。秋季養肺、冬季養腎,那我們如何才能做到呢?
  • 人們常說「菜過五味」,那這五味到底指的是哪五味
    那麼人們常說的「菜過五味」,到底指的是哪五味。「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這句話出自一本名為《酒規》的書。這是一部西周時期關於行酒禮儀的書籍。「三巡」的一般意思是敬酒,「巡」在古代是量詞,意思是遍。「三」不是指具體的數量,而是一個虛詞,可以引申為量力而行。「菜過五味」中的五味指的是菜餚的五種基本口味酸甜苦辣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