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菜過五味」,那這五味到底指的是哪五味

2020-12-15 腦洞外星人

餐桌文化一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它深刻融入到了中國社會的方方面面,超越了階層和時代。在老一代人口中有時候會提到一句老話,叫「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這句話源自於古代,是古人對飲食方式和酒桌談事的一種說法。

它內涵豐富,如果理解方式不同,可能會得出不同的認識。那麼人們常說的「菜過五味」,到底指的是哪五味。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這句話出自一本名為《酒規》的書。這是一部西周時期關於行酒禮儀的書籍。「三巡」的一般意思是敬酒,「巡」在古代是量詞,意思是遍。

「三」不是指具體的數量,而是一個虛詞,可以引申為量力而行。「菜過五味」中的五味指的是菜餚的五種基本口味酸甜苦辣鹹。

中華美食傳承千年,如果從味覺的角度出發,最多只有這五種基本味道,想要超出這五種,只能是組合味道。民間還有一句話叫「廚中五味鹽為首」,可見鹹味是五味中最被人廣泛接受,且最為重要,那就先從鹹味說起。

鹹味是最常見的口味,主要通過鹹鹽來攝入。古人最初提取鹹鹽主要是採集自然界存在的滷水,海鹽和井鹽。

早在五千多年前人們開始利用海邊的鹹土,淋上滷水煎鹽。戰國時期齊國國相管仲實行「官山海」的政策,把鹽收歸國有。

此後歷朝歷代圍繞鹽鐵都有不同的政策,但老百姓吃不起鹽的情況依然常見,鹽是關係民生的重要資源。同時古人也認為鹹味是人生的一種常態滋味。

酸味在食品中並不常見,但任何人都離不開酸味,它深刻影響著人的生活。酸味在古漢語中最初的意思是喝酒之後搖搖晃晃的狀態,酸字的右半邊本身是走路不穩的意思。

隨著時間的推移,酸味逐漸被引申為醋酸,意思是讓人不適的味道。古代人獲取酸味主要是通過水果,古代典籍中有「五果」的說法,也就是古人常吃五種水果,分別是桃子,李子,杏,棗和慄。

在三國時期,曹操帶領部隊行軍時,曾經因為缺水而人心惶惶。曹操急中生智,告訴大家前面不遠處就有梅林,人們不知不覺間嘴裡就有了酸酸的感覺,於是產生了「望梅止渴」的典故。古人認為酸味是人生中的辛苦和努力。

甜味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味道,甜味由於其特殊的口感,長期伴隨人類歷史的發展。甜在古代同「甘」,意思是美好的口感。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給它加上了舌字旁,內涵也開始傾向於食品領域。古人提取糖和製糖的歷史源遠流長,在漢唐時期就有很多酥糖類的點心。古人最初通過甘蔗來提取糖,糖汁一度成為貴族的專項。

《三國志》中記載袁術慘敗時,曾經對部下說想喝蜜水,其實就是糖水。唐朝出現了專門的提取糖的產業,一般稱為粗糖或者石蜜,宋代出現了砂糖。

季羨林先生認為砂糖工藝是從印度傳入的。明朝嘉靖時期出現了糖霜,標誌著古代製糖工藝的成熟。古人認為甜味是美好的記憶。

辣味是很受人歡迎的一種味道,民間有「無辣不歡」的說法。「辣」字在古代本字是「辛」,出自甲骨文。

「辛」的最初意思和刑罰有關,有責備和勞苦的意思,在《說文解字》中引申為辛辣,對應五行中的金。吃辣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尤其是中國南方,辣椒是生活的必需。

但值得注意的是,辣椒並非本土植物,而是從國外傳入的。在明朝末年,辣椒通過漫長的絲綢之路經過馬六甲海峽傳入中國,最初在雲南,廣西和湖南種植,逐漸推廣全國。

辣椒在中國的土地上發展壯大,產生了不同品種的辣椒,極大豐富了中國人的飲食。古人認為辣味象徵著人生的意外和過往。

苦味是最不常見的一種,但所有人都吃過苦味的東西,比方說藥品。苦最初的意思其實和味道無關,指的是一種古老的植物。

古代典籍認為「苦」最初指的是味道酷似黃連的草,後來被文字研究者引申為苦味和痛苦的意思。古人認為苦象徵著人生的磨難。

酸甜苦辣鹹作為「菜過五味」,千年來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在「民以食為天」的生活中,人們每天都在接觸酸甜苦辣鹹,它們象徵著人生中的各種色彩。

古人所說的「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隨著時代的變遷也在不斷變化。現代人更崇尚健康和節制,傳統文化和酒文化需要理性的繼承,尋找它們的人文歷史價值,發揮它們有利的一面。

對歷史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腦洞外星人,一個研究地球歷史的外星人

相關焦點

  • 「五味」指的是哪五味?它們從何而來?
    五味是哪五味?我們雖然常說「五味」,但是五味具體指的是哪五種味道,眾說紛紜。酸甜苦辣鹹、辛酸甘苦鹹,前者往往是用來形容食物的,後者則是中醫五行學說中常用的詞。但是,兩種「五味」之間最大的區別是辣與辛,這與辣椒傳入中國的時間有關。雖然如今大江南北都有嗜辣的癖好,但其實辣椒明末才傳入中國,到現在也就三四百年。
  •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中的五味到底是哪五味?不是酸甜苦辣鹹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出自周朝的一本叫《酒規》的書,是一部周朝用來說喝酒時候禮儀的書前一句「酒過三巡」。「巡」是指在座之人斟滿酒,三不一定真的是三次,也會是更多次,在這裡是虛指。所以指給所有人加過三次酒了,但是並不是指敬過三圈。
  • 傳統文化「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三巡」「五味」分別指什麼
    小時候喜歡聽說書是,說書先生在情節關節處,常說一句話某某與某某「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便要開始如何如何,這句話來形容飯局的場面,包括時間,進度,以及氣氛,皆表現得淋漓盡致,大多數朋友很可能就會認為,這句話說得是,酒喝了三場,吃了五道菜,那麼是這樣的意思嗎
  • 醬酒分五味,到底是哪五味呢?
    人們常說醬酒有五味,可是也許在你的味蕾裡只有一種口味,那麼它所具有的五味到底是哪五味呢?
  • 五味鵝你吃過沒?你知道是哪「五味」嗎?大廚教你做法和技巧
    五味鵝屬於粵菜系,源於廣東江門臺山,在臺山當地過年過節都會有吃鵝的習慣,鵝的味道以鮮香著稱,肉質嫩滑,滷鵝、醉鵝可能你吃過多了,但是一隻鵝同時帶有五種味道你又吃過沒有呢?這其中的「五味」指的是:酸、甜、甘、辛、鹹,今天就給大家分享其中的做法。臺山五味鵝配方是什麼?
  • 讀過黃帝內經之謹和五味
    記得小時候,人們見面的問候語往往是:吃了嗎?現在,人們不會這樣問了。 民以食為天,吃飯是人生的一件大事。 我的父母也是這方面的楷模,一直保持著勤儉節約的美德。 我也曾經經常批評我的父母,當然是從健康的角度。
  • 古語「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具體指的啥?專家:越早了解越好
    ▲聚會喝酒照片 02 想必我們很多人在酒席上都聽到過一句古語,叫做:「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這句話出現的機率非常大,一旦有人說到這句話的時候,就意味著「商場談判要開始了,」亦或者是「大家休息休息,玩玩遊戲,咱們再接著喝。」它在現代時常被人們充當一個釋放訊息的口號,但是它背後的故事含義,可是大有來頭的存在。那麼這句古語,究竟是什麼規矩,具體指的啥?對此專家表示:越早了解越好,學會了不會吃虧。
  • 人們常說的「酒過三巡」是指的哪三巡?經常喝酒的人一定要了解
    引言現在社會,在飯桌上喝酒已經成了司空見慣的事情,如果你來遲了,我們只能說:都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了你才來。那這句話中的「酒過三巡」是指的哪三巡呢?是不是說酒已經喝了三杯?或者是已經打了3圈?這個時候遇到真的有不能喝酒的朋友,那便是點到為止。這個時候,一般都是「酒過三巡」中的「一巡」時刻。二巡:漸入佳境古人常說:酒逢親人千杯少,這「二巡」就開始互相敬酒了,大家可以暢所欲言,有什麼話題就聊什麼,有什麼想說的都可以。
  • 五味,歸於真
    「五味」定位品牌高端熟茶,調和高山古茶之潤,圓融古茶之苦甜。人生五味,五味化生,平衡互和,得三寶:精、氣、神。五味調和,謹道如法,長有天命。· 五味,在於調和五味,集五大知名山頭風格特點(班章、曼弄,易武,景邁,昔歸)的優質熟茶,用經典山頭五年以上的陳料調配,融入了廚心茶人匠心精神。
  • 五味雜陳:藥物只有五種味道嗎
    □ 首席記者 劉永生    食有五味,藥亦有五味  五味,指甜、酸、苦、辣、鹹五種味道,泛指各種味道。五味雜陳,指各種味道混雜在一起,形容感受複雜而說不清楚,如:老人們回憶起過去的日子,五味雜陳,百感交集。
  • 身為一個中國人,你知道五色、五香、五味都是什麼嗎?了解一下~
    中國菜已有四五千年的發展歷史,由歷代宮廷菜、官府菜及各地方菜系組成,主體是各地方的風味菜。中國烹飪講究色、香、味俱全的最高境界,菜餚做出來不僅要好吃,還要好看!中國菜的高超的烹飪技藝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堪稱世界一流。中國菜更有「五色」、「五香」、「五味」之說。這具體是哪「五色」、「五香」、「五味」你都知道麼?讓我們一起阿里了解一下吧!
  • 飲食今古談(2)談五味
    其中五味學說作為飲食養生之始祖和根本,最早見於《黃帝內經》,經後世歷代醫家補充,逐步完善了五味理論。 五味即酸苦甘辛鹹。五味的產生,首先是通過口嘗,是人的感覺器官辨別出來的,它是食物真實味道的反映,然而更重要的是通過長期的臨床實踐觀察,不同味道的藥食作用於人體,產生了不同的反映,獲得了不同的治療效果。也就是說,五味不僅是食物味道的真實反映,更重要的是對藥食作用的具體描述。
  • 酸甜苦辣鹹人生五味
    酸甜苦辣鹹人生五味不記得經歷過多少次的背叛,不記得經歷過多少次父母的打罵,也不記的經歷過多少次的柔情似水,想不起來自己偷偷流過多少次的眼淚,多少次一個人獨處時撕心裂肺的吶喊。人生五味酸甜苦辣鹹。每種味道都是生活的調味劑。沒有背叛哪來的真誠。沒有打罵哪來的心疼。沒有撕心裂肺的痛苦,哪來的柔情似水的甜蜜。酸甜苦辣鹹人生五味。
  • 舌尖上的五味竟然不包括「辣」!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長期以來,人們通常都接收存在有限的基本味道,這些味道組成了所有食物的味道,並且可以對此進行分組分類。那麼人類的基本味覺包括哪幾種,它們又是怎麼產生的呢?舌尖上的五味不包括「辣」!味覺能夠讓我們享受到美食,當食物中的化學物質與我們嘴巴中的味蕾接觸時就會讓我們產生味覺。
  • 人生五味,酸甜苦辣鹹!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
    -摘自網絡我們中國的美食講究色香味俱全,其中又以「味」為中國菜的靈魂!酸、甜、苦、辣、鹹五種味道完美融合了生活的真諦。每個人的口味就像不同的標籤一樣,代表了每個人不同的性格。有的人喜好甜食,有的人嗜酸如命,有的人無辣不歡…人生五味,酸甜苦辣鹹,我想每一個人都體驗過。
  • 五色五味 本草小廚
    本草與小廚是千萬年來咱中國人集體智慧的結晶;世間萬物皆有其時,同一種食材,在不同的時節、時辰採摘,其食用效果與藥效可能不同;我們的祖先在烹製本草的過程中發明了陶器鼎鑊等工具,讓美食得以發揚,並逐步認識本草的藥性,五味,歸經;本草的五行五蘊、五色五味、通過小廚的調和在餐桌上被使用得五彩紛呈;本草是美食文化的食材,也是中草藥文化的源泉,藥食同源的文化如涓涓細流,潤物無聲
  • 五行五臟五色五味,自然與人體奇妙的融合
    木,五臟中對應肝臟,五色中對應青色,五味中對應酸味,五官開竅於目。食物中例如:五穀中的綠豆,水果中的獼猴桃,蔬菜中的菠菜,所含的營養都有利於肝臟健康。火,五臟中對應心,五色中對應紅色,五味中對應苦味,五官開竅於舌。平日中我們常說到「上火」,體內的「火」確實多反應在人體上焦,例如舌尖生泡多與心火相關。
  • 五色配五味,五味入五臟,這些食物吃對可防癌!
    五色配五味,五味入五臟,這些食物吃對可防癌!《黃帝內經》指出,五色配五味,五味入五臟,青色養肝、紅色補心、黃色益脾胃、白色潤肺、黑色補腎。01青色指的是青綠葉蔬菜和瓜果,主要包括芹菜、青瓜、菠菜、青椒、空心菜、綠豆等。研究表明,這些食物能減輕和消除各種毒素對肝臟的損害,促進新陳代謝和消除疲勞。它們都含有大量的纖維素,能清理腸胃防止便秘,減少直腸癌的發病率。另外,經常吃綠色蔬菜能讓身體保持酸鹼平衡的狀態,更大程度上避免癌症的發生。
  • 閒話五味酸甜苦辣鹹
    隨筆消永日五味酸甜苦辣鹹酸,洗盡書生氣味酸。小時候祖母自製農家醋,我覺得非常神秘,是靠經驗,沒有定性分析,也沒有定量分析。有時成功,也有失敗,所以包含不確定性。當時我不明白那個好,就問小姑,小姑說,有包子吃是可遇不可求的事,哪有啥好壞之分。淺顯的道理小姑說明。其實有時考慮問題換個角度,會有更精彩的結論。苦,看過《大秦帝國》商君品嘗秦國美食:野苦菜,肥羊燉,老秦酒,生而能咥,死而無憾。苦,就是中藥味。也喝過中藥,是祖父帶我去他的同學老中醫張大夫開的診所,覺得我消瘦,開幾副中藥調理,記得是在前街往南的一個診所。
  • 「五味」養五臟,怎麼食用很重要
    我們都知道一年有四季,但《黃帝內經》中卻將一年分為五季,對應五行學說,這五季分別是:春、夏、長夏、秋、冬。與這五季相對應的飲食又被稱為五味,即:甜、酸、苦、鹹、辛。《黃帝內經》說:「肝主春,心主夏,脾主長夏,肺主秋,腎主冬。」如此,五臟便與五味相對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