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0 17: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2月17日,據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消息,安徽省地方標準《民用建築綠色設計標準(徵求意見稿)》出爐。
市民如有建議或意見,可在2021年1月15日前通過以下方式反饋:
電話:15005518719
郵箱:308785194@qq.com
建築規劃布局應留出通風廊道
建築綠色設計應體現共享、平衡、集成的理念。規劃、建築、結構、給水排水、暖通空調、電氣與智能化、室內設計、景觀、能源和經濟等各專業應緊密配合,結合建築特點,選擇適用、經濟合理的綠色設計技術。安徽省今後居住區規劃要重視形成生物活動圈,緩解施工建設和人類活動介入帶來的生態影響;宜結合街坊出入口設置平戰結合的防疫應急物理隔離通道,此外對環境、停車、安全等設置也有新要求。
布局上要能滿足住宅建築日照標準,且不得降低周邊建築的日照標準。建築規劃布局應留出通風廊道,如利用原生水系、林帶及其走向等營造良好的風環境,並宜與城市通風廊道相銜接。
根據意見稿,安徽省今後將合理開發人均住宅用地面積,民用建築綠色設計將更加注重節約集約利用土地,提高場地的空間利用率,避免無序開發和資源浪費,而不是一味追求大房型。居住街坊的人均住宅用地面積應滿足3層及以下不大於36平方米,4~6層不大於27平方米,7~9 層不大於20平方米,10~18層不大於16平方米,19層及以上不大於12平方米。通過合理開發利用地下空間,住宅建築的地下建築面積與地上建築面積比率不宜小於 5%;合理進行土地的混合使用,可混合用地的類別、使用功能比例等,宜符合項目所在地的控制性規劃要求。
「綠建」小區設多層停車樓
民用綠建需要合理配置公共服務設施和便民服務設施,同時提供便捷高效的生活模式。按照新要求,居住區場地出入口到達幼兒園的步行距離不宜超過300米;居住區到達小學、商業服務設施、老年人日間照料設施的步行距離不宜超過500米;居住區到達中學、醫院的步行距離不宜超過1000米。
居住區內宜設置專用慢行步道,慢行步道寬度不應小於1.25米,慢行步道長度不宜少於用地紅線周長的1/4且不少於100米,慢行步道面層宜採用彩色、彈性減振、防滑和環保的材料。機動車停車應優先採用地下停車方式,宜設置多層停車樓等立體停車設施,與建築主要出入口、住宅單元出入口的距離不宜超過150米;居住區地面停車比例不宜大於10%,平面布置宜相對集中,不佔居民活動空間,並減少車輛通行對行人安全的影響。
來源: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原標題:《民用住宅將大變樣!這份標準你滿意嗎?》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