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中,很多被拆遷戶糾結一個問題,我的房屋是住宅,但是我實際用於商業存續很多年,有營業執照註冊地點也在此,如房屋拆遷如何補償?是按照商業用房還是住宅性質補償?今天劉可心律師給廣大的被拆遷戶普及一下按照什麼標準來補償。
商業用房是指各類商店、門市部、飲食店、糧油店、菜場、理髮店、照相館、浴室、旅社、招待所等從事商業和為居民生活服務所用的房屋,以及辦公用房,如寫字樓等,還包括車庫等。關於商業用房的另一種解釋:商業用房是指房地產開發公司開發的供商業、糧食、供銷、飲食業等部門對外營業用的商店、門市部、糧店、書店、供銷店、飲食店等房屋。一般指底層臨街的房屋。
房屋的用途的不同,在拆遷過程中補償標準也不相同,可分為三種:第一種純住宅;第二種純商業性用房;第三種住改非用房。
有些地方把以上三種房屋補償標準已經明確,但絕大部分地方未規定其標準。其中住改非房屋的補償標準一直是每個地方爭議最大性質的房屋,拆遷按照補償中應對實際用於商業性民用住宅拆遷時如何補償?判斷房屋的用途應以營業執照、註冊地為依據。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認真做好城鎮房屋拆遷工作維護社會穩定的緊急通知》明確,各地要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切實解決城市房屋拆遷中久拖不決的遺留問題。對拆遷範圍內產權性質為住宅,但已依法取得營業執照經營性用房的補償,各地可根據其經營情況、經營年限及納稅等實際情況給予適當補償。對拆遷範圍內由於歷史原因造成的手續不全房屋,應依據現行有關法律法規補辦手續。
住建部《城市房屋拆遷估價指導意見》的通知,被拆遷房屋貨幣補償金額,根據被拆遷房屋的區位、用途、建築面積等因素,對其房地產市場價格進行的評估。
開封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補償安置及補助、獎勵標準的暫行規定,「住改非」適當補償的標準按其住宅房屋市場評估價與經營性用房市場評估價差額的80%給予適當補償。
綜上所述,判斷被拆遷房屋是否為非住宅性用房,不僅以房屋所有權證為判斷依據,應以商業執照、註冊地址、實際經營使用及繳納稅務為依據。被拆遷人可以獲得房屋拆遷補償與停產停業損失。在補償標準上,拆遷方應按照房屋的實際用途、區位等因素。被拆遷人可以向拆遷方主張房屋拆遷補償款和停產停業綜合補助費的雙向補償,並要求按照經營用途提高補償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