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環境的能力,社會年輕人難題,如何調整自己適應環境呢?

2020-12-13 斷橋親愛

從「蘑菇」做起,扮演好你的每一個角色20世紀70年代,一批年輕的電腦程式員編寫了一個讓人看起來有點搞笑的定律一蘑菇定律。這些獨來獨往的人早已經習慣了人們的誤解和漠視,所以在這條定律中,自嘲和自豪兼而有之。他們總結道,許多組織者對待初出茅廬者就像是對待蘑菇,初學者被置於陰暗的角落(不受重視的部門或打雜跑腿的工作),澆上一頭大糞(無端的批評、指責、代人受過),任其自生自滅(得不到必要的指導和提攜)。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一段「蘑菇」的經歷,這不一定是什麼壞事,尤其是當一切剛剛開始的時候,當幾天「蘑菇」,能夠消除我們很多不切實際的幻想,讓我們更加接近現實,看問題更加實際。

現在有許多大學剛畢業的新人,放不下大學生或研究生身份,他們認為憑藉自己的學歷,一開始工作就應該得到重用,想要大展拳腳一番,他們認為做一些端茶倒水、跑腿送報的小事是委屈自己。他們忍受不了做這種平凡或平庸的工作,從而態度消極想跳槽,這也就是現代年輕人所流露出的眼高手低的陋習。象牙塔中的天之驕子,滿懷理想抱負,對未來充滿信心,但「一室不掃何以掃天下」,連小事都不願意做,怎麼能成就大事業呢?而且剛走出校門的年輕人,缺乏工作經驗,也缺乏擔當重任的能力,只有經過一段時間的磨鍊,消除不現實的幻想,才能慢慢成長起來。

「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蘑菇」經歷對於成長中的年輕人來說猶如破繭成蝶,如果承受不起這些磨難就永遠不會成為展翅的蝴蝶。所以,如何高效率地走過生命的這一「蘑菇」階段,從中儘可能汲取經驗,成熟起來,並樹立良好的值得信賴的個人形象,是每個剛進入社會的年輕人必須面對的課題。適應環境的能力,是每一個人都應具備的基礎能力之一。那麼如何調整自己適應環境呢?

1.主動轉變角色

新環境和以前肯定存在很多不同之處,因此首先就要認清自己在這個新環境中所承擔的角色以及這個角色的性質、職責範圍,主動了解公司文化,只有這樣,才能盡心盡力地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學會從工作中獲得樂趣,而不僅僅是按照命令被動地工作。喜歡自己的工作,你才能從工作中受益。

2.迅速進人工作狀態

如果你在開始的工作中就滿腹牢騷、怨氣衝天,那麼你就會對工作草率從事,從而有可能造成錯誤的發生;或者本可以做得更好的,而沒有做到。這會使你在以後的職務分配中很難得到你本可以爭取到的工作。進入一個新環境後,要迅速進入工作狀態,如果發現自己有欠缺的地方,要迎頭趕上。

3.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有人的地方就有人際關係,就會有矛盾的存在。這包括上下級關係、客戶之間的關係、合作夥伴之間的關係、同事之間的關係等。學會處理人際關係,是每個人的必修課。學會與他人合作,向你的同事尋求幫助,這可以加深你和同事的感情,但是別重複問同一個問題,也不要拿無數問題麻煩同一個人。

4.學會吃苦古人云:「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吃苦受難並非是壞事,特別是剛走向社會步入工作崗位,當上幾天「蘑菇」,能夠消除很多不切實際的幻想,也能夠對形形色色的人與事物有更深的了解,為今後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當你被看成「蘑菇」時,一味強調自己是「靈芝」並沒有用,利用環境儘快成長才是最重要的。當你真的從「蘑菇堆」裡脫穎而出時,人們就會認可你的價值。

圖片來源於網絡,文章系作者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我們無法調整環境來完全適應自己的生活,但可以調整態度適應環境
    人生在世,我們無法調整環境來完全適應自己的生活,但可以調整態度適應環境,畢竟你的生活並非全數由生命中所發生的事來決定,而是由你自己面對生命的態度與你的心靈看待事情的態度來決定。曾經有兩個孩子,一個叫做積極,一個叫做消極。
  • 如何提高社會適應能力
    一般認為社會適應能力包括以下一些方面:個人生活自理能力、基本勞動能力、選擇並從事某種職業的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用道德規範約束自己的能力。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指社交能力、處事能力、人際關係能力。同時社會適應能力是反饋一個人綜合素質能力高低的間接表現,是人這個個體融入社會,接納社會能力的表現。
  • 優勝劣汰適者生存:適應能力最強,能很好適應新環境的三星座
    適應是一個人非常重要的能力,因為我們成長的時候總是要經歷很多不同的環境,如果我們不能很好的適應環境,就很有可能會被淘汰,所謂適者生存,優勝略汰,我們不能一直去抱怨社會的殘酷,生活的不公平,因為這些客觀原因和環境是無法改變的,所以我們只能改變自己的心態。
  • 要記住,在這個世上是你適應環境,適者生存,而不是環境適應你!
    生存比什麼都重要,因此他首先要有基本的適應能力。人是自然和社會的統一體。嬰兒在出生時只需適應自然這個環境,然而他總有一天要踏人社會這個大環境,成為社會的一分子,這就必須經歷社會化的過程,而人的社會化過程就是個體不斷調整適應社會的過程。
  • 不同的環境每個人的適應能力也不一樣,看看12星座環境適應能力
    我們都知道如果我們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我們肯定需要要和被人進行溝通來了解情況。所以白羊座對環境的適應的能力只能算是中等。但在一個陌生的環境裡,給予她最大壓力的不是別人而是那個陌生的環境,這會讓她感到壓力山大。但物極必反,這會狠狠地激發了她內心的能力,她很快的調整的調整自己的狀態,並且適應環境。雙子座:高級勵志名言:[在真實的生命裡,每樁偉業都由信心開始,並由信心跨出第一步。]
  • 優勝劣汰的社會,你必須學會適應環境!
    一個不會遊泳的人,總換遊泳池解決不了根本問題;一個不會做事的人,換工作單位也解決不了能力問題;一個不懂得經營關係的人,換再多朋友都是一樣的結果。你改變不了別人,就試著去改變自己;你改變不了環境,就學會去適應環境。張作霖有句話說得好:「山不向我走來,我向山走去。」
  • 如何能適應新環境、快速適應?
    本篇文章,主要討論適應的話題。適應, 是適應哪些?為啥有的人適應、 有的人不適應? 都有哪些方面要素?如何能快速適應新團隊新環境?挺有用的不傳之秘。首先風俗習慣要適應當地的, 不然鶴立雞群、 別談隱了。我大概想到的 關於適應、快速適應的幾個要素。親愛的你, 覺得還有哪些是能起作用的嗎?以上說的, 是單純的適應新環境。 並未探討新環境的好壞、高低、是對你升階還是降階了的環境。
  • 怎樣讓自己快速適應新環境?
    不管是在生活還是工作當中,總會接觸到新的領域及壞境,可是我們都知道別人的思想和行為我們控制不了,而壞境也不以我們的思想意志為改變,因此,我們只能去適應不同的領域和壞境。以下小編就將以自己的實際經驗告訴你如何快速適應新環境!?
  • 適應能力自測,搞定新環境適應,這一篇就夠了(轉給有需要人)
    適應是個體與環境動態平衡的過程,當環境發生改變時,作為適應的主體,你必須認清這種改變的性質和內容,相應地調整自己的心理和行為。人類得以生存和綿延發展,則是掌握了這種調整的秘訣。可見適應能力差、不能承擔社會角色的人,不能稱之為健康的人。我國學者提出了心理健康的標誌,其中也包括具備基本的社會交往能力,指出支配環境的意思是不僅要適應環境,還要能主動地向其所處的環境挑戰,改變自己的生存環境。
  • 人體和環境如何「匹配」為什麼有些人可以適應高海拔!
    人是自然的產物,因此人體與環境是相互適應相互匹配的。如果人體和環境任何一方變化太快,另一方無法與之相匹配,就會產生錯位。現在,更多的情況是,人類依靠科技的力量在一瞬間改變了自己的生存環境,從而使得我們的身體與自己建造的這個世界無法匹配。
  • 冷熱水效應 | 畢業生迅速適應新環境指南
    今天我們就以冷熱水效應的視角看一看那些剛剛畢業步入社會的年輕人結束了學生時代,步入社會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公司>其實溫水並不涼但你卻覺得像跌進了冰水之中你可能會主觀地認為新的生活不夠好情緒說不定也會因此而消沉其實沒關係的,朋友環境的改變總會帶來不適應
  • 中職女生的人際適應要優於自我適應、環境適應和行為適應!
    造成中職女生社會適應狀況一般的原因,一方面與中職女生心理和生理的特點有關。有調查顯示,中職女生存在著以下主要心理問題:普遍存在自卑心理;厭學情緒嚴重;缺乏毅力和抗挫力;情緒易衝動,行為容易走極端;對自己的就業前景都比較擔心;社交困難,與別人的相處能力差。中職女生大都處於青少年發展階段,存在心理和生理發展不協調,正是心理發展的重要時期,處在半成熟與半幼稚之間。
  • 進化是為了適應環境,為何由類人猿進化的人類適應環境能力很弱?
    先用一個哲學的思想去說明這個問題,人類確實在某方面不適應環境,但地球上任何物種都會在某方面不適應環境,不可能存在這麼一個物種,在任何方面都是最適應環境的。如果按照「不適應地球環境的物種就不是進化來的」這個邏輯來下結論,地球上所有物種都不是進化來的!
  • 不能改變環境,可以適應環境!
    我們也不必去改變環境,學會適應環境才是最重要的。我們常說「適者生存」,就是說「適」是生存的基礎。人的適應能力有多強?當我們面對一個性格不合的人,是讓自己適應對方,還是讓對方適應自己?當我們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中,會在多長時間內適應?在人生旅途中,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矛盾,是你去適應別人還是別人適應你?
  • 大學新生如何調節適應新環境
    又到開學,全新的大學生活又開始了,對於剛跨進大學校門的大一新生來說,應該如何去適應這個新環境呢?專家建議,大學新生要從多方面調整自己,適應新生活。鵬鵬說:「是爸爸媽媽讓我上的,我自己又不想上……」  大偉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家庭貧困,加上家中孩子多,從上大學開始,他就樹立了目標:賺錢、賺錢、再賺錢。  建議:不少大學生對自己的人生目標感到迷茫,還有些大學生由於家庭條件或者金錢至上社會觀念的影響,將目標樹立為賺錢。周伯榮稱,賺錢並不是人生的終極目標,有些人錢越多越覺得空虛。
  • 新學期 新「身份」 怎樣儘快適應新環境呢?
    老師安排新生入座新學期、新身份、新環境,學生面對這樣的學段過渡,容易出現哪些問題呢?怎樣才能儘快適應新環境,實現「華麗轉身」?一起來聽聽經驗豐富的老師們怎麼說的吧!「在每一屆新生中,不適應新環境而哭鬧的學生並不少,只要班主任正確引導,採取正確的方式增強孩子的存在感,孩子就會慢慢適應。」然而,這種不適應新環境,因與父母的分離而產生的焦慮在高中新生中同樣存在。樂山一中專職心理學教師廖大琴告訴記者,開學不久就會有新生向她傾訴想家、住寢室不習慣、學習壓力大的煩惱。
  • 人應該適應環境,還是該努力改變環境?
    可是順著書豪這個話題聊下去,這兩天,還有很多年輕的朋友跟我聊關於「人是應該適應環境還是試圖改變環境」這個話題——主要是說,CBA既然有問題,環境不好(防守小動作比較多),為什麼不呼籲CBA改變環境,保護書豪的安全。
  • 初到海外留學如何適應新環境
    第一次離家萬裡、舉目無親,在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中,總會有些忐忑,應該如何最快地適應這個陌生環境呢?我結合自己的學習經歷,給同學們一些小建議。  語言環境不同  不少同學反映,自己的英語成績在國內一直很不錯,雅思分數也不低,但初到國外,在生活上與人溝通,在課堂上與老師、同學們交流時還是會有很多地方聽不懂,反應遲鈍。
  • 大學生如何提高適應社會發展的能力
    三、大學生適應社會發展的條件---搞好人際關係未來是美好的,但美好的未來是要在現實的基礎上去創造的。因此,「立足現在,面向未來,追求未來,實現未來」不只是未來學家和政府首腦的事情,也是所有有志從事熱門職業的年輕人應該牢記的。
  • 如何快速讓貓咪適應新環境
    貓咪是一種對環境很依賴與不想改變的動物,它每天都會用身體去蹭家裡的每一處它能留下氣味的地方,以便它處處都有熟悉感,但是當它到了一個陌生環境,全然沒有了它的氣味,而且如果這個環境中還有其它寵物存在,那它會渾身不自在,只想找個角落先藏起來,至於時間多久,會因主人、環境大小、與其它寵物的相處情況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