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語文課本中的濟南有多美

2020-12-15 忘我自駕遊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語文課本中的濟南有多美

對於充滿活力的孩子們來說,旅行無疑是父母送給他們最好的禮物。暑假過半,一趟恰如其分的親子旅行,為年少的孩子了解世界打開了一扇生動明亮的窗戶。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旅遊目的地的選擇,不妨就從孩子平日裡熟悉的課本中精挑細選。當課本上陌生的文字躍然成為眼前流動的風景,孩子的記憶深處一定會留下一抹斑斕的色彩。不一樣的親子旅行,就在這個暑假,跟著課本遊泉城。

《泉城》——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

乘上畫舫,沿著清澈見底的環城河順流而行,時而穿越鬧市,時而泛舟湖上,腳下是清清泉水,兩岸是熙熙遊人,品著泉水衝泡的綠茶,融入濟南悠閒的市井之中。周邊景點推薦:泉城廣場、護城河、解放閣《濟南的冬天》——人教版七年級語文老舍在《濟南的冬天》中這樣描繪道:「古老的濟南,城裡那麼狹窄,城外又那麼寬敞,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對,這是張小水墨畫,也許是唐代的名手畫的吧。」

暑假雖然領略不到濟南冬天的美,同樣可以跟著老舍先生的文字,前往南部山區,感受一下城外的寬敞,和山坡上臥著的小村莊。九如山瀑布群風景區內有曲折蜿蜒的木棧道直通山頂,漫步在密林中,聽著身邊溪流潺潺之聲、欣賞錯落有致的瀑布群,無比愜意。紅葉谷的野生黃櫨浸染金秋。

但是在谷中也有四季之分,每個季節都能看到屬於當季的美麗山景。濟南園博園,集園林景觀、生態旅遊、植物科普、文化博覽、休閒度假、水上遊覽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國際博覽園,周圍景色優美,山水兼備,與長清歷史文化古城區相連。周邊推薦景點:靈巖寺、跑馬嶺、金象山樂園、四門塔《老殘遊記》——北師大版九年級語文上冊大明湖由泉水匯聚而成,旱而不涸、雨而不澇,成為大明湖之一奇。

劉鶚在其傳世名作《老殘遊記》中,說濟南是「 」,比那江南風景更為有趣。「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大明湖風景的最好寫照。

盛夏時節,漫步湖畔,波光粼粼的湖面上荷花盛開,風景如詩畫一般。湖心是著名的歷下亭,杜甫曾在這裡賦「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鐵公祠、南豐祠、匯波樓、北極廟等,一處接一處的名勝古蹟目不暇接。趕上明湖居,山東琴書、山東快書、快板書、相聲雙簧,曲山藝海的腔調十足,流連忘返。

周邊推薦景點:超然樓、老街老巷、曲水亭街、芙蓉街《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蘇教版國標本第十二冊「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一篇《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讓孩子們讀懂李清照少女時代的「興盡晚回舟」。更多的還是那「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中的調皮和玩鬧。李清照故居位於濟南市東50公裡的章丘市明水鎮百脈泉風景區。小鎮雖小但確地靈人傑,

歷史上除了的才女李清照外還曾走出兩位真龍天子,一位是新朝皇帝王莽,另一個是隋末唐初的大宋皇帝輔公祏。百脈泉園區內,有李清照洗漱的泉叫「漱玉泉」,寫毛筆字的叫「墨泉」,無論是美麗的傳說,還是真有其事,總歸是一番美談。

周邊景點推薦:朱家裕古村、百脈泉公園、山東省博物館

《趵突泉》——人教版課標本語文第八冊

老舍眼中的趵突泉,「泉池是差不多見方的,三個泉口偏西,北邊便是條小溪,流向西門去。看那三個大泉,一年四季,晝夜不停,老那麼翻滾。你立定呆呆地看三分鐘,便覺得自然的偉大,使你再不敢正眼去看。永遠那麼純潔,永遠那麼活潑,永遠那麼鮮明,冒,冒,冒,好像永遠不感到疲乏,只有自然有這樣的力量!

冬天更好,泉上起了一片熱氣,白而輕軟,在深綠的長長的水藻上飄蕩著,不由你不想一種似乎神秘的境界。」

而作為濟南八景之一的「趵突騰空」,因趵突噴湧的泉水高達數尺有餘,呈現一派「騰空」之仙景。

於是,遊遍趵突泉、千佛山,最後來一次夜遊大明湖,看一場「以泉為形、以泉為景、以泉為魂」和「從歷史走向未來」的明湖秀,感受泉城夜晚的另一番別樣韻致。累了,就在石凳歇歇腳;餓了,就去芙蓉街吃小吃。與現代生活來一次真實的穿越,浸潤在沉澱千年的文化與歷史中,最後再飽飽的結束今天的腳步,為這一天的旅行畫上圓滿的句號。

相關焦點

  •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
    近幾年「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可以說是網上討論的一個熱點,著名作家王蒙也多次以此為主題演講。在諸多觀點中「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似乎更受追捧,有人甚至提出「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高人指路,高人指路不如自己去悟」,特別是2014年3月美國當時第一夫人米歇爾在北京大學以「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為主題演講,由於她的特殊身份讓這一觀點甚囂塵上。
  •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
    我大多數時間都在旅途中,我非常謝謝我的爸爸媽媽能讓我在這麼小的年紀,就有這麼多難忘的經歷。但是你們曾問我,我們的教育方式有錯嗎?其實我們的教育方式別人不理解,也被質疑過。今天我要明確的告訴你們,我認為你們是非常棒的父母。升到初中時,我才發現我和別人的不一樣。
  •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正確的理解應該是既要「讀萬卷書」,也要「行萬裡路」。「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這句話原本的意思和現代人的理解出入比較大,「讀萬卷書」原意是:讀書是為了進京趕考,以實現金榜題名的人生理想;「行萬裡路」原意是:步入仕途,以實現忠君報主的人生理想。
  • 讀萬卷書?還是行萬裡路?哪個更為重要?
    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改變人生命運。也有人說行萬裡路同樣可以改變人生境遇,也可以幫你實現夢想,因為旅途中有可能見識到不同的風景、認識到各種優秀的人,也有可能運氣當頭。讀萬卷書還是行萬裡路對於很多人來說,沉下心來認真讀書真的不是一件簡單地事情,這也是很多人選擇行萬裡路的原因所在,通過行萬裡路,進而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那麼,讀萬卷書?
  • 行萬裡路和讀萬卷書
    原標題:行萬裡路和讀萬卷書  如今的假期,帶孩子旅遊仿佛成了一項必不可少的作業,國內、國外,草原、海邊,朋友圈裡到處曬著帶孩子出去玩的照片和體會。有位朋友家長跟我抱怨:「一年10天假,5天給了孩子暑假,5天給了孩子寒假,沒有一天是給我自己的假。」
  • 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是,「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就中國傳統教育而言,我國古代教育家從來沒有忽視到大自然中求學的重要性。清代著名學者、書法家錢泳說:「『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二者不可偏廢」,這是說「讀萬卷書」與「行萬裡路」同等重要。"讀萬卷書"好比踩著前人的肩膀,透過知識之窗看到了金山銀礦,但是要想得到知識和能力這個金山銀礦,那必須再"行萬裡路"才行呀!明代著名書畫家董其昌云:「畫家六法,一曰『氣韻生動'。『氣韻'不可學,此生而知之,自有天授,然亦有學得處。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胸中脫去塵濁,自然丘壑內營。成立郛郭,隨手寫去,皆為山水傳神。」
  • 讀萬卷書,當行萬裡路
    原標題:讀萬卷書,當行萬裡路  澎湃新聞報導,日前被伊拉克警方誤作極端分子逮捕的北大學生劉偉(化名)將很快釋放。據悉,劉偉此行只是進行考古旅遊。劉偉是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研究生。他本人非但與極端組織毫無關係,這趟前往伊拉克旅遊,恰是擔心當地文物遺址遭受破壞。
  • 常言道: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請問:路在何處?
    明代畫家董其昌在《畫旨》這本書裡,提了一個觀點: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胸中脫去塵濁,自然丘壑內營。後人在這句話上,依據自己的理解又添了幾句上去: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名師指路,不如自己去悟。
  • 董卿:讀萬卷書還是行萬裡路?
    有網友說:每次聽董卿說話,都覺得自己該讀書了。董卿在評委席上,參與了這場大賽的精神輸送,她的點評總是在延伸深度時,給予選手和節目觀眾啟發。還有一期節目,有道題目是「作為主持人,更需要讀萬卷書還是行萬裡路?」
  • 活100歲,行萬裡路,讀萬卷書
    我認為在當下的社會裡,最應該做的、最有意義的事情,莫過於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探求世界就兩個途徑:行萬裡路、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和「讀萬卷書」,既是人生態度,更是實實在在的行動。「人生苦旅」,人生就是一場沒有停歇的旅行,必須時時刻刻使自己「動」、「忙」。哪怕是假忙,也要一直不停的行動。
  • 常言道: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請問:路在何處?
    這對於已經讀破萬卷書,學富五車卻極少出門的學者來說,是有一定道理的。但這句話有失偏頗,並非適合所有人。對於正在求學的莘莘學子來說,應該是讀萬卷書比走萬裡路更重要,側重點要放在讀萬卷書上。如果我們「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那麼,路就在我們腳下。 「讀萬卷書」和「行萬裡路」,是人生缺一不可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
  •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關於教育的另一種理解)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這十個字,是兩個意思,是從一到二的過程。沒有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會變成盲走和忙走,甚至是茫走。從河南到山東,有個費縣,顏真卿的故鄉,如果你帶著孩子從聊城趕過去,這一路上齊魯大地的悠久歷史又是如何地氤氳在你們的生命旅程中?
  •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胸中脫去塵濁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胸中脫去塵濁,自然丘壑內營」這是我今年最有感觸的一句話。這句話的前一半很熟悉,後一半不是看今年的主持人大賽完全忘得一乾二淨了。也是看主持大賽感觸頗大多的一句話,選手姚軼賓和王嘉寧的比賽很精彩,但是最後評委董卿的話才是亮點,我反反覆覆看了幾遍。
  • 行萬裡路,讀萬卷書,身體和靈魂總要有一個在路上
    二、讀過萬卷書,為何還要行萬裡路?有一句話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書是什麼?書是載體,是工具,是間接經驗獲得的渠道。你不想紙上談兵,就需要親自做,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三、 讀萬卷書與萬裡路,我們要何去何從(如何抉擇)在電影《無問西東》裡,光耀的媽媽曾經對光耀說過這樣一段話,讓我很受觸動:"當初你離家千裡,來到這個地方讀書,你父親和我都沒有反對過,因為我們想你能享受人生的樂趣,比如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比如同你喜歡的女孩子結婚生子——注意,不是給我增添子孫,而是你自己能夠享受為人父母的樂趣
  • 你讀「萬卷書」,中科宏浩帶你行「萬裡路」
    古人都把「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作為一種人生追求。這樣的文字排序仿佛先要讀萬卷書才能行萬裡路,但是這兩者都能使人開闊眼界,增長知識和能力。有人說讀萬卷書勝過行萬裡路,也有人說行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無論是哪一者更勝一籌,就現實而言「讀萬卷書」遠比「行萬裡路」更容易的多,很多人都應該有這樣的體會。「行路」是在實踐中學習。
  • 三萬方略:「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交萬個人」
    三萬方略:「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交萬個人」讀萬卷書。學校學習雖然主要就是念書,但一個學期下來念的就是那幾本書,知識面非常狹窄。讀萬卷書能拓寬視野,對素質培養大有脾益。今天,雖然有電視,有網路,書的作用也是不能代替的,它是主要的智慧載體。
  •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就能提升職場能力嗎?
    在職場上整體能力水平的體現有三大方面,分別是認知能力、思維重塑能力和行動能力。這三種能力包含了讀書與實踐,而且超越了「讀萬卷書」與「行萬裡路」的範圍。一、讀萬卷書與行萬裡路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
  • 「行萬裡路」的夢想與「讀萬卷書」的心性
    反正,單位都是有電腦和網絡的,要真是需要上網完成一些工作其實也還是很方便的。有了更多的清閒時間,可以幹些什麼呢?我想到了讀書。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而對於喜靜不喜動的我來說,我並不熱衷所謂的「行萬裡路」。一則是因為,我是一個窮教師,對於時下很時髦的旅遊,我並沒有那個雄厚的經濟基礎。
  • 行萬裡路,讀萬卷書與機器學習的現狀和未來
    行萬裡路,讀萬卷書,歷來是人獲取知識的兩種途徑,機器學習也不例外。人類的所有創造總是有意無意地外化著自身,從結構到模式到發展歷程,總能在人所創造的事物中找到和人相類似的地方,這種現象反映了人類對於自身的理解,也可以看成人類的思維局限。
  • 對於孩子來說,「讀萬卷書」與「行萬裡路」哪個重要?
    有這樣一句話:「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名師指路不如自己去悟」……「讀萬卷書」和「行萬裡路」哪個重要?這是個有趣的話題,也是很多人都會思考和遇到的問題。在我看來,這兩者是互相促進、相輔相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