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未到晚飯時間,我帶著女兒去廣場散步。廣場上有幾位正在玩耍的同學,女兒也加入其中。天色漸晚,我示意孩子回家吃飯。&34;意猶未盡的她不停搖頭。這個時間怎麼會不餓呢?我大聲喊道:&34;女兒坐在飯桌前,果然毫無食慾,用筷子敲打著碗碟,嘴裡說著&34;。我呵斥道:&34;她卻扔掉筷子&34;
對於不聽管教的孩子,想必很多朋友都會和我一樣,對其實行各種懲罰。小孩子和父母沒有界限,經常頂嘴,很容易養成各種不良習慣。每次女兒不聽話,我都會讓她面對房門罰站30分鐘,之後做口頭檢討。
有些性格暴躁的家長,重視自己在家中的權威。只要看到孩子不服從管教,立刻拖鞋伺候,怒吼一聲&34;。但得到的回答卻是&34;。孩子和父母沒有產生任何矛盾,為何不願意聽從管教呢?
其實大多數孩子不服從管教,主要是因為父母沒有使用合理的命令方式。一方面是沒有給他們表達想法的機會,使其無法說出自己的看法。有些家長實行&34;,希望孩子對其言聽計從,不給他們反駁的機會。
但孩子的自我意識逐漸形成之後,對父母的指令也會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他們覺得自己受到了&34;卻無法表達。便會拒絕聽從父母的管教。
另一方面是父母管教的語氣過於強硬,使得孩子的自尊心受到打擊。有些家長管教孩子時,都會用命令或是威脅的語氣,像是&34;、&34;、&34;等等。
小孩子同樣希望能夠得到尊重,對於這樣的管教方式,他們會產生抗拒情緒和叛逆。父母的指令給自己帶來了負面情緒,孩子又怎會心甘情願地聽從管教呢?
第一個方法:讓孩子做&34;。
政治家莫爾曾說:人生中最艱難的事情便是做出各種選擇。
當我們管教孩子,他們表現出排斥拒絕時,我們不妨讓他們做選擇,使其主動接受指令。不如孩子沉迷玩手機不願意寫作業,家長可以說:&34;
面對這樣的選擇題,孩子思考一番後,自然會選擇去聽從父母的話去寫作業。畢竟三天不玩手機,比立刻寫作業還要&34;。給孩子選擇的權利,他們聽從管教時,只會抱怨幾句,內心不會出現負面情緒。
第二個方法:讓孩子參與規則的制定。
孩子長時間接受被動的說教,只會逐漸感到厭煩,甚至和父母疏遠。我們不妨制定規則,讓他們進行自我約束。可以讓孩子參與規則的制定,增強他們的參與感。家長可以列舉出各種行為規範,以及懲罰和獎勵方式。
自己參與了規則的制定,孩子也就不會隨意觸犯,乖乖聽從父母的話。如果孩子違反了規則,家長要適當予以懲罰。在獎罰約束中成長,他們才能避免養成各種不良習慣。
孔子說: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教育就是培養孩子的習慣,而培養習慣最重要的就是堅持,孩子堅持一個好的行為,家長堅持嚴格要求孩子。
爸爸媽媽都知道繪本對孩子來說影響巨大,這裡「奶爸育兒寶庫」為爸爸媽媽推薦這套《寶寶好習慣管理》繪本,這套書用最簡單的文字和圖畫,向父母和孩子展示了生活中涉及到的所有規矩。輕輕鬆鬆給孩子立規矩!
這套好習慣的繪本還有兩個亮點,中英雙語,給孩子培養好習慣的同時提高孩子英語水平,一舉兩得,還有掃碼閱讀,方便更省心,原價169,現在粉絲活動價格59元,有遠見的父母點擊下方即可!
寫給父母:如果說孩子是魚兒,那麼父母便是河水。成長過程中缺少了父母的陪伴,孩子很有可能會&34;。脫離了父母的管教,他們也會被各種不良習慣&34;。你家寶貝會聽從指令嗎?頂嘴時你又會如何懲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