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小時候的味道 津味老天津點心鋪都在這了

2021-01-09 惠旅Go出發

有一種美食叫做「家鄉味道」年味濃了,這些記憶裡的專屬味道也勾起人們的念想,隨著時代的變遷,在天津人心裡那些最能代表過年的傳統美食還是少不了它。曾經,它是年節不可缺少的隨手禮品,也是喜嫁回門必不可少的禮點。

===糕點===

桂順齋

天津人本地人,對於桂順齋總店的情愫是溫馨而複雜的。小時候總是纏著家裡的大人到此買蜜餞糕點。

雖然還沒到真正意義上的過年,但買點心的隊伍已是相當長了。

售貨員熟練地包著點心整齊碼放的糕點箱子,堅守著的是老國營店的傳統。

蜜三刀

桂順齋的傳統點心,帶著童年時期初嘗它的那般驚豔與美味。再次品嘗,炸過的面塊兒裹上蜜糖,發現味道依舊是能把人甜到心裡去~。

糖火燒

味道如同麻醬燒餅一樣醇厚香甜,但比麻醬燒餅更加酥脆一層一層、一邊吃一邊掉「渣」~

桂順齋(和平路總店)

地址:和平區和平路101號

欣樂

一家經營了很多年的國營老店,一走進門兒,香味兒撲面而來!讓你忍不住咽口水。

福喜餅

玫瑰和堅果做的餡兒,掰開的瞬間,玫瑰香氣撲鼻,花香與堅果香交融不甜不膩,糕點上大大的「福」字絕對是春節必須品啊!

花生酥

花生酥的口感更似西方的曲奇,濃鬱的花生味道融化在口中,上面的「糖皮兒」更是點睛之筆,酥鬆與略有脆度的口感交織,是值得你去嘗試的一款點心。

欣樂糕點(食品街店)

地址:和平區榮業大街32號增1號新世界花園底商

祥禾餑餑鋪

和五大道的分店比起來,總店的布局更有老點心鋪的人情味,兩店可謂各有千秋。

玫瑰餅

傳統的白皮兒點心與玫瑰餡兒的結合,恰能突出店家善用玫瑰的特色,餡料的甜度微微高,白皮兒的味道卻很淡,二者合一,滋味妙不可言。

薩其馬

薩其馬雞蛋味道濃鬱,隱約帶有一絲玫瑰香、葡萄乾、枸杞、蔓越莓的加入讓口感和味道變得複合,不似普通薩其馬那般單一。

祥禾餑餑鋪(總店)

地址:河東區華捷道美福園13號樓底商

桂發祥食品廣場

恰巧趕上了年貨節,桂發祥食品廣場從零食到副食,可謂一應俱全。

點心區明亮乾淨,頗有現代與傳統相結合的奇妙氛圍。

從中式到西式多種點心匯集一堂

紅豆爽

本以為是普通的紅豆糕點,放入嘴中的那一刻,紅豆餡很香甜,帶有涼感從口腔到喉嚨,全部涼絲絲,新奇又美妙的口味,令人慾罷不能。

桂發祥食品廣場

地址:河西區大沽南路與圍堤道交口西北角

大橋道

雖然這家不是河東總店那家,但各種吃食可是真不少,從調料、點心到肉製品特別全乎!

桃酥

看出來和普通桃酥有什麼不同了嗎?是的,裡面有提子乾!酥脆的桃酥加入柔軟香甜的提子乾迸發出奇妙的口感,提子的酸甜和桃酥的醇厚真是相得益彰。

蒸蛋糕

在別家的點心鋪,通常叫「一品桃」或「壽桃」在大橋道卻擁有一個質樸的名字——「蒸蛋糕」蜂窩狀的綿密口感,微甜又清香的口味是大橋道的明星糕點

大橋道糕點食品店(利民道店)

地址:河西區利民道85號

每到過年前,跟著大人去點心鋪排隊買糕點是小時候最為開心的事情之一,不光是能吃到平時捨不得買的點心,也能在排隊的人群中體會到濃濃的年味兒。如今我們都已長大,但點心鋪裡的點心味兒,卻還是那樣甜美醇香。

【內容來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焦點

  • 天津這10家點心鋪都是老味兒~
    小編又遭受到了舌尖3的「暴擊」,第5集中竟然出現了傳統的老味點心~天津的祥禾餑餑鋪又上榜啦!偶爾也會想吃老味道的白皮、藏餅、核桃酥。上至百歲的老人,下至幾歲的孩童,點心可是大家的心頭好。已經有許多年沒有見過小時候那種用漿紙麻繩包裹的點心了,看到祥記餑餑鋪的這個包裝後不禁有些動心,童年春節互相訪友探親的記憶撲面而來。所謂「餑餑」,是滿清入關後對糕點的統稱,傳說皇宮裡有個「御餑餑房」。民間經營宮廷糕點的就都叫「餑餑鋪」了…他家招牌的棗泥酥,一口下去如鵝毛大雪一樣,外皮四散紛飛,蘇到了骨子裡。
  • 天津這10家點心鋪都是老味兒~
    小編又遭受到了舌尖3的「暴擊」,第5集中竟然出現了傳統的老味點心~天津的祥禾餑餑鋪又上榜啦!偶爾也會想吃老味道的白皮、藏餅、核桃酥。上至百歲的老人,下至幾歲的孩童,點心可是大家的心頭好。小編找來了10家老味點心鋪,來給你解解饞~一起來看看啊!
  • 天津,北方城市的點心之光
    老天津城各色點心鋪林立,津八件尤其最受歡迎。天津人逢年過節串個門提個親辦點事,手裡必須都拎著個「點心匣子」才算體面。▲ 津八件是天津人點心界的愛馬仕。實際上就是用棗泥、紅果、玫瑰、 豆沙、椒鹽、葡萄乾等餡料,以皮包餡,烘焙而成的點心。
  • 天津小20年的傳統老味糕點鋪,最好吃的是各種月餅,河西人吃不夠
    如今的西式糕點越來越盛行,但是一些老輩人還是一直堅持吃中式糕點,這也是我們童年的美好記憶,有著熟悉的味道,很多糕點店已經不在,能堅持下去的值得大家尊重,像天津有一家傳統老味香油點心鋪子,在河西區已經開了小20年,一直堅持傳統手藝,味道也依然不變,還是那個老味道,而贏得了天津人的喜愛
  • 天津這家30多年糕點鋪,名氣不大味道卻出奇好,香油味隔街能聞到
    天津美食眾多,別看這是一座北方城市,但是對於糕點類的食物也是倍愛,完全不存在南甜北鹹之說,天津老字號的糕點鋪很多,而且不少的糕點老字號經歷近百年,依然長盛不衰,想要吃都得排隊,這些老字號的糕點鋪做出來的糕點味道各有千秋,每一個老字號背後都有大批的忠實粉絲。
  • 天津年味|刁記:為網紅蛋糕排隊幾十分鐘?老點心我們排了幾十年
    天津人愛吃糕點,天津的好點心店也扎堆兒。據說是因為清末民初時,紫禁城內糕點師紛紛來到天津,開起了各色點心鋪。傳承至今,每塊點心都有著當年宮廷美味的影子。而在楊柳青,最著名的老味糕點就要數青致路上的刁記糕點了。店中的老式點心,又洋氣又紮實,樸素的外表下卻都是真材實料。刁師傅經營這家老字號已經十多年了,老顧客都說他"人特別好,有天津人樂樂呵呵的氣質",他自信自家傳統白皮的味道,比桂順齋等有過之而無不及!
  • 這家中式糕點店內藏小時候的味道~
    小時候,甜品是稀缺物放學路上的麵包店街角的糕點鋪都讓人如痴如醉一個簡簡單單的糕點鋪幾大盤焦糖色的糕點疊在一起一路過便能嗅到空氣中濃烈的烘焙香氣現在,我踏進這間一家主題為新中式糕點名為漢糕堂的小店,擺有各款中式糕點,瞬間將我拉回童年時代。
  • 舌尖上的天津小吃:一塊傳統點心的網際網路思維
    負責小吃主題的主創回京後即與總導演溝通,祥禾餑餑被調整到「點心」主題中。祥禾餑餑鋪的這一塊餑餑並不簡單。餑餑,滿語,意指糕點類的麵食,清宮中設御餑餑房,民間經營正宗宮廷糕點的就叫餑餑鋪。楊明的太爺爺最早在老家滄州做點心,爺爺後來到了北京學徒還是做點心,爸爸傳承下來好手藝,成為天津國營祥德齋鼎鼎大名的老師傅。
  • 跟姑媽學的正宗桃酥做法,還是小時候那個味!古早點心老式桃酥
    小時候就愛吃桃酥,就算每天吃都吃不夠!懷念它的味道和口感!香甜酥脆!吃完唇齒留香!令人回味!姑媽做中式糕點幾十年,各種中式糕點蛋糕,都是之前的古早配方,對我來說就是古早味!現在糕點房裡那麼多糕點,沒一樣是吃完令人回味的!
  • 北方的點心到底好不好吃,這話天津人說了才算!
    周作人不知道,他未曾吃到的那些「歷史的精煉的或頹廢的點心」,早就隨著王朝更替,與那些宮廷御廚以及貴族食客一起流散到了天津。如今帝都的知名老點心鋪沒剩幾家,反倒是天津,隨著清末民初紫禁城內糕點師的到來,各色點心鋪林立,每塊點心都有著當年宮廷美味的影子。這個天津點心,它究竟好在哪?
  • 來天津吃什麼?老爆三、牛窩骨、嘎巴菜……這都是津菜的精髓!
    有說天津的菜量大,味兒正,實惠便宜,許多北京人都來天津辦婚禮;有說天津臨海,海鮮多,左手大螃蟹,右手皮皮蝦,吃著多過癮;還有說天津小吃特別多,煎餅果子、麻花、炸糕、包子……能吃好幾天不重樣。這基本上體現了外地人對天津飲食的印象。
  • 這老味槽子糕一看就學會,老人最愛吃,零添加,每次做每次吃不夠
    現在的點心已經不是什麼奢侈品了,大街小巷隨處就能看到糕點鋪,各種中式點心、西式點心都有,點心的口味也都在改良,這些店鋪都爭先恐後地向西點靠攏迎合年輕人的喜好,像我們小時候最喜歡的老味槽子糕和核桃酥很難買到了,家門口就有好幾家蛋糕房和桃酥大王的店鋪,口味一點也不是小時候的味道,尤其核桃酥
  • 來天津6年了,只有這15家店我想天天去排隊!
    No.1:蛤蟆吐蜜這家店是天津非物質文化遺產,很多人慕名而來,網友們各種推薦。點心鋪乾淨整潔,有種傳統的美。小點心整齊可愛,叫做「蛤蟆吐蜜」是因為把點心做成了蛤蟆舌頭吐出來的造型,小小蛤蟆吐蜜需要大小26道工序才能完成,聞起來很是幽香。
  • 天津5星好評的老味小酒館,藏在小巷子座無虛席,有小時候的味道
    如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網紅店,很多網紅店是在創新,還有一些是在發揚中華文化,比如說那些網紅小酒館,把一些文學書裡的梅子酒、荔枝酒、桂花酒等等複製出來,這些酒味道清淡,很適合小酌,這樣的小酒館也像穿越回了從前,比如說天津這家六小館,就有老味酒館的味道,這家店開在和平區附近,是一家老房子改造的私房菜館
  • 想要吃正宗天津老味餛飩,來這幾家館子試試,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如果想吃到正宗天津老味餛飩,一定要來這幾家館子試一試,絕對不會讓你失望!中山路惠賓飯莊,這是一家老的天津餐廳,有上百年的歷史,曾經是老國營飯店,現在改制了,早餐的種類很多,其中大餡兒的餛飩很有名氣,無頭湯底熬得很到位,加上肉餡很筋道,餛飩皮兒吃起來很爽滑,是老天津餛飩味道。
  • 中式點心
    這幾年中秋月餅大戰,沒從前熱鬧了,少了好些出么蛾子的創新品種,包裝也簡約不少。據說月餅搭紅酒、搭鮑魚、海參的也少了。商家更願意在產品味道上下工夫,少了花哨,口味更為人所看重,這也接近於吃東西的本意。    中秋是中式點心難得被關注的時點,除此之外就是春節前。中秋節北方講究裝個點心匣子,買主在點心鋪排大隊,中式點心才又火一把。
  • 天津大悅城打造「南門巷」美食街區 津城再添卡聖地
    11月 23 日,天津大悅城(開業時間:2011-12-25、已籤約471個品牌)銷魂打造的中國創意小吃街「南門巷」重磅啟幕,為津城再添美食打卡聖地。新開 15 家網紅爆款美食,8 大品牌首次亮相津城,讓你一次吃遍五湖四海超人氣美 味,勁爆開啟美食江湖,一大波驚豔味蕾的網紅爆款美食集體來襲,顫抖吧吃貨們!
  • 津派糕點,還是津八件特別,這就來說說不一樣的八件
    臨近皇城,帶給天津的影響,體現在方方面面,源自北京但自成一派的「津八件」便是其一。在眾多津派糕點中,還是津八件特別,這就來說說不一樣的八件。太監回答有8種,皇帝聽了很喜歡,就把這8種果餅叫做「八件」了。後來「八件」傳入津門後,就成為天津人的年禮必備。要說天津人還是很有糕點情懷的,不管「八件」怎麼變化,對於糕點天津人都是情有獨鍾,也是家中常備的休閒零食,走親訪友必帶的禮物。
  • 【逛吃京津冀】除了稻香村,北京還有這些好吃的老字號糕點鋪!
    老北京人把糕點鋪稱為餑餑鋪。「餑餑」一詞始於元代。元世祖定都北京(大都)後,市面上出現了以蒙古餑餑為主的民族食品。經營這種食品的稱韃子餑餑鋪。 《道鹹以來朝野雜記》上說:「瑞芳、正明、聚慶諸齋,此三處,北京有名者。」這三家都在前門外。
  • 在嘉裡匯齊聚,重溫兒時年的味道
    常聽別人說起,現在的年味沒有過去的濃,現在已經長大成人的孩子,依舊懷念小時候街口的叫賣吆喝,忘不了齒頰留香的老味道。在天津,這座百年老城,一條條老街,一座座牌坊,一處處地標建築,是留存在這座城市的悠悠歷史文化,而惟妙惟肖的糖畫、香甜軟糯的熟梨糕、還有最受追捧的煎餅果子,則是天津這座城市人文歷史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