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人愛吃糕點,天津的好點心店也扎堆兒。
據說是因為清末民初時,紫禁城內糕點師紛紛來到天津,開起了各色點心鋪。傳承至今,每塊點心都有著當年宮廷美味的影子。
而在楊柳青,最著名的老味糕點就要數青致路上的刁記糕點了。
店中的老式點心,又洋氣又紮實,樸素的外表下卻都是真材實料。
刁師傅經營這家老字號已經十多年了,老顧客都說他"人特別好,有天津人樂樂呵呵的氣質",他自信自家傳統白皮的味道,比桂順齋等有過之而無不及!
刁師傅說:刁記豆沙白皮外皮酥軟,一口掉渣,豆沙輕甜,可以看到整顆大粒紅豆,酥軟的白皮和紮實綿甜的豆餡兒,咬一口簡直不能再搭配。
而棗泥白皮棗泥偏甜,口感細膩,還可以看到紅棗皮,口感上感覺是紅棗和蜜棗的結合,有蜂蜜的味道。還有玫瑰白皮,玫瑰香氣很濃,看得到玫瑰花瓣,還參雜了一點紅小豆的香氣,白糖玫瑰紅豆摻雜一起,相得益彰,是真正的老味兒!
有朋友對他家的點心推崇備至,直言"刁記是老字號了,一家人都很愛吃,但絕對是點心中的貴族了,白皮中的豪者。主推玫瑰味白皮真的大讚,他家山楂條也是真材實料,絕對比哪種袋包裝的好吃,綠豆糕也絕對是純綠豆的!"
這就是一種傳承,傳承的是手藝,但不等於一成不變。
針對現代人愛吃甜、喜歡鬆軟的口味,刁師傅對傳統的薩其馬進行了改良。
薩其馬滿文叫作"糖纏",蜂蜜熬漿,雞蛋和面。一般都認為薩其馬是一種很鬆軟的點心,實際上那是製作過程中加了膨化劑的原因。
正宗的薩其馬比較硬,有咬勁,但又很化口,其中的工藝很是有一番學問。刁師傅和面,面硬到什麼程度呢,竟然硬得用手已經和不動了,然而雞蛋就是天然的膨化劑,面硬如此,成品中竟然還有很多蜂窩。
烤制完成後,用硬到不可想像的面做出來的薩其馬,人人都說"好吃"。
雖然回頭客眾多,不過刁記糕點在成為非遺項目後,也遇到老字號的營銷問題。
口味永遠是第一位的,堅持標準、工藝精細化是口味的保證——業內人士對此並無異議,刁師傅認為營銷手段可以順應時代千變萬化,但口味一定不要"瞎胡鬧"。在現實經營中,有一個問題不容忽視,走出去也好擴大影響力也好,不可避免地會遇到產業規模化與堅持傳統做法的兩難選擇。
比品質把控,困擾刁師傅的,反而是願意投身於小吃、中式點心行當的人才極度短缺問題。如今招聘員工,條件是年輕、形象好,但是人實在難招,"年輕孩子願意吃這個苦的不多,所以照顧幾家店也比較辛苦。"
而相比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願意幹西式糕點,中式點心卻少有人問津,有愛好西式甜點的女孩說,"做蛋糕多酷啊,穿得也特帥,工作環境乾淨,分分鐘酷炫朋友圈。"刁師傅雖然有幾個徒弟,但"願意投身中式點心的人太少了,其實,很多傳統美學的東西都能貫穿到糕點製作中。"刁師傅能讓大家的觀念有所轉變,讓年輕人認識到中國小吃、中國糕點的美和好。
"吃了幾十年的老味糕點,難道比不上網紅蛋糕?"刁師傅還是充滿信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