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場建成三年一直不開業,4000居民買菜難!(圖)|新聞中心|中國常州...

2020-12-20 中國常州網

    常報全媒體訊 菜場作為城鄉居民的「菜籃子」,地方政府都是按照重點民生工程建設的。近日,家住新北區薛家鎮順園九村的居民向本報新聞熱線86606666反映,買菜難困擾著小區近4000名居民,原因並非是沒有菜場,佔地千餘平方米的菜場就在小區旁,3年前就建好了,但一直沒有投入使用。這究竟是怎麼回事?11月20日,本報記者來到現場了解情況。

    在順園九村北區門口,不少上了年紀的居民圍坐在一起曬太陽。居民李大爺告訴記者,九村裡大多是上了年紀的拆遷安置戶和外來出租戶。由於小區的新菜場一直沒開業,居民們買菜只能到兩公裡以外的新怡華,或者步行20多分鐘到薛家老街。「我們年紀大,出去不方便,有時候就買一趟吃兩三天。」居民吳婆婆說,去買個菜,來迴路上要花近一個小時,如果遇上颳風下雨天,買菜對於九村的老人來說更是一件鬧心事。居民們告訴記者,順園九村的菜場三年前就已經造好,去年進行內部裝修,但不知何故至今沒有開業。

    記者從薛家鎮玉龍社區了解到,順園九村小區現有居民820戶3100人,再加上流動人口,總數近4000人。

    在順園九村南區西北角,記者找到了配套的菜場。菜場是一幢沿街獨立建築,地下一層、地上兩層(如圖),一樓內部已經按照現代化菜場的標準進行了裝修。記者在現場沒有遇到值班管理人員。

    「精裝」菜場為何遲遲不開業?記者來到薛家鎮人民政府採訪。該鎮經營管理科包錆副科長表示,九村菜場近3年沒開業的確是事實,但事出有因。「早在2015年底順園九村剛剛建好交付時,我們就積極地尋找意向經營單位,到2016年底2017年初,一共找過20多家,但由於當時順園九村人口很少,20多家單位都提出同一個問題,就是沒有人氣,沒有單位願意做這個項目。」包錆說,為了讓招商更具優勢,2017年,鎮政府還將菜場的一樓進行了裝修,希望能吸引承包商。但之前的意向經營單位看了後,還是覺得九村的居民太少。一方面是居民有買菜的需求,一方面是菜場沒人接手,在解決百姓買菜難的問題上,薛家鎮政府也拿出了應急預案,如在九村設置了流動菜攤臨時疏導點。

    包錆說,現在,順園九村的入住率比之前已經上升了百分之二十,經過多方接觸,已經有多家承包商願意來經營九村菜場,目前正在走程序。薛家鎮鎮長徐俊表示,薛家鎮的城市化速度加快,人口增加,管理服務水平也應進一步提升,順園九村的菜場會在春節前開門營業。

    本報記者 童華崗 實習生 李垚

    來源:常州日報

相關焦點

  • 虹灣路菜市場開業!彩虹灣居民買菜更方便~
    12月18日, 三角地虹灣路菜市場正式開業, 解決彩虹灣居民買菜難的困擾。 彩虹灣是上海市中心城區最大的保障房基地,由四個相對獨立的小區組成。
  • 經開區壕子口農貿市場即將建成投運居民告別「買菜難」
    記者發現,老農貿市場雖然管理有序,但道路狹窄,居民出行十分不便,且商品分類零散。  在老農貿市場門口,一家餐飲店正在進行整改。記者在壕子口街道相關人員處了解到,這家餐飲店由於不符合環保和食品安全標準被勒令停業整改。  這些現狀,反映出老舊農貿市場已經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市民生活需要,居民們需要一個更大更現代化的新型農貿市場。
  • 菜場改造,居民去哪買菜?蘇州三元二村菜場這個舉動太貼心
    家門口的菜市場要改造啦,周邊居民該去哪裡買菜?菜場裡的經營戶又該去哪裡安頓?當面臨這些問題時,位於西環路附近的三元二村菜場最近交出了高分答案!說起姑蘇區的三元二村菜場,號稱「養刁了方圓十裡人的胃」,因為在這裡能買到的,不僅是新鮮的蔬菜魚蝦肉,還有各種各樣的美食小吃,品種齊全、價格優惠,深受老蘇州的喜愛。近期,菜場按照姑蘇區農貿市場標準化要求啟動改造。翻新改造,這是大好事,但改造期間居民買菜問題和經營戶安頓問題到底如何解決,才能讓大家都滿意?
  • 你對家門口的菜場滿意嗎?浦東「最美菜場」評選活動開始啦
    21金橋鎮金葵農貿市場 金葵農貿市場自開業以來,一直以購物環境乾淨舒適、價格公道合理、品種設置齊全、食品安全有保證、經營戶服務貼心細心、管理制度齊全的特色,服務於當地居民,為金葵地區的居民提供了一個心情愉悅的購物場所。
  • 買菜可刷Apple Pay 建行智慧支付進菜場
    買菜可刷Apple Pay 建行智慧支付進菜場 來源:新民網      新民網編輯:卜春豔
  • 「雲買菜、雲點單」 菜場、商超把菜送到家門口
    疫情防控期間,為方便居民買菜,江蘇很多農貿市場也學起了生鮮電商的做法,按照 " 安全、高效、便利 " 原則,積極創新生活必需品流通方式,把菜送到居民家門口,用更加細緻暖心放心的服務,為群眾提供便利。宿遷市區最大蔬果批零菜市場在疫情發生後,迅速響應,採取了網上訂購,配送蔬菜的方式,保障居民不出家門不見面,也能夠買到放心菜。有消費者表示,前一天在網上微信小程序購買的蔬菜,第二天就放到了家門口。配送員王炫朝告訴記者,他們是在出發前先聯繫客戶,把菜送達指定位置,讓客戶自取。此外,針對醫護人員、警察等一線防疫人員家屬,他們還實行免費配送。
  • 中國品牌日走進叮咚買菜「雲菜場」 揭秘「自來水式」買菜體驗背後...
    5月10日,雲上2020年中國品牌日活動上海展館將正式開幕,該活動旨在講好中國品牌故事,助力民族品牌發展,引領有品位的消費。5月8日,「中國品牌日」探營活動來到生鮮新零售平臺「叮咚買菜」,帶消費者了解「雲菜場」背後的魅力。
  • 東方網開通"網上菜場" 買菜可以不用擠菜場
    東方網記者趙小磊11月28日報導:平日買菜,質量、價格,安全性、便利性,這些都是市民最關心的問題,現在,點點滑鼠就可以辦到——東方網的「網上菜場」上線了,「質優、安全、方便」正是這個平臺服務的宗旨。
  • 小菜場大民生,一起來看看別人家的菜場是如何改造的!
    小菜場·大民生,改善生活水平的腳步不能停,張家港花園浜菜場變得「智慧」又高級,這次我們來看看別人家的菜場是怎麼改造的! 張家港花園浜菜場位於張家港楊舍鎮,該農貿市場成立至今已有多個年頭,陪著這裡的人度過了一年又一年。
  • 買菜之役,網際網路巨頭的又一塊拼圖
    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統計的數據,其中只有1%的玩家實現盈利,88%虧損、7%巨額虧損。 為什麼做不起來?業內人士和媒體分析了很多:生鮮是電商中門檻最高、要求最高的品類,需要物流、金融、用戶運營在內的生態力量,光靠資本輸血難以為繼。 低客單價、高損耗,高補貼換流量,居高不下的物流成本等問題疊加,共同把這個賽道從性感推向了至暗。
  • 想買菜打個電話送到家 菜價大多比菜場便宜三成
    便利店裡前來買菜的居民排成長龍。蘇城來運路新新家園附近有一家叫美鄰生活便利店的超市,每天早上7點以後,超市門口便排起的購物長龍。記者一問才知道,原來該便利店近來賣起了新鮮蔬菜,還首創外送服務,附近居民只要撥一個電話下蔬菜訂單,超市就會免費提供送貨上門一站式服務,而且菜價大多要比普通菜場便宜30%左右。提供蔬菜配送服務不滿意可當面退貨不久前,美鄰生活便利店打破傳統便利店只賣生活用品的經營局限,將新鮮蔬菜引入便利店。
  • 這邊規劃已成浮雲 那邊建設只是傳說 甬城菜場該如何布局
    馬路對面的居民也會來買,可謂門庭若市,但開業一個月後生意便一落千丈,有個賣帶魚的攤主7天才賣掉4條。攤主不得不減少菜的品種,久而久之便形成惡性循環,光顧的人越來越少。  菜場開業一年後,攤主走了一半;3年後,所剩攤主只有個位數,有些攤主甚至連押金也不要了,直接走了。  餘先生說,現在這個攤位,菜場只收他的水電費,租金也不要了,每月不到100元。
  • 你去菜場怎麼買菜?
    來源:雪球2016年6月10日,早上去買菜,路上我就在想,我現在去買菜,和過去36元工資去買菜的時候有什麼不同呢?當年因為窮,買菜總是選便宜的菜買,甚至到了菜場收攤前去買,因為那個時候的菜最便宜了。有人說當時雖然工資低,但菜的價格便宜啊。
  • 探營叮咚買菜「雲菜場」 揭秘「自來水式」買菜體驗背後的秘密
    東方網記者劉曉晶5月8日報導:5月10日,雲上2020年中國品牌日活動上海展館將正式開幕,該活動旨在講好中國品牌故事,助力民族品牌發展,引領有品位的消費。今天,「中國品牌日」探營團來到生鮮新零售平臺「叮咚買菜」,帶消費者了解「雲菜場」背後的魅力。  叮咚買菜創立於2017年5月,是中國成長最快、規模領先的民生網際網路企業。
  • 從髒亂差到網紅地,為什麼別人家菜場甩你家十八條街?
    一位工作人員介紹說,市集剛開業時挺火的,但是人慢慢地就變少了,特別是菜場。問及原因,她說:「一包、二包、三包,層層轉包之後,攤位租金和菜價水漲船高,除了拍照,誰還會來買菜呢?」事實上,愚園公共市集附近居民的老齡化程度較高,他們對於菜價的變化非常敏感。改造過的菜場雖然時髦又乾淨,但菜價明顯比周邊菜場的貴,所以居民們寧願多跑點路去其他菜場。
  • 一鍵解決買菜難,「滴滴買菜」要在貴陽上線啦
    周浩的這次轉型,源於他在首屆中國痛客大賽上提交「買菜難」痛點並獲得關注。也正是因為痛客大賽,周浩有了推出一款與「滴滴出行」模式相像的軟體——「嘀嘀買菜」的想法。試想一下,忙碌的下午,你只要輕點一下手機,輸入晚餐所需食材,就會有專人接單並送貨上門,如有需要,還能洗淨甚至切配……目前,「嘀嘀買菜」已進入企業落地選擇和樣本製作階段。
  • 「網際網路+菜場」新模式 傳統菜場與智慧微菜場有益互補
    隨著網際網路時代來臨,智慧菜場和生鮮電商應運而生,是否會讓傳統菜場沒有了生意?  微菜場滿足兩類人  中國蔬菜流通協會會長戴中久認為,一般意義上說,菜市場「15分鐘內到達」,是消費者比較容易接受的距離,消費者希望的是「不僅要買得到,更要買得舒適」。
  • 常州市情概況|新聞中心|中國常州網 常州第一門戶網 常州龍網 常州...
    近年來,全市上下堅持把種好幸福樹、建好明星城市作為奮鬥指向和工作抓手,奮力推進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加快建設「強富美高」新常州,經濟社會發展各項事業取得新進展。2018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邁上7000億元臺階,增長7%;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60億元,增長8%;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5%。
  • 吹著中央空調來買菜,還能買杯奶茶遛個娃!浦東「新模式」讓買菜和...
    區別於傳統印象中菜場的人多物雜,這棟兩層高的小樓一派精裝修範兒,「柴米油鹽」混搭「便民服務」,甚至還有一個時髦的名字——「米蘅集社」。 菜市場大變模樣,源於一場至今仍在有序推進的「菜場革命」。2012年起,為了改變菜市場建設與群眾需求、經濟發展、城市形態不相符的現狀,上海開始探索菜場轉型新模式,對菜市場進行標準化改造。浦東菜市場升級轉型的方向是什麼,可以從米蘅集社得以一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