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情介紹
1929年到1933年出現的經濟大危機給資本主義的發展帶來了重創。面對危機,胡佛政府固守「自由放任」政策,在此政策下,危機沒有克服反而不斷惡化,加劇了美國政局的動蕩。在改革呼聲浪潮中,羅斯福政府上臺,採取了新的政策,開創了國家幹預經濟的新模式。「羅斯福新政」是教師資格考試中的常見知識點,著重考查羅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以及帶來的影響等內容。題型多以單項選擇題、材料分析題以及簡答題的形式出現,故將此部分內容整理如下,以供大家備考。
二、典型例題
1.《新華日報》社論《民主巨星的隕落:悼羅斯福總統之喪》中評價說,羅斯福「用大無畏的精神推行新政……渡過了危機,安定了國民生活」。材料中社論把羅斯福譽為「民主巨星」的依據是( )。
A.羅斯福進行了民主改革,使得美國的民主制度更加健全
B.羅斯福新政使美國避免了走上法西斯專政道路的危險
C.羅斯福採取幹預經濟的政策,向社會主義靠攏
D.羅斯福開創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新模式
2.羅斯福逝世時,中國共產黨主辦的《新華日報》在社論《民主巨星的隕落:悼念羅斯福總統之殤》中評價說,羅斯福「用大無畏的精神推動新政……渡過了危機,安定了人民的生活。」對此理解錯誤的是( )。
A.羅斯福新政是在資本主義框架內革除弊端的一次經濟和社會變革
B.羅斯福新政使美國經濟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
C.羅斯福新政改變了公眾的生活狀況,緩解了社會危機
D.羅斯福新政使經濟危機完全在美國消除
3.針對羅斯福新政,史達林曾指出:「如果羅斯福真的企圖犧牲資本家階級的利益來滿足無產者階級的利益,那麼資本家就會拿別的總統來代替他。」史達林的意思是說( )。
A.羅斯福新政實際上是國家對經濟的幹預 B.羅斯福新政引起了資產階級的不滿
C.羅斯福新政保護了無產階級的利益 D.羅斯福新政是為了維護資產階級統治
4.請列舉羅斯福新政的具體措施。
5.根據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嘆交換手段難逃貿易長流冰封;看工業企業盡成枯枝殘葉;農場主的產品找不到市場;千萬個家庭的多年積蓄毀於一旦。
──1933年3月4日羅斯福總統就職演說
(1)材料中的內容是羅斯福針對什麼事件發表的演說?
(2)羅斯福「新政」的核心和基礎是什麼?
(3)羅斯福「新政」有哪些歷史作用?
【參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解析:羅斯福新政主要是國家全面幹預經濟以應對經濟危機、實現美國經濟的復興,並不是進行民主改革,故A項不符合題意。羅斯福新政使美國經濟逐漸恢復,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資本主義民主制度得到鞏固,避免了美國走上法西斯道路,故B項符合題意。羅斯福新政借鑑了蘇聯計劃經濟體制的某些長處,但是主要目的是加強國家對經濟幹預和指導,以消除經濟危機、鞏固資產階級統治,屬於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局部調整,並不是向社會主義靠攏,故C項不符合題意。羅斯福開創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新模式,但是與題幹中「民主巨星」並無直接關係,故D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項。
2.【答案】D。解析:依據所學可知,1929年經濟危機席捲了世界,為了挽救美國,1933年羅斯福實行新政,羅斯福新政是在資本主義框架內革除弊端的一次經濟和社會變革,A項正確;羅斯福新政使美國經濟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B項說法正確;羅斯福新政改變了公眾的生活狀況,緩解了社會危機,C項正確;羅斯福新政雖然加強了國家對經濟的幹預和指導,但羅斯福新政沒有使經濟危機在美國完全消除,D項錯誤。故選D項。
3.【答案】D。解析:依據題幹「如果羅斯福真的企圖犧牲資本家階級的利益來滿足無產者階級的利益,那麼資本家就會拿別的總統來代替他。」的信息,結合所學可知,為了解決危機,羅斯福實行新政,前提的條件是不改變資本主義制度,D項符合題意;ABC三項的說法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D項。
4.【參考答案】
(1)整頓銀行與金融業。整頓銀行,改革銀行體系。成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取消金本位制,實行美元貶值,刺激出口;擴大聯邦儲備委員會的權利。
(2)復興工業。通過《全國工業復興法》,成立全國工業復興署,將生產的各個環節置於國家監督之下,以減少盲目生產。
(3)調整農業。通過《農業調整法》,成立農業調整署調控市場。用行政手段調節農業生產,國家向減耕、減產的農民提供補貼,以減少農產品過剩,提高農產品價格,保證農民利益。
(4)社會福利。舉辦救濟和「以工代賑」工程。通過《聯邦緊急救濟法》《全國勞工關係法》和《公平勞動標準法》《社會保障法》等。
5.【參考答案】
(1)1929—1933年世界經濟危機。
(2)《全國工業復興法》。
(3)「新政」是美國資本主義的一次自我調節,開創了資產階級政府大規模幹預經濟生活的先河,是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裡程碑,使美國度過了危機。
相關推薦:教師資格證筆試易錯題集及答案解析【匯總】
中公講師解析
掃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qgjszgks)
回復「0121」獲取【教資模擬卷+掌上寶300題】
回復「3021」查看【中學學段主觀題必背60題試題及解析】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