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紅柿媽媽
小孩子上學被人欺負,很可能會留下心理陰影。比如,孩子睡覺愛做噩夢,孩子對某種體徵的人很恐懼。每個小孩子遇到的事情不一樣,被人欺負的程度不同,心理感受各異。
但不可忽視的是,媽媽若是不及時跟孩子做好溝通,孩子很可能在潛意識裡,帶著這種陰影過一輩子。
有位心理諮詢師在接診時,遇到了這麼一位患者。
患者是個女孩子,今年26歲,跟男朋友談戀愛半年左右,剛剛搬到了一起住。可當她發現,男友的腰部有紋身的時候,她就立馬惶恐不安,對男友充滿了厭惡感。
男友對於她的反應特別費解,倆人溝通了很久,還是不行。每次當男友赤身在家行走時,她就害怕到戰慄。但若是因為這件事分手,雙方都覺得可惜了。無奈,男友只好帶她來看病了。
經過溝通了解,心理諮詢師發現,這位患者小時候有過被男生欺負的經歷,當時她被壞男生搶走了零花錢,還被對方控制在牆角打了一頓。
她並沒記清楚壞男生的相貌,只意外看見他的腰部,有紋身圖案。正是因為有了這種不良記憶,這位患者才在潛意識裡,很恐懼有這種體徵的人。
另外,這位患者還表示,當時被欺負後,她回家告訴了媽媽,可媽媽反而指責她「貪玩才會認識壞孩子」。因此,她的安全感相當匱乏,在面對有紋身的男友時,她的潛意識裡就會格外的害怕。
生活裡,不止是這位患者的媽媽,還有一些低情商的媽媽,她們對於孩子被打事情的反應,讓人瞠目結舌,無法理解。
一位老師講述班級裡的事,她聊到孩子在學校被欺負後,孩子媽媽得知情況後的不同反應。
①低情商媽媽的激進解決辦法:打還回去,不計後果
張剛的媽媽告訴孩子,「打回去,不計後果,誰讓他們欺負人,咱不做軟柿子!」
②低情商媽媽的糟糕觀點:被打是命運的「厚禮」,是生活正在鍛鍊孩子
有的媽媽告訴孩子,被打了不要緊,要有一個好心態,這是命運饋贈的厚禮,說明生活正在磨練孩子的耐性。
③低情商媽媽的推卸之詞:學習最重要,其它的都不必當回事
甚至,個別媽媽竟然以孩子的學習為藉口,告訴孩子不要計較其它事情,哪怕是被打了,也不必當回事,只要抓緊好好學習就行。
這些低情商媽媽的回答,對孩子的消極影響:媽媽並不愛我,她根本就不在乎我
這位老師強調,對於媽媽的反應,每個小孩子都會非常重視。因為在孩子的眼裡,媽媽就是他最親近的人。
一旦媽媽們用上面的反應對待孩子,孩子就會有種被忽視,不被關注,被媽媽拋棄的感覺。在孩子的心理,就形成了一種「媽媽並不愛我」的錯誤觀點。
媽媽的一句回答,對孩子來說至關重要。有的小孩跟媽媽之間出現感情嫌隙,就是因為媽媽得知孩子被打後的反應,讓孩子誤以為媽媽不愛他,並不在意他。
那麼,在孩子被打這件事情上,孩子到底能不能還手,媽媽該怎麼引導孩子呢?
咱們一起來看下,這位高情商媽媽的教科書式做法,值得借鑑。
同樣也是這個班級裡,小紅被同桌故意潑了鋼筆水,小紅生氣後用力打了同桌,可同桌也還手了,小紅被他打哭了。
放學後,媽媽看見她裙子髒了,就詢問她怎麼回事。結果,小紅就告訴了媽媽,同桌故意找茬的事情,還詢問媽媽「我被打了,能不能還手?我想報仇。」
這位媽媽沒有因為裙子髒了就訓斥孩子,反而告訴孩子,「裙子髒了不是你的錯,你沒惹事,不要難過,不要哭。另外,報仇沒意義,解決不了問題,只會激化矛盾。當然,你也不必害怕同桌再欺負你,媽媽會跟老師聯繫,幫你調換座位。」
這位媽媽的回答,及時安撫了孩子糟糕的情緒,讓孩子不再感覺很委屈。同時,媽媽也告知孩子,被欺負這件事不丟人,報仇沒意義。兩句話的安慰,使這位小朋友放下了心理包袱,得到了真正的解脫,可以像之前一樣,開心地去上學了。
當然,這位媽媽後來的做法,也非常值得大家學習。媽媽解決了女兒再被欺負的隱患,讓女兒沒了後顧之憂。
小孩子被人欺負,這件事並不稀奇。但不可忽視的是,孩子被欺負後,對孩子的心理創傷確實很嚴重。
因此,媽媽們若能效仿這位高情商的媽媽,給予孩子正向的引導。那麼也許,就可以讓你的孩子,在被人欺負後,更快樂地恢復到原本的陽光樣兒,更有效地保護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