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打了,能不能還手?這些低情商的處理方式,會讓娃很消極

2020-12-19 西紅柿媽媽

|西紅柿媽媽

小孩子上學被人欺負,很可能會留下心理陰影。比如,孩子睡覺愛做噩夢,孩子對某種體徵的人很恐懼。每個小孩子遇到的事情不一樣,被人欺負的程度不同,心理感受各異。

但不可忽視的是,媽媽若是不及時跟孩子做好溝通,孩子很可能在潛意識裡,帶著這種陰影過一輩子。

有位心理諮詢師在接診時,遇到了這麼一位患者。

患者是個女孩子,今年26歲,跟男朋友談戀愛半年左右,剛剛搬到了一起住。可當她發現,男友的腰部有紋身的時候,她就立馬惶恐不安,對男友充滿了厭惡感。

男友對於她的反應特別費解,倆人溝通了很久,還是不行。每次當男友赤身在家行走時,她就害怕到戰慄。但若是因為這件事分手,雙方都覺得可惜了。無奈,男友只好帶她來看病了。

經過溝通了解,心理諮詢師發現,這位患者小時候有過被男生欺負的經歷,當時她被壞男生搶走了零花錢,還被對方控制在牆角打了一頓。

她並沒記清楚壞男生的相貌,只意外看見他的腰部,有紋身圖案。正是因為有了這種不良記憶,這位患者才在潛意識裡,很恐懼有這種體徵的人。

另外,這位患者還表示,當時被欺負後,她回家告訴了媽媽,可媽媽反而指責她「貪玩才會認識壞孩子」。因此,她的安全感相當匱乏,在面對有紋身的男友時,她的潛意識裡就會格外的害怕。

生活裡,不止是這位患者的媽媽,還有一些低情商的媽媽,她們對於孩子被打事情的反應,讓人瞠目結舌,無法理解。

一位老師講述班級裡的事,她聊到孩子在學校被欺負後,孩子媽媽得知情況後的不同反應。

低情商媽媽的激進解決辦法:打還回去,不計後果

張剛的媽媽告訴孩子,「打回去,不計後果,誰讓他們欺負人,咱不做軟柿子!」

低情商媽媽的糟糕觀點:被打是命運的「厚禮」,是生活正在鍛鍊孩子

有的媽媽告訴孩子,被打了不要緊,要有一個好心態,這是命運饋贈的厚禮,說明生活正在磨練孩子的耐性。

低情商媽媽的推卸之詞:學習最重要,其它的都不必當回事

甚至,個別媽媽竟然以孩子的學習為藉口,告訴孩子不要計較其它事情,哪怕是被打了,也不必當回事,只要抓緊好好學習就行。

這些低情商媽媽的回答,對孩子的消極影響:媽媽並不愛我,她根本就不在乎我

這位老師強調,對於媽媽的反應,每個小孩子都會非常重視。因為在孩子的眼裡,媽媽就是他最親近的人。

一旦媽媽們用上面的反應對待孩子,孩子就會有種被忽視,不被關注,被媽媽拋棄的感覺。在孩子的心理,就形成了一種「媽媽並不愛我」的錯誤觀點。

媽媽的一句回答,對孩子來說至關重要。有的小孩跟媽媽之間出現感情嫌隙,就是因為媽媽得知孩子被打後的反應,讓孩子誤以為媽媽不愛他,並不在意他。

那麼,在孩子被打這件事情上,孩子到底能不能還手,媽媽該怎麼引導孩子呢?

咱們一起來看下,這位高情商媽媽的教科書式做法,值得借鑑。

同樣也是這個班級裡,小紅被同桌故意潑了鋼筆水,小紅生氣後用力打了同桌,可同桌也還手了,小紅被他打哭了。

放學後,媽媽看見她裙子髒了,就詢問她怎麼回事。結果,小紅就告訴了媽媽,同桌故意找茬的事情,還詢問媽媽「我被打了,能不能還手?我想報仇。」

這位媽媽沒有因為裙子髒了就訓斥孩子,反而告訴孩子,「裙子髒了不是你的錯,你沒惹事,不要難過,不要哭。另外,報仇沒意義,解決不了問題,只會激化矛盾。當然,你也不必害怕同桌再欺負你,媽媽會跟老師聯繫,幫你調換座位。」

這位媽媽的回答,及時安撫了孩子糟糕的情緒,讓孩子不再感覺很委屈。同時,媽媽也告知孩子,被欺負這件事不丟人,報仇沒意義。兩句話的安慰,使這位小朋友放下了心理包袱,得到了真正的解脫,可以像之前一樣,開心地去上學了。

當然,這位媽媽後來的做法,也非常值得大家學習。媽媽解決了女兒再被欺負的隱患,讓女兒沒了後顧之憂。

小孩子被人欺負,這件事並不稀奇。但不可忽視的是,孩子被欺負後,對孩子的心理創傷確實很嚴重。

因此,媽媽們若能效仿這位高情商的媽媽,給予孩子正向的引導。那麼也許,就可以讓你的孩子,在被人欺負後,更快樂地恢復到原本的陽光樣兒,更有效地保護好自己。

相關焦點

  • 相比智商情商對娃影響更大,娃低情商的4種表現,你家孩子有嗎?
    從小開始培養娃的情商,不僅能讓孩子處理好自己的情緒,還能緩解諸多尷尬的時刻不僅嘴甜還特別懂事,很有眼力見兒,跑前跑後幫大人忙活這個忙活那個的。而小寶則不一樣,見到客人也不知道打招呼,人多了還總喜歡躲進房間,在飯桌上從來不參與大夥的話題,最有趣的是她習慣吃完飯會把自己的餐具收拾了,然後就躲起來。
  • 孩子被打了,別只教育告訴老師,父母處理方式很關鍵
    鄰居家的寶寶上幼兒園了,但是娃最近回到家裡心情都不太美麗。更可氣的是,孩子的小手背上居然掛了彩,一看就是在幼兒園裡被別的小朋友抓傷了。寶爸說,小孩子之間打打鬧鬧是正常的,也不是什麼特別嚴重的傷,就算了吧。確實不太明顯,但是媽媽特別生氣,直接說應該打回去,也不能挨揍呀!
  • 「孩子被打了,能還手嗎?」這位媽媽的回答,堪稱典範
    從孩子踏進校園的第一步開始,家長就在為孩子擔心,他們擔心孩子上學的環境是不是舒適,師資力量是不是過硬,教育方式能不能被孩子接受等等。但是他們最擔心的還是自己的孩子能不能和學校裡其他的小朋友愉快相處。作為在家裡被寵愛著的孩子能不能和其他被寵愛長大的孩子愉快相處,會不會被欺負?一旦在學校被其他小朋友欺負了,應不應該教他反擊?這是很多家長一直困惑著的事情。案例晨晨今年5歲,媽媽把他送到幼兒園去接受教育。
  • 孩子被打,到底「還手」還是「沉默」?長大後是兩種人生
    孩子在成長中難免會做出讓大人頭疼的事情,比如和同學發生爭執,偶爾也會出現打架鬥毆的場景,這也是校園中很常見的衝突事件, 孩子對這些事件處理的方式不同,有些是選擇給予對手還擊,還有些孩子只能默默承受,被同學打了也不會還手,那麼孩子面對這樣的事情如何正確的處理也是家長們應該重視的。
  • 父母應該怎樣妥善處理孩子的消極情緒!
    大約一歲左右,孩子的情緒開始發生改變,兩歲時就出現各種基本情緒,如憤怒、懼怕、焦慮、悲傷等消極情緒和愉快、喜悅、歡樂等積極情緒。積極的情緒對孩子的身心發展能起前進作用,有助於孩子潛在能力的發揮:消極的情緒則會使孩子的人格出現偏差。對孩子來說,產生情緒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了。當一個成人發脾氣的時候,旁觀者以好言相勸。然而,當一個孩子發脾氣的時候,他受到的可能是斥責,甚至會挨打。
  • 娃和別人發生衝突,三流父母打回去二流父母不還手,一流父母這樣
    隨著現在城市中兒童遊樂場的增多,很多父母會在周末時帶孩子去遊樂場玩耍,孩子發洩了精力,家長還能短暫地休息,是非常好的帶娃場所。相信每個帶孩子去遊樂場的家長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遊樂場玩具的承載量有限,經常是幾個小朋友搶一個玩具,小孩子的秩序能力不強,加上有的孩子在家就是「小霸王」作風,時常會發生因為搶玩具引發孩子之間的衝突。當孩子和別的小朋友在玩耍時發生衝突,你會讓孩子「打回去」還是「不還手」?
  • 孩子被打了,不會還手?
    「你怎麼回事,又讓別人打你了,你就不能打回去嗎?真窩囊。」Hello,大家好,我是大家的好朋友傑語媽媽,今天傑語媽媽給大家分享的育兒知識是「孩子被打了不還手怎麼辦?」別急,這個方法絕對好用,那孩子在學習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麻煩,常見的問題就是打架最堵心的事,孩子被打了不會還手,遇到這種情況,父母一方面心疼孩子被打,一方面糾結要不要叫他們打回去。
  • 孩子:媽媽,我被打了,能還手嗎?
    生活當中,熊孩子不少,他們不僅到處給家長惹麻煩,而且還會欺負其他的小朋友,被熊孩子欺負後,孩子問「我被打了,能還手嗎」,各位家長不妨學學這位媽媽的做法,突顯高智商!
  • 孩子:媽媽,我被打了,能還手嗎
    生活當中,熊孩子不少,他們不僅到處給家長惹麻煩,而且還會欺負其他的小朋友,被熊孩子欺負後,孩子問「我被打了,能還手嗎」,各位家長不妨學學這位媽媽的做法,突顯高智商!蔓蔓家的孩子已經5歲大了,正在幼兒園上大班,有一天,蔓蔓接女兒放學的時候,看到一個小男孩在女兒的後背推了一把,女兒當即就摔倒在地,哇哇大哭。
  • 打架會「還手」的孩子和「默默承受」的孩子,區別不是一星半點
    文丨姜媽(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孩子在成長中難免會做出讓大人頭疼的事情,比如和同學發生爭執,偶爾也會出現打架鬥毆的場景,這也是校園中很常見的衝突事件,孩子對這些事件處理的方式不同,有些是選擇給予對手還擊,還有些孩子只能默默承受,被同學打了也不會還手,那麼孩子面對這樣的事情如何正確的處理也是家長們應該重視的
  • 孩子在幼兒園被欺負,卻不敢還手?寶媽分享教科書級處理方式!
    如果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被其他小朋友打了,回家後躺在媽媽懷裡委屈地哭泣,換做誰都接受不了。為了不讓自己孩子吃虧、受委屈,家長們也是想盡了各種辦法。比如李玫瑾教授曾在網上推崇「讓孩子打回去」的方式,這種方法雖然好,但並不適合所有的孩子。有些孩子天生膽小,碰見比自己強壯的小朋友,根本就不敢還手,這時候應該怎麼辦?
  • 媽媽,他打我,我能還手嗎?該不該讓孩子還手,這樣處理會更好
    這是一個很多家長都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在孩子被打後到底要怎麼做才是正確的?只是簡單地告訴對方這樣做非常不對,到底正確嗎?簡單的教育是否會使孩子被欺負後不知道還手。的行為多是因為控制不好力量導致,過分強調「打回去」可能會把寶寶一步步帶向「以暴制暴」,因此幼兒階段最好的應對方式是「馬上告訴媽媽或老師」,因為在幼兒時期老師和媽媽是他們不可逾越的力量。
  • 孩子問「我被打了,能還手嗎」,李玫瑾:肯定會啊,讓孩子打回去
    可某天,曉東氣乎乎地回到家,一開口就對爸爸說:「爸爸,我被打了,能打回去嗎?」要不要教育孩子打回去,李玫瑾教授早就給出了回答李玫瑾教授在做客《開獎啦》節目時,也被主持人問及這個很敏銳的育兒問題。李玫瑾教授擲地有聲地回答「肯定會啊,讓孩子打回去!」
  • 低情商的孩子,情商還能提高嗎?
    接觸的北美本地人越多,我就越明白什麼叫做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人家上一輩上上一輩,都是這麼高情商的待人接物,下一代自然會繼續高情商,因為他們壓根就不知道那些」低情商「的表達方式,一個從小沒聽過吼的人,就學不會吼別人,修養好限制了他們的想像力,所以,高情商是一件傳家寶,父母就是孩子的起跑線。
  • 孩子被打,究竟要不要還手?
    【孩子被打,究竟要不要還手】朋友的孩子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孩子,可是媽媽卻說他是「窩裡橫」,一到外面受人欺負,從來都不敢反抗,不管是比他大的,還是比他小的孩子打了他,他都不還手,有時似乎是寬宏大量,可更多的時候,他是在壓抑自己的委屈。朋友說:「雖然我很明確地告訴他,打人是不對的行為,但是看到他被打時忍氣吞聲的樣子,我心裡很不是滋味。
  • 著名心理學家:父母這些行為,正在培養一個低情商的孩子
    :1、不能克制自己的衝動情緒2、追求即刻的滿足,缺乏延遲滿足的能力3、不懂得激勵自己4、社交能力不足,讀不懂他人的社交提示5、應對壓力的能力差,易受打擊如果你家孩子有以上表現,說明孩子在情商上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 「你已被對方拉黑」,寶媽發「低情商」朋友圈被刪,原因不是嫉妒
    ,原因並不是嫉妒生了孩子,或者孩子漂亮可愛,而是「低情商」的朋友圈。作為成年人,各位寶媽在曬娃的同時,要明白你的朋友圈,同時也是別人的朋友圈。肆無忌憚的曬娃不僅會給別人造成困擾,還容易失去一些好朋友,甚至會洩露孩子的隱私信息,被人販子盯上。
  • 被欺負會還手的孩子和默默承受的孩子,長大後,性格差別有點大
    文丨姜媽(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孩子在成長中難免會做出讓大人頭疼的事情,比如和同學發生爭執,偶爾也會出現打架鬥毆的場景,這也是校園中很常見的衝突事件,孩子對這些事件處理的方式不同,有些是選擇給予對手還擊
  • 孩子有4種行為,妥妥的是「低情商」,家長要及時幫娃改正別大意
    有些時候,孩子看似「孩子氣」的狀態,其實都是低情商的表現,低情商會給娃帶來諸多弊端,非常影響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2)控制不住情緒有些孩子還會表現為控制不住情緒,尤其是在和其他孩子玩耍的時候,只要稍微不合心意就會大發脾氣,無理取鬧,從不顧及周圍的情況,這是低情商的表現。3)自私其實誰都自私,但是自私過度就是低情商的表現了。
  • 孩子被打,應該還手打回去嗎?
    每個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被欺負、也沒有任何一個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變得冷血暴力。關於「孩子被打,應該教育孩子還手嗎?」這個話題,不同的觀點爭論一直眾說紛紜。認為不要打回去的觀點,一般有這樣的幾種理由:「不要打回去,打人不好孩子,應該告訴老師或者大人,讓大人來判斷和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