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學活動盛行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一些活動團體未遵守相關規範 影響...

2020-12-17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8月7日消息(記者譚朕)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研學,對於很多家長並不陌生。這幾年,每到暑假就有大批學生在各地高校、博物館集結,成群結隊進入校園,佔據展廳,他們就是學校和博物館裡的研學大軍。2016年教育部、國家發改委等11部門聯合發文要求將研學旅行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後,研學遊日漸升溫。

但是,在一些旅遊公司和培訓機構的組織下,有些博物館研學旅行卻變了味,這也讓很多博物館憤怒不已。8月6日,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就發表聲明將這種憤怒發洩了出來。聲明說,大量企業在館內辦有償研學等活動,許多活動團體在館期間並未遵守博物館參觀規範和公共場所文明規範,極大影響了展廳秩序和文物安全。那麼,博物館研學旅行如何規範?

博物館是歷史文化的集納地,博物館研學熱反映了人們對文化教育的重視,這本應對孩子成長發揮積極作用。但是,一些機構打著研學旗號,推出高價課程,讓博物館失去了公益屬性,上海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副館長周群華說,一些盈利性研學活動已經背離了博物館研學初衷。「他們利用社會的一些營銷平臺、網絡平臺,進行大量收費性的教育活動,比如有償講解、有償親子活動等,這些活動實際上沒有經過館方允許,他們的內容程序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尤其對文物的闡釋,對整個內容方向的引導,我們覺得存在比較大的風險,也存在一定的不可控因素。」他說。

上海歷史博物館的遭遇並不是個例,自從學生暑假到來後,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館和杭州館迎來了不少遊客,其中不乏一些研學團隊或者旅遊團隊帶來的學生團。浙江自然博物院副院長蘭國英說,有的研學機構私自帶團到博物館進行研學講解,學習內容沒有經過博物館校對審核,出現偏差甚至誤導。在一定程度上擾亂了博物館的秩序。

遊客楊敏之前碰到過不少在博物館裡參館的研學團隊,團隊自帶講師,聲音高過博物館講解員。「挺影響我個人還有其他遊客的感受。他們是收費的,但是我們自己去免費,是不是公共資源不應該成為他們賺錢的工具呢?」

去博物館接受薰陶,這本應對孩子成長發揮積極作用,但市場上存在的一些亂象,讓文化之旅的意義大打折扣。一些家長反映,一些價值數千元的研學課程都是走馬觀花。「到那裡拍張照片打個卡就完了,其實孩子根本沒有學到什麼,家長還得要『累死』。」

舟山某旅行社研學部負責人施倩麗告訴記者,組織團隊去博物館研學成本並不高,動輒千元的研學之旅價格虛高。施倩麗說:「一般博物館都是免費的,但我們有活動策劃,比如研學手冊、帶隊老師的補貼、執行方案,花大量的人力、物力,這個錢我們是包含進去的。價格透明化,他們自己也可以查的,這個景點收不收費。」

舟山市博物館宣教部主任鍾燕華告訴記者,舟山市博物館是浙江省級研學基地,館內展陳、團隊講解、智能導覽等常規教育服務均為免費。「我們對研學這一塊有專門的制度,外來團隊把人數等信息告訴我們,我們安排時間節點和課程內容,他們再進館研學,這些我們從來都是免費的。」她說。

博物館研學旅行如何規範?天津博物館宣教部李玫主任告訴記者,博物館本身的開放性決定了解決研學亂象宜疏不宜堵:「我們不想來堵這個事,因為堵是堵不住的,沒有理由不讓他進。我們把他組織起來,定期培訓,因為他的老師來講,未必講都是對的,你得保證你傳達給孩子們,或者你聽我的東西是正確的,你得保證其他觀眾的參觀秩序。我們要把他的場次安排開,你要提前預約,報備好,我們來安排。」

相關焦點

  • 研學活動盛行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一些活動團體未遵守相關規範 影響展廳秩序和文物安全
    但是,在一些旅遊公司和培訓機構的組織下,有些博物館研學旅行卻變了味,這也讓很多博物館憤怒不已。8月6日,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就發表聲明將這種憤怒發洩了出來。聲明說,大量企業在館內辦有償研學等活動,許多活動團體在館期間並未遵守博物館參觀規範和公共場所文明規範,極大影響了展廳秩序和文物安全。那麼,博物館研學旅行如何規範?
  • 中小學生研學,博物館裡如何學好知識
    然而,隨著越來越多學校、各類市場主體的「湧入」,博物館研學市場也越來越魚龍混雜,不少研學活動面臨諸如體驗「走馬觀花」、文化深度欠缺、管理規範不到位等問題。如何才能讓博物館研學「研」出深度,讓學生「學」有所得?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 梅州有哪些研學基地?「走進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系列活動即將啟幕
    近日,記者從市文廣旅局獲悉,在9月3日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之際,我省將以韶關市為主會場,梅州、清遠、雲浮三市為分會場,四市聯動共同舉辦「銘記烽火歷史、傳承紅色基因」——走進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系列活動。
  • 防洪博物館組織開展水拓畫藝術創新主題研學活動 領略水拓畫的神奇...
    □申昕昕 文/圖為了讓青少年領略水拓畫的神奇魅力,體驗新穎創作藝術,近日,防洪博物館組織開展了「水面作花,紙拓成畫」水拓畫藝術創新主題研學活動。本次活動共計130名學生參加。活動開始,研學老師介紹了水拓畫的發展歷史與傳播、色彩基礎知識、色彩搭配的基本原理、水拓畫的審美與意境表現。隨後,演示了水拓畫的操作流程和實踐方法並指導學生現場創作水拓畫。現場氣氛活躍,參與體驗的學生與老師積極互動,從意境表現、色彩搭配、技術手段等方面,探索如何提升水拓畫的創意、美感及藝術表現力。
  • 感悟歷史 傳承非遺 | 王充小學開展研學活動
    ,傳承非遺」為主題的研學旅行活動。學校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開設了青瓷陶藝體驗、非遺傳承;黃酒花雕繪製;跟著課本遊紹興等為主題的課程,組織學生分赴紹興鳳凰山考古遺址、瓷源小鎮;大禹陵、黃酒博物館;魯迅故裡、蘭亭景區等地開展研學旅行活動。鳳凰山考古遺址、瓷源小鎮「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走進鳳凰山考古遺址公園,公園依山而建,山林茂密。
  • 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舉行主題活動
    「九·一八」歷史博物館舉行主題活動9月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主題活動」在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舉行,大家向臥碑敬獻花束。本版圖片均由遼瀋晚報首席記者查金輝攝遼瀋晚報記者朱柏玲報導 9月3日,「銘記歷史開創未來眾館聯動守望和平」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主題活動在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舉行。
  • 古浪縣博物館開展社教活動——展開研學之旅
    為弘揚傳統文化、傳承文物遺產,提高孩子文物保護意識,我館社教部組織孩子們走進古建築了解當地歷史文化。9月5日,古浪縣博物館舉辦了「保護文物 人人有責」為主題的研學之旅青少年教育活動及志願者服務活動,感受觸摸文物建築的新感覺,主要包括參觀博物館展廳及基本陳列、了解當地古建築、古遺址。
  • 「走進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系列活動即將啟幕,梅州設分會場
    日前,記者從梅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獲悉,「走進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系列活動將於9月3日正式啟幕。為進一步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挖掘和整理華南教育歷史,活化利用抗戰時期嶺南高校遷址粵北辦學遺蹟,講好紅色歷史文化故事,傳承愛國主義和艱苦奮鬥的精神,我省將在9月3日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之際,以韶關市為主會場,梅州、清遠、雲浮三市為分會場,四市聯動共同舉辦「銘記烽火歷史、傳承紅色基因
  • 中國水利博物館開展小記者詩路文化研學活動
    本站訊 為宣傳詩畫浙江、美麗錢塘,講好浙江母親河錢塘江的人文歷史故事,加強青少年水文化科普教育,12月6日-12日,中國水利博物館聯合浙江電視臺少兒頻道開展錢塘江主題研學活動,300餘名中國藍小記者熱情參與。
  • 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推多項暑期活動
    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為孩子們精心打造了「傳承紅色基因 共築美好夢想」暑期系列活動。日前,「傳承紅色基因 共築美好夢想」暑假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舉行,由此拉開博物館2020年暑期系列活動的帷幕。
  • 中國水利博物館開展「李冰與都江堰」主題研學活動
    本站訊 為向青少年講述中華治水故事,傳遞中華治水精神,近日,中國水利博物館開展主題為「李冰與都江堰」的青少年研學實踐活動,講述著名水利人物李冰的治水故事,解讀世界文化遺產及灌溉工程遺產—都江堰的科學魅力。   來自杭州市御道學校、杭州市蕭山區湘湖小學等學校的同學參加研學體驗。
  • ...王益區開展2020年小學生探秘「銅川歷史文化」研學旅行活動
    王益區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開展2020年小學生探秘「銅川歷史文化」研學旅行活動。11月12日—13日,王益區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分別組織王家河中學、王家河中心小學、育才小學、川口小學師生共計224人,參加王益區2020年小學生探秘「銅川歷史文化」研學旅行活動。
  • 「銘記烽火歷史 傳承紅色基因」我市舉辦走進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梅州分會場系列活動
    「銘記烽火歷史 傳承紅色基因」我市舉辦走進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梅州分會場系列活動 梅州電臺新聞臺 梅州電臺新聞臺微信號 mzdt948 功能介紹 聽眾可以在這裡參與節目、新聞報料、提出意見和建議,也可接收到節目預告信息等內容。
  • 從「青少年社會實踐活動」到「研學熱」,這位專家眼中的研學旅行是...
    新增加的勞動教育就包含了我們研學旅行這一塊的工作,引導學生要多參與我們的社會實踐活動。從黨的教育方針和改革發展來說,研學旅行的教育新形勢也屬於一個歷史的機緣。 中國研學行業現在還處於起步階段 「目前,中國研學旅行工作還是在一個起步階段。」林老師說道,且給我們具體分析了以下兩個體現的方面。
  • 平涼市博物館開展「歡樂在平博·暑期刮刮樂」系列活動第一期—— 「行研學之路·講歷史之謎」體驗活動
    為了使青少年度過一個有意義的假期,讓孩子們了解家鄉歷史,提高學習實踐能力,8月13日,平涼市博物館組織涇川縣星主播培訓學校的165名學生開展了「行研學之路·講歷史之謎」體驗活動,由此拉開了平涼市博物館「歡樂在平博·暑期刮刮樂」研學主題系列活動的序幕。
  • 巨野縣實驗幼兒園開展「探秘巨野博物館 感知家鄉文化情」研學活動
    博物館是歷史文化的承載,是文化傳承的橋梁,更是可以讓孩子們享受歷史滋潤的為了讓幼兒近距離地接觸和體驗家鄉文化,感受祖國和家鄉文化的豐富與優秀,激發其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10月22日巨野縣實驗幼兒園開展了「探秘巨野博物館 感知家鄉文化情」為主題的巨野縣博物館研學,開啟了一次有意義的社會實踐之旅。
  • 中國水利博物館開展黃河水車主題研學活動
    為傳播悠久黃河文化,了解黃河沿岸人民的生產生活,7月30日,中國水利博物館組織開展了黃河水車主題研學活動。杭州市蕭山區盈豐街道美哉社區40多名青少年和家長一起走進博物館,探索黃河水車這一古老而偉大的提水灌溉工具,感受中華民族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
  • "研瓷之韻 習宋之雅"——四川宋瓷博物館開展暑期研學活動
    四川民生報導網訊 古語有云:&34;四川宋瓷博物館作為四川省首批省級研學教育基地、2019年度四川研學旅行目的地,承載著展示優秀傳統文化、弘揚愛國主義教育及傳播科學知識的重要職能,一直以來高度重視研學教育工作的開展。2020年暑假以來,截至8月中旬,四川宋瓷博物館已開展了4場研學教育活動,惠及中小學生200餘名。
  • 省人大代表寇德林:建議規範推進中小學研學旅行活動
    研學旅行是學校根據區域特色、學生特點和教學需要,組織學生走出校園,拓展視野、豐富知識,加深與自然和文化的親近感,增加對集體生活方式和社會公共道德的體驗。近年來,研學旅行也成為教育界關注的熱點。在今年的四川省「兩會」上,來自南充的省人大代表、南充東方教育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寇德林,提交了《關於推進和規範中小學研學旅行活動的建議》。
  • 【博樂園】平涼市博物館開展"方寸天地·樂在其中"研學旅行 活動
    為了開拓學生視野,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9月18日,平涼市博物館組織平涼市實驗小學300餘名學生走進博物館,開展&34;研學旅行活動,讓孩子們感受平涼文化的魅力,了解平涼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進入博物館後,同學們滿懷熱情,在社教老師的帶領下,有序地參觀了《隴寶涇華》平涼歷史文化陳列、《涇河激浪》平涼革命歷史陳列、《漢風藏韻》平涼佛像藝術陳列、《道源崆峒》平涼道文化陳列四個常設展廳,這些歷史文物深深地吸引著學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