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華禎曾是抗美援朝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其中的一員,68年前,他赴朝鮮英勇抗敵,保家衛國,如今耄耋之年,仍難忘崢嶸歲月。日前,記者來到雲安石城鎮留洞村,細聽老人講述抗美援朝的故事,還原那段戰火紛飛的浴血歲月。
點擊觀看《雲安新聞》詳細報導
今年89歲的童華禎身體硬朗,挺拔的身姿仍可見軍人的風採。滿頭白髮的童老談起當年那段烽火歲月,精神抖擻、思路清晰、聲如洪鐘,一幕幕抗戰的往事猶在眼前。據介紹,1950年,童華禎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是44軍獨立團的戰士,1951年2月,被編入第130師390團3營九連,成為一名通訊員。1952年12月,童華禎隨部隊到朝鮮戰場,日常工作是把參謀長交予的通訊任務傳達到各連隊,通訊過程路途未知、情況艱險,常常需要找準時機、翻山越嶺,務必安全、準確地傳達到位,不能有絲毫閃失。
抗美援朝老戰士 童華禎:自己要靈活,因為我們如果暴露了目標是不行的,連累整個連隊,我們要很隱蔽地走路,找一個比較合適的地,也比較安全。
童老說,通訊過程中還有許多口令、暗語,不停地變換,主要是怕信息洩露,如果途中不巧遇見敵人,就要做好隨時犧牲的準備,絕不做俘虜兵。
抗美援朝老戰士 童華禎:首長也交代了,與敵人面碰面了,你能捉就捉,捉不到就射死他,不準暴露目標,帶信的不能洩露秘密。
就這樣,童華禎在朝鮮戰場上穿越槍林彈雨、不懼生死完成了一個又一個通訊任務。1956年4月,童華禎到重慶步兵學校學習了一年後,1957年8月退伍回到家鄉。退伍後,軍人出身的他積極參與地方民兵工作,直到1988年退休。如今,抗美援朝這段烽火連天的戰爭年月已經成為童老銘刻心底的紅色記憶,他也時常講給自己晚輩聽,激勵他們積極參軍,努力奮鬥,為祖國效力。
抗美援朝老戰士 童華禎:國家發展好了,一年比一年好,以前沒有的現在也有了,原來怕美國原子彈,我們也有原子彈了,現在我也和年輕人說,為了祖國、也為了家鄉,不要被別人侵犯,雖然是和平,但時常要有準備打仗的意識,技術要學好、訓練好,為祖國多出一分力。
童華禎兒子 童亞德:我自己作為後輩不會忘記他們的功勞,也希望現在的年輕人學習他們的榜樣。
回顧軍旅生涯,歷經戰火的洗禮,面對無數生死的童老淡然自若,當他唱起《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時,又如68年前那般雄赳赳氣昂昂。
雄赳赳 氣昂昂 跨過鴨綠江
保和平 衛祖國 就是保家鄉
中國好兒女齊心團結緊
抗美援朝 保家衛國
打敗美帝野心狼
記者:周心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