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火箭製造商Relativity籤約Telesat 為其提供發射服務

2020-12-13 CNMO手機中國

【CNMO新聞】總部位於洛杉磯的3D列印火箭製造商Relativity與Telesat籤署了第一份公共商業合同,Telesat是電信和商業信息衛星服務供應商。這筆交易標誌著大型衛星運營商與一家完全由風險投資支持的新太空行業公司合作的成立,這是Relativity低成本火箭製造平臺的巨大勝利。

Relativity推出的Terran 1火箭是第一款使用Relativity專有技術製造的全3D列印火箭,計劃將於2020年底推出。

火箭

該公司已在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設有發射場,並在密西西比州與路易斯安那州邊境的美國宇航局斯坦尼斯航天中心設有測試設施。該公司目前正在收購加利福尼亞的一個發射站點,該站點將提高其為客戶提供發射服務的能力。

Relativity的低地球軌道發射服務價格約為1000萬美元,有效載荷為1250千克。這比在印度PSLV火箭或歐洲阿麗亞娜火箭上發射類似有效載荷的成本低1000萬至2000萬美元。

該公司在其運載火箭的設計和製造過程中依賴於自動化和金屬3D列印技術,以保持低成本。Relativity聲稱,該公司可以在60天內使用數百個部件製造火箭。隨著亞馬遜宣布計劃建立自己的衛星網絡,Telesat也可能會依靠Relativity進行更多的發射。

相關焦點

  • 中國長徵六號火箭將首次為國際用戶提供發射服務
    1月15日,觀察者網從中國長城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獲悉,長城公司已與全球首家垂直整合地理空間分析公司Satellogic籤署多發發射服務合同(下稱「合同」),根據合同約定,長城公司將採用多發整箭發射的形式,用長徵六號(下稱「長六」)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為後者發射共計90顆衛星。
  • 「海陽出廠」火箭發射成功!
    本發火箭總裝測試完畢後,從海陽市由公路運往萊陽,再由鐵路運往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打通在海陽生產、在陸地發射場發射的流程,意味著東方航天港固體運載火箭生產基地不僅服務於海射任務,還可服務於陸地發射任務。2020年4月22日,海陽市舉辦了東方航天港產業項目開工暨重大合作項目籤約儀式。
  • NASA完成開放新發射臺,以供更多小型運載火箭商業發射服務提供商使用
    打開APP NASA完成開放新發射臺,以供更多小型運載火箭商業發射服務提供商使用 小小 發表於 2020-12-23 10:20:35
  • 獨家|高軌(GEO)商業通信星市場2019年上半年籤約情況
    具體籤約情況如下:2019年1-6月GEO衛星製造籤約統計表產生的6顆全球高軌(GEO)商業通信衛星製造籤約訂單中歐洲製造商空客公司拿到了4顆通信衛星訂單;美國製造商拿到了1顆籤約訂單;法意合資製造商泰雷茲拿到了超高通量衛星(VHTS)的訂單。
  • 火箭發射初創公司測試新型環保燃料驅動3D列印發動機
    【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張陽】位於愛丁堡的火箭發射初創公司Skyrora,正在為小型衛星開發一種新的運載火箭,該公司在首次地面靜止發射中成功地測試了其新的火箭發動機,這是朝著開發運載火箭的方向邁出的巨大一步。
  • 亞太7號通信衛星發射成功 為多地提供通信服務
    昨天18時27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將法國泰雷茲阿萊尼亞宇航公司製造的「亞太7號」通信衛星成功送入預定軌道。本報記者現場目擊了此次發射,親身體會到了火箭騰空而起直衝雲霄的震撼,感受到航天人目睹發射任務後圓滿完成後的自豪。  昨天下午,記者從西昌市區出發,趕往60公裡外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 美公司用回收火箭發射一顆通信衛星
    新華社華盛頓12月16日電(記者周舟)16日,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用一枚可回收火箭將兩家運營商共用的一顆通信衛星送入太空。美國東部時間16日19時10分(北京時間17日8時10分),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獵鷹9」火箭攜帶JCSAT-18/Kacific1衛星,從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升空。直播畫面顯示,發射約33分鐘後,衛星進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發射約8分30秒後,大西洋上的回收船「當然我依然愛你」成功回收了火箭第一級。
  • 從造火箭到租場地、發射上天,一次商業太空發射都有哪些參與者?
    有大量公司為政府太空項目提供部件,但並沒有成套把它們組成一個新火箭的方案。並且隨著美國太空計劃在太空梭事故後的收縮,技術演進也逐漸停滯。火箭的主要部分是外殼結構、燃料儲箱、電子設備以及最關鍵的火箭發動機。
  • 快舟一號甲火箭成功發射銀河航天首發星 將提供5G通信
    央視網消息:今天(16日)11點02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使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成功將低軌寬帶通信衛星——銀河航天首發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此次執行發射任務的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是中國航天科工集團面向商業航天市場研製的一款小型固體運載火箭,採用國際通用接口,主要為低軌小衛星提供發射服務,具有入軌精度高、準備周期短、發射成本低等特點。
  • 10億C輪融資,90後掌舵的Relativity大踏步向前追求火箭夢
    儘管Relativity Space在此輪融資之前的估值約為1億美元,但Tim Ellis拒絕評論Relativity Space的新估值。Relativity Space的目標是通過3D列印來製造整個火箭,隨著諸如SpaceX之類民營火箭製造商的崛起,火箭製造行業經歷了十年的轉型,削減成本已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 英國太空發射初創公司Orbex為其可重複使用的火箭籌集了2400萬美元
    這筆新投資有助於確保Orbex運載火箭開發和部署的路線圖繼續執行,目前的目標是2022年進行首次商業發射。Orbex公司準備從蘇格蘭新的Space Hub Sutherland太空港發射Orbex Prime火箭,目前已經有六份發射合同在冊。
  • 航天文創正式籤約森寶積木,「探火」發射圓滿完成
    2020年7月23日,中國航天文創與廣東森寶文化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森寶」)戰略合作夥伴籤約儀式隆重舉行。籤約儀式地點位於海南文昌。雙方表示,將合作打造高品質航天文創積木玩具,以品質為根本,為用戶提供更好產品。
  • 中國火箭掌握髮射「新姿勢」!長十一完成海射首秀
    本次飛行試驗在國內首次採用「航天+海工」技術融合,突破海上發射穩定性、安全性、可靠性等關鍵技術,全面驗證了海上發射試驗流程,為我國快速進入空間提供了新的發射模式。    陸地那麼大,幹嘛要去海上飛?  通常,人們很難將火箭發射與大海聯繫到一起。
  • 釋新聞|長徵十一號首次成功海上發射,火箭為何「下海」?
    6月5日12時06分,我國在黃海海域使用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成功完成了「一箭七星」海上發射技術試驗,這是我國首次在海上進行航天發射,填補了我國運載火箭海上發射的空白,為我國快速進入太空提供了新的發射方式。
  • Relativity Space公司準備3D列印火箭
    製造火箭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但是現在初創公司Relativity Space準備3D列印火箭。該公司已經搬到了長灘一個巨大空間,在那裡Relativity Space將準備研發原型並且進行首次飛行。Relativity Space表示,它將同時列印第一級和第二級火箭以及整流罩。新的工作空間天花板高度約為40英尺,Relativity Space有望在今年晚些時候開始將零件運送到長灘新工廠,以進行測試。
  • 火箭成功發射,為長徵八號首飛貢獻「河北智慧」
    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裡,3名河北籍業務骨幹憑著率真、執著的河北人精神特質,突破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助力火箭準時點火,成功發射,為長徵八號首飛貢獻「河北智慧」。   衡水小夥張春鋒: 爭當先鋒,為火箭提供精準的氣象保障   文昌航天發射場氣象系統技師張春鋒是一名老黨員,他始終用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堅持幹在平時,衝在前頭。憑著自己「不服輸、肯吃苦」的家鄉精神,日復一日在崗位實踐中練就了「一口清、問不倒」的本領。什麼氣象條件下適合火箭發射?高空急流預警的標準是多少?
  • 《缺氧》火箭組裝攻略 火箭全自動發射系統圖文講解
    導 讀 「《缺氧》火箭怎麼組裝 火箭全自動發射系統圖文講解」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文章。缺氧火箭怎麼組裝?
  • 中國首枚民營火箭發射成功 貼上了南京兩高校的校徽
    零壹空間總團團隊成員蔡昊介紹,火箭在發射前,必須要在專門的總裝廠房進行組裝、測試,然後再運抵發射臺,進行最後的測試和發射。   從總裝廠房到發射臺一般都有一段較長的距離,使總裝廠房遠離發射臺以保證其安全。這段距離大約在1000米左右。
  • 煙臺將以海上發射為牽引打造東方航天港
    火箭採用「一箭九星」發射方式,將9顆吉林一號高分03星-1組商業衛星送入預定軌道。衛星入軌後主要用於獲取高解析度遙感圖像和視頻,可為我國國土資源監測、智慧城市建設、林業資源普查等領域提供遙感數據服務。據悉,此次任務是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連續10次高精度入軌、連續10次箭上質量零問題、連續10次零窗口準時發射,是長十一火箭執行的第二次海上發射任務,也是首次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進一步優化了海上發射技術流程,提升了海上發射技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為未來實現海上發射常態化、高頻次奠定了基礎。
  • 民營火箭發射失敗背後 零壹空間投資人起底
    而就在此次發射前,零壹空間也迎來了一次較大的變化,其公司名字發生了變更,註冊地址也由北京遷到了重慶。背後的投資人們2015年8月,北大光華管理學院09級研究生舒暢出資1000萬元,設立了一人所有制公司——北京零壹空間科技有限公司(零壹空間的前身)。此時,公司的主營業務為技術開發、技術推廣和轉讓,並沒有涉入航天航空、火箭發射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