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時常見的四個問題主要分以下四個方面:一是求職動機方面,也就是『你為什麼選擇我們公司』、『關於我們學校你知道些什麼』、『你為什麼選擇這個職位』;二是人職匹配方面,包括『你最大的優點和缺點是什麼』、『你有什麼興趣特長』;三是價值認同方面,包括『我們為什麼要聘用你』、『你對薪水有什麼要求』、『大學期間,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活動是什麼』;四是忠誠度方面,『你對未來的規劃是什麼』、『你在什麼情況下會跳槽』等等。」
最近一個月,吉林師範大學就業工作處52歲的王志強老師每天只能睡四五個小時,從120斤瘦到了113斤。
白天忙學校的工作,晚上他就在抖音@吉師就業 直播講解疫情期間畢業生找工作要用到的電子簡歷、遠程面試等知識技能,在線幫助學生修改簡歷,幫助學生解決各種各樣的擇業問題和疑惑,再花上三小時準備第二天直播的內容,凌晨四點才能睡覺。
「有一個學生簡歷我改了八次,最終被江蘇一所好學校錄取」
有一個吉林師範大學美術專業應屆生的簡歷,甚至被他修改了八次。「他的第一版簡歷在設計和內容上都不盡人意,很多非常重要的個人經歷,一句話都沒有寫。」在與這名學生的網絡溝通中,王老師了解到他曾有過與專業相關的創業經歷,問他為什麼不寫上,學生很疑惑:「寫這些有用嗎?」
改了三四次的時候,王老師就決定以他為案例,在直播中講給大家聽,所以精益求精,又給他多修改了幾次。儘管大規模的線上招聘剛剛開始,但這名學生現在已經被江蘇省的一所非常好的學校錄用。
「本來這所學校沒有美術專業的招聘計劃,但這個學生很優秀,也很希望到江蘇省工作。我把簡歷推給學校後,在和學生沒有任何接觸的情況下,校長看完簡歷當場就決定美術增加一個招聘計劃,接受了這名畢業生。這也說明了,電子簡歷的製作對於學生就業,確實很重要。」王老師說。
在他看來,疫情面前,找工作的學生們面臨著三個新問題:一是畢業生對線上招聘這種形式不太了解;二是受到疫情影響,他們心態普遍焦慮不安,擔心自己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三是一些畢業生需要到企業實習一段時間後才能籤約工作,因為疫情防控,他們目前還不能去實習。
實習問題普遍存在,無法通過線上方式解決,王老師就著手先解決另外兩個問題。直播課程中,幾位老師為學生們講解了電子簡歷製作、線上面試等有針對性的就業問題,幫助畢業生適應疫情面前找工作的新形勢。同時,也在課程中努力撫平學生們的不安,幫他們擺正就業心態。
「我們的目標是讓就業開花結果,讓學生百分百就業」
剛開始在抖音直播時,王老師也遇到過問題。直播過程中,很多學生在公屏上打出問題讓他回答。「屏幕刷刷刷滾動特別快,字很小,我眼睛又花,根本看不清。」後來在學生提醒下,他才知道用手指按住屏幕就能停下,「都快播完我才收到這樣的消息,鬧了不少笑話。」
一個半小時的課程中間為了讓學生們休息一下,他給學生們唱唱歌:「如果喜歡老師的歌聲,就打個666」。另一次課程的「中場休息」,他給學生們朗誦了一首詩。
不少學生喜歡王老師的歌聲,對他說「老師我找到工作啦,你再唱首歌吧」。他也詼諧地鼓勵學生們:「你們百分百就業,讓我開演唱會都可以。」
一個月來,越來越多粉絲在抖音關注到@吉師就業 。曾經一位來自甘肅隴東學院的學生,發了很長的私信向王老師諮詢問題,王老師也一一為他解答了。「他是個學生,又對我這麼信任,那我也願意為他來服務。這樣接觸到的外校學生也不少。」
還有一位來自貴州大山裡的學生在抖音私信中給王老師留言說,他很喜歡也很需要王老師的就業指導,但因為家裡的網絡信號不好,每次都不能完整收看直播。但很遺憾,這位學生無意間關閉了私信功能,王老師無法回復他的私信。
王老師現在依然很想找到他:「我很感動也挺著急,他說他有時聽半句話信號就斷了,有時甚至完全沒有信號。如果能找到他,哪怕我給他打電話把我這幾課講的內容告訴他。但是他現在啥也聯繫不上。」
二月末,人民網的記者關注到@吉師就業 帳號,對這種做法進行了視頻報導。3月1日,人民網吉林頻道發布了這段視頻,幾小時後,又被人民日報客戶端轉發了。第二天早上,同學、朋友、同事們紛紛聯繫王老師,告訴他「你火了」。
這讓王老師感受到了抖音的力量:「這個以前完全沒想到,也讓我感到了網絡和抖音這個平臺強大的影響力。」
王老師說,抖音就業直播創出了一條新路子,欣喜之餘,他也倍感責任的重大。「作為就業處處長,我很清醒,就業指導做得好、直播做得好,這是花;就業率高、就業質量高,孩子們最後都能就業了,這才是果。」王老師說,「我們的目標是就業工作要開花結果,下一步要結合線上招聘,給學生們介紹一下各個用人單位的情況。幫助他們做好分析、做出理性的選擇。我們的初心永遠也不會變,就是讓每一個找工作的孩子都充分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