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中國儒家學派創始人,被後世尊稱為「文聖」,影響中國2500餘年,至今仍是中國乃至東亞地區各國信仰的至聖先師。放眼世界,孔子都位列「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影響力可見一斑。
然而孔子和儒家學說如今也是褒貶不一,很多人認為儒家阻礙了中國發展,是中國近代落後的根源。實際上,這種說法是不公正的,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都尊孔,大多數時間都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強盛國家,而近代的落後原因很多,不能遇到問題就把責任歸咎於孔子和儒家。
圖:孔子像
就算是世界最強的美國,其實也非常推崇這位中國的「文聖」。雖然不知道多少,但實際上孔子和他的思想在美國已經存在了280多年,但早於美國建國史,孔子在美國上流社會的知名度和影響不容小覷。
美國建國1776年,在之前的1743年,《紐約時報》發表了「孔子的道德」一文,被推崇孔子的思想和價值、儒學在內的更早之前的1735年,紐約周報》的兩個分量的舉報信也介紹了孔子與孔子的語錄。
圖:1735年《紐約周報》報導孔子
孔子最早傳入西方是在16世紀,從義大利傳教士番茄洞翻譯引進了孔子的著作,從此孔子成為西方眾多大師的追捧對象。歐洲啟蒙運動的先驅、法國哲學家伏爾泰自詡為「孔門弟子」,許多史學家認為,孔子的東方哲學推動了歐洲的文藝復興。
之後,孔子被歐洲人帶到美國。到了近代,孔子在美國的影響逐漸擴大,許多美國總統,包括知名人士和媒體,時常引用孔子語錄來表達自己的觀點。
圖:伏爾泰
華盛頓郵報引用孔子名言評價艾森豪「堯舜帥天下仁而民之」;在發生水門事件時,《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引用孔子的「自古有死,民無信不立」的話,批評了尼克森。正是孔子在美國上流社會的名聲,很多美國媒體都刊登了孔子杜撰的,例如1951年芝加哥黎凡納甘迺迪的諷刺漫畫。引用孔子偉大的著作《論語》的話,統治者可以利用的公共稅是不能浪費的。顯然這句話不是孔子說的,但有我們國內一部分網民的風格。
在公開場合引用孔子的話,美國上流社會不勝枚舉。也許人多,這只是一個例子,其實不然,孔子在美國上流社會的名聲,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大。美國的最高法是頭頂的雕刻,最中間的是孔子,摩西,索隆。
摩西是猶太教的創始人,是古代以色列民族的領袖,代表西方法律。梭倫是西方古代之一,最傑出的政治家之一;孔子象徵東方道德。美國高等教育院認為,這3人是發展人類文明的最重要的3大「聖人」。
一個中國的「文聖」是與第二位西洋聖賢一起雕刻的,美國高等法院已經說明過了。在美國人眼裡,孔子不僅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孔子所代表的道德思想,是人類文明最智慧的結晶。
圖:孔子畫像
只可惜,當其他國家推崇孔子時,我們的很多人,根本就沒讀過孔子的任何著作,完全不了解孔子的思想主張,卻把中國近代的落後,歸咎於孔子和儒家。這就好比原本祖上闊綽的家族,結果在孫輩手裡家道中落,「孫子無能,卻怪爺爺不給力」,豈不可笑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