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一出,商品秒賣光說明什麼?(有效市場假說)

2020-12-18 財商的自我養成

正文共:1541 字 5 圖

預計閱讀時間: 4 分鐘

昨天晚上22:30我躺在了床上,想玩玩手機就睡覺。

22:52各種新聞軟體和視頻軟體推送了一條消息:

我當時第一反應是鬆了一口氣,非常開心!覺得這個壓抑的春節終於又有了一條讓全國都開心的重大好消息,下一個反應是我應該買點雙黃連口服液囤貨,我反應過來也就三分鐘時間,京東到家,京東,淘寶全都賣光了…甚至連動物吃的雙黃連口服液都賣光了。聽說還有人買了雙黃蓮。。。蓉月餅。

甚至到後來,京東到家連上都上不去了……

但是聰明如我,就像用債券和期貨做一個看漲期權一樣,我決定買雙黃連口服液的原料,自己泡水喝,覺得沒準兒管點用呢?(膽小怕死的我也真是夠了,極端到瘋狂!)關於期權,是一種衍生品。可參考:

快來看看你們買的期權價格合理麼?

完結(期貨投資分析筆記總結)

從網上查到雙黃連口服液的原料是:金銀花,連翹和藍岑。我才安心的睡下,想著明天去中藥藥房買原料,不過由於早晨再看新聞,都是勸阻大家不要瘋狂買口服液的,所以理性了很多決定不去買了。

其實吧,大家都不是傻子,未必不知道「是藥三分毒」,未必不知道是「抑制」不是「治療」,但就是為了心裡的安全感啊。

這個事情告一段落,但是這個時間本身:新聞播了一個消息(公開信息),市場立刻就做出了反映(售罄),讓我想到了有效市場假說。

有效市場假說(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EMH)是由尤金·法瑪(Eugene Fama)於1970年提出並深化的。

1. 含義

有效市場假說是指證券在任一時點的價格都是對與證券相關的所有信息的即時、充分的反映。

2. 特徵

(1)市場能快速、準確地對新信息作出反應。

(2)任何投資策略都無法取得超額利潤。

(3)專業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的業績應該無差異。

3. 應用

(1)在高度有效的市場中,證券的價格應該與其預期價值一致,不存在偏離的情形;但是如果出現價格與價值偏離的情況,理性的投資者會立即掌握這一信息,迅速買進或賣出,使價格與價值趨於一致。

因此,在高度有效的市場中,所有投資者都不可能獲得超額收益。此時正確的投資策略是與市場同步,取得和市場一致的投資收益。(被動投資--指數投資)

(2)如果市場是弱有效的,即存在信息高度不對稱,那麼提前掌握大量消息或內部消息的投資者就可以比其他投資者更準確地識別證券的價值,並在價格與價值有較大偏離的情況下,通過買進或賣出的交易行為,獲取超額收益。

此時正確的策略或做法是:設法得到第一手的有效信息,確定價格被高估或者低估的證券。

4. 有效市場假說的缺陷

(1)理性人假設缺陷:經濟行為人是完全意義上的理性人

限於先天的心智結構、後天的知識儲備等,人們往往不能夠做出實現效用最大化的理性行為。

(2)完全信息假設缺陷:所有投資者都可獲得與證券相關的所有信息

在實踐中,大部分投資者並不能獲得包括內部信息在內的所有信息,所以他們並不能做出理性自利的行為。

(3)投資者均為風險厭惡者假設缺陷

現實中,並非所有的投資者都是保守型的,也有部分投資者是激進型的,他們偏好風險。

劃重點啊:如果有金融學相關考試的同學們,下邊的內容是考試重點啊

弱有效市場半強有效市場強有效市場技術分析失效:因為歷史信息完全反應在價格中,無法利用歷史信息賺取超額收益。此時只能利用公開信息和內幕信息賺超額收益。公開信息失效:因為公開信息(新聞,上市公司年報等)一出來立刻反應在價格裡,無法利用公開信息賺取超額收益。此時只有內幕信息可以用來賺取超額收益,當然,我們大部分人是得不到的,而且很多國家內幕交易違法。內幕信息也失效。內幕信息都以極快的速度,(我也不知道這個信息大家都不知道,怎麼反映到價格的,也許老天爺知道這些內幕信息吧?歡迎知道的朋友們給我解答)反映到價格中,無法用來賺取超額收益。這個時候只能隨行就市,做指數投資跟大盤走。

相關焦點

  • 尤金·法瑪與有效市場假說
    他不僅研究了金融證券的價格走勢及由個人和企業決定的資產分配關係,還研究了資本市場的信息結構,公司與競爭,風險管理,通貨膨脹與經濟活動,不同通貨的價格以及貨幣與銀行業。法瑪教授最主要的貢獻是提出了著名的「有效市場假說」。該假說認為,相關的信息如果不受扭曲且在證券價格中得到充分反映,市場就是有效的。有效市場假說的一個最主要的推論就是,任何戰勝市場的企圖都是徒勞的。
  • 有效市場假說沒錯
    就這一理論的影響力而言,該論斷並不為過。有效市場假說的發展是與一組最優秀的經濟學家聯繫在一起的。然而,這次金融危機表明,金融市場遠非有效的。危機前後,資產價格出現過山車式的大起大落,一批大型金融機構破產。也就是說,「理性的」市場沒有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最終釀下大禍。有效市場假說由此受到巨大挑戰,以至於該理論的代表性人物近年來一再被提名,但一直未能摘得諾貝爾獎。
  • 徐偉豪:「有效市場假說」檢討
    演講主題主要圍繞福克斯的新書《理性市場的神話》(The Myth of the Rational Market)展開。這本書比較系統地回顧和檢討了「有效市場假說」(EMH,或稱「理性市場」)的產生和演進歷程,及其對市場金融資源配置的扭曲。  對於金融學術界乃至華爾街而言,這是一段引人入勝的歷史。而過去一年所發生的事情,讓我們再一次審視「有效市場假說」。
  • 尤金-法瑪主要學術成就:有效市場假說
    法瑪教授最主要的貢獻是提出了著名的「有效市場假說」(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EMH)。該假說認為,相關的信息如果不受扭曲且在證券價格中得到充分反映,市場就是有效的。有效市場假說的一個最主要的推論就是,任何戰勝市場的企圖都是徒勞的,因為股票的價格已經充分反映了所有可能的信息,包括所有公開的公共信息和未公開的私人信息,在股票價格對信息的迅速反應下,不可能存在任何高出正常收益的機會。  簡潔明快的EMH體現了經濟學家們一直夢寐以求的東西,那就是市場均衡。EMH實際上是亞當-斯密「看不見的手」在金融市場的延伸。
  • 法瑪VS席勒:當有效市場假說遭遇行為金融學
    羅伯特·席勒尤金·法瑪有效市場假說法瑪是義大利裔移民,1939年出生在紐約。他現在芝加哥大學任職。很有意思的是,他和上一講提到的賽勒是同事,辦公室就差一層樓。但他們在經濟學上的觀點,卻完全相反。他最主要的貢獻就是「有效市場假說」。他在20世紀60年代就提出這理論,流傳也非常廣。
  • 「有效市場假說」之惑
    毋庸置疑,資產的定價是理解金融市場運行、工作的關鍵,其實證分析是考察、研究金融市場運行特徵和規律的基礎。然而,法瑪作為「有效市場假說」(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EMH)的提出者與行為金融研究先驅席勒的共同獲獎則進一步凸顯了資產定價領域由來已久的分歧與爭論,有論者甚至認為這一觀點相左的獲獎組合是瑞典皇家科學院有意為之的「梗」(Inside joke)。
  • 投資策略取決於我們是否相信效率市場假說
    經濟學家做了很多研究,他們發現,首先,在公司發布消息前,股價就已經在上漲或者下跌了,這說明股市裡面普遍存在內幕交易。其次,市場往往反應過度,就是在公司發布好消息後,股價大幅度上漲,本來應該上漲 5% 的結果上漲了 8%,一兩天之後投資者冷靜下來,發現這個好消息其實也沒有那麼好,股價又慢慢地下跌一點。
  • 成功的投資者,如何理解有效市場假說?
    然後,我們看一看1960年代由芝加哥大學的尤金·法瑪(Eugene Fama)教授提出的有效市場假說,法瑪教授為此在2013年獲得了諾貝爾獎。該紀錄片旨在為普通投資者提供做出明智決策所需的信息,並為他們自己保留更多投資回報。在此過程中,我們希望能更好地改變投資行業。您可以通過與同事,家人和朋友分享這些視頻來幫助我們。
  • 假說一演繹法
    由於假說無法被直接驗證,需要根據假說進行演繹推理,推出預測的結果,再通過實驗來檢驗。如果實驗結果與預測相符,就證明假說是正確的;反之,則說明假說是錯誤的。這是現代科學研究中常用的一種方法。假說一演繹法的雛形可追溯到古希臘亞里斯多德的歸納一演繹模式。按照這一模式,科學家應從要解釋的現象中歸納出解釋性原理,再從包含這些原理的前提中演繹出關於現象的陳述。
  • 【考研英語】同源文詳解227期:市場的進化因素——適應性市場假說
    本文圍繞 MIT教授羅聞全新觀點「適應性市場假說」展開論述。主要亮點: ①「適應性市場假說」這一新理論為當前熱議話題;②文章脈絡清晰:引出羅聞全新觀點「經濟學家應該 專注於生物學———適應性市場假說」(第一、二段)———闡述該觀點的實驗支撐(第三、四段)———闡述該 觀點的現實支撐(第五、六段)———作者集中評判羅聞全觀點(第七段)。
  • 輸入假說
    誠然,個人經驗分享也有它的價值,可是單純的個人經驗分享也有它的局限:適合某個人的方法未必適合其他人;另外,一個方法中,到底哪些成分是有效的,哪些成分是無效的,這也很值得商榷。其實,關於英語口語,或者說整個的外語學習過程,不僅民間關注,學術界也十分關注,甚至形成一個獨立的學科叫做第二語言習得。
  • 假說-演繹法
    如果實驗結果與預測相符,就證明假說是正確的;反之,則說明假說是錯誤的。這是現代科學研究中常用的一種方法。假說-演繹法的雛形可追溯到古希臘亞里斯多德的歸納-演繹模式。按照這一模式,科學家應從要解釋的現象中歸納出解釋性原理,再從包含這些原理的前提中演繹出關於現象的陳述。
  • 資本市場有效的基礎條件是什麼?
    >(一)理性的投資人市場發布新信息時,所有投資者都會以理性的方式調整自己對股價的估計;理性的預期決定了股價——理性的投資者立即會接受新的價格,不會等待項目全部實施後才調整自己的價格。02【例題.多選題】根據有效市場假說,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
  • 今日一詞|接口假說 Interface Hypothesis
    「語言學心得」第199篇【今日一詞】每天一詞,一步一個腳印
  • 紅皇后假說對零售業的啟示
    紅皇后假說同樣適用於零售業的進化,我們曾認為,是宏觀經濟和消費環境的改變,促進了零售業今天的變化。事實上,實體零售與網際網路也是共生、共融、共進的關係。這就是「紅皇后假說」中的生物環境。回看當年馬雲與王健林的一億賭局,到今天馬雲提出新零售,線上並沒能吃掉線下,而是和線下共同發展,又各自生出了對外部環境新的適應能力。在這樣的前提下,零售企業需要的是什麼?
  • 國際關係研究中假說的提出與檢驗
    問題可分為三類:是什麼(What)、為什麼(Why)、怎麼辦(How)。提出問題後的關鍵則是推出相應的假說來探索問題的答案。根據問題的不同,假說也可以對應地分為三類:描述、因果和處方型三種。理論知識形成過程實際也就是發現問題——提出假說——檢驗假說——修正假說——尋求答案的過程。
  • 五大知名假說之一,情景假說,會對我們產生什麼影響?
    當10年前我剛開始教這門課的時候,我有一本很厚的教科書,裡面列滿了百科全書一樣的條目,我花了10個星期進行單調乏味的講課。講述了我們在過去50年中獲得的真理。然而在某一天,我突然覺得,社會心理學中有一些有意義的思想非常的重要,值得我去改變一下以前的那種做法,於是我採取了另一種體系,取代了傳統的教科書。
  • ——理論假說和經驗檢驗
    為了檢驗上述五個理論假說,本文對應的關鍵解釋變量分別為:(1)不確定性指數。每年加總的不確定性指數(EPU)來自Baker等的研究(2016),它根據新聞文本中關於經濟政策不確定性的詞彙頻率,構造了不同季節或年份的各國經濟政策不確定性指數。
  • 假說類文章一站式指導:從寫作到發表
    一個完整的科學假說包括兩部分內容,假說本身和解釋為什麼提出這樣的假說的說明,即假設依據和推理過程。假說類文章,即介紹明確的、有切實科學意義的、具有邏輯合理性的理論推理性假說的文章。推理假說可以是在現有的主流科學理論框架下的,也可能是非主流的。好的科學假說可以指引一個時期內的學科發展方向,甚至有可能創造新的學科領域。
  • 老外瘋搶廁紙,導致廁紙「賣光」,那「賣光」用英語咋說?
    最近的新聞簡直看得我一腦門黑人問號。很多老外因為outbreak,瘋狂開始囤貨(回憶一下,囤貨的英文是stock up on goods)。但是,昨天看到老外瘋狂囤積廁紙——THEY STOCK UP ON TOILET PA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