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紅雲之中,我國首顆微重力科學實驗衛星——實踐十號返回式科學實驗衛星按照預定窗口時間,由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準時發射升空。這顆返回式衛星的任務是利用太空環境,透過揭示微重力條件和空間輻射條件下運動及生命的全新表現和規律,揭開被重力掩蓋的流體、燃燒和物質等方面的真相。
太空中不是處處失重嗎,為啥還要使用衛星?原來我們的世界並不是質量均勻分布的單調網絡。在這裡,飛船的運動會產生加速度,同時帶來等效的重力變化,從而影響實驗結果。因此,微重力實驗需要對重力環境的定量控制。
嫦娥偷藥奔月;竹取公主升天;格蘭達在百老匯經典劇目《女巫》中高歌一曲《抗拒重力》,甩開圍攻的人群緩緩升上高空。在無數「上天」故事中,儘管各國天堂的畫風各不相同,失重那一瞬的情緒卻是相似的:既孤獨,又自由。這個經久不衰的文化意向折射出人類對生活永恆交織的怕與愛。這是反常對真相的燭照。
而在科學領域裡,失重帶來的反常,最終會揭開通向地球世界秘密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