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教師加薪、減負成為剛剛過去的第36個教師節的熱門話題。補課、收費、評職稱、取不取消教師節等負面問題在官方網絡,或民間坊裡也一度引起熱議。我個人認為,提高教師待遇,是目前中國教育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第一、提高教師待遇,是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教育強則國家強,教育興則民族興。教育不僅關乎個體發展,家庭幸福,而且關乎國家強盛,民族復興。 早在1989年鄧小平為何說十年來我們最大失誤在教育?&34;改革開放40年經濟社會飛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然而,作為國之大計的教育,在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方面群眾滿意度低,在涉及國計民生的各大行各業居後。「上學難」、與「看病難」的問題一併飽受老百姓詬病。提高教師待遇成為一句口號,教師工資水平與公務員及其他行業差距逐漸拉大,廣大一線教師從教樂教的積極性受到嚴重挫傷。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發展,教師為本。因此,提高教師待遇,成為當前教育改革發展中亟待解決的首要問題。
第二、落實教師待遇,實實在在的就是提高薪資。口惠更須實至,真金白銀拿到手,讓老師的付出與回報成正比,才能使廣大教師更加安心從教,熱心從教。以前針對教師漲工資有一句「教師漲工資—空調(打一電器名稱)」調侃笑話,並不是空穴來風。教師的工作有很大特殊性,而且收入較低,好多有本事、有門路的人都不願意從事這個職業。現在雖好多了,也仍然不算高。出於育人靈魂的職業本能,社會對教師在精神層面的要求更高,這種對道德的綁架行為,一度讓大家都覺得教師就應該甘於清貧,不該奢望致富。一些過於辛勞、不顧家庭、積勞成疾的悲壯形象被放大歌頌,而且把教師們送上了神壇!「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名句好多年也都是教師專屬的,用來歌頌他們的奉獻犧牲精神。也因為教師工作的特殊性,教師也有了一個專屬於自己的節日,學生和其他行業的人道一聲「老師辛苦」、「謝謝老師」,政府、學校舉辦一次表彰慶祝大會,也就是這節日的最有意義的內容了。網上針對部分教師收費補課的問題,不少家長或群眾責問:教師做了什麼工作,一個月幾千塊?退休老教師閒著領幾千塊,憑什麼?難道教師準時到校,工作時間12小時以上、準時上課,備課,批改作業,出考題,批改考卷,講課講得嗓子冒煙,被熊孩子氣得半死、也只能坐而論道而不能大嘴巴抽他,被升學率、檢查、考核、評比、入戶扶貧訪問等弄得忍無可忍,都是在為了自家的孩子嗎?教師也是人,要生活,要養家餬口,怎麼就不能漲工資、有物質需求?究其緣由,教師職業及社會地位並未得到應有的尊重。
第三、教師待遇真正提高了,才能吸引更多優秀畢業生從事教育工作。雖然公務員和教師都被稱為「鐵飯碗」,但兩者之間的福利待遇差距很大,公務員要遠遠超過老師。目前體制內教師、甚至是優秀教師、省市級以上的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捨棄「鐵飯碗」受聘重點民辦學校、有實力的培訓機構,目的是什麼,為了錢,更是為了那份尊嚴,甚至是面子。優秀教師、省市級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無非就是學術方面的一個稱號罷了,不能變現,更不能憑此讓孩子出國、留學、光宗耀祖。但當他們換了一種活法,能為孩子提供更好的條件,創造更廣闊的前途,就有可能實現自己從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又有誰能說他們是錯的嗎?
90年代我參加一個全國教師培訓,參觀江蘇南京一所省級重點民辦高中,據了解教師工資先不論,光年終獎是七、八萬,是中西部地區普通教師全年工資的3倍多。發達地區,如浙江金華官網宣布今年教師年終獎9萬元的利好消息,令人振奮!一些好的學校教師節日慰問金、生活補貼、交通補助、話費零零總總也有三四萬、五六萬。可想而知,大部分公辦學校、農村地區學校節日慰問按政策不能發錢物,優秀教師獎勵一本榮譽證書以資鼓勵;大部分學校班主任津貼超不過500元,有的或許更少。這樣的差距怎麼讓基礎教育階段大部分農村地區教師抬起頭、挺直腰杆、熱心樂教呢?大部分中小學清一色女老師,男教師一師難求的現象,說明男孩子都不願做沒地位、薪資低的教師工作。一個男人,家庭的頂梁柱,養活不了一家老小,有誰還無怨無悔去奉獻呢!因此,提高教師薪資,還給教師尊嚴,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不高、後繼乏人的嚴重問題。
2020年,對教育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以提上各級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教育部會同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將「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落實情況納入對省級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督導的重要內容和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縣職責督導的重要指標。對各地落實情況開展調研督導,確保今年年底前全國所有的縣級區域都要落實到位。
有希望,心中才不彷徨。有希望,才不會放棄。有希望,才會有未來!
蒙正苑林說教育, 更多問題歡迎評論、點讚,謝謝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