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為何被稱「最適合兒童成長的國家」?雙語教育制你知道嗎?

2020-09-15 新加坡封面

說起新加坡的教育,最常被人們談及的,雙語教育政策那肯定是要有一席之地的。雙語的優勢不言而喻,許多的科學家、教育學家已經證實了這一點,新加坡也毫不吝嗇地宣傳本國在雙語方面的卓越成果。

雙語教育政策

小學基礎階段的重點是基本的讀寫能力與計算技能,其核心是英語、母語和數學,正式的分流考試在小學四年級末進行。



五至六年級的定向階段,可選擇修讀三種語文源流課程中的一種。

⭐這三種語言源流課程是:

EM1:學生修讀英文和母語都為第一語言;

EM2:學生修讀英文為第一語文,母語為第二語文;

EM(Oarl):學生修讀英文為第一語文和母語會話。

定向階段的六年級末,所有學生都參加修訂過的小學畢業考試,合格者進入中學階段。根據考試成績和學生的語言能力和興趣,學生分別進入三種課程學習:

⭐「特別雙語課程」:

會考成績最優秀的10%學生,可以兼修兩種語文,於四年期間完成中學教育,英語和母語均維持平等的「第一語文」程度;

⭐「快捷雙語課程」:

約有30%以上的學生,兼修兩種語文,於四年期間完成中學教育,但英語為第一語文,母語為第二語文;

⭐「普通雙語課程」

約有40%以上學生,兼修兩種語文,於五年期間完成中學教育。不過這批學生所接受的「母語」教育水準比前者又降一籌。普通課程中又分為普通學術性課程和普通工藝性課程供學生選擇。

新加坡為什麼推行雙語政策?

有別於過去「一個人只能精通一種語言」的思維,如今鼓勵多語學習,正反映了新加坡雙語政策思維的轉變,為語言學習賦予了無限的可能性。

歷史原因導致華語成了新加坡華人之間使用的主要語言,這也讓本地華人的語言更容易和世界對接。政府在這個基礎上,把焦點放在以母語和英語為主的雙語教育,加大力度支持有能力掌握雙語的學生學習,推出華文語文特選課程,以培養一批對中華文學和語文有深入認識的雙語精英。

為什麼是英語?

英語語言能力使新加坡人能夠清晰,積極地參與以知識為基礎的全球經濟,就目前來說,英語仍然是全球範圍內的通用語。不斷發展的世界貿易和互聯互通也導致對作為促進全球經濟的跨國交流中的共同語言英語的更大需求。在工作場所,熟練掌握英語是一項基本技能。無論從事的工作或所處的行業如何,擁有健全而自信的語言水平都是一種資產。

對於不同地區來說,英語仍然是促進新加坡這個國家不同群體之間交流,理解和聯繫的共同語言。這些對於幫助新加坡應對可能導致新加坡人之間分歧的威脅至關重要。

英語語言在繼續發展獨特的新加坡文化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不斷發展的文學場景豐富了新加坡本地人的文化和身份,同時也鞏固了新加坡在全球文學舞臺上的地位。

隨著新加坡在政治,經濟和文化方面繼續在全球舞臺上展現出越來越多的可能性,新加坡人必須能夠了解其他的國家,而英語,就是這樣的一個媒介。


雙語政策的特點

起始較早,銜接自然

絕大部分幼兒園已經進行雙語教育,英語課程使用的是美國或加拿大出版的啟蒙教材,中小學根據國家教育部課程發展署的規定使用某種教材,除母語、公民與道德教育等學科採用母語編寫和講授外,其他學科的教材都採用英語編寫和講授。所以經過幼兒園、小學和中學系統的雙語教育,絕大部門學生便能較好地掌握兩種語言。

英語第一,母語第二

新加坡雙語教育的基本精神是把英語作為第一語言來教學,官方規定的其他三種母語作為第二語言來教學(除10%最優秀的學生之外),即英語為教學語言用於學習絕大部分課程,通過學習其他課程來學習英語,而母語主要是語言教育,其目的主要在於理解民族文化價值和保持優良傳統。


三項分流,分類教學

新加坡小學一至四年級開設相同的雙語課程,到四年級末,學校舉行一次考試,並根據成績將學生分流到三種不同課程的班級:EM1班、EM2班和EM3班。「E」代表英語,「M」代表母語,數字代表所教語言的等級水平。EM1班所修的英語和母均為第一語言程度,屬高級水平;EM2班所修的英語為第一語言程度,母語為第二語言程度,屬中級水平;EM3班所修的英語為第一語言程度,母語為第三語言程度,屬基礎水平。

到六年級末,學校舉行畢業考試,並根據成績將學生再次分班,學習三種課程:一是「特別雙語課程」,即會考成績最優秀的10%學生,於四年期間完成中學教育,使英語和母語維持平等的「第一語言」程度;二是「快捷雙語課程」,即約30%以上的學生,經過四年中學學習,使英語維持第一語言程度,母語維持第二語言程度;三是「普通雙語課程」,即約40%以上的學生,於五年期間完成中學教育,使英語維持第一語言程度,母語水準比前者再降一等。

政府重視,制度保障

新加坡中央集權的教育行政管理模式保證了雙語教育政策的順利制訂、實施、改革和完善。例如由教育署及其下屬的各局、處直接負責編制大致相同的雙語課程標準,集中招聘和培訓合格的雙語教師,統一編訂和使用各類型的雙語教材等。

相關焦點

  • 新加坡為什麼被稱為「最適合兒童成長的國家」?雙語教育制度你知道...
    說起新加坡的教育,最常被人們談及的,雙語教育政策那肯定是要有一席之地的。雙語的優勢不言而喻,許多的科學家、教育學家已經證實了這一點,新加坡也毫不吝嗇地宣傳本國在雙語方面的卓越成果。
  • 新加坡為什麼被稱為「最適合兒童成長的國家」?
    新加坡留學 | 新加坡為什麼被稱為「最適合兒童成長的國家」?你了解雙語教育制度嗎?說起新加坡的教育,最常被人們談及的,雙語教育政策那肯定是要有一席之地的。,銜接自然絕大部分幼兒園已經進行雙語教育,英語課程使用的是美國或加拿大出版的啟蒙教材,中小學根據國家教育部課程發展署的規定使用某種教材,除母語、公民與道德教育等學科採用母語編寫和講授外,其他學科的教材都採用英語編寫和講授。
  • 「最適合兒童成長的國家」- 新加坡,雙語教育制度你了解嗎?
    說起新加坡的教育,最常被人們談及的,雙語教育政策那肯定是要有一席之地的。雙語的優勢不言而喻,許多的科學家、教育學家已經證實了這一點,新加坡也毫不吝嗇地宣傳本國在雙語方面的卓越成果。  雙語教育政策  小學基礎階段的重點是基本的讀寫能力與計算技能,其核心是英語、母語和數學,正式的分流考試在小學四年級末進行。
  • 為什麼說新加坡是「最適合兒童成長的國家」?雙語教育很重要
    說起新加坡的教育優勢,雙語教育可是擁有一席之地。新加坡的雙語教育是怎麼樣的?一起來看看吧!新加坡的雙語教育是怎樣的?新加坡的小學階段,重點還是在於培養學生基本的讀寫能力與計算技能,課程主要以英語、母語和數學為主,在小學四年級末會進行分流考試。到了五至六年級的定向階段,學生可選擇修讀三種語文源流課程中的一種。
  • 2019年,新加坡再次獲選全世界最適合兒童成長的國家!
    近期,根據慈善組織NGO「救助兒童會」公布的報告,新加坡再次獲選為「全世界最適合兒童成長的國家」去年新加坡也曾當選最適合兒童成長的國家,今年繼續蟬聯!恭喜!!!作為全球最安全的國家之一,新加坡能為兒童提供良好的學習生存環境。
  • 新加坡陪讀兩年後,她們發現「最好」的雙語教育還是在中國
    中國的公立教育在坡縣找到了「世界上另一個我」,中國老母親唱起「我和你,心連心」,天下操心的母親是一家!前不久,我和幾個從新加坡回來的媽媽聊天,聽了一些「新式推娃」的故事。這些媽媽當初留學新加坡的原因,除去坡縣離中國近、安全、允許陪讀外,無一例外是因為看上了新加坡舉世聞名的雙語教育。
  • 新加坡陪讀兩年後,她們發現「最好」的雙語教育還是在中國 | 講述
    中國的公立教育在坡縣找到了「世界上另一個我」,中國老母親唱起「我和你,心連心」,天下操心的母親是一家!前不久,我和幾個從新加坡回來的媽媽聊天,聽了一些「新式推娃」的故事。這些媽媽當初留學新加坡的原因,除去坡縣離中國近、安全、允許陪讀外,無一例外是因為看上了新加坡舉世聞名的雙語教育。
  • 新加坡雙語教育在衰退:英語才是認同國家身份的重要依據
    近日,新加坡教育部長宣布,從明年起將語特課程擴大到初中階段,更早地培養學生對母語和文學的熱愛。不過華語使用範圍越來越窄,這種簡單粗暴的華語培養方式也並不能改變問題的本質——英語才是認同國家身份的重要依據,華語只是種工具,或者更貼切地說只是一門課程。華語課程在學校裡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除了雙語,新加坡教育的另一大特點是「分層」。
  • 雙語教育優勢不再,新加坡教育還有多少吸引力?
    除了雙語,新加坡教育的另一大特點是「分層」。六年級小學畢業,學生會參加離校考試,必考英語、母語(華語)、數學和科學四門科目。因為華語成績會影響升學結果,所以學生基本上還是會好好學習這門課。小六會考成績前10%的學生,會被分流到六年制直通車課程,只要通過A水準考試就能上大學。
  • 兼顧雙語與中華文化教育的寶藏留學國家!新加坡!
    有沒有一個國家,在提供雙語的同時,還兼顧中華文化知識?我不想孩子變成ABC,忘了根。有有有,當然有!只要是訂閱我們的小夥伴提出的要求,小翼君一定滿足你!新加坡留學了解一下!更有機會到中國及西方國家進行2-5周的浸濡學習活動。現在開始準備下一屆AEIS入學試剛剛好!作為亞洲的種族大熔爐,新加坡有著多種族、多信仰與多文化。新加坡容納五湖四海的人才,成為東西橋梁與國際金融中心的重要原因——讓所有在新加坡的人都不難立足,都找到歸屬感。
  • 《李光耀回憶錄》:雙語教育為何是新加坡建國基石
    當年我安排長子顯龍到華文幼稚園上課並在華校完成中學教育,另外兩個孩子也接受華文教育,當時的中國還未崛起,因此這與經濟利益無關。《李光耀回憶錄:我一生的挑戰新加坡雙語之路》(譯林出版社出版),充分展示了李光耀的治國理念———精英主義、賢能制度、實用主義和亞洲價值,生動表現了他的一些治國之道。
  • 南洋理工大學高虹:新加坡兒童雙語習得的優勢與隱憂
    新加坡的語言教育注重雙語教育,其中又以英語為重。新加坡首任總理李光耀為避免民族衝突,決定將英語作為新加坡工作語言,自新加坡1965年建國以來,憲法規定兒童從小學開始接受兩種語言教育,第一語言為英語,第二語言為學生自己的母語。此處的「第一語言」「第二語言」並非語言學概念,而是一個政治上的界定。另一方面,新加坡政府也逐漸意識到母語的重要性。
  • 新加坡留學:雙語環境是留學生最愛
    新加坡是亞洲政治穩定性最高的國家之一,其社會經濟發展迅速。四面環海的地理環境造就了它發達的航空業和電信業,國內交通也十分便利。同時,新加坡自然環境生活環境也十分優越,非常宜居。  其次,教育基礎良好。自1965年獨立以來,新加坡一直十分重視發展國民教育。新加坡的教育體制從英國傳統的教育制度中發展而來,既推崇因材施教的教育方針,也致力於培育精英人才。
  • 新加坡家長培養孩子學雙語 有「心」無「力」
    (新加坡《聯合早報》/伍書永 攝)新加坡《聯合早報》近日發文稱,調查發現,在新加坡,年輕家長儘管認同學習華文的重要性,但對營造雙語學習環境的決心卻容易動搖。胡月寶受訪時認為,新加坡雙語環境是存在的,對培養雙語兒童也有巨大潛能。「關鍵是大家說還是不說……相對於單語社會,我國雙語政策是相當成功的,重點不在於學校的教學,而是整個社會對語言的觀念要如何轉變。」不少家長透露,他們嘗試營造雙語環境,例如,由父親負責同孩子說英語,母親和孩子說華語,或由祖父母和孩子講華語等。
  • 新加坡雙語教育:多講華語會使孩子英語退步?不存在的!
    身為新加坡雙語教育制度的「產物」,年輕華族家長理應能讓孩子在雙語環境成長。但本地調查顯示,他們對培養雙語孩童的態度積極,但行為消極。教育專家強調,家長能講華語就應堅持多講,打開語言自然習得的空間,才能更好地支持孩子在學校的雙語教學。
  • 新加坡教育的含金量為什麼這麼高呢?
    對於新加坡這個國家,很多人都不陌生。很多人會經常到新加坡旅遊,也會將新加坡作為自己的購物天堂。但是你知道嗎,很多人想要移民新加坡,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新加坡教育含金量是非常高。為什麼說他們的教育含金量比較高呢?想知道的話就看看下面的內容吧!
  • 新加坡的教育為何會成功
    可以說,新加坡教育的成功是跟這個國家合理的教育理念密不可分的。新加坡教育部對於教育有明確的發展理念,教育服務的使命是要創造國家的未來,這將是通過培養新加坡的人民以他們去開創國家的未來。國家競爭力的框架被重新定義,民族進步將越來越多地由發現和應用型的市場化理念來確定。全球知識經濟的發展需要新加坡的教育系統進行一個革新、創造和研究的範式轉變。新加坡政府的理念是教育面向每一個兒童,旨在幫助學生發現他們自己的特長,實現他們所有的潛力,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熱情。教育目的是培養學生能自主採取新的思維方式,為未來準備好解決問題和創造新機遇的能力。
  • 最適合移民的國家top榜 你心儀的移民國家上榜了嗎
    最適合移民澳大利亞的華人有:考慮子女教育的家長、吃苦耐勞的藍領階層、想出國深造的學生、安享晚年的退休老人等。 最適合移民的國家TOP2加拿大 加拿大素有「楓葉之國」的美譽,是典型的英法雙語國家,擁有最高生活品質的國家之一,國民擁有很高的生活質量。
  • 新加坡教育模式特別在哪?為什麼大牌明星都趨之若鶩?
    讓家長們爭先恐後的把孩子送到新加坡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新加坡獨特的教育模式。新加坡教育部對於教育有明確的發展理念,教育服務的使命是要創造國家的未來,這將通過培養新加坡的人民以他們去開創國家的未來。教育目的是培養學生能自主採取新的思維方式,為未來準備好解決問題和創造新機遇的能力。同樣重要的是,教育要幫助學生獲得良好的價值觀、拓展他們性格優勢,以面對未來的挑戰。新加坡的教育模式到底好在哪?總結成以下幾點,為你還原最真實的新加坡中小學生活!
  • 新加坡家長培養孩子學雙語 有「心」無「力」難兩全
    (新加坡《聯合早報》/伍書永 攝)新加坡《聯合早報》近日發文稱,調查發現,在新加坡,年輕家長儘管認同學習華文的重要性,但對營造雙語學習環境的決心卻容易動搖。胡月寶受訪時認為,新加坡雙語環境是存在的,對培養雙語兒童也有巨大潛能。「關鍵是大家說還是不說……相對於單語社會,我國雙語政策是相當成功的,重點不在於學校的教學,而是整個社會對語言的觀念要如何轉變。」不少家長透露,他們嘗試營造雙語環境,例如,由父親負責同孩子說英語,母親和孩子說華語,或由祖父母和孩子講華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