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齡最小 情商很高
見到張曉樹,正值課間休息,她正和班上同學在桌球臺前切磋。1.37米的個子,「金龜子」的髮型,曉樹滿臉的稚氣懵懂,但揮起拍子來,卻很有專業範兒。比她高出一個頭的同學,完全不是她的對手。曉樹6歲時就開始練習桌球,今年7月,奪得了全國少兒桌球比賽10歲年齡組單打冠軍。
桌球特長,成了曉樹與同學們交流的好紐帶。只要平時有時間,曉樹總會帶著同學們切磋球技,雖然同學比她大4歲左右,但大伙兒都喜歡圍著曉樹轉。班主任老師胡海峰說,曉樹雖然年齡比其他同學相差4歲,但情商相當高,不管是學習還是體育鍛鍊,她總能迅速和班裡同學打成一片。
「別看她年紀小,知識面特別廣,和我們交流時,絲毫不像是小學生。」班上同學錢可馨說,最佩服的還是曉樹的思維能力,尤其在數學學習上。有一次,老師讓班上同學講解一道拔高題的解題思路,只有曉樹在內的4名同學舉手,唯獨曉樹的解題思路讓大家豁然開朗。
每次曉樹外出參加桌球訓練時,都會有同學主動給曉樹家裡打電話,告訴她有哪些家庭作業,同時還和她分享她不在時學校發生的趣事。
曉樹的特殊成長經歷,和她爸爸密不可分。爸爸張國勝是黃陂一所中學的物理老師,他說,女兒兩歲時,他無意發現女兒記憶力超強。有一次,帶女兒到街上玩耍,無意間將廣告牌上的「鑫」字練給女兒聽,沒想到幾天以後,再提起這個字時,曉樹能一口說出。更讓張國勝驚訝的是,她還在紙上寫了出來。
兩歲上幼兒園後,簡單的知識已經無法滿足曉樹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曉樹5歲時,趁著暑假,張國勝提前給女兒輔導一年級的知識,開學後,直接入讀小學一年級。一年級的暑假,曉樹又超前學習了二年級的課本,直接跳到了三年級,因為每次考試都是雙百分,班裡同學都稱曉樹為「小神童」。
「但我漸漸發現,女兒在打桌球上,極具天賦。」張國勝說,女兒6歲時才開始學習桌球,當作調節身心的一項運動,但到7歲時,張國勝就成了女兒的手下敗將。這兩年,曉樹先是奪得市級、省級冠軍,今年7月的全國少兒桌球比賽中,一舉奪得了全國冠軍。
因為運動天賦過人,市桌球專業隊向其投來橄欖枝。但張國勝堅持讓女兒跳級讀初中,「現在還不到要抉擇的時候,文化知識對運動員來說也很關鍵,要讓女兒『兩條腿』走路。」
當「神童」壓力山大
每周三、五以及雙休時間,曉樹都要進行一個半小時的桌球訓練,如此重負下,成績卻在班上名列前茅。
胡海峰說,當初接手曉樹時,也曾擔心她難以適應初中的生活,且還要一邊學習一邊訓練,「現在看來,她學業和特長兼顧,兩不耽誤,同學們慢慢地都認同她是小『神童』了。」
張國勝卻不認為女兒是「神童」。「每個孩子都具備獨特的潛能,如果家長發現並激發了這種潛能,對孩子來說將會受益無窮。」
張國勝說,曉樹從5歲起就保持著良好的學習習慣。即便是在周末休息,她早上7點半準點起床,背半個小時的英語。在完成父親規定的作業外,每天必做10道奧數題。晚上睡覺前,看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的作文書。
「其實我更愛看故事書,像《白雪公主》、《一千零一夜》,以前也曾在學習時間偷偷看。」張曉樹說,每天爸爸都會讓自己鞏固前一天的單詞,非常枯燥,而且有些都已經爛熟於心。於是趁爸爸外出鍛鍊時,將故事書放到英語書的下方,偷偷地看。張曉樹坦言壓力很大,「從小被『第一』、『冠軍』的光環籠罩,要維持這樣優異的成績,真的很辛苦!」張國勝依舊很「狠心」。在他看來,雙向發展,今後也多一重保障,「相信她有這樣的潛能,所以才這樣特別地培養她。」
對話「神童」
「爸爸這是拔苗助長」
記者:爸爸一直都希望你能雙向發展,學習和特長兼顧,你覺得能堅持到最後嗎?
曉樹:努力吧!的確是蠻苦蠻累的,感覺爸爸對我太嚴厲,這樣讓我跳級,簡直就是拔苗助長。不過,每次跳級時,起初我都會覺得很難,但慢慢克服一段時間後,就變得輕鬆了。
記者:你看起來還是小學生的模樣,和初中生一起學習、生活,會不會覺得不適應?
曉樹:這倒不會。老師講課通俗易懂,學習上都能應對,而且爸爸也會隨機抽查我的學習情況,幫我查漏補缺。班上的同學都非常「關照」我,不過我不喜歡叫他們「哥哥」、「姐姐」,我一般都是直呼其名,這樣更像同學。
記者:周圍的很多老師、同學都會叫你「小神童」,你喜歡這個稱呼嗎?
曉樹:我覺得我不是神童。以前在黃陂讀小學,因為常拿雙百分,老師總是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我,說要向我看齊。為了保持「第一」,我周末都得呆在家裡學習,不能出去玩,其實「神童」都是練出來的。
對話「神童」爸爸
「我只是因材施教」
記者:女兒說您這樣的培養方式是「拔苗助長」,您怎麼看?
張國勝:在我的字典裡沒有「拔苗助長」這個詞,當然,我也沒有這樣做。事實上,我是因材施教,根據女兒的學習能力,適當給她「拔高」。拿奧數題來說,每次布置題目前,我都會在輔導曉樹時,暗自測試她掌握的情況,而挑選的題目,都會比她能掌握的程度高出一點點。
記者:家人支持您的教育方式嗎?看到孩子學習辛苦,大人會不會感到心疼?
張國勝:曉樹的學習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很強,曉樹的媽媽工作很忙,每天早上都是曉樹自己騎自行車上學,路程大概20多分鐘,我們都覺得,孩子不能太嬌慣,從小讓她多鍛鍊鍛鍊,多吃點苦,長大後會少走很多彎路。
記者:女兒9歲上初中,還是少兒桌球冠軍,被周圍人稱為「神童」,很多家長都可能會心生羨慕。在您看來,這樣的育兒方式,適合於其他的家長借鑑嗎?
張國勝:那得看孩子自身的潛能,畢竟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而且,這對家長的要求也很高,一定要捨得在孩子身上花時間。其實,我的祖父母、父母都是老師,我自己也是中學老師,對於孩子的學習情況,一直都是跟蹤式輔導,一切都在掌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