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1898年4月22日嚴復譯著《天演論》出版

2020-12-13 新東方網

歷史上的今天1898年4月22日嚴復譯著《天演論》出版

2013-09-11 08:50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新東方網
  • 高考微信

      歷史上的4月22日嚴復譯著《天演論》出版。

      在115年前的今天,1898年4月22日 (農曆閏三月初二),嚴復譯著《天演論》出版。

      1898年4月22日,嚴復譯著《天演論》出版。此書系嚴復譯自英人赫胥黎所著《進化論與倫理學》,附有按語並作序,以表達譯者自己的意見。1895年譯成。嚴復譯書宗旨,在於說明中國如能順應天演規律而變法維新,就會由弱變強,否則將淪於亡國滅種而被淘汰。時當甲午戰敗以後,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故嚴復此書出,在思想界造成極大震動。

實習編輯:張健

【山東初高中學生專屬】

山東高考近五年真題,高考複習資料,初中期末試卷,更多資料

掃碼即可獲取

6月13-7月5日

2020中高考主題活動陪伴考生備考、擇校

掃碼或微信打開連結長按關注二維碼

立即獲取


掃碼獲取2020年河南高考志願填報講座入場券

掃碼添加新東方廣州學校老師

發送「2020高考」

獲取更多資訊

成都學校二維碼展示

長沙學校二維碼展示

2020湖北高考解析直播

長按識別掃碼 進入直播群

交流高考心得,獲取更多內容

名稱名稱

300次下載

微信掃碼關注"新東方網"服務號

回復""立刻獲取!

版權及免責聲明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含本網和新東方網)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東方",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後在兩周內速來電與新東方網聯繫,電話:010-60908555。

相關焦點

  • 嚴復翻譯出版實踐活動與思想的當代價值
    嚴復翻譯的主要名著1898年至1912年,嚴復在翻譯界的成就和影響達到頂峰。其中嚴復於1898年翻譯了英國生物學家、唯物主義者赫胥黎的《進化論與倫理學及其它》進化論部分,並將其命名為《天演論》,闡釋了物競天擇的過程,提出了適者生存、優勝劣汰的規律,大力倡議立言立行、變法圖強。
  • 專欄《天演論》顛覆歷史觀
    本報評論員,高級記者。長江日報讀加周刊微信號:cjread「每個中國人都應該記住嚴復」,近日媒體反覆說著這句話。事實上,今天任何接受過義務教育的人,都知道嚴復、《天演論》、「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些都是「知識點」,應該記住嚴復,當然不只是這樣記住。1898年《天演論》出版。
  • 魯迅為何不認可嚴復的《天演論》?
    嚴復1898年出版半著半譯的《天演論》。筆者還有其它幾條佐證:魯迅二十年後在《熱風》的文章裡提到嚴氏「究竟是做過赫胥黎《天演論》的」,「做」字當然不是貶義,但以魯迅強調「硬譯」、即翻譯以「信」為準而論,他肯定不會認可嚴氏的翻譯本身,雖然他服膺嚴氏的思想。周作人說魯迅讀了丘氏的《講話》之後就「不再佩服嚴復」了,可能有些誇張,但基本是可信的。
  • 【漲姿勢】嚴復是誰?《天演論》又是本什麼書?
    在李鴻章創辦的北洋水師學堂任教期間,培養了中國近代第一批海軍人才,並翻譯了《天演論》、創辦了《國聞報》,系統地介紹西方民主和科學,宣傳維新變法思想,將西方的社會學、政治學、政治經濟學、哲學和自然科學介紹到中國,提出的「信、達、雅」的翻譯標準,對後世的翻譯工作產生了深遠影響,是清末極具影響的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翻譯家和教育家,是中國近代史上向西方國家尋找真理的「先進的中國人」之一。
  • 嚴復《天演論》當西方科學遇見東方文化,科學論文變成了諸子百家
    嚴復是近代中國著名的教育家、翻譯家和啟蒙思想家。作為翻譯家的嚴復,關注西方科學著作,翻譯了《天演論》《原富》《社會通詮》等名著。《天演論》是嚴復最早的翻譯作品,給當時混沌的中國社會帶來巨大的思想衝擊,讓更多的有識之士意識到「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以及「自強保種」的重要性,也讓更多民眾行動起來改變中國當時落後挨打的被動局面。
  • 古代史:師夷長技以制夷——嚴復翻譯《天演論》
    其中,為中國早期現代化啟蒙思想做出重大貢獻的代表人物之一就是嚴復。嚴復14歲入福州船政學堂學習海軍知識,19歲畢業,先後在建威帆船及揚威軍艦上實習。光緒元年(1875),23歲的嚴復赴英留學。在此期間,嚴復主要學習的是自然科學和軍事科學。據郭嵩燾記載,光緒四年(1878)四月,他前往格林尼治遊覽。
  • 嚴復翻譯:一名之立旬月踟躕
    1895年的《天演論》(1898年刊行)起,到1909年的《法意》和《名學淺說》止,前後持續了十餘年,此後嚴復再無譯著,寫作也於1914年以後進入低潮期。嚴復從事翻譯工作的十餘年,正是漢語發生劇烈變化的十餘年。漢語開始進入非純潔時代,並在諸種外力的作用下,完成了由前近代語言向近代語言的轉變。筆者將這一過程稱之為「語言的近代化」或「國語的獲得」。語言的近代化或國語的獲得同時也是東亞各國的共同課題。 今天我們為什麼要讀嚴復?
  • 翻譯天演論,嚴復為何執著於譯詞?
    而回顧中國以往的翻譯歷史,嚴復提出的「信雅達」翻譯標準,直到如今依舊指導著翻譯人員的工作。現對於現代翻譯市場的商業化,在社會變革的時期,翻譯如同破除黑暗的火把,打破混沌的迷霧,實現民智的開啟。例如,嚴復與林紓都在晚清時期翻譯了大量西方書籍,其中不乏小說和思想論著等,其中林紓翻譯小說,悄然的在人們心中植入反對封建禮教,追求民主科學的思想。
  • 嚴復在《天演論》中提出的社會達爾文主義,對中國人的利弊幾何?
    1859年,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提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1897年,嚴復在發表的《天演論》中提出「物競天擇,優勝劣汰」。兩者看似相差無多,但無論是在社會還是在生物角度看,兩者都不能一概而論。但在嚴復提出「社達」的當時,可不像如今朗朗乾坤,太平盛世。嚴復翻譯《天演論》時,清政府正是強敵環伺,甲午戰爭戰敗,籤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後被列強蠶食剝削的時候。尤其嚴復還是福州船政學堂第一批畢業生,後來到天津任北洋水師學堂教習,之後又升為北洋水師學堂總辦。
  • 嚴復的翻譯及世紀之交的語言困境
    一名之立 旬月踟躕:嚴復譯詞研究[日]沈國威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年1月出版嚴復在英國留學時就讀了培根,受到了英國經驗哲學的洗禮。他不再把形上之學看得那麼高大上,認為形下之學能改善人們的生活。嚴復的「科學=富強」就是從這裡來的。而小說在清末的語境下是一種雕蟲小技。林紓是不是想靠這個東西來匡扶社會,我不太清楚。至少嚴復不喜歡被人與林紓相提並論。嚴復的著述活動是從1895年2月開始的,他當時大概已經讀了赫胥黎最新的論文。
  • 翻譯大師嚴復
    1879年畢業回國,到福州船廠船政學任教習,次年調任天津北洋水師學堂總教習(教務長),後升為總辦(校長)。嚴復還曾擔任過京師大學堂譯局總辦、上海復旦公學校長、安慶高等師範學堂校長,清朝學部名辭館總編輯等職。 回國後,嚴復從海軍界轉入思想界,積極倡導西學的啟蒙教育,完成了著名的《天演論》的翻譯工作。
  • 沈國威談嚴復的翻譯及世紀之交的語言困境
    《一名之立 旬月踟躕:嚴復譯詞研究》,[日]沈國威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年1月出版,380頁,85.00元嚴復與林紓都在晚清時期翻譯了大量西方書籍,林紓翻譯小說,嚴復則側重人文社科類著作,如《天演論》《原富》《穆勒名學》等,與林紓相比,嚴復翻譯的目的及所處語言環境有何不同
  • 嚴復的進化與保守
    作者:雷頤嚴復,字又陵,1854年1月出生在福州一個中醫的家中,幼年就開始受到傳統的私塾教育,苦讀四書五經,準備走科舉入仕的舊路
  • 郝俊傑:追本溯源,以嚴解嚴——《嚴復變譯思想考》評介
    其五,從文化交流的高度來審視嚴復的「達旨術」。[1]  第二章基於《天演論》變譯語料庫,考察嚴復變譯思想實質。通過對語料庫逐字逐句爬梳,作者論證,嚴復共用了增、減、編、述、縮、並、改七大變通策略。為言之有據,文中對各項策略的每處使用都做了標記,分析涵蓋詞、句、小句、複句、句群與段各個層面。在此基礎上提出,「信達雅」本質上是一種變譯思想。
  • 日本作者永田圭介著書介紹嚴復思想
    東南網10月27日訊(本網記者 顏財斌)今日下午,由福建省對外文化交流會主辦的紀念嚴復誕辰160周年暨日本作家永田圭介《嚴復:中國近代探尋富國強兵的啟蒙思想家》新書發布會在福州三坊七巷光祿吟臺舉行。《嚴復:中國近代探尋富國強兵的啟蒙思想家》一書由日本作家永田圭介所著,2011年7月在日本東京出版,2014年8月由《人民中國》雜誌社總編輯王眾一先生譯成中文由蘇州出版社出版。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王曉秋為該書作序。
  • 南洋公學譯書院翻譯出版《原富》洛陽紙貴,120年後,元濟譯書院承繼...
    作為近代中國歷史上第一所高校出版翻譯機構,「南洋公學譯書院」在近現代中國歷史上發揮了獨特的歷史使命,為培養新型人才和近代翻譯事業做出過巨大貢獻。在「南洋公學譯書院」成立120周年之際,由上海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與上海交大出版社合作成立的「元濟譯書院」今天正式揭牌。
  • 【人物】民國大家之嚴復:著名翻譯家教育家、新法家代表人物
    在李鴻章創辦的北洋水師學堂任教期間,培養了中國近代第一批海軍人才,並翻譯了《天演論》、創辦了《國聞報》,系統地介紹西方民主和科學,宣傳維新變法思想,將西方的社會學、政治學、政治經濟學、哲學和自然科學介紹到中國。出版有《嚴復全集》。1921年10月27日在福州郎官巷住宅與世長辭,終年69歲。嚴復所提出的「信、達、雅」的翻譯標準,對後世的翻譯工作產生了深遠影響。
  • 革新與圖強:進化論思潮影響下的晚近歷史敘述
    二、進化論思潮引入帶來的思想震蕩歐洲進化論思想的奠基人是法國博物學家拉馬克,他在1830年出版的《動物的哲學》一書中很系統地論述了動物物種的進化。同年,英國地質學家賴爾出版了《地質學原理》,闡述了地球演化的歷史。1859年,達爾文出版了《物種起源》,揭示了生物起源的基本規律,使進化論思想更具系統性,在西方社會引起了巨大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