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培養108位院士 國科大40周年校慶獲贈同名小行星

2020-12-27 中國新聞網

  國科大40歲生日獲贈同名小行星

  30餘位院士到場,「中國應用語言學之母」李佩先生雕像揭幕;建校40年培養108位院士

  昨日,中國科學院大學迎40周年校慶,校友們在校慶標誌處拍照留念。新京報記者 王俊 攝

昨日,紀念大會上,李佩雕像揭幕。吳靜 攝

  新京報訊 (記者王俊)中國科學院大學昨日迎來40歲生日,30餘名院士校友齊聚雁棲湖校區為母校慶生。記者從國科大了解到,紀念大會上,國科大收穫了一份來自星空的生日禮物——一顆小行星被正式命名為「國科大星」。

  中國科學院大學前身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成立於1978年,2012年6月經教育部批准更名為中國科學院大學。40年來,國科大所培養的學生有108名當選為兩院院士,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中有25%是國科大的畢業生。

  30餘位院士為母校慶生

  建校40周年紀念大會上院士雲集,30餘位院士到場。記者注意到,為傳達向大師致敬的理念,嘉賓席前幾排座位絕大部分都留給了國科大的知名院士、校友。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國科大原校長丁仲禮的座位被安排在第五排。

  現場同學校友,再憶芳華。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劉嘉麒院士和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李洪鐘是國科大1978級第一屆研究生,兩人笑稱經常見,當年英語一個班。

  77歲的劉嘉麒院士向新京報記者回憶了上學時的情形,「現在說起來像『天方夜譚』,我們學校剛成立時,在學院路那租了樓和一片操場,改造了兩三個木板房,老師在木板房辦公,一棟樓給學生住。」

  「學校四十年來三易校名、三易校址,一開始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在學院路;2000年改名為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搬去了玉泉路;2012年更名為中國科學院大學,研究生校址搬到了雁棲湖,條件好了很多。」劉嘉麒說。

  新中國第一位理學博士馬中騏,作為國科大1978級首批學生,回憶了當年報名、初試、複試、錄取、開學的情景。「當時遇到的最大困難是許多同學沒有真正完成大學學業。」馬中騏說,「但我們十分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大家奮發努力,互相鼓勵,通過短短一年學習,在專業和外語上,都為今後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小行星被命名「國科大星」

  生日之際,國科大還收到一份太空禮物——一顆小行星被正式命名為「國科大星」。

  記者了解到,這顆星是國際永久編號第189018 號小行星,由中科院國家天文臺於1998年10月14日發現,恰好是國科大「生日」。這顆小行星被發現20年後,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天體命名委員會批准被命名為「國科大星」。

  昨天的紀念大會上,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向國科大校長李樹深頒授了小行星的命名證書和軌道運行圖。之後,李樹深將證書和軌道圖傳遞給年輕的國科大學子。

  據悉,校慶期間,國科大還將舉辦中外大學校長論壇、中學校長論壇、校友學術論壇等,同時,中科院與「兩彈一星」紀念館等場館也向師生、校友開放。

  聲音

  建校初期,學校沒有固定的校園和像樣的校舍,師生們曾在中關村的臨建食堂「風餐」,也曾在玉泉路的平板房上課。錢學森、錢偉長、錢三強、華羅庚等科學大師,李政道、吳健雄等知名華人學者,都曾在簡陋的平板房教室裡為同學們講課。成就一所大學的,從來不是高樓明舍、錦屋華堂,而是那些潛心治學、執教育人的學術大師。

  ——國科大校長李樹深

  ■ 現場

  「中國應用語言學之母」李佩雕像揭幕

  校慶當天,一座雕像的揭幕也吸引了諸多校友、同學的關注。

  這座雕像是「中國應用語言學之母」、「兩彈一星」元勳郭永懷夫人李佩先生的雕像。

  李佩曾擔任國科大英語教師,參加李佩先生雕像揭幕儀式中有不少李佩的學生,既有頭髮花白的老人,也有已過不惑的中年人。中科院院長、國科大名譽校長白春禮院士和中科院副院長丁仲禮院士都是她的學生。

  白春禮回憶故去的李佩先生說:「非常簡樸,家裡沙發都很舊。我每逢節假日都會去看望李佩先生,她心繫國科大和中科院發展,今天回想起來,內心依然充滿感動和不舍。」

  丁仲禮說,李佩先生對學生就像對自己的孩子。

  國科大教授、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常委楊佳,1985年進入李佩門下攻讀應用語言學。「李佩老師在沒有標準的時候她就是標準,在有標準的時候她又超越標準。原來託福、GRE沒進中國的時候,她一封推薦信,國外就認可。」

  「她對學生要求非常嚴格,但又非常慈愛,對我是關懷備至,恩重如山。我寫的研究生英語寫作,她給我作了序,在她生前最後一次公開露面上,在即興感言中,她還提到我。」楊佳告訴記者。

  楊佳至今仍清晰記得自己考研時李老師出的考題,她讓我們評論當時最火的一本書《第三次浪潮》,是想要我們把國際經濟聯繫在一起。還有一次考試,她在黑板上寫了一個「誠信」(honest)就走了,到點再過來收卷,考的不僅僅是書本知識。

相關焦點

  • 國科大建校40年:累計授予16萬餘名研究生碩、博士學位
    國科大建校40周年校慶紀念大會現場 澎湃新聞記者 廖瑾 攝10月14日,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走過整整40年春秋。在當天舉行的國科大40周年校慶紀念大會上,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在致辭中講到,建校40年來,國科大與中科院院屬研究機構緊密融合,大規模成建制地培養科技後備力量,形成了一種可以借鑑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了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路。
  • 國科大40周年校慶主題、標識發布—新聞—科學網
    國科大40周年校慶主題、標識發布
  • iSpread校慶特輯||八國外語,一個主題,為你而來
    2018年是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建校40周年的校慶年,今年4月,國科大正式將40周年校慶主題定為「致大盡微,家國天下」。各位UCASer是否仔細思考過它的含義?用英文該怎麼解釋?它又為什麼會成為校慶主題呢?下面就讓我們走近「致大盡微,家國天下」。
  • 更新|| 國科大24位校友、23位博導當選兩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選舉產生了64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20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國工程院選舉產生了75位院士和29位外籍院士。在院士增選名單中,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有23位在崗博士生導師、24位校友成為新晉兩院院士。
  • 澳門大學啟動40周年校慶活動
    新華社澳門1月17日電 (記者郭鑫、李寒芳)澳門大學17日舉行40周年校慶啟動儀式。澳門特區政府官員、中央駐澳機構代表、教育界人士、澳大教職員、學生、校友等聚首澳大圖書館廣場為校慶揭開序幕,分享澳大建校40周年的喜悅。
  • 海口經濟學院舉行建校40周年校慶慶祝大會
    人民網海南視窗12月29日電 40年艱苦創業謀發展,15載銳意進取鑄輝煌。12月27日,海口經濟學院迎來了建校40周年暨聯辦改制15周年校慶,上午9:30分許,該校在大禮堂舉行隆重的慶祝大會。
  • 北京物資學院迎來校慶40周年校慶日倒計時100天
    北京絡捷斯特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邵清東總經理向學校捐贈合作項目40萬元整,副校長翁心剛接受捐贈並頒發紀念品和證書。校友企業北京梧遠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97級校友張永剛代表公司向母校一次性捐贈50萬元整,用於支持學校教育事業發展和校友文化建設,黨委書記王文舉接受捐贈並頒發紀念品和證書。發布活動迎來激動人心的時刻——40年校慶主題LOGO在啟動儀式上首發。
  • 國科大黨委書記張杰會見法國索邦大學校長
    國科大副校長吳嶽良院士、副校長王豔芬教授等參加會見。  張杰歡迎Jean Chambaz校長一行的來訪,向來賓介紹了中國科學院高等教育發展歷史,國科大科教融合等辦學模式和人才培養優勢,以及國科大對中科院的學科建設和發展的支撐作用。張杰還向來賓介紹了北京懷柔科學城戰略定位、規劃前景,以及國科大在科學城建設中得天獨厚的發展機遇。
  • 南通大學108周年校慶「雲」慶祝
    初夏時節,南通大學迎來了108歲「生日」。5月28日,學校將建校108周年慶祝大會搬到「雲」上,五湖四海的校友們紛紛錄製視頻向母校表達祝福。  慶祝大會上,南通大學對2019年度中湧現出的7個優秀團隊和個人頒發了卓越貢獻獎獎盃和證書,並正式啟動110周年校慶籌備工作。通大師生以及校友通過視頻深情講述了在學校工作、學習、成長的點點滴滴。
  • 清華大學召開108周年校慶校友座談會
    清華大學召開108周年校慶校友座談會清華新聞網4月28日電(通訊員 關悅 攝影 李派)4月28日下午,清華大學108周年校慶校友座談會在工字廳東廳召開。校長邱勇,副校長鄭力,校務委員會副主任、清華校友總會副會長史宗愷出席會議。史宗愷主持座談會。
  • 科大60年慶哪些名校校長來了?有您的母校校長嗎?
    本文來源中國科大新創校友基金會中國科大六十周年校慶是成功的嗎?這是很多未能身臨其境的校友關心在問:到底怎麼樣?從結果而言:中國科大60周年校慶肯定是成功的。第一個理由是:現場多數校友在會議前半段會議內容能感受出來。
  • 中科大少年班迎來40歲生日 40年星光熠熠走出5名院士
    在中國科大東校區,天使路兩側的法國梧桐枝葉繁茂,將湛藍的天空下,隔出了一片小天地。路旁是一棟小樓,大門上方五個金色的大字樣式很是別致——少年班學院。創辦於1978年的中國科大少年班,不乏11、12歲低齡入學的案例。曾因大眾對「神童」的關注而站在閃光燈下,其培養模式引發的質疑聲,也貫穿少年班的辦學歷史。
  • 成都大學40周年校慶標識(LOGO)、口號徵集公告
    2018年12月,成都大學將迎來40周年華誕。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迎來60周年校慶:科教報國60年,初心不忘!
    晚會以歌舞、相聲、戲曲等形式,展現「紅專並進一甲子,科教報國六十年」的校慶主題。晚會主要分為:「風近·寒梅作信」(建校初期)「風競·墨卷為引」(發展階段)「風勁·繁星成印」(未來發展)三個篇章。幾千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各屆校友和在校師生共聚操場,在流光溢彩的舞臺前共同見證了一場精彩絕倫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六十周年校慶晚會!
  • 中國院士小行星命名
    黎介壽院士獲得永久性小行星命名新華網 2014年04月26日 12:23 新華網消息:4月25日下午,在南京舉行的小行星命名儀式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副院長黎介壽,接過小行星命名證書、照片和運行軌道銅牌,...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當選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創新...
    40年來,在深圳經濟特區建設中,湧現出一大批勇立時代潮頭、銳意改革創新、敢於實踐探索的先鋒模範,為推動深圳經濟特區建設作出了傑出貢獻,發揮了突出的示範引領作用,是特區建設者的優秀代表。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之際,為表彰先進、鼓舞鬥志,進一步激發全市人民幹事創業熱情,全面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市委和市政府決定對萬捷等40名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創新創業人物和先進模範人物進行表彰。10月11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教授當選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創新創業人物和先進模範人物。
  • 中科大少年班40年:走出5名院士 大批一流科學家
    教育這件事5年、10年看不出什麼,現在可以說,少年班在人才培養方面有一些心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下簡稱中國科大)有一條著名的天使之路,天使之路上有一棟著名的灰色小樓,總有遊人在這裡拍照留影。這裡正是中國科大少年班學院。
  • 百廿禮賢 赤子追夢 青島九中迎來120周年校慶
    2020年9月19日,山東省青島第九中學迎來建校120周年紀念日,以「百廿禮賢·見賢思齊·赤子追夢」為主題的120周年校慶活動拉開帷幕。青島市政協主席楊軍、德國駐華大使葛策先生,市教育局,全國高校代表、德國駐華使館有關官員,青島九中知名校友和社會各界人士齊聚青島九中,共同慶祝青島九中建校120周年,並見證青島九中禮賢教育集團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