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孩子都在下笨功夫,愚蠢的孩子卻在找捷徑!

2020-12-17 寶寶媽媽樂

01

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有這樣的疑慮:他們平時沒怎麼學習,天天上課看雜誌或睡覺,為什麼每次考試都在班裡前三?

學生A:他說他每次都裸考,難道是他智商高?學生B:也許考試時候,作弊了......學生C:為什麼我很努力,成績依然上不去?

很多人都有一個錯覺:自己投入的時間精力,可以換來直接的學習成果。殊不知,那些比孩子更聰明的人,都在偷偷地下著「笨功夫」。

不可否認,孩子學習成績好,智商佔一部分原因,但是再聰明的人也是要學習的。況且,就算是天才,也沒有註定成功的結局。

那些所謂「不努力」,實際上只是孩子們看到的表象而已。相反,他們正在孩子們看不到的地方悄悄努力。

錢鍾書先生以博學出名,曾「橫掃清華圖書館」,引述4000多名家著作的數萬條書證,撰寫出代表他學術成就的《管錐編》,可惜很少人知道他的這份努力。

李嘉誠有個著名的時間表,每晚睡覺之前一定要看書,12點必須睡覺,早上5:59準時起床,絕不拖沓,差不多堅持了半個世紀之久。

這些名人事例講的都是同一個意思:別人不是不用功,而是用功的時候你沒看到。為了保持成績,在每一個檯燈下的夜晚,付出超越常人的艱辛。

當他們默默勤加努力時,才能在別人眼裡看起來毫不費力。當別人掉以輕心時,他們便可以抓住機會乘勝追擊。

單是這份毅力和自律,便能讓他們在某些方面成為真正智慧的人。因為他們自知微小,卻不曾放棄點滴努力。

02

生活中很多家長都會念叨:「孩子特聰明就是學習不用心」。如果常對孩子說這句話,則很容易讓他們輕視勤奮的力量,忽略這種能力的價值。

父母總想讓孩子少走彎路,然而,學習的路上沒有捷徑,但你可以比別人走得更快,重點是磨練出高效學習的方法。

書應該越讀越薄,而不是讀厚

把書讀薄就是把海量的知識要點,標記出來,摘錄到筆記本上濃縮為幾張紙,上面記下你常犯的錯誤和提醒自己的話,然後利用業餘時間進行默憶。

專心勤寫十分鐘,比死記硬背效果好

「好記性不如賴筆頭」。寫本身就是較高層次的記憶,日記、聽課筆記、讀書中的圈點評註、整理摘抄都屬於這個範疇。

和對手討論合作,而不是閉門造車

美國緬因州的國家訓練實驗室研究成果「學習金字塔」顯示,用聽講、閱讀、視聽等方法肯定是不夠的,最基本的是需要做複習、和他人討論、自己再進行實踐來活學活用。

制定學習計劃,要腳踏實地去實施

每個人的志向不同,計劃與實踐是要靠孩子自己的力量去發揮的。如果父母鞭策激勵得當,讓孩子養成了好學上進的習慣,到了後邊,不用父母揚鞭,他們都會自我奮進。

聰明的人都在下笨功夫,愚蠢的人卻在找捷徑。真正能走向成功的不一定很聰明,但一定是做任何事都能腳踏實地,並持續努力為之奮鬥的人。

相關焦點

  • 高考寒門貴子刷屏:聰明孩子都在下笨功夫,愚蠢孩子卻在找捷徑
    黑龍江克山的李雙、李可心,每年開學前,父親都要賣掉家裡的牛來湊學費,今年高考姐弟倆同時考上了哈工大。聰明的孩子都在下笨功夫,愚蠢的孩子卻在找捷徑。勤能補拙,古人誠不欺我。更何況,肯努力,本身就是一種天賦。
  • 曾國潘:真正聰明的人都在下笨功夫
    小偷忍無可忍,跳出來大叫:「這種笨腦袋,讀什麼書?」這個笑話並非空穴來鳳。曾氏一族的天資並不出色。曾國藩的父親曾麟書笨得出名,一生考了十七次秀才,一直到四十三歲,才勉強過關。但另一方面,曾國藩又是個極為「精明」的人。
  • 笨,才是一個人最高級的聰明
    文|雪落無塵現在,人人都喜歡那些聰明人,和他們說話做事,都非常舒服,一點即透。於是,很多人就試圖變聰明,因為那些聰明的人,比那些看起來笨的人總是成功的更快。反倒那些笨人,從不走捷徑,總是吃虧,最後什麼都得到了。笨,才是一個人最高級的聰明。01看過《射鵰英雄傳》的人都知道,裡面的郭靖非常笨,並不聰明。
  • 「金寶寶」聰明孩子爸媽愛在心裡聰明與愚蠢無區分
    年輕夫婦計劃要生聰明「寶寶」妻子在懷孕期間,不但很注意自己營養而且更注重胎兒的教育。丈夫送老婆到孕婦學堂上課,在幼兒專家的系統指導下,媽媽懷裡的胎兒受到無形教育健康成長,目的就是生個健健聰明的孩子,老人家高興,兒子為了咱家光宗耀祖,傳宗接代,值得慶賀。
  • 真正聰明的人,從不走捷徑(深度好文)
    愚蠢的人,總是試圖尋找捷徑,遇到困難想方設法跳過這一步,就像建一座大廈,重要環節松松垮垮,有點風吹草動,就坍塌下來。愚蠢的人,都在找捷徑大家都想做聰明人,不想做笨人,所以遇事就想走捷徑。但最後卻發現,想走的捷徑並沒有預期的順利,最後反而變成了彎路。
  • 孩子不笨,而是家長方法笨!90%家長都在用笨方法「教笨」孩子!
    孩子最初跟同伴相比顯得出類拔萃,但隨著時間推移,這些孩子身上的光環逐漸消失了,甚至對學習本身喪失了興趣,他們似乎變「笨」了,做了這麼多努力,孩子卻越學越「笨」,這是為什麼呢?美國幼兒教育家凱茨針對這一現象提出了「習得性愚蠢」的概念。
  • 孩子越學越差?並非天生笨,而是「習得性愚蠢」,家長要警惕3點
    導讀:孩子越學越差?並非天生笨,而是「習得性愚蠢」,家長要警惕3點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越學越差?並非天生笨,而是「習得性愚蠢」,家長要警惕3點!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父母教育孩子的8個壞習慣,本想孩子變聰明,卻讓孩子越來越笨
    作為父母,誰不想自己的孩子越來越聰明?可是很多家長的一些行為,本來是想讓孩子變聰明,卻在不知不覺中讓孩子變笨了。,父母都有一個共同的問題:即使孩子吃飽了,父母還是要求孩子多吃點兒,哪怕多吃一口,生怕孩子會餓到。
  • 哈佛專家:將「聰明」孩子變得「愚蠢」,與家長的3種習慣分不開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長中關鍵的一部分。本期話題:哈佛專家:將「聰明」孩子變得「愚蠢」,與家長的3種習慣分不開!而有些孩子原本自己也的條件非常的優秀,但是到最後卻變得越來越平庸甚至愚蠢,很可能是因為,父母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中出了問題。哈佛心理專家研究指出:父母的三種習慣,極有可能是導致孩子變笨的原因。
  • 真正聰明的人,都願意下笨功夫
    可是,自以為聰明的人,都想要走捷徑。而那些真正聰明的人,總是願意下笨功夫,用最專注的心,做著最平淡的事,不急不躁,收穫最有價值的生活。因為我很清楚,只有通過下笨功夫把基本功練好了,後續對問題的理解和對答案的探索才會更高效。小米公司也有在基本功上下笨功夫的時候。2016年小米遭遇了創業以來的谷底,但在2017年就打了一場翻身仗,小米手機的出貨量重回全球前五,線下店也成績不錯,成為新零售的標誌性公司之一。小米是怎麼從谷底爬出來,度過最難的時刻呢?
  • 好的父母,都有一點笨,孩子才會聰明一點!
    父母笨一點,孩子才能聰明一點哎呀,你別動了,笨手笨腳的待會兒再摔了,我還得收拾半天。把除了學習之外的一切事,都幫他做好了,孩子有心學習,也找不到機會。儘管這樣,表姐還是一直為孩子的學習苦惱,要說自己的學歷也不低,輔導孩子的作業是綽綽有餘;每次寫題,只要孩子有不會,都儘可能詳細地給他講解,可成績就是沒有起色。
  • 有一種現象叫「習慣性愚蠢」,會讓孩子越長越笨,家長要留心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習慣性愚蠢是教育學上很常見,也是很重要的一種現象。科學家做過一個實驗:把一條大魚放進有很多小魚的水池裡,大魚天天吃小魚,很爽。過了一段時間,科學家用一個玻璃瓶罩住了大魚,再放到水裡。一開始,大魚看見小魚就撲過去咬。但是每次都撞到玻璃瓶上,慢慢的,大魚減少了衝撞的次數。
  • 孩子不笨,而是家長方法笨!你還在用笨方法教孩子嗎?快來自查~
    孩子最初跟同伴相比顯得出類拔萃。但隨著時間推移,有的孩子身上的光環逐漸消失了,做了這麼多努力,孩子卻越學越「笨」,這是為什麼呢?美國幼兒教育家凱茨針對這一現象提出了「習得性愚蠢」的概念。說孩子「真笨」是一些父母的口頭禪,說起時甚至帶著愛意。可是,孩子接受到的就是「笨」的信息。有時,望子成龍的父母有意無意地拿孩子與別人相比,「你看人家丁丁多聰明!」
  • 孩子語文教不會:孩子很聰明,你的方法很笨!
    (可能是孩子太笨); 這些家長朋友,也許你還是對語文有些誤解,甚至讓人覺得,你對教育也有誤解! 孩子學不會,學不好,是孩子不夠努力嗎?有可能是。 但努力學習,還是學不好,那只能證明方法笨,而不是孩子笨。
  • 孩子不笨,而是家長方法笨!
    孩子最初跟同伴相比顯得出類拔萃,但隨著時間推移,有的孩子身上的光環逐漸消失了,做了這麼多努力,孩子卻越學越「笨」,這是為什麼呢?美國幼兒教育家凱茨針對這一現象提出了「習得性愚蠢」的概念。另一方面,家長給孩子設定過高的目標,又沒有跟進講解和指導,就會導致孩子不知道該怎麼學,每次嘗試都失敗,盡了力卻總也達不到設定的目標。
  • 再笨的鳥兒都有飛翔的渴望,聰明的父母懂得怎樣培養孩子成長成才
    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家長們往往太急於達成自己想要的結果,忽略了讓孩子體驗成長的過程。其實,家庭教育首先應該給予孩子能感受到的愛,其次是遵循孩子的個性秉賦、天資潛質進行量體裁衣式的教育,最重要的是給予孩子向陽而生的力量,幫助孩子認知生命,感悟生命的美好。
  • 一個聰明的孩子是怎麼變笨的?
    經常有家長說,自己孩子以前成績挺好,現在怎麼就越來越差了呢?一個聰明的孩子為啥就變笨了呢?2.雖然媽媽也表揚他,但是他覺得那些表揚都是不真實的,真實的感受是他知道媽媽對他不滿意。而且媽媽總是找一切機會教育他,這個世界是分等級的。沒有能力的人,只能做撿垃圾,保潔,司機,保安這樣沒有價值的事情。這些人,會被別人瞧不起,對社會也沒什麼貢獻。
  • 所謂捷徑,皆是絕境(悅讀)
    文|張女子(富書專欄作者)愚蠢的人想著走捷徑,聰明的人都下笨功夫。最近,在綜藝《幸福三重奏》中,吳京說到了一件煩心事:「我們武術界收徒弟挺難的,有些孩子吧也想過來,但是吃不準人性,人是衝你(名氣)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