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空報訊:提著笨重的行李一下飛機,我們就被安排進了烤箱般的巴士。車的前後各跟著一輛載有機槍和護衛的小炮車,車內除了保留前後擋風玻璃的司機視野外,左右兩側的車窗都被帘布掩得嚴嚴實實,前排荷槍實彈的士兵一臉嚴肅。我實在忍不住好奇,便用手指拉開窗簾的一角,窺探起外面的世界:低矮的房屋,坑窪的公路,胡茬滿臉的男人,黑袍裹身的女人……窗外除了豔陽,一切都是灰的。這,便是我作為翻譯第一次前往巴基斯坦出差的真實感受。
自1956年建國以來,由於歷史遺留問題和民族宗教問題,巴基斯坦一直面臨著頻發的地區衝突和恐怖主義威脅,特別是隨著國際恐怖勢力的蔓延,這裡好像成了「溫床」。隨行的巴方接待員略表歉意地說:「我們的國家太小,襲擊太多。我們只有用這種笨拙的方法排除危險,保護中國朋友,保證你們的安全。」他的話讓我意識到,不安全對於一個國家和他的國民而言,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安全是什麼,好似氧氣,有的時候不覺得它重要,但沒有的時候,那簡直就是一種無法生存的窒息。
生活中的安全感很多時候是一種等價交換,你積極工作,會有物質上的安全感;你勤奮學習,會有期末考試的安全感。但國家層面的安全感是拋開個人因素不談,只因享有國民身份就可以免受漂泊和恐懼的護身符。今日的我們,今日的每一個中國人,就都有著這樣一份不基於任何條件、不需要任何努力,但有時卻「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安全感——中國公民身份。
駐外工作期間,巴鐵兄弟對中國朋友都非常熱誠和關照。負責檢驗工作的巴基斯坦小夥就對我說過:「我很羨慕你們,我祖祖輩輩都生活在巴基斯坦,而你們中國人,你們的國家那麼繁榮和強大,你們擁有很多自由選擇的權利,想去哪裡發展、過怎樣的生活都可以。」的確,中國的強大讓我們不必有更多的擔心。安全感所帶來的自由選擇權利是一個國家賦予其國民最好的禮物。因為這意味著你不必一定要成為一個非常優秀的個體,才可以被尊重,你就踏踏實實地做一個普普通通的中國人,也會被善待。因為你的背後是一個強大的國家,而世界對你的國家充滿敬畏。
然而,生活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我們穩穩地享受著中國公民的安全感,而我們的國家卻仍時刻面臨著各種各樣的風險和威脅。2012年,「斯諾登事件」曝光美國在世界範圍內開展大規模技術監控,對中國更是大肆開展網絡攻擊竊密;2018年以來,美國對華發起貿易戰,大肆加徵關稅,打壓華為等高新技術企業;2019年6月以來,香港爆發暴力騷亂,嚴重影響社會秩序和經濟民生……種種事件爆發,都向我們揭示著國家安全不再限於「外敵入侵或戰爭威脅」的概念,而是滲透到了經濟、社會、生態環境、網絡空間等各個領域。這些事件背後,都有無數默默無聞的衛士,在為了你和我更強的安全感,而不懈努力。
都說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如果你愛你的「家」,毫無疑問,你就會義不容辭地去捍衛自己「家」。國家安全離不開軍隊,離不開政府,離不開專業部門,更離不開你和我。國家安全就是每一個公民的安全。我們必須從思想上實現新的轉變和升華,深刻地認識我國國家安全形勢的特殊和嚴峻,居安思危,時刻懷著一顆愛家愛國的責任心,與國家、民族同奮進、同擔當。
沒有國的安全,就沒有家的幸福,就沒有我們每個個體的安全感與幸福感。100多年前,梁啓超先生曾說:「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而100年後的今天,我想說:「今日之國家安全,不在他人,而全在你我」。我們唯有時刻把國家安全放在心中,用實際行動開拓創新、引領奮進,才能將自己變得更強,守住我們這份受之不覺、失之卻窒息的「安全感」;才能將祖國變得更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