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翻譯協會常務副會長郭曉勇專訪
1976年畢業於上海外國語學院日阿語系阿拉伯語專業。畢業後在新華社任職。做過翻譯、編輯、記者。1980年至1982年在科威特大學留學,學習阿拉伯語和阿拉伯文化。1985年至1988年任新華社貝魯特分社常駐記者。1991年任新華社赴海灣前線報導組組長,參加海灣戰爭報導。2002年底至今來到中國外文局任常務副局長,同時兼任中國翻譯協會常務副會長。
——多元文化溝通離不開媒體,翻譯又是跨文化交流的手段,您如何看翻譯與媒體的關係?
將要在上海舉辦的第18屆世界翻譯大會主題是「翻譯與多元文化」。翻譯與媒體的關係與這一主題密切相關,因為翻譯和記者的最終使命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增進人類的相互了解與溝通;都是為了傳播人類的文明和文化;都是為了反映或記錄人類社會文明的進步與發展。特別是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翻譯和記者都面臨著越來越多的艱巨而光榮的使命。需要更多同行參與探討翻譯在新聞、出版等傳播領域的作用,在此過程中不斷提高翻譯水平,促進媒體的工作。
30多年來的體會是,一名合格的駐外記者,首先要熟悉當地的語言,了解當地的文化。駐外記者要是一名好的翻譯,但又不能只是一個翻譯。翻譯只是做好駐外記者的一個基礎。駐外記者在筆譯、口譯做到信、達、雅的基礎上還要有較強的新聞敏感性和寫作能力。對觀察、分析、判斷能力的要求也更高。比如採訪時遇到對方領導人的講話,就不能僅憑自己理解報導,還要引用他的原話或政府文件,那就要準確無誤地翻譯。
——能否結合您的經歷談一談媒體記者和翻譯的關係?
1985年,我來到黎巴嫩南方賽達市下面的一個小村莊採訪。當時,以色列剛剛撤出,火藥味還很濃。沒想到這裡的方言很難懂,就連陪同我們的新聞部的官員也聽不懂。於是只好再請一位當地人做方言翻譯。這件事給我很深的印象。無論採訪能力多麼強,如果不懂當地語言,也很難開展工作。
黎巴嫩工作期間還有一個印象深刻的經歷。當時國際上非常關注真主黨的情況。真主黨精神領袖法德拉拉同意接受我們採訪,我們同去的一共有3個人。除了我懂阿拉伯語外,另兩位一位懂法語,一位懂英語。當時壁壘森嚴,經過幾道崗才進去。一進去我就和他打招呼,結果他就以為我的另外兩個同事也是學阿拉伯語的,我提了問題他就直接用阿拉伯語一口氣回答下來,沒有留出翻譯的時間。那一次他足足講了兩個小時,我破天荒地為另外兩位同事做了同傳。最後,採訪十分成功,稿件也得到好評。這件事告訴我,作為新聞記者,掌握當地語言的能力一定要強。不僅要掌握,還要精通。
1991年海灣戰爭的時候,當時國際上都關注某個西方國家在海灣戰爭結束後對科威特國際事務的立場。作為新華社記者,我們也非常關注。一次公開場合,科威特的外交國務大臣送走這個西方國家的某領導人之後,我徑直走上前,用阿拉伯語向他提問。他當場接連回答了幾個問題。那一次,在眾多不懂阿拉伯語的西方記者眾目睽睽之下,新華社搞到了獨家新聞。這也引來好多西方同行的羨慕。
——媒體本應在不同文化之間起到溝通作用,但也常有媒體導致誤解的例子,對此有何見解?
我們注意到,有時候媒體在報導過程中沒有做到增進了解,反而加劇了誤解,原因是多方面的。這裡有在報導過程中對原意的理解的出入。比如一方文化對另一方文化存在歧視,或者對對方立場持有偏見,但通常情況下,對對方文化了解得不夠往往是造成誤會的根源。而這又和對所在國語言、文字了解不夠有直接關係。把握語言文字的能力不強,翻譯能力不強,導致報導與事實有很大出入。也許有的並非報導者的初衷。因此任何國家的媒體記者,要想反映駐在國或駐在地區的真實的情況,首先要成為當地文化、語言的專家。重要的一點,首先要成為一名合格的翻譯。
——全球化背景下非英語語言之間的翻譯意義何在?中國外派記者隊伍狀況如何?
全球化背景下人們往往認為國際交流就是各國語言對英語的交流。在一些國家,如果僅限於和上層人物交流,英語也許管用,但深入到社會當中和普通百姓去溝通與交流,那就必須掌握本國本地區的語言。傳說中的巴別塔就在今天的伊拉克一帶。在學習阿拉伯語的過程中,對巴別塔傳說的理解更加深入一層,這也為今天我們尊重多元文化帶來了很好的啟示。前面我舉的例子說明,多元文化背景下對使用地方語言進行直接交流意義依然十分重大。
在這一方面中國在人才培養特別是記者培養方面還是比較有成就的。中國不少出色的新聞記者同時也是出色的翻譯。越來越多的中國外派記者都掌握英語或駐在國語言,這和幾十年前不一樣。比如說建國初期,我們好多駐外記者不懂外語,要帶著翻譯活動。而現在,越來越多的媒體派出駐外記者,都要求這些人更好地掌握當地的語言,了解當地的文化。
——對此次中國譯協承辦的世界翻譯大會您有何期待?
中國翻譯協會是中國翻譯界的行業組織。許多從事媒體工作的人也是這個協會的會員。此次承辦國際譯聯的世界翻譯大會,就是要透過這個平臺,促進包括駐外記者在內的國內會員加強與國際同行的面對面交流,提高翻譯及跨文化傳播的水平。我們期待大會能夠取得豐碩成果,為國際翻譯事業的繁榮與發展作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