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部紀錄傑出翻譯家的大型文化系列紀錄片《翻譯人生》在北京...

2021-01-10 手機鳳凰網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劉思恩):大型文化系列紀錄片《翻譯人生》23日在北京首映。這是中國首部紀錄老一輩傑出翻譯家和翻譯文化學者人生經歷和當代中國翻譯文化發展變遷的大型文化系列紀錄片。

當天,國家外事外宣部門、新聞出版機構、高等院校和文化企業等機構的負責人、專家學者與新聞媒體記者共同觀看了《翻譯人生》第一集:著名詩人翻譯家屠岸先生60餘年的文學翻譯歷程。

屠岸傾注60多年心血凝成的鴻篇巨製《英國歷代詩歌選》,成為中國詩歌翻譯界一筆珍貴的財富。他翻譯的《濟慈詩選》榮獲翻譯界最高獎――第二屆魯迅文學獎全國優秀文學翻譯彩虹獎。2010年,中國翻譯協會授予屠岸 「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

中國翻譯協會第一常務副會長、中國外文局常務副局長郭曉勇說,老一輩翻譯家為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精神互通與文化友誼架起了堅實的橋梁,為社會進步和國家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翻譯人生》這一拍攝計劃在中國翻譯界是史無前例的,這是對於當代中國翻譯史進行實人實景影像記錄的不可複製的搶救性工程。

據悉,《翻譯人生》於2011年9月啟動。計劃用3至5年時間,拍攝中國30名翻譯大家的故事,今年爭取完成第一期另外10個主題人物的拍攝,他們是沙博理、過家鼎、劉習良、唐笙、草嬰、許淵衝、高莽、林戊蓀、李鳳林和王效賢。

《翻譯人生》紀錄片將根據拍攝進程,在相關電影、電視、網絡等公共媒體上陸續播出。

相關焦點

  • 大型文化系列紀錄片《翻譯人生》在京首映
    日前,我國首部紀錄老一輩傑出翻譯家人生經歷和當代中國翻譯文化發展變遷的大型文化系列紀錄片《翻譯人生》第一集在京首映,展示了著名詩人﹑翻譯家屠岸先生60餘年的文學翻譯歷程。《翻譯人生》於2011年9月啟動,計劃用3至5年時間,拍攝中國30位翻譯大家的故事。
  • 大型紀錄片《中山國》參加法國國際陽光紀錄片節
    大型歷史紀錄片《中山國》入選法國陽光紀錄片節(2019年)中國聯合展臺。法國陽光紀錄片節是國際最著名的紀錄片之一,2019年6月24-26日,第30屆法國國際陽光紀錄片節在法國海濱城市拉羅謝爾舉辦。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國際廣播電視總局主辦、五洲傳播中心承辦的「中國聯合展臺」第三次參加陽光節。
  • 「美麗中國」大型紀錄片交響音樂會登陸央視紀錄頻道
    2013年3月13日晚,由中央電視臺攜手國家大劇院打造、央視紀錄頻道承辦的《美麗中國》大型紀錄片交響音樂會成功首演,當天現場2000多名觀眾在近兩個小時的演出過程中,陶醉在由紀錄片影像及音樂營造的美妙世界裡。這部中國第一部以紀錄片音樂和影像為表現形式的「視聽交響音樂會」實況,將於6月30日21:56在央視紀錄頻道播出。
  • 香港中國文化研究院攜手中國外文局翻譯大型文化網站
    原標題:香港中國文化研究院攜手中國外文局翻譯大型文化網站  中新社北京3月17日電 (記者 應妮)中國外文局和香港中國文化研究院17日在京籤署合作協議,攜手共建大型中國文化網站《燦爛的中國文明》的翻譯工程。   中國文化研究院由饒宗頤教授等人發起,於1999年在香港註冊成立,是為推廣中國文化而成立的非牟利機構。
  • 中國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著名翻譯家許淵衝
    中國網12月2日訊 記者馮竹 12月2日9:30中國外文局舉行中國翻譯協會「中國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暨資深翻譯家表彰大會」。中國翻譯協會授予著名翻譯家草嬰、許淵衝、屠岸、沙博理、李士俊5位先生全國翻譯行業最高榮譽獎「中國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許淵衝,1921年4月生於江西南昌。北京大學教授,著名翻譯家。
  • 文學翻譯家許淵衝獲「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
    據新華社柏林專電8月2日,在柏林舉行的第20屆世界翻譯大會會員代表大會上,中國文學翻譯家許淵衝榮獲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之一——國際翻譯家聯盟(國際譯聯)2014「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成為該獎項1999年設立以來首位獲此殊榮的亞洲翻譯家。
  • 「中國最偉大的詩人」!BBC拍杜甫紀錄片火了,但古詩翻譯令人尷尬
    來源:澎湃新聞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海報近日,BBC推出58分鐘的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歷史學家麥可·伍德到訪中國,重走杜甫生前足跡,從鞏義、西安到成都、長沙,用幾首著名的杜詩,串聯起了杜甫波瀾壯闊而又顛沛流離的一生
  • 93歲中國翻譯家許淵衝問鼎"北極光" 稱熱愛翻譯
    93歲中國翻譯家許淵衝問鼎"北極光" 稱熱愛翻譯 2014-08-04 10:41:30  新華社柏林專電(記者 郭洋)2日,在柏林舉行的第20屆世界翻譯大會會員代表大會上,中國文學翻譯家許淵衝榮獲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之一——國際翻譯家聯盟(國際譯聯)2014「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成為該獎項1999年設立以來首位獲此殊榮的亞洲翻譯家。
  • 講座預告||翻譯研究所系列學術講座之(六)
    主講人:澳大利亞西雪梨大學韓靜教授 講座內容簡介:電影字幕翻譯是一種受多種因素影響與制約的專業型翻譯,字幕譯者要面對文化與語言的雙重挑戰。2018年起主持中央電視臺國際紀錄頻道推出的央視百集紀錄片《中國通史》的英文版翻譯與製作大型項目。
  • 劉宇昆推首部科幻長篇 翻譯《三體》等獲雨果獎
    劉宇昆推出首部科幻長篇  科幻界素有「大劉小劉」的說法,「大劉」指一個人單槍匹馬將中國科幻抬高到世界高度的科幻國民作家劉慈欣;而小劉,正是接連將《三體》《北京摺疊》翻譯介紹到西方的華裔作家劉宇昆。除眾所周知的譯者身份,劉宇昆也是個舉足輕重的科幻作家。
  • 杜甫詩的神韻,翻譯為何無法傳達——BBC紀錄片引發的爭議
    紀錄片中將杜甫稱為最偉大的中國詩人,與西方的莎士比亞、但丁比肩。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海報紀錄片剛剛推出,就在中文世界引起熱議,除了因為紀錄片頗有爭議的名稱而引起的新一論陳舊的「最偉大古代詩人」之爭之外(李白、蘇軾、韓愈紛紛下場應戰),翻譯的問題也成為網友關注的焦點。
  • 首部中國廣場舞紀錄片在天津開機
    張道正 攝   中新網天津1月28日電 (記者 張道正)28日,首部中國廣場舞紀錄片的創作與攝製組人員在天津集體亮相,並進行了開機儀式。  當天,乾豐鈞盛品牌價值盛典的啟動儀式在天津賓館舉行。
  • 仲躋昆等七位翻譯大家獲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
    原標題:仲躋昆等七位翻譯大家獲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   中新社北京11月19日電 (記者 應妮)中國翻譯界的最高獎——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19日在北京頒出,阿拉伯語翻譯家仲躋昆,日語翻譯家劉德有,西班牙語翻譯家湯柏生,德語翻譯家楊武能、宋書聲,波蘭語翻譯家易麗君,法語翻譯家柳鳴九獲得這一殊榮
  • 首部地名文化紀錄片《山河密碼-地名中國》開拍
    》系列紀錄片日前開拍,並在中央電視臺備播。   五洲傳播中心是國務院新聞辦直屬機構,長期致力於中國的對外宣傳工作,拍攝製作和積累了大量的電視紀錄片作品,因獨到的藝術理念和水準,深受國際社會歡迎。同時每年都與境外電視機構合作,拍攝製作反映中國故事的各類型紀錄片。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是曹禺先生創辦的,致力於中華社會文化傳承發展的機構,由文化部主管,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國際文化交流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 新中國翻譯事業70年論壇暨2019中國翻譯協會年會在北京召開
    ▲11月9日,北京,新中國翻譯事業70年論壇暨2019中國翻譯協會年會舉行。圖為開幕式現場。11月9日,由中國外文局指導,中國翻譯協會主辦的新中國翻譯事業70年論壇暨2019中國翻譯協會年會在北京舉行。
  • 「雲中」系列大型文化公益項目在北京時代美術館舉行
    「雲中」系列大型文化公益項目在北京時代美術館舉行。 「我從來都認為,給予算不了什麼,接受才是最大的美德。」適逢「雲中」系列大型文化公益項目迎來十周年,作為「雲中」發起人,華熙集團董事長趙燕在「雲中情歌」主題音樂會上致辭時有感而發。
  • BBC推出專題紀錄片,豪華陣容推介詩人杜甫
    基於對唐詩的推崇,以及觀察中國文化傳承的絕佳途徑,BBC官網最近上線了一部專題紀錄片《Du Fu: China’s Greatest Poet》聚焦杜甫詩歌。三位主角可謂「豪華陣容」:歷史學家、記者麥可·伍德,演員伊恩·麥克萊恩爵士,漢學家、哈佛大學教授宇文所安。
  • 「萬磁王」朗誦杜甫詩作,英文翻譯唐詩是對文化的發揚還是災難?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使得中國這個古老的國度既神秘又有很深的文化底蘊,也讓中國在世界上也屬於文化大國。英國BBC近日就上線了一部講述中國詩文化的紀錄片,短短59分鐘的時長細數了詩聖杜甫的一生。除了這部紀錄片並沒有能夠講明白杜甫所代表的真正的文化,只能像一個「概論」的原因向西方國家介紹了杜甫的一生。更大的原因在於中國觀眾對於英語翻譯詩作持不滿意的態度。
  • 中國著名翻譯家楊憲益
    1953年調任北京外文出版社翻譯專家,曾與夫人戴乃迭(英籍中國文化學者)合作翻譯中國古典小說《魏晉南北朝小說選》、《唐代傳奇選》、《宋明平話小說選》、《聊齋選》、全本《儒林外史》、全本《紅樓夢》等,均先後由北京外文出版社出版。
  • 引領年輕人走近歷史 大型歷史紀錄片《中國》今晚開播
    華聲在線12月7日訊(新湖南客戶端·華聲在線記者 陳薇)今晚19時30分,大型歷史紀錄片《中國》在湖南衛視、芒果TV雙平臺開播。《中國》由湖南衛視、芒果TV、北京伯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湖南衛視、北京伯璟聯合攝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