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米,600天,刷新再刷新!「玉兔二號駕駛日記」

2020-12-18 人民資訊

2020年8月12日20時34分,玉兔二號從月夜休眠中醒來,進入第二十一月晝的工作期。

徵途足「裡」,志在遠方

500米,也就是中國傳統計量單位的一裡地。上個月晝玉兔的行駛裡程定格在了490米,沒能在上一次休眠前實現一裡地的突破,駕駛員們心裡不免有些遺憾,期待這個月晝能有更遠的突破。

喚醒之後,玉兔移動一步,行駛裡程就達到了498.7米,這是真正一步之遙的距離,大家仿佛在觀看賽點爭奪一樣亢奮了起來,摩拳擦掌準備見證這一歷史時刻。

記錄近在咫尺,然而想要達到卻不是那麼容易,玉兔需要在幾個小坑之間輾轉騰挪。駕駛員們經過反覆測算,終於選定了一條道路,讓玉兔從幾個小坑中間突出重圍。

玉兔突破500米的路徑規劃

測算完畢後,駕駛員們將策略生成參數上注至玉兔,隨後屏住呼吸盯著監視顯示器見證這一歷史性的時刻,此刻23秒一幀的遙測也顯得尤為漫長。大家心裡默數著3、2、1,終於,移動的遙測下傳成功,這次移動了7米,玉兔的移動裡程累計達到505.756米,成功跨進了500米大關,在月球背面實現了「裡」程的突破。

玉兔行駛路徑反投影

這一裡路的突破,是過往21個月積累和堅守的見證,凝注了駕駛員們的精力和心血。移動結束後,駕駛員們操控玉兔回頭一望,拍下了這張全景圖。也許在大家眼裡看不出來每張月面行駛路徑照片的差別,但在駕駛員的眼裡,每張照片都存儲了他們太多的回憶。

從2018年12月8日的凌晨,玉兔二號乘坐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開始了背井離鄉的全新旅程。這一啟程,去的就是人類未曾涉足的月球背面,從那一刻開始,駕駛員們的心就一直隨著我們的「中國兔」而跳動。著陸月背、環拍四周、兩器分離,每一個動作都在他們的反覆測算之下進行,兩器互拍、探測石塊、休眠喚醒,每走一步都是他們細心規劃的結果。路程化作車轍蜿蜒在月面上,如一條隨風飄蕩的絲線,串聯著每一個停頓、轉折,也串聯著駕駛員們一年多來陪伴玉兔巡遊月背的興奮喜悅、緊張感動。

玉兔突破「裡」程後回望來路

攜手鵲橋,七夕相依

2020年8月25日是我國傳統的七夕,傳說牛郎織女在那一天會踩著喜鵲搭成的「鵲橋」,跨過天河相會。神話中的鵲橋我們不曾得見,但是真正的「鵲橋」卻一直與玉兔二號相伴。

這一天玉兔二號要在「鵲橋」中繼星的協助下進入月夜休眠,也就是這一晚,玉兔二號在月背工作即將達到600天。作為巡視探測的主角,玉兔被給予了厚望,也獲得了全世界的關注,但是這一切的實現都離不開那個架在地月之間的「鵲橋」。

「鵲橋」中繼星是2018年5月21日先於玉兔發射升空的,截至七夕這天,它已經圍繞地月L2點運行了827天了。在一個「我愛你」的日子它離開地球,如今又守護玉兔共度七夕。

從2019年1月3日落月開始,600天的時間裡,在「鵲橋」的中繼通信下,嫦娥四號實現了軟著陸,玉兔二號完成了分離和移動的全部動作,邁出了人類月背探索的第一步,打破了一個又一個的移動記錄,測量了月背最低溫,探測了月背巡視區形貌和礦物組成,還超越前蘇聯的「月球車一號」,成為月球上的「壽星車」。

休眠的時間越來越近了,生存裡程也一分一秒逼近600天。駕駛員們早早地來到機房,守候著準備休眠的玉兔二號。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設置、下卸、確認,LED屏幕上的時間終於從599天跳到了600天,此時玉兔正在收攏太陽翼,它仿佛是在向天上的中繼星揮手致謝,若是玉兔二號可以說話,此刻一定在說:「鵲橋,謝謝你的守護,今夜七夕,幸而有你。晚安,我們下個月見!」

長管團隊持續守護

相關焦點

  • 「玉兔二號」又醒了!刷新紀錄
    來自國家航天局的消息,嫦娥四號巡視器「玉兔二號」和著陸器分別在3月18日7時30分、23時38分結束月夜「休眠」,在陽光照射下自主喚醒,進入第十六月晝工作期。目前,設備運行狀態良好,各項指標正常。△大型深坑照片在第十六月晝期間,「玉兔二號」月球車將沿規劃路線向北偏西方向行進,通過全景相機成像、紅外光譜分析等手段,勘測地形地貌、分析月表物質,而嫦娥四號著陸器將開展月背低頻射電天文探測和月球環境探測研究,獲取更多科學數據。截至3月18日24時,「玉兔二號」月球車已在月背存活440天,持續刷新月球車在月球表面存活時間的紀錄。
  • 玉兔二號月球迎來家人「玉兔二號駕駛日記」
    站在這個點四面眺望,兩個直徑9米左右的撞擊坑分列左右,在和煦陽光的輝映下,坑底的風光一覽無餘,星星點點的石塊昭示著億萬年前月亮女神對天外來客的一個擁抱。轉眼間,玉兔二號月球車已經在月球背面生存了24個月晝,累計移動了589.6米,在月球背面堅毅前行,不斷傳回一張張精美的月球圖片和珍貴的科學探測數據。24個月晝不算閏月的話已經是2個「陰曆年」,玉兔二號即將在月背度過自己的陰曆生日。
  • 玉兔二號行駛裡程突破600米 玉兔二號和嫦娥四號的關係
    玉兔二號行駛裡程突破600米 玉兔二號和嫦娥四號的關係時間:2020-12-22 18:34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新裡程碑!玉兔二號行駛裡程突破600米 玉兔二號和嫦娥四號的關係 最近嫦娥五號的消息一直都沸沸揚揚,而嫦娥四號我們幾乎都快忘記了,今日 消息玉兔二號行駛裡程突破600米,又一次帶我們看到了嫦娥四號,那麼玉兔二號和嫦娥四號的關係是什麼呢?玉兔二號還在   原標題:新裡程碑!
  • "玉兔二號"行走突破300米 嫦娥四號進入第十一月夜
    截至目前,巡視器在著陸器西北方向218.11米,累計行走裡程成功突破300米,達到318.621米,再次刷新我國探測器的行走紀錄。 (原標題:「玉兔二號」行走突破300米,刷新我國探測器行走紀錄)
  • 「玉兔二號」月球車行駛裡程突破600米
    北京12月22日電 (郭超凱)記者22日從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獲悉,「玉兔二號」月球車行駛裡程突破600米。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於12月22日5時和12月21日19時22分完成第25月晝工作,按地面指令完成月夜模式設置,進入月夜休眠。
  • 玉兔二號行駛裡程突破600米 小兔子走在探月前沿振奮人心!
    玉兔二號行駛裡程突破600米 小兔子走在探月前沿振奮人心!時間:2020-12-23 14:00   來源:中國探月工程微信公號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玉兔二號行駛裡程突破600米 小兔子走在探月前沿振奮人心!
  • 「國潮玉兔」慶中秋 天貓攜手完美日記再造爆款新品
    當傳統中秋佳節遇上神秘宇宙科技、潮流美妝搭上太空航天,在拓寬國潮跨界的邊界同時,再次刷新了大眾的想像力。具體表現在外觀設計上,新品專門創作了全新的產品icon形象,以帶有濃鬱科幻元素的「玉兔」搭配鼎鼎大名的 「玉兔號月球車」以及月球探測器,充分展示中國航天事業的偉大成就與探索精神。
  • 玉兔二號月球行駛超600米,神秘月球中國探索全貌,再次搶先國際
    圖為月球探測器和月球車 月兔二號重大突破 近日據新浪科技綜合消息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於12月22日5時和21日19時22分完成第25月晝工作,按地面指令完成月夜模式設置,進入月夜休眠。
  • 月球車玉兔二號向地球發來祝福
    1 2公裡「綠肺」即將到來 成華區建設的東站綠軸公園二期工程計劃於年底前完工,將實現東站綠軸公園和塔子山公園串聯成片,形成長度2公裡、佔地500
  • 「玉兔二號」在月球行駛裡程達600米
    本文轉自【光明日報】;從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獲悉,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於12月22日5時和21日19時22分完成第25月晝工作,按地面指令完成月夜模式設置,進入月夜休眠。截至22日,著陸器和月球車已在月面工作719天,月球車累計行駛600.55米。
  • @所有人,「玉兔二號」發來的祝福請查收
    剛剛,月球車「玉兔二號」在官方微博上送出中秋祝福。還畫了一張「玉兔二號」和「玉兔號」「兩隻兔」在這塊月亮上蹦躂的圖。據了解,「玉兔二號」是「嫦娥四號」任務著陸器攜帶的巡視器(月球車),兩者在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成功著陸月球背面,隨後成功分離開始就位探測和巡視探測任務。
  • 「玉兔二號」刷新紀錄,傳來大量「月球信息」
    不過,我國結合嫦娥三號的月球著陸經驗,再加上不斷提升的航天技術,終於設計出能夠在月球背面著陸的嫦娥四號。前年,中國再次進行了一次「巡視勘察月球」的計劃,不過與以往的勘查計劃不同,我國這次主要勘查月球背面的地形。要知道,這可是人類首次進行月球背面的巡視勘察任務。可想而知,這是中國航天領域的一個重大突破。
  • 嫦娥四號、玉兔二號又醒啦
    來自中國探月工程的官方消息,1月7日10時29分,「玉兔二號」月球車順利喚醒喚醒,1月8日03時13分,「嫦娥四號」著陸器順利喚醒,迎來了第26月晝。從2019年1月3日落月至今,嫦娥四號已工作736個地球日,繼續刷新人類探測器在月球背面工作的記錄。
  • 玉兔二號獲得首幅月背長500米、深50米地質剖面圖
    中國工程院院士、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介紹,玉兔二號月球車創造了月面工作最長世界紀錄,獲得了月球背面長度近500米、深度為50米的第一幅地質剖面圖,還有月球礦物組分、空間環境等寶貴數據。截至今年4月,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已在月球背面工作16個月晝,目前性能穩定、狀態良好。
  • 「玉兔2號」即將突破500米,它在月球上看到了啥?有3個重大發現
    9天前,月球上傳來了一則好消息,月球車「玉兔2號」結束了14天的休眠,即將執行新的科學任務,向500米處挺進。 繼月兔號之後,玉兔二號於2019年1月3日登上了月球背面,成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輛在月球背面運行的移動探測器。玉兔二號設計速度為每小時200米,也就是每秒5釐米左右,但為了安全起見,科學家還是讓它一直以每秒2釐米的速度前進。
  • 玉兔二號揭示「不明膠狀物質」可能成因
    關注玉兔二號的讀者還記得嗎?咱們的玉兔在第八月晝發現的膠狀物質,就是那個躺在撞擊坑裡,散發著彩色光芒的神秘角色。自從去年駕駛員們在玉兔二號下傳的照片中發現了它,科學家們就開始了對這一膠狀物質「前世今生」的探索,最近他們又有了最新突破。
  • 「玉兔二號」月球車行駛裡程突破600米,完成第25月晝工作
    本文轉自【中國探月工程】;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於12月22日5時和21日19時22分完成第25月晝工作,按地面指令完成月夜模式設置,進入月夜休眠。截至今天,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已在月面工作719天,月球車累計行駛600.55米。
  • 「玉兔二號」在月球行駛裡程達600米首次在月球表面探測到太陽高能...
    記者陳海波從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獲悉,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於12月22日5時和21日19時22分完成第25月晝工作,按地面指令完成月夜模式設置,進入月夜休眠。截至22日,著陸器和月球車已在月面工作719天,月球車累計行駛600.55米。
  • 玉兔二號又醒了,已在月背工作618天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9月1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從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獲悉,今天,已在月球背面工作618天的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再次受光照自主喚醒,分別於9月12日5時15分和9月11日11時54分,迎來第22月晝工作期。
  •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全家福來了!玉兔二號行駛裡程突破600米!
    該火箭長32.6米,最大直徑3.35米,起飛重量190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1.8噸,推進劑使用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它是中國運載火箭的基礎型號,共執行過4次發射任務。以長徵二號火箭為原型,先後研製出長徵二號甲、長徵二號丙、長徵二號丁、長徵二號E、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形成長徵二號系列運載火箭。目前,「長徵二號」已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