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參考消息·參考智庫舉辦「『後安倍』時代日本政治及外交走向分析」研討會。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及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相關專家,共同就「後安倍」時代日本政治及外交走向等議題進行研討。
與會學者認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辭職對日本政治衝擊巨大,但不至於造成日本政壇結構性變化:日本政壇仍將保持自民黨「一黨獨大」的局面,出現較大在野黨可能性不大;自公聯合執政格局仍將保持穩定。安倍辭職將對自民黨內部產生較大影響:首先,自民黨內「安倍獨強」將被「多強競爭」的局面取代,菅義偉、岸田文雄、石破茂、河野太郎及小泉進次郎等人都是「潛力選手」,但目前來看,菅義偉更具壓倒性優勢;其次,自民黨派閥政治的文化影響或將弱化,能力主義思維在上升。從安倍選擇退下的時機看,其可能仍將對日本政治產生較大影響力。
關於日本國內政治,有學者認為,除關注自民黨派閥政治外,其他黨派的動向也值得關注。執政聯盟中的公明黨和在野黨對防衛政策、疫情管控等均提出有所建樹的觀點和對策,其在一定程度上將影響日本具體政策制定及民意選情。
關於日本政局的穩定性,有學者指出,新一屆政權能否保持長期穩定,還有待觀察。總體而言,無論誰將當政,未來一年日本政府的政策重點將集中於疫情管控、恢復經濟和籌辦東京奧運會等方面,繼續延續安倍政府政策的可能性較大;明年9月自民黨總裁選舉將是關鍵時間節點,屆時總裁選舉結果或對日本政局造成較大影響。
關於「後安倍」時代日本外交走向,與會專家一致認為,短期內日本對華政策轉向可能性不大,中美關係或成影響未來中日關係的重要不確定因素。有學者認為,近年來,中美關係持續緊張,美加大對日脅迫拉攏,安倍政府後期對華政策出現一些消極動向。未來一段時間,日本仍將在中美間尋求綜合平衡,但「對華協調」空間有限,可能在安全與科技競爭領域與美保持一致。對於中日關係而言,未來最大挑戰在於如何合理管控分歧,避免中日關係被外部負面因素拖入陷阱。
來源 | 參考消息智庫
作者 | 李賽
微信編輯 | 姜濤
微信審核 | 田欣
致無可替代的你:
在看是了解 點讚是態度 分享是美德
點亮星標不走散
獨一無二的參考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