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智庫舉辦「'後安倍'時代日本政治及外交走向分析」主題研討會

2021-03-05 參考消息

9月2日,參考消息·參考智庫舉辦「『後安倍』時代日本政治及外交走向分析」研討會。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及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相關專家,共同就「後安倍」時代日本政治及外交走向等議題進行研討。

與會學者認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辭職對日本政治衝擊巨大,但不至於造成日本政壇結構性變化:日本政壇仍將保持自民黨「一黨獨大」的局面,出現較大在野黨可能性不大;自公聯合執政格局仍將保持穩定。安倍辭職將對自民黨內部產生較大影響:首先,自民黨內「安倍獨強」將被「多強競爭」的局面取代,菅義偉、岸田文雄、石破茂、河野太郎及小泉進次郎等人都是「潛力選手」,但目前來看,菅義偉更具壓倒性優勢;其次,自民黨派閥政治的文化影響或將弱化,能力主義思維在上升。從安倍選擇退下的時機看,其可能仍將對日本政治產生較大影響力。

關於日本國內政治,有學者認為,除關注自民黨派閥政治外,其他黨派的動向也值得關注。執政聯盟中的公明黨和在野黨對防衛政策、疫情管控等均提出有所建樹的觀點和對策,其在一定程度上將影響日本具體政策制定及民意選情。

關於日本政局的穩定性,有學者指出,新一屆政權能否保持長期穩定,還有待觀察。總體而言,無論誰將當政,未來一年日本政府的政策重點將集中於疫情管控、恢復經濟和籌辦東京奧運會等方面,繼續延續安倍政府政策的可能性較大;明年9月自民黨總裁選舉將是關鍵時間節點,屆時總裁選舉結果或對日本政局造成較大影響

關於「後安倍」時代日本外交走向,與會專家一致認為,短期內日本對華政策轉向可能性不大,中美關係或成影響未來中日關係的重要不確定因素。有學者認為,近年來,中美關係持續緊張,美加大對日脅迫拉攏,安倍政府後期對華政策出現一些消極動向。未來一段時間,日本仍將在中美間尋求綜合平衡,但「對華協調」空間有限,可能在安全與科技競爭領域與美保持一致。對於中日關係而言,未來最大挑戰在於如何合理管控分歧,避免中日關係被外部負面因素拖入陷阱

來源 | 參考消息智庫

作者 | 李賽

微信編輯 | 姜濤

微信審核 | 田欣

致無可替代的你:

在看是了解 點讚是態度 分享是美德 

點亮星標不走散

獨一無二的參考君

↓↓↓

相關焦點

  • 後安倍時代,日本政治格局將發生怎樣的變化?
    圖|人民視覺儘管國內、國際各路媒體早先已對安倍本人的健康狀況有所揣測,但消息一出仍一石激起千層浪——安倍的突然辭職為日本政壇留下太多的未知數和可能性:誰將接替自民黨總裁席位?繼任者面臨怎樣的挑戰與壓力?後安倍時代的日本政治格局將發生怎樣的變化?
  • 「安倍外交學」與「安倍經濟學」一體兩面的戰略互動關係(全文)
    文章指出:「安倍外交學」 與「安倍經濟學」是一枚硬幣的兩面。前者是後者的靈魂、精髓和前提,後者是前者的最終戰略指向,兩者呈正比關係。日本以東亞大變局和美國重返東亞為契機,利用其慣用的傳統地緣政治戰略和嫻熟的外交手腕,試圖通過製造新的對立和衝突,將日本獨一無二的地緣政治優勢,非常巧妙地轉化為強大的地緣經濟優勢,以重溫舊夢,再次崛起。
  • 英國智庫發表惡毒報告,安倍火速跟風,表示贊同
    最近,英國某智庫專家又發布了一份針對印太地區的報告,明顯是居心叵測。根據媒體報導,英國某智庫發布了一份關於自由開放的印太的相關報告,表示英國在「脫歐」之後應該將軍事、金融和外交資源等重點集中在印太地區,目的就是為了應對中國。報告還分析到,英國需要在印太地區加強所謂的存在感,畢竟該地區在全球的地位越發重要,人口、經濟產出所佔全球的比例都很大。
  • 線上讀書會|「後安倍時代」的日本走向何方?
    「後安倍時代」的日本走向何方?,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日本結束了首相任期史上最長的「安倍時代」。曾被講者稱為「右翼指數」最高的安倍晉三,在外交上不僅鞏固了美日同盟,同時又能使中日關係重回軌道,究竟安倍是如何做到的?其外交戰略有何特徵?揚言堅持「安倍路線」的菅義偉新政府,在內政與外交上將帶領日本走向何方?
  • 日本中文導報:安倍再上路 或展露政治靈活性
    日本中文導報:安倍再上路 或展露政治靈活性 2014-12-31 14:42:1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吳合琴 日本《中文導報》日前刊文分析,經此一役,自公執政聯盟進一步鞏固了國會優勢,日本政壇強化了一黨獨大的政治局面,安倍現政權再獲四年充裕的執政時間,自民黨更擴大了對內對外的話語權和政策力度,其政治靈活性和實用主義傾向將顯露出來。  文章摘編如下:  本屆國會眾議院選舉,12月14日舉行了全民投票,當晚各地開票宣布選舉結果。
  • 吳懷中:2019 年日本政治研究綜述
    2.行政體制方面的研究成果有:何曉松的《日本「首相官邸主導型政治,,的比較政治制度論分析》(《東北亞學刊》2019年第5期)和《日本政治生態變化及中國的外交戰略應對》(《外國問題研究》2019年第2期)。
  • 安倍「地球儀外交」能讓日本「正常化」嗎?
    安倍所推行的「地球儀外交」,是經過精心策劃的一場外交大公關,最終目的是使日本重新成為一個「正常國家」,擁有完全自主的國防和外交,並進而推動日本成為政治和軍事大國。為此,日本右翼認為需要改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形成的國內體制,核心是對和平憲法進行修改,擺脫憲法對日本行使武力的限制。還認為要扭轉東京審判史觀,淡化日本曾經的侵略歷史。  外交是為內政服務的。
  • 讀賣新聞:日本學者支招安倍如何對付中國
    參考消息網12月24日報導 日本《讀賣新聞》12月19日刊文稱,伴隨著日本版國安會(國家安全保障會議,英文簡稱NSC)的啟動,題為「安倍政府一周年及未來方向——外交和安全戰略」的研討會本月12日在早稻田大學國際會議廳召開。
  • 絲路金橋國際智庫首期國際戰略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曾任外交部發言人唐國強主持為了貫徹落實國家在民營企業座談會的講話精神和國家「一帶一路」倡議,2019年元月10日絲路金橋國際智庫首期國際戰略研討會在北京國際飯店舉行。》,原中國人民外交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玉和大使就《北部非洲的發展機遇》等熱點話題進行了主題演講。
  • 修憲、外交、經濟、奧運:安倍壯志未酬,日本站到十字路口
    另一邊,新任首相的競爭者已按耐不住激動情緒,安倍辭職的話音剛落,日本前外相、自民黨政調會長岸田文雄和前自民黨幹事長石破茂均表明,有意角逐自民黨總裁一職。據共同社28日報導,自民黨考慮在9月15日舉行總裁選舉。  安倍要掛冠而去,從8月28日這一晚開始,日本政壇的暗流已演變為洶湧巨浪,它將推動「後安倍時代」走向何方?
  • 「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研討會舉行
    新華網北京12月10日電(薛筆犁)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全球戰略智庫主辦的國際形勢研討會10日在京舉行。圍繞「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的主題,與會專家就疫情大背景下的大國外交、國際秩序、全球治理、中美關係等當前國際熱點話題進行深入探討,旨在通過學術交流,及時總結經驗,研判國際環境的變化趨勢以及新形勢下中國外交的目標與任務。
  • 2019中日關係研討會在上海交通大學日本研究中心舉行
    在此背景下,由上海交通大學日本研究中心主辦,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和外國語學院協辦的「2019中日關係研討會」於2019年5月25日在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北四樓舉辦。本次研討會旨在發揮國內相關單位和學科的學術資源和研究優勢,探討新時代中日關係的定位和走向,圍繞中日外交政策、國際環境和中日關係、日本經濟和中日合作三個議題展開討論,為中日關係的進一步發展貢獻智慧。
  • 加強「智庫公共外交」 提升國家話語權
    傳統公共外交理論認為,公共外交是以政府為行動主體,以國外公眾為目標受眾的外交行為。隨著世界政治格局和國際秩序的深刻變化、信息傳播技術的快速發展、輿論的不斷多元化和後真相時代的來臨,傳統公共外交已完全無法適應國際關係的需要。
  • 日本效仿美國建安全局 安倍加強外交國防掌控權
    中新網11月22日電 一份旨在設立國家安全保障會議(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 簡稱NSC)的法案很可能在日本國會獲得通過。美國媒體22日刊文分析稱,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意圖用更多餘地來加強對日本外交和國防政策的掌控。這個擬議中的機構將提升首相官邸在制定安全政策和收集情報方面的指揮功能。
  • 總裁誕生,日本首相也定了!安倍或已開啟「垂簾聽政」時代
    菅義偉在當選日本自民黨新總裁後進入總裁辦公室,並且坐在總裁椅上拍攝了紀念照。他表示:"這種美妙的感覺,一直讓自己無法平靜"。據《每日新聞》的報導稱,菅義偉在擔任內閣房官時一直保持著嚴肅的表情,但是在勝選自民黨總裁時卻罕見地露出了柔和的表情。
  • 大前研一:安倍「跪式」外交,成就不及前首相腳丫!
    安倍幹了什麼?據日本媒體news-postseven網站5日報導,日本評論家大前研一就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談、以及訪問珍珠港等系列事件展開分析,評價安倍的現有外交政策是「屈從美國,成就不及前首相中曾根腳丫」。
  • 郭周明:日本智庫為何能產生「經世之學」
    1997年代亞洲經濟危機爆發後,日本大大小小的智庫紛紛面臨資金來源壓力問題。伴隨著「平成蕭條」,來自政府、企業及個人的項目來源大大減少。大中型企業大量破產倒閉導致其旗下所成立的各類智庫型研究機構也不得不解散關門。日本智庫在這一階段走向低迷,同時向多元化和非營利性方向發展。
  • 安倍展開「俯瞰地球儀」外交攻勢 難掩內心焦慮
    中新網5月22日電 據日本放送協會(NHK)22日報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表示,為推進自身主張的「俯瞰地球儀的外交」,6月份他將赴比利時參加G7首腦峰會,並訪問義大利等國家。此外,安倍目前正在考慮7月份後訪問澳大利亞等大洋洲國家及中南美各國。  報導指出,安倍打著「俯瞰地球儀的外交」旗幟,積極推進首腦外交,到目前為止已經訪問了37個國家。
  • 紀念戰後7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從戰爭、對立走向和平——來自...
    2015年11月21日,由日本華人教授會議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抗日戰爭研究》編輯部和臺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蔣介石研究群協辦的紀念戰後7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從戰爭、對立走向和平——來自歷史研究現場的寄言
  • 全國外交話語及外事外交翻譯研討會在鄭舉行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構建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話語體系,提升中國國際話語權和對外形象,全國第二屆外交話語及外事外交翻譯研討會將於2019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在鄭州大學(主校區)舉行,會議主題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與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話語體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