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對於所有工作的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畢竟社保關係到自己的退休養老金與醫保報銷的個一系列的問題。而前不久,90後每份工作的工作年限不到一年的話題上了熱搜。
於是很多職場人士就困惑了,離職後通常會有一段空檔期,有的人幸運能夠無縫連接,有的人不夠走運,就要花幾個月的時間才能夠入職。
那麼,離職後社保斷繳一個月,會有哪些影響呢?現在知道還不晚。
實際上,由於社保的繳納本身是按照累積的形式,所以對於養老金的影響是不大的。也就是說,只要在退休之前,你的社保一共繳納了滿15年,那就可以享受退休後的養老金。
即便中間出現了空檔 ,不管是一個月還是一年,幾乎沒有影響。
但是,對於醫保來說,這裡的區別就大了。
我們都知道,現在的社保和醫保已經綁定在一起了。社保卡可以當作醫保來使用。如果社保出現斷繳幾個月,對於醫保來說,有哪些影響呢?
首先,如果醫保斷繳不超過3個月,只要能夠在入職後補繳,或者以個人的方式進行補繳,那麼問題就不大,補繳後醫保的斷繳記錄就會消失,這樣就不會影響日後醫保的使用。
但是如果醫保的斷繳超過3個月,則需要在補繳後的第3個月才能夠使用醫保。這樣計算,可以知道如果斷繳的時間超過了3個月,最後能夠使用醫保的時間,間隔至少在半年以上。
所以三叔也建議大家,如果沒有必要,最好不要出現社保斷繳超過3個月的情況。儘量控制在3個月以內。如果實在3個月之內找不到工作,也要按照個人的名義進行繳納。
這樣萬一有需要,就不會出現醫療費完全自己負擔的情況了。
綜合來說,其實離職後社保斷繳,按照3個月為標準,如果在3個月以內,那麼產生的問題和 影響就不大,如果超過了3個月,就需要警惕了。
看到這,你對於社保有哪些小技巧和注意須知嗎?歡迎來評論裡和三叔留言互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