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對中國人最重要的考試之一,就相當於古代的科舉考試,都期盼金榜題名。可以說為了同一個目的,考生們是頻出怪招,讓閱卷老師應接不暇!
高考
2009年6月17日,國內著名的文字資料網站「國學數典」論壇出現了一篇名為《高考閱卷花絮:四川驚現甲骨文作文》,一時間這則消息在網絡上瘋傳,這篇文章的作者黃蛉也成了一名「文藝網紅」。
▼
黃蛉,2009年的高考已經是他二戰了,面對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盛況,黃蛉自認為按照正常情況自己並不出彩,因此才選擇用甲骨文寫一篇文章,希望能引起社會的注意。因為之前曾報導復旦大學的劉釗教授破格錄了一名三輪車夫當研究生,只因為三輪車夫在研究甲骨文。
黃蛉
迄今已經被認知的甲骨文只有1000多字,黃蛉本身大概能寫800左右。考前一周,黃蛉拿著高考須知,他發現上面並沒有規定不能用古文寫字,與是他就下定決心冒一次險。高考語文作文整整佔去了他一個半小時的時間,但最後卻只拿了6分的成績。
▼
發現黃蛉作文的當地語文一組的閱卷老師,一個字都不認識的他當即傻眼了,只能向閱卷組組長匯報,同樣組長也是一臉茫然只能想質檢組報告,結果可想而知,質檢組也不認識。為了高考的嚴謹性和公平性,質檢組只能聯繫了古文字教授進行翻譯。
黃蛉作文
最後,高考閱卷組根據古文學家的翻譯對黃蛉的作文進行了評分。閱卷組發現,這篇作文嚴重偏離主旨,屬於跑題作文,雖然用甲骨文寫作,但是最終還是只給了6分的低分,最終的高考成績也只有428分,這樣的成績是很難上什麼好的大學的。
但是這篇名為《熟悉》的文章還是吸引了不少學校的眼球。當即,西南財大天府學院就給黃蛉拋出了橄欖枝,但是由於該校並沒有文字方面的專業,最終也沒能錄取。
▼
2009年8月,教育部組織了四川大學的一批古文字專家對黃蛉進行了測試,測試結果非常滿意。9月初,黃蛉意外收到了四川大學錦城學院的錄取通知書,並且在兩年的時間裡完成了兩級跳,有幸到四川大學本部學習。
黃蛉
四川大學還專門為黃蛉返聘了退休的古文專家何崝老師對黃蛉進行一對一輔導。這本來應該是皆大歡喜的局面,但是2011年11月,何崝老師向學校遞交了辭職申請,理由是學生有些浮誇,只知道吹噓自己,而且學習方面並不理想,對甲骨文也並沒多大的造詣。
「天才向左,瘋子向右」,黃蛉究竟是天才還是瘋子,你們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