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清明節寫的詩詞絕唱,逆境中的人生感悟,留下兩句經典名句!

2020-12-27 有伴陪你讀詩詞

新館疫情席捲全球,突破百萬的數字觸目驚心,無論有沒有「雨紛紛」,今年的清明都是「煙雨暗千家」了。

《望江南·超然臺作》: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寒食後,酒醒卻諮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寒食在清明前一(或二)天,清明節源自寒食節。清明雖不是「佳節」,但同樣會令遊子們「倍思親」。唐代詩人韋應物《寒食寄京師諸弟》就寫道:「雨中禁火空齋冷,江上流鶯獨坐聽。把酒看花想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超然臺原本是密州(今山東諸城)城北一個廢棄的高臺,1075年8月,蘇軾赴任密州知州的次年,即砍來「安秋、高密之木以修補破敗」,並由其弟蘇轍題名「超然」,每當「雨雪之朝,風月之夕」,都在臺上飲酒、看風景。

1076年暮春,蘇軾登上臺子,眺望煙雨春色,大概是想起了子由,寫下了這首《望江南》。

上片寫景,春風、春雨和春花的描寫都呼應著首句的「春未老」。蘇軾從超然臺俯瞰密州城,滿城春色盡收眼底,既有「千家」的宏大壯闊,又有「煙雨」的細膩溫柔。「試上」是想與他人分享這眼前的美景,為下片的抒情做好了鋪墊。

下片寒食後,進一步點名了清明時令。酒醒卻嘆息,說明本是想借酒消愁,不想事與願違。為何愁,是何愁?故國即是故,這愁也便是思鄉之愁。清明本該是回鄉祭祖之時,卻欲歸而歸不得,看到蘇澈所題的「超然臺」三字,見字如見人,引發了蘇軾的鄉愁。

酒也喝了,酒醒卻依舊諮嗟,如何破?或許蘇軾由眼前的新火(寒食禁火)和新茶,想到自己還未老,還有很多「新」的事要去做,又怎能在諮嗟中荒廢年華呢?結尾「詩酒趁年華」呼應了首句「春未老」,至此,全詞也進入了「超然」的最高境界。

清明上河圖局部

蘇軾去密州是因反對王安石變法自請外放,除了會有仕途不順的煩惱,作為一個心繫百姓的官員,回頭再看詞中「暗千家」三字,或也是他憂民思想的體現。

三年後,蘇軾再赴湖州,因蘇臺詩案險遭殺身之禍,此後不斷被貶,跌沛流離。真的很不幸,蘇軾也成為這千家之一。

蘇軾清明節寫的詩詞絕唱,逆境中的人生感悟,留下兩句經典名句!

相關焦點

  • 宋代蘇軾在逆境中1首詞,不畏人生沉浮,笑傲風雨,令人感悟至深
    蘇軾是宋朝大文學家,詩人,特別是在詞的寫作上成就非凡。他在詞體上,大膽創新,提高了詞在文學上的地位,形成獨立的抒情詩詞形式。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蘇軾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賞析:詩詞的首句渲染了暴雨風狂、眾人澆得像落湯雞的尷尬場景。第二句在風雨中照舊徐步前行又吟嘯,「何妨」有一點俏皮,表現了到逆境樂觀曠達的心態。第三句是寫雖然是拄著竹杖,腳穿草鞋行走在泥濘的路上,但就像騎著馬一樣的輕鬆,這是一種還好的心態。
  • 蘇軾感悟人生的10句經典詩詞,字字珠璣,美得讓人心醉!
    蘇軾(1037-1101年),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號東坡居士,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詩詞豪放,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共有詩文3637篇。下面我給大家梳理一下蘇軾感悟人生的10句詩詞名句,美得讓人心醉!1.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 蘇軾詩詞名句賞析
    蘇軾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詩人,豪放派詞人代表。蘇軾的詩詞名句不計其數。
  • 蘇軾被貶黃州,寫下宋詞中最豪放的一首詞,開篇就是千古名句
    蘇軾與其父親蘇洵、弟弟蘇轍並稱「三蘇」,父子三人一起名列唐宋八大家,在歷史上,或許唯有同樣才名俱佳的曹操父子三人能夠 與之相比較。蘇軾的一生,固然名滿天下,可是仕途上卻甚為曲折,可以說是歷盡磨難、屢遭迫害。可是不管遇到怎樣的困難,他都始終不改其樂觀的天性。堅守自己的人生準則與底線,不為強權而折倒,蘇軾在人生逆境中的灑脫與達觀,歷來為後世之人所稱道。
  • 蘇軾臨死前,給兒子留下一首詩,首尾兩句相同,卻被後世奉為經典
    蘇軾臨終前回首往事,不禁感慨萬分,此時的他身老體衰,萬事消磨,對人生自然有了一番不同於年輕時的感悟。於是他提筆為兒子留下了這麼一首詩,希望兒子能夠藉此機會感悟人生,以後少一些挫折和坎坷。這首詩最大的亮點,就是首尾兩句完全相同,雖然看上去不倫不類,但其中卻充滿了人生的大智慧。
  •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詩詞中的15個「人生」名句,說盡人生百味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今天來讀詩詞中的15個「人生」名句,說盡人生百味。1、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清代·納蘭性德《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與意中人相處應當總像剛剛相識的時候,是那樣地甜蜜,那樣地溫馨,那樣地深情和快樂。但你我本應當相親相愛,卻為何成了今日的相離相棄?
  • 蘇軾一首經典的詞,後兩句讓人醍醐灌頂,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蘇軾可以說是中國古代最有情懷的一位大詩人,詞作家,書畫家,他在詩詞方面的造詣,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他的很多詩詞無論是在當時,還是在後世,那都是起到非常深遠的影響。相信只要一提起他的詩詞,大部分的中國人,那麼都是能夠來上那麼一兩句。
  • 詩詞中的人生絕句:李白的灑脫,解不開李煜的憂愁
    人生是一場漫長的旅行,應該在意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不同的人,經歷不同,性格不同,看風景的心情不同,感悟到的人生也就不同。這一點,在名人詩詞中,有著最直觀的體現。一、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出自唐代李白的《將進酒·君不見》。大意是:人生在世,得意時就要盡情享受歡樂,不要讓酒杯空對著皎潔的明月。
  • 蘇軾名句「天涯何處無芳草」人人皆知,上一句是什麼?很少人知道
    因此 當牆外的路人慢慢聽不到牆內佳人的歡笑聲後,便仿佛自身的痴情被少女的絕情所傷了,即詞的最後兩句「笑漸不聞聲漸悄,痴情卻被絕情惱」。痴情的是蘇軾,絕情的則是人生中的眾多無奈。不難看出,這首詞包括著蘇軾的感懷家世之情,包括著蘇軾的思鄉之情。與此同時也有些人依據字面意思,純粹作為愛情來表述。
  • 蘇軾這一名句被馬雲引用,藏在詩詞裡的氣節,流傳了800年!
    之前,馬雲在自己的首部電影《功守道》中,以一句經典臺詞「一點浩然氣,千裡快哉風」可謂吸粉無數,這句詩出自大文豪蘇軾的《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宋神宗元豐三年蘇軾被貶黃州,與同樣遭際的張懷民,也就是張偓佺一見如故,常常於江邊築亭聽風觀水。
  • 蘇軾這一名句被馬雲引用,藏在詩詞裡的氣節,流傳了800年
    之前,馬雲在自己的首部電影《功守道》中,以一句經典臺詞「一點浩然氣,千裡快哉風」可謂吸粉無數,這句詩出自大文豪蘇軾的《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宋神宗元豐三年蘇軾被貶黃州,與同樣遭際的張懷民,也就是張偓佺一見如故,常常於江邊築亭聽風觀水。
  •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抬手寫下一首詞給蘇轍,開頭7字就是千古名句
    這首詩的開篇便是千古名句,結合唐朝詩人溫庭筠《更漏子》中的「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滴到天明」,以此來抒發自己的被貶和分離的愁苦心緒,後一句的「無覓處」三個字更是點睛之筆,表達出蘇軾此時的心境早已今非昔比。
  • 蘇軾最曠達的一首詞,這才是我們該有的人生!
    蘇軾身上的標籤有很多,其中一個就有曠達。蘇軾曠達的精神表現在他的詩詞中,是他對政治榮辱、對家庭坎坷、對自然漂泊的生活以及他對文學、書法、畫作等方面的態度。縱覽蘇軾之詞,其中最能夠表達曠達的一首詞,要數那首千古佳作《定風波》。
  • 蘇軾灑脫的一首詞,最後兩句成千古名篇,林語堂稱讚不已
    說起宋詞豪放派的代表,我們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蘇軾蘇東坡,他既是一位詩人,同時也是一個文學家,更是一個哲人。在他的詩句中,我們總是能讀出許多人生哲理。蘇軾的詩詞,大氣磅礴,境界廣闊,借懷古之情,寫今日之景,抒曠達之心。東坡筆下的詩詞,集灑脫、曠達、超脫於一體,雖寥寥數語,卻千古傳誦。
  • 蘇軾最灑脫的一首詞,最後兩句千古流傳,林語堂稱讚不已
    說起宋詞豪放派的代表,我們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蘇軾蘇東坡,他既是一位詩人,同時也是一個文學家,更是一個哲人。在他的詩句中,我們總是能讀出許多人生哲理。蘇軾的詩詞,大氣磅礴,境界廣闊,借懷古之情,寫今日之景,抒曠達之心。東坡筆下的詩詞,集灑脫、曠達、超脫於一體,雖寥寥數語,卻千古傳誦。
  • 蘇軾「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是何意?詩詞會上難倒53位高手
    《中國詩詞大會》近年來吸引了不少人觀看。五季看下來,每一季都有一些這樣的題。可以說是每看一次就有新的體會,感動和收穫。觀看詩詞大會的時候,我們能夠發現我們在品讀古詩詞時犯的不少毛病。當然這種錯不光我們犯,就連嘉賓和主持人也是一樣。百人團裡就有91位選手理解錯了蘇軾的"但願人長久",他們中很多人認為這詞寫的是愛情。
  • 蘇軾入選課本之作,其中一千古名句很多人經常掛嘴邊,卻搞反意思
    心情低落時,就讀一讀蘇軾的作品,畢竟在安慰人方面,蘇軾很有一套。月圓人不圓的時候,讀一讀「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覺得自己年老無望時,讀一讀「」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愛而不得時,讀一讀」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 「但願人長久」中「長久」是啥?詩詞大會100人裡,只有9個人答對
    《中國詩詞大會》以"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為宗旨,重溫經典詩詞,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帶動全民重溫中華古詩詞,分享詩詞之美,感受詩詞之趣。今天我就和大家說一個發生在中國詩詞大會上的故事。
  • 6 首寫於逆境中的詩詞,一首一個名句,成為勵志經典
    清代詩人趙翼有一個名句: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國家的不幸,是詩家創作的幸事。確實,司馬遷也有這樣的觀點,他說:蓋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許多優秀的作品,都是在困境中寫就的。今天,隱娘要介紹幾首在困境中寫就的詩詞,它們早已流傳千古,成為勵志的經典。
  • 經歷大風大浪後,蘇軾寫下此詞,道盡人生真諦,最後一句千古名句
    說來蘇軾一生中最大的挫折應該是「烏臺詩案」,被發配到黃州做了4年閒職, 不過也就是在這4年時間裡,他嘗盡了人情冷暖,看遍了世間百態,文學造詣也達致爐火純青之境。而筆者本期要介紹的這首就是蘇軾在離開黃州,脫離人生低谷時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