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王左中右 王左中右
給四川人的畫像,上面是川,下面是四
最近疫情有點反撲的趨勢,搞得全國人民的心又跟著緊了起來。
華東區人民表示情況不容樂觀,中部地區人民持續高度警惕,甚至一向樂呵呵的東北銀也尋思大事不太妙。
而這片全員心態緊繃的神州大地上,四川人卻好像還是樂樂呵呵的,繼續自嘲插科打諢。
我問一個成都朋友影響大麼?他說:大。小區又封了,外賣又進不來了,我又要瘦了,我可太開心了。
不是說他們不在乎,他們只是戰術上重視,戰略上藐視。這麼些年,見慣了人間百態,我覺得最牛批的還是四川人的心態。
今天就好好聊聊,到底為撒子四川人心態恁個好,生活這麼快樂呢?
一、
四川人的快樂,有一半來自於他們的四川話。
首先,是因為他們很喜歡用疊字。疊字很多時候,就比一個字來得令人喜歡。畢竟,一個字在哪裡都是孤單的一個字,兩個字有可能成為一組溫馨的詞。
就像最近一批批的網絡猛男反覆呼喊著王冰冰,一聲又一聲「冰冰」,情真意切。畢竟冬天冷,他們的手是冰冰的,心也是冰冰的。
其實也不是直男們說話膩歪,歸根到底還是王冰冰的名字好。你想想,王冰冰叫「王冰」的話,就很冷冰冰的了。
這疊詞好,尤其是用四川話說起疊字來,就更有種嬰兒腔的萌感。
比如,昆蟲是不能叫昆蟲的,四川人叫「蟲蟲」;挖掘機不是挖掘機,那是「挖挖機」;吹口哨怎麼能是吹口哨,他們叫「吹叫叫」;花生殼不是花生殼,那是「花生殼殼」……
同時四川人又有變化,比如吃肉說成「吃肉肉」那就是故意賣萌了,人四川人都叫「吃嘎嘎」。
又比如川籍作家,我的好朋友六神磊,那就不能是六神磊,那是「六神磊磊」。
單個疊字其實還能接受,最怕的就是四川人把疊字連起來說,那就不是萌了,那是萌的冪次方。
比如很簡單的一句話,你看一下我書包邊上的杯蓋有沒有扭緊?
四川人會說:你看哈我包包邊邊上叻蓋蓋蓋緊沒得?
處在這樣的疊字氛圍中,你很難不快樂。
二、
四川人生活隨意,正如嘻哈歌手謝帝唱的:要堵車就隨便的堵嘛,反正不慌哈,慌莫得用噻。
所以,他們通常把一句簡單的話說得很長。反正不慌啊,說話就多說一點嘛。
比如中午打個招呼,四川人不會簡單地問「你次過啦?」,而是會來了句子大擴寫,「哎呀,今天天氣好好哦,么兒你次飯了沒得吶?」
就連粗口,四川人也和其他地方的不一樣。
最常用的情緒性用語,一般都是一兩個字,是主謂或者謂語動詞,典型用法就是那句「臥槽」。
發洩情緒嘛,短平快,講究的是「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但四川人他們會說「「哎呦我日你個仙人板板」,主謂賓俱全,還不忘加上疊字「板板」。
這就很奶聲奶氣的,還無形中帶著一股大熊貓發怒般蠢萌的氣質,效果類似於那句——「勞資拿小拳拳突突你胸口」。
這就有個好處,給不開心的情緒有個緩衝的時間。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四川人說話長且慢,有時候話說一半,氣就消了一大半。
剛說了「哎呦我日」,「你個仙人板板」還未說出口,說不定下句就是「日子過得還不錯噻,今晚回去吃頓火鍋兒。」
說完袖子一揮,仰天大笑出門去。人間不值得。
三、
四川人的快樂,還在於他們喜歡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
通常一個人要是不快樂,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過於秩序井然,就像日本人那樣,做什麼都一板一眼,規矩正經。
要知道,生活的驚喜,時常來源於意料之外。
談戀愛,別的地方,或者是叫處對象,或者是叫拍拖,或者是升華一下革命友誼。
但四川人不這麼講,談戀愛怎麼講都太正式了。大家都不要有壓力,做人嘛還是要開心,所以四川人都把談戀愛叫做「耍朋友」。
他們的潛臺詞就是,來呀,耍一耍啊,反正有大把時光。
越是深情,就越要不正經。
罵人的話有時也會便成情話,要是情到深處,四川人會這樣稱呼對方,「你個瓜娃兒」,意思就是「你真這個讓人心疼的小笨蛋」。
而且四川人想像力豐富,太擅長用打比方了。
比如說,親吻這麼一個浪漫正經小清新的舉動,你猜四川人會怎麼表達?
藝術來自於生活。四川人從日常吃兔兔的生活中,找到了一個鮮活形象的比方,親吻的姿勢不就像「啃兔兒腦殼」嗎?還有種秀色可餐的意思?
把親吻說成是「啃兔兒腦殼」,這樣有畫面感的比喻我也頭一次見。
那麼問題來了,四川人把舌吻叫什麼?
答:吃攪攪糖。
四、
四川人特別懂得釋放自己的情緒,他們有什麼快樂的不快樂的事情,就喊一嗓子,生活處處都是KTV。
就像在半個四川人李白當年感慨蜀道之難,開頭就是喊了一嗓子,「噫籲嚱!危乎高哉!」。一嗓子「噫籲嚱」,一嗓子「哉」,不開心的事說出來了,才能好好寫詩。
要是惹得四川人不快樂的時候,他們會說一句,你搞撒子嘛(注意,嘛字要拖長)?
通常來說,除了最後一個字自帶尾音,一句話是要拐好幾個音調的,有種空谷迴響盪氣迴腸的感覺,很容易讓人放飛自我。
你要是不準時到,他們會說,你這個人啷個那麼不守信用嗖(注意,嗖字要拖長)?
就像人憋了一肚子氣,朝天喊一嗓子「啊」,全身通透,在不開心的事就過去了。
不快樂只剩一半的不快樂,而可愛就成了雙倍的可愛。比如四川人在好奇的時候,也會情不自禁地用上語氣詞,咦,這個是撒子吶,我來搞一哈。
連平平無奇的一句承諾,「等哈哈兒,那我一哈兒打電話給你哈」,說完那一刻,以手機為中心,方圓一公裡,每寸都仿佛充滿了快樂甜蜜的氣息。
敲黑板劃重點,四川人的她讓你等一哈兒,究竟是一分鐘,還是是一鐘頭,還是一輩子,都說不準的,這就是物理學上的「一哈兒測不定原理」。
所以,不要把「一哈兒」當成一個時間概念上的詞,這是四川人在表達著某種情緒。
五、
四川不存在孤獨。
四川人活的快樂,是因為時常有人在關心著他們,走在路上隨便一個人聊天就能打成一片。
所以在四川你會常常聽「你在搞鏟鏟哦?」「你在搞錘子哦?」「你在搞毛線哦?」等親切的問候。
我四川同事說,四川人還會用種特殊的方式在關心著你,那就是「明知故問「硬要問候法。
比如,她取完快遞,手上明明提著快遞盒子,但門口保安見了還是會問她「取快遞哇?」,見一次問一次,逮住一次關心一次。
又比如,明明看到別人端著碗在吃飯,四川人還是會跑過去,恍如戲精附體一般,問一句「哎,吃飯沒得?」
關心別人,四川人人人有責。
六、
四川人是快樂先生,四川人的快樂是天生。
網上的一個段子,說四川人地震時心理活動:
第一秒,遭了,地震;第二秒,跑還是不跑;第三秒,不慌,再穩哈多;第四秒,錘子有點兇得嘛;第五秒,誒,好像沒搖了;第六秒,發個朋友圈唄。
甚至這一番慎重考慮下來,還不影響他們打麻將先開個槓。
其他地方的人可能都覺得地震是個天大的事,但在四川人眼裡,那不就是條朋友圈動態唄。
天災人禍四川見慣了,被屠過城, 被轟炸過,經歷過國事震蕩,經歷過地裂河竭。或許,和東北一樣,遭過罪的人反而更容易有快樂的天分。
關於四川人的佛系,李伯清說個一個事:
所以啊,四川人的哲學裡,人的一生,不是不斷地失去時間,而是不斷地獲得時間,多活一天,就多賺一天。
其實,總地來說,四川人快樂的兩個根本原因,在那首《不怕不怕》也說得明白了——
「神經比較大,不怕不怕不怕辣。」
原標題:《為撒子四川人心態恁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