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郎,我跟你講,不是每一隻雞都叫石光雞……不對,不是每一種語言都叫四川話!
你們知道嗎?四川話約有1億2千萬的使用者,數量次於日語,多於德語!這種語言發源於上古時期非漢族語言的古蜀語和古巴語,在元末明初「湖廣填四川」時期,又融入了許多外地方言,方逐漸演變形成如今的四川話。「今天落雨,路爛,又溜。」「今天走得攏嗎?」「今天橫順要走攏。」「掃歸一了,就把東西還原。」……這些句子不是現在網絡上流行的四川話「考級題」,而是一本正式的教材上的內容——成都CS學校(Canadian School,為解決在川加拿大志願者孩子教育創辦的從幼兒園到高中的全日制學校,以下簡稱 CS,)的「Chinese lessons」教材。這本教材是由華西醫院創始人啟爾德編寫,1917年由華西協和大學出版。
Finally wash the floor and will be finished。
Do we turn(this)corner or go straight ahead?
1.Are you kidding me?你豁老子哦?
3.Long time no see.死哪兒切 了喃?那麼久沒qio到你了。
6.What do you want?你要爪子嘛?
7.I can not hold no longer.老子遭不住了。
9.She"s my girlfriend;wife.她是我老妞兒。
10.You are welcome.莫來頭;說這些。
11.That"s awesome.簡直巴適的板。
15.What happened?啥子情況啥子情況?
16.It doesn"t make sense. 球名堂莫得。
17.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管你娃球事啊?
20.Are u out of ur mind?你吃醉了所?
21.Rock paper scissors. 石千兒 。
23.Kick your ass. 給你娃兒兩腳頭哦。
29.You wanna piece of me.老子給你打燃火。
31.I got no money.老子分兒都 不分兒了
老子
四川是道教的發源地,古代巴蜀道教宗派眾多,道教在四川盛極一時,人們日常生活中談經論道無不引用老子觀點思想。最初,人們在正式場合,為了說明自己意見的權威,往往把「老子」放在前面,引經據典。後這種方式逐漸傳往坊間裡巷,人們在日常事務的交流,也為了說明自己言論的正確性,話語之前也先說「老子怎麼怎麼說……」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漸漸的省去了「老子」原話,直接用「老子」做第一人稱說話。
瓜娃子
「瓜娃子」即傻瓜的意思。《西遊記》十一回記載了唐太宗因魏徵夢斬涇河老龍王,被其索命,魂遊地府,後被放回,欲覓人到地府送瓜答謝。而劉全本為均州人,家有萬貫財產。一日,其妻李氏在家門口拔金釵送給化緣的和尚。劉全回家得知後,罵她不遵婦道。李氏忍氣不過,自縊而死。劉全因思念妻子,情願以死進瓜。「劉全進瓜」故事,在四川地區廣為流傳。
造孽
造孽是由於方言的關係而產生的訛化音,原音應該是造業,因為造業和造孽在普通話裡就很近,方言中兩個字的發音在四川某些地區是一樣的,於是產生訛音,如果正本清源應該是「造業」。
窯褲
說起窯褲兒,很多人曉得是內褲,但是不曉得為撒子是內褲。內褲在中國西南地區喊:窯褲、火窯褲、火把窯褲、火炮兒(其實正確讀法是火帕)等。最早起源是因為古時候,人們通稱磚窯、瓷窯、瓦窯等用火燒制磚瓦瓷器的窯口為火窯。裡面高溫作業,工匠們不得不赤膊上陣,只穿貼身短褲。所以最早是因為窯匠師傅們所穿,後來卻變成所有內褲的統稱了~
龍門陣
最早的擺龍門陣並不是說我們聊天講段子,最早擺龍門陣出處是唐朝薛仁貴東徵時所擺的陣勢,此陣曲折離奇、變幻莫測。明清以後,川渝各地的民間藝人多愛擺談薛仁貴這一故事,而且擺談的神乎其神,久而久之,「龍門陣」便成了一個專有名詞,專門用來指那些變幻多端、曲折複雜、波瀾壯闊、趣味無窮的故事。
耙耳朵
「耙耳朵」的耙字,本有軟的意思,說男人的耳根子軟的意思,經不起老婆的磨泡,同時也表達對老婆的百依百順,任由擺布。後來乾脆就用耙耳朵形容對老婆言聽計從的人。
巴適
按照漢字詞典的考證,「巴適」屬於讀音相同的錯別字,引經據典的寫法是「粑實」,因為「粑」字在四川話裡是貼的意思,比如:把一張畫緊緊粑在牆上。粑實就是比喻辦事牢靠,嚴實,實在,以及引申的舒服,安逸等含義。
仙人板板
先人板板在四川話裡就是祖先,老祖宗的意思。古代的時候,人們出於對其祖先的尊敬,要在祭祀祖先的祠堂裡供奉祖先的靈牌,牌位上寫上各個祖先的名字,四川人俗稱牌牌也叫板板,故稱之為先人板板,後來久而久之也就是對祖宗的統稱了。
扯把子
舊時跑江湖者為攫取錢財,耍盡各種手段拖扯人到場聽其亂言,這樣舉動謂之扯壩子。由於跑江湖者欲賣其狗皮膏藥,說的話大多是信口開河,不負責任,生活中人們把像是跑江湖者做法的信扯亂言稱「扯壩子」。「扯壩子」的「壩」人們口語音變說為「把」,流傳至今。
相因
《廣韻》考,「相,共供也。」「因,緣也,就也。」可見「相因」一詞具有:在交易中賣買雙方各自順從,以使對方心安的意思。而這恰好與「便宜」一詞相當。
成都微政通:編輯|丁宇 校對|劉尚敏 版式|陳小麗
來源:綜合百度貼吧
歡迎加入我們的微信QQ群:340131787
覺得不錯,請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