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最平和的一首詩,描寫了農村場景,充滿了生活氣息

2020-12-23 草夕寸品文史

鐵血硬漢也有柔情的時刻,豪情壯志的人也有歸於平淡的時候。辛棄疾就是如此,他得一生致力於報效祖國,可是掌權者拋棄了他,讓他的報國雄心無處施展,於是他也有了平淡的田園生活,在鄉村生活中,他也展示了自己不尋常的一面。

四十二歲的辛棄疾,由江西安撫使改任兩浙西路提點刑獄公事,但隨即又因臺臣王藺的彈劾,被免掉了職務,作者不得不回到在上饒靈山之隈建成不久的帶湖新居過退隱的生活。作者不僅沒有因被迫閒居而苦惱,反倒有擺脫官場紛擾的愉悅。因此,在閒居期間,他創作了大量讚美帶湖風光、歌唱村居生活的詞篇,《清平樂·檢校山園書所見》便是其中之一。

《清平樂·檢校山園書所見》

宋·辛棄疾

連雲松竹,萬事從今足。

拄杖東家分社肉,白酒床頭初熟。

西風梨棗山園,兒童偷把長竿。

莫遣旁人驚去,老夫靜處閒看。

這首鄉情詞,描寫的農村是一片昇平氣象,沒有矛盾,沒有痛苦,有酒有肉,豐衣足食,太理想化了。儘管在當時的情況下,江南廣大農村局部的安寧是有的,但也很難設想,絕大多數的勞動人民生活得很幸福、愉快。當然,這不是說辛棄疾有意粉飾太平,而是因為他接觸下層人民的機會很少,所以大大限制了他的眼界,對生活的認識不免受到局限。

上闋寫閒居帶湖的滿足及安居樂業的農村生活景象,烘託靜謐和諧的氛圍。「連雲松竹,萬事從今足。」雲霧繚繞,籠罩著生長茂盛、鬱鬱蔥蔥的松、竹,環境優美、生活舒適和諧,所以說「從今萬事足」。

下闋攝取一個情趣盎然的生活鏡頭直接入詞,更使此詞具有濃鬱的生活氣息。「西風梨棗山園,兒童偷把長竿。莫遣旁人驚去,老夫靜處閒看。」這既有很強的情節性,又具強烈的行動性、連續性。

辛棄疾,被罷官還鄉之後,反而自得其樂地沉浸在閒適的鄉村生活中。生活可以忙碌、疲憊,心態要悠閒、詩意從容。喝喝茶,飲杯酒,朋友一起聊聊天,隨心隨緣,逍遙自在,灑脫從容。

懂得知足方能常樂。人越往上走,心應該越能往下沉,心裡踏實了,腳下的路才能走得安穩。所以呢,嚮往富足是好的,但在通往富足的路上,別忘了帶上知足的心。經歷過大風大浪的辛棄疾,看淡了人生,看淡了世事,人生總是要平平淡淡的度過的,其實一切都是浮雲,只有經過生活的洗禮,才會有這樣的平淡和安靜。這樣的生活誰不羨慕,只是忙碌在現代生活的人們,很難體會這種樂趣罷了!你喜歡這樣的生活嗎?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辛棄疾描寫農村風光最為清新有味的一首小令,整篇無一字不佳
    辛棄疾曾經長期賦閒在農村,寫下了許多關於鄉村風光的詩詞佳作,下面這首《清平樂·村居》,便是最具代表性的一首,這首詞用「清新」兩個字來描述,當真是妥帖非常,其描寫手法、構思、結構
  • 以豪放詞著稱的辛棄疾,他的《清平樂·村居》為什麼描寫田園生活
    辛棄疾繪像反觀辛棄疾的這首《清平樂·村居》,詞作充滿了生活的氣息,田園風光與農村生活的場景,這與辛棄疾的其他詞作在風格上有明顯的不同。詞人沒有採用濃墨重彩的筆墨去描寫,而是只採用了白描的手法,描繪農村人家的家居環境,並成功抓取了一戶農家的富有生活氣息的場景。辛棄疾把這戶農家的不同面貌和生活情態描寫的惟妙惟肖、活靈活現,具有濃重的生活氣息。詞人只是用純粹的白描手法就將藝術意境表現了出來,這是辛棄疾在這首詞作描寫方面的成功之處。
  • 陶淵明最悠閒的一首詩,把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描寫的充滿詩情畫意
    ,為此也使得他的作品中,處處能夠感受到他對於人生的解讀,以及描寫日常生活中一些極為細小的事物。雖然他的作品大都都是山水田園風格,可是每一首都足以令人驚豔,也足以令人感動,我們從他的作品中,不僅僅是能夠感受到詩人筆下的唯美,也能夠從他的作品中感受到他對於生活的熱愛,也只有對生活熱愛的人,才能夠真正地寫出如此悠閒,而又充滿了生活氣息的作品來,譬如他的這首《歸園田居·其三》,那就是一首難得的佳作,而且通篇描寫的可謂是如詩如畫。
  • 辛棄疾最經典的一首詞,通篇更是充滿哲理,最後幾句令人恍然大悟
    雖然辛棄疾一直堅定自己的理想,希望南宋朝廷可以去收復北方的失地,可是無奈當時的南宋朝廷依舊在南方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根本沒有想過要去收復北方,反而還是處處打壓這些主戰派人士,這也使得辛棄疾更是一度還被罷了官。這種悲情的人生,也註定了他的痛苦,也讓他對於人生有著更為深刻的解讀,創作出來的作品也更加的悽美。
  • 唐代最有生活氣息的一首詩,詼諧風趣,渾然天成,被贊為神來之筆
    或許這就是藝術的美,來源於生活,卻又超脫於生活。不過,唐詩也並非盡然如此,在如此眾多的詩篇中,總有那麼一首,是一個例外。就如同此詩,便是唐代最有生活氣息的一首詩,詼諧風趣,渾然天成,被贊為神來之筆。這是一首精煉而又簡短的古詩,通篇只有寥寥四句,加起來也不過二十個字。但是在這首詩中,卻充滿了非常濃厚的生活氣息,仿佛常人話家常一般,隨意落筆。
  • 杜甫很愜意的一首詩,盛情款待客人,充滿了濃鬱的生活氣息
    快樂就是在家有親人,在外有朋友相伴,生活舒適愜意、無憂無慮。但是人這一輩子往往經歷很多很多,難勉有不如意。人的一生充滿了酸甜苦辣,世間百態這一切都留我們去細細品嘗。說道現實主義大詩人杜甫,他的詩沉鬱頓挫,讓人讀來像是充斥著數不盡的愁緒,那個時代造就的他太不幸了。他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感傷國事,花鳥皆為之傷心流淚。
  • 杜牧最經典的一首詩,美得令人心醉,成為描寫秋天最唯美的一首詩
    作為唐朝最後大師,杜牧的很多作品也都是深入人心,尤其是一首《清明》,更是成為了描寫清明最傳神的一首詩,通篇描繪的看似平淡,可是那一份憂愁之感,以及落魄的神態,則是被詩人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描寫得淋漓盡致,讀來當真是令人肝腸寸斷。
  • 萊蒙託夫的一首詩,開篇就描寫精彩,最後一段話更充滿哲理
    下面介紹萊蒙託夫的一首詩, 開篇就描寫精彩,最後一段話更充滿哲理。 《帆》作者:萊蒙託夫 在那大海上淡藍色的雲霧裡,有一片孤帆,在閃耀著白光!它尋求什麼,在遙遠的異地?這首詩創作於1832年,當屬萊蒙託夫最著名的詩篇之一。當時菜蒙託夫住在彼得堡,詩中反映了十九世紀三十年代俄國進步知識分子的思想、心情和處境。帆是詩人的化身,在大海的狂風巨浪中,一片孤帆頑強地與之抗爭,詩人藉此表達對自由的嚮往、以及對勝利的渴望。
  • 南北朝最經典的一首山水詩,只描寫了普通的風景,卻充滿詩情畫意
    雖然隱居的生活清苦,可是對於真正的隱士來說,他們對於這樣的一種清苦的生活,卻是樂此不疲,而在這樣的生活中,也最能夠激發他們的靈感,從而寫下不朽的傳世名篇,大概他們可能在創作之時,無非只是描寫了一些普通的風景,以及普通的事物,往往還是信手拈來,但即使是這樣詩作中所傳遞出來的那一份唯美,以及作品中的那一份哲理和樂觀的心態最是令人感動。
  • 以農村生活為題材的宋詞,辛棄疾的這首最經典!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是辛棄疾貶官閒居江西時創作的一首吟詠田園風光的詞。全詞從視覺、聽覺、嗅覺三個方面,為讀者展現了一幅優美如畫,恬靜自然的山村風光。其中稻花飄香,蛙聲一片的刻畫已成經典,家喻戶曉。此詞是宋詞中以農村生活為題材的代表作。
  • 鄭板橋這首詩充滿了濃濃的生活氣息,寫得很是有趣,值得我們一讀
    筆者今天要與大家分享鄭板橋比較冷門的一首詩,也就是這首《漁家·賣得鮮魚二百錢》,儘管這首詩比較冷門,但同樣不失為難得的佳作,通篇寫得生動有趣,還充滿了濃濃的生活氣息。作為一位文人,給人的感覺好像是不食人間煙火,其實鄭板橋的一生也是不太順心,一輩子無非只是擔任了小小的縣令,不過他很有作為,體察明情,深入到民間,所以他骨子裡也是有著悲天憫人的情懷。
  • 辛棄疾的一首玉樓春熱情歡快,擬人化描寫生動,寓意深遠
    辛棄疾真是一位很奇怪的詞人,有時候豪雲壯志,有時候溫婉多情,有時候又熱情歡快。所以說人要具備多種技能,才能八面玲瓏,像辛棄疾一樣,既寫豪放詞,也懂婉約風。下面這首詞是宋寧宗年間,辛棄疾由於上饒帶湖寓所毀於火,就遷徙到位於鉛山(今屬江西)東北境的一座別墅。那裡有一汩清泉,其形如瓢,詞人給它起名為瓢泉。這首詞就是作者居住在瓢泉寓所期間寫成的,是一首吟詠雲山之作。 玉樓春·戲賦雲山 辛棄疾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雲猜是汝。
  • 南宋詩人範成大的一首詩,短短28字,卻寫出了勞動者的樸實無華
    對於老百姓來說,「民以食為天」,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雖然無比艱苦,卻樂在其中。故而歌頌勞動人民的詩句也就有不少,有的是體現勞動人民生活的困苦的,有的是則體現勞動人民田間生活的悠閒的。在現實主義詩人杜甫的眼中,勞動人民的生活艱苦無比,「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 蘇軾最經典的一首詩,想像豐富,洋溢著濃厚的生活氣息
    下面就分享蘇軾最經典的一首詩,想像豐富,洋溢著濃厚的生活氣息。惠崇春江晚景宋代:蘇軾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惠崇的《春江晚景圖》已經失傳了,但蘇軾的這首題畫詩卻能把它再現出來。讀過這首詩,一幅栩栩如生的圖景就會呈現在眼前。「竹外桃花三兩枝」,詩的首句先寫水鄉村邊的景致。春到江南,一派欣欣向榮景象。江南水鄉的傍晚,夕陽西照,大地寧靜,更顯得秀美。村邊生長著一片翠綠的竹林,竹林外面幾枝桃花正鮮豔地開放著。
  • 杜牧最唯美的一首詩,通篇描寫得如詩如畫,同時還充滿了諷刺意味
    可是無奈現實的生活卻是給他當頭一棒,並沒有給他一個夠大的舞臺供他去揮灑,這也使得杜牧的一生也是極為悲情。杜牧早年間一直生活在江南,而這樣的一種生活經歷,也使得他對於江南比其他的詩人更為熟悉,他筆下的江南也更加唯美,也更加迷人,特別是他的這首《江南春》,更是一首難得的佳作,整首詩不僅抒情,同時也很是唯美,另外在這首詩中其實還是充滿了諷刺,這也正是杜牧作品最為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雖然只是在描寫風景,可是詩人依舊還是在思考,也正是這樣的一種思考,也令他的這首詩顯得別具一格
  • 辛棄疾寫的很平淡的一首詞,雖感情歡快,卻講出生活流離之樂!
    辛棄疾寫的很平淡的一首詞,雖感情歡快,卻講出生活流離之樂!文|何處落塵埃宋朝最熟悉的兩大詞人蘇軾和辛棄疾,二人的名氣都很大,在詩海長河中他們都有很多名篇只是個人的經歷不一樣,所以詞的風格略有不同,一個是豪放派的鼻祖,一個是處於婉約和豪放交界處。不過相比蘇軾的詞風,我還是比較喜歡辛棄疾的篇目。
  • 李商隱一首描寫鄉愁的詩,充滿了濃濃的鄉愁,通篇卻沒有一個愁字
    李商隱可以說是唐朝裡面,一位最特別的詩人,他的特別在於他不一樣的生命歷程,以及他所寫的那些《無題》的情詩。相信很多人讀過他的詩作,當人們問起李商隱這個人來時,可能絕大部分的人,都會把他說成是情詩詩人。也的確是這樣,他的很多詩作裡,那都是描寫愛情。
  • 辛棄疾極經典的一首詞,構思巧妙,清新優美,令人深深陶醉
    理想的破滅,使他在隱居中更加關注農村生活,故而寫下了不少表現農村悠閒生活的作品。在這些詞裡,以描寫了農村風光、農村生活場景和農村人物為主。《清平樂·村居》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此詞描繪了一戶農家五口人的生活情態,體現了村居生活的閒適與和諧。
  • 陸遊最有韻味的一首詩,開篇第一句很傷感,最後兩句又是氣勢磅礴
    陸遊骨子裡愛國情懷最是令人感動,一位普通的文人,可是始終心繫天下,而且他與別的文人不一樣,並只是嘴上說說,真正去到前線,這一點他與辛棄疾是有幾分相似,兩個人文武全才,而且他們身上的英雄氣概,也是最為後人津津樂道。陸遊和辛棄疾都是堅定的主戰派,可是當時的南宋朝廷卻是一味地議和,這也使得他們沒有了用武之地,還時常遭受到別人的彈劾。
  • 這首描寫春天的詩,為何讓詩人名揚天下,魅力何在?
    一首描寫春天的詩,有哪些特別之處,能讓詩人一舉成名而名揚天下呢?這首詩就是我們所熟悉的清朝詩人高鼎的《村居》。高鼎的詩作較少,當時他也沒有什麼名氣,而歷史上關於他的記載也好少,人們知道他就是因為這首《村居》。我們來看看這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