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習俗:人死後為什麼要用火紙把臉蓋住?安葬時還要三天圓墳

2020-12-18 豫南鄉農

在民間人們從事的一些活動或做法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不要一概而論的都理解為封建迷信。他們的一些做法是從實際生活的經歷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才得以從遠古流轉到今天的。在農村生活過的人們都知道,不管是老年人還是年輕人在他們生命的最後一刻也就是停止呼吸後,他的家屬都會用一張火紙把死人的臉給蓋住,這是對離世的親人做的第一個步驟。那麼,為什麼要做這一個步驟呢,這最早的時候起源於周朝,但有詳細記載的還是在春秋戰國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吳國國王夫差領兵攻打越國,越國戰敗後越王勾踐被捕入獄。勾踐在吳國受盡凌辱,他裝瘋賣傻吃食糞便為的就是留下一條性命將來能夠復國報仇。勾踐表演的雖然很逼真巧妙,欺騙了吳國的文臣武將包括吳王夫差,但並沒有欺騙著軍事天才伍子胥。他進諫吳王說勾踐的一切都是在表演和欺騙要吳王處死勾踐以除後患,吳國不忠言反而聽信讒言。最後,找些罪名竟然把軍事奇才伍子胥給殺害了。伍子胥臨死的時候說,死後把我的眼睛取下掛在城樓上,聲稱要親眼看著吳國戰敗滅亡。

勾踐經過數十載的臥薪嘗膽被釋放回到越國後他勵精圖治,最後帶領軍隊反攻吳國,吳國大敗被滅。

吳王夫差臨死的時候對手下人說,我死後把我的臉蓋住,我無臉見到吳國的子民,更無顏面見到忠良伍子胥。勾踐臨死蓋臉是為了懺悔,沒有顏面愧見黎民百姓和忠良伍子胥。

而民間用火紙給死人蓋臉,是要就是驗證親人是不是真的死去以便及時搶救。人的死亡有很多種原因,唯一的死亡表現就是沒有出氣回氣。

把紙蓋在臉上就是能夠及時發現死人能夠復活,單張紙片是生活中最輕的物品。用它蓋在臉上如果有呼吸或有熱氣,火紙就會抖動或出現溼跡,親屬在守靈的時候可以及時的發現並實施搶救幫助親人復活轉陽。

當然,還有幾個意思就是,他的臉色蒼白有些瘮人。過去人們住的都是泥巴建造的土房子,屋裡面的老鼠和外來的野貓較多,死人都是睡在用稻草鋪的地上的,稍不留神它們可能會傷害著故人的臉頰。因此,人們在故人入殮的三天之內都是用火紙蓋臉的。

人們把死去的故人在屋裡放上三天再裝入棺材埋葬,就是看看故人在這三天內能否復活避免假死誤埋。我們這裡前年有一位八十多歲的老太太死了三天,壽衣就穿好了準備裝棺入殮時她卻復活了,最後又活了10多年。

農村在安葬去世人的棺材時,在安葬的那一天都是先埋一個土堆即老墳的雛形,把棺材的頭頂露出一點,就是能夠及時的發現有假死的情況發生。

人們在老墳剛埋的三天內每天傍晚都要去燒紙祭奠名為送火,實際就是去看看棺材有沒有動靜。如果有動靜說明裡面的故人有可能復活了,立即把他挖出來搶救。如果沒有動靜則在第三天圓墳,把老墳埋好。人在斷氣到埋葬的六天內復活的機率雖然極低極低,但人們採取這些措施就是希望親人不要出現誤埋,盡一些最後的孝道。

相關焦點

  • 下葬後三天圓墳的講究
    家中有人去世後,有些人都是第一次遇見喪事,不知道應該如何做,第一件事就是應該聯繫殯儀館,再就是選擇一塊好的墓地儘快安葬逝者才為正事,但是您知道嗎?並不是安葬完了就結束了,安葬之後三天還需圓墳,圓墳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情?
  • 為什麼人死後,要把臉蓋上?這個習俗還是有來歷和說法的
    從古到今,人逝世之後,就一直信奉死者為大、入土為安等說法。並且古人的觀點是,人逝世後是要去往極樂世界的,所以對喪葬禮儀十分地重視。這這些禮儀中,其中有一條規矩就是要將死者的臉蓋上,這是為什麼呢?在這個規矩的後面,還有一個歷史事件。在春秋戰國時,各路諸侯互相殺伐,連年徵戰。
  • 人死後為何要停屍三天?扁鵲告訴你:並非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
    由於民間風俗,屍體停運三天。在民間風俗中為死者舉行葬禮是非常重要的,作為告別儀式要非常慎重地舉行。(威廉莎士比亞、哈姆雷特、離別名言)民間也有對死者的習俗,即人死後3天,屍體停止後才能埋葬。對此,一種迷信是人死後前7天才能舉行葬禮。因為,在死後第7天,只有死者的靈魂回來,才能安心地去。部分地區也縮短到3天。但事實上,這是非常令人難以接受的。
  • 人死後為什麼要蓋上白布?為什麼會有這項習俗?
    雖然國家提倡人死後要從簡流程,但很多地方死後還是會大辦特辦,以求親人能夠走得更加安心和滿足。當然如果是人離世之前的遺囑要求從簡處理,那這種情況就另說了。但對於農民來說,基本上還是希望風風光光的離開人世。雖然現在實行的是火葬制度,但很多地方火化過之後還是會按照土葬的流程走下去。而人離世後的過程比較繁瑣,要經過很多的習俗和傳統,經歷七天之後選擇良辰吉日才能下葬。
  • 人去世後,為什麼要用黃紙或白布蒙臉?原來是有原因的
    人去世後,由於地方不同、風俗不同,送別逝者的方式,自然就存在很多差異,但有一點,在全國絕大多數範圍內,都驚人的相似,那就是:人過世後,不會讓其素麵朝天,生者在其臉上,都會就地取材蓋上衣服等東西,主要為黃紙或白布。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猶太人的習俗安葬死人時要塗膏油嗎
    作者說,耶穌說完了這一切的話,就對門徒說,你們知道過兩天是逾越節,人子將要被交給人,釘在十字架上。那時,祭司長和民間的長老-聚集在大祭司稱為該亞法的院裡。大家商議,要用詭計拿住耶穌殺他。只是說,當節的日子不可,恐怕民間生亂。本段結束。
  • 人在死後為何非要用東西遮住臉,這可不是迷信,而是有科學道理的
    02死後用布蓋住臉的原因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在死後一定會用布將臉蓋住,這種習慣已經流傳很久了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上來解釋的話,人們在死亡之後,人體內所存在的各種病菌都失去了寄主,所以就會選擇離開死去的身體,而在用布蓋住臉之後,就能夠有效的防止腸胃裡面的病菌飛出來,給周圍的人帶來影響,所以,在醫學上來說,人死後用布蓋住臉是有一定的科學存在的,是為了避免死去的人身體上的病菌給周圍的人帶來一定的影響
  • 人死後頭七很重要,民間禁忌只是習俗,專家卻認為有一定道理
    其中就有一個傳統「人死後要停屍三天」,這在以前是停放七天,只不過後來被簡化成三天,而且還有「頭七」「做七」的說法,古人認為人死後要有七七四十九日才能夠轉世投胎。也許在大多數人來看,這只不過是民間禁忌雖是習俗,但專家說有科學道理。
  • 「人死後要停屍三天」,並不全是封建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的
    根據老祖宗說,「人死後要停屍三天」,並不全是封建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的。所以我們要仔細了解一下,才能明白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來的一些話語所蘊含的意義。古代的醫療水平相對來說是比較有限的,有時候的確會出現一些假死的情況,古人們也知道可能會出現這種預判,為了避免有人可能還活著,卻被活埋了這種情況,所以古人提出了死後三天不下葬這樣的規定。死後三天不下葬,並不是不理死者,死者的親屬在一旁看守,他們用紙來蓋住屍體。
  • 人死後,頭七非常重要,民間禁忌,雖是習俗,但專家說有科學道理
    人死後,頭七非常重要,民間禁忌,雖是習俗,但專家說有科學道理過頭七民間各個地方都有頭七,只是過的方式不一樣。按照習慣,人們認為頭七就是人過世之後的第七天,在這個時候,死者的魂魄會回到家中,家人不得走動,最好就是躲在被子裡睡覺。並且還要為死者準備好飯,時辰到了之後,死者便必須返回陰間了,還有些地方,是在家中燒一個梯子狀的東西,寓意是死者以此走到天上。總之歷史上,因為地區的不同,習俗各有差異。
  • 為什麼人死後,要停屍三天?並非完全迷信,這是什麼說法呢?
    在人們下葬時有這樣的一個說法,人死後要停屍3天,其實這並非完全迷信,這是什麼樣的說法呢?    說起這個文化,有一個有趣的典故,春秋戰國時期,魯國的儲君去世,全國人民聽到後皆悲痛一場,當時扁鵲四處遊歷,經過魯國時看到這幅畫面覺得很奇怪,他詢問過診治的醫生,在聽說狀況後意識到,儲君可能並沒有死,只是陷入了假死的狀態
  • 為什麼人死後要吃豆腐飯
    吃豆腐飯是流行於江浙滬一帶的民間喪葬習俗。當地人在葬禮結束後,喪主要舉辦酒席(雅稱「豆宴」),以酬謝前來參加葬禮的親朋和幫忙的友鄰。被請的人一般不會拒絕,否則就會被認為「失禮」。在過去白事上的酒席多為素席,食物以豆製品為主。美味佳餚的豐盛程度幾乎可以和喜宴相媲美,唯有一碗豆腐羹是必不可少的,所以當地人仍習慣上稱之為「豆腐羹飯」。
  • 遙寄哀思:人死後為何要守靈?守靈時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像再早千古一帝秦始皇命喪於沙丘,而在之前,早已知命不休矣,大造地下皇宮,來安葬死後的自己。在死後到下葬的這段時間裡,必然會有人守護,想必是最早的守靈起源了。為何守靈守靈愈來愈成為一種習俗,為人們所遵循,之所以會守靈有下列幾方面的原因:一是在古代,人們篤信人死後,有魂靈,而魂靈所去往的地方是陰間。當一個人去世後,他首先會到陰間探探路,而後回到家裡看一看在世的親人。
  • 風水先生提醒 :人死後為什麼要守夜點香?
    人死為大,所以,人死後有很多禁忌不能犯,比如人死後守夜點香就是首先要做的事,那麼人死後為什麼要守夜點香卻是有很多人不知道原因,那麼今天就來為大家講解一下人死後為什麼要守夜點香
  • 人死後為什麼要守夜?
    為什麼要守夜?古人認為人死後三天內要回家探望,因此子女守候在靈堂內,等他的靈魂歸來。每夜都有親友伴守,直到遺體大殮入棺為止。演變到現在,守靈便是親人們聚在一起,悼念死者,抒發緬懷之情。《初刻拍案驚奇》中的出處:人死後,遺體要在家中稍事停留,謂「停靈」。入夜,則由家屬守護在旁,以盡孝道。《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三:「兒媳兩個也不守靈。」沈從文《邊城》二十:「剩下幾個人還得照規矩在棺木前守靈過夜。」
  • 風水先生提醒 :人死後為什麼要綁腳 !死人為什麼比活人重?
    死人為什麼要綁腳 死人為什麼比活人重人來到這個世界就相當於是已經有了生命,生命終將會消逝的,人都是會死的,只是死的時間不一樣而已,死人為什麼要綁腳?死人為什麼比活人重?死人為什麼要綁腳:據說,逝者的遺體未入棺前,如果遇到雷雨閃電,逝者的遺體就會出現驟然起立的情況,然後見人捉人,見物拿物,如果成功抓到手中,就會死死抓住不放,民間稱這樣的情況為「死不放手」。
  • 民間「頭七」相關習俗有哪些?
    也有一種說法認為到了「頭七」當天子時回家,家人應於家中燒一個梯子形狀的東西,讓魂魄順著這趟「天梯」到天上。人死後頭七返家探視這一種說法,據說是出自《西藏度亡經》(又名《中陰救度密法》),不過頭七習俗在中國歷史上源遠流長,而且在不同地區「頭七」習俗也不盡相同。在不同地區「頭七」習俗也不盡相同。一、燒七。
  • 周口清明添新土:圓墳只是為了祭奠
    「圓墳只是一種祭奠形式,就是為墳培土。」孫先生說,人們都說圓墳後便可以和死者交流感情、敘述衷腸。「把墳丘加高,堆實,看上去儼然新墳一樣,只有這樣,才能讓世人知道,這個長埋於地下的逝者依然有子孫在延續。」  然而,2012年周口市因為推進殯葬改革,平墳200多萬座備受關注。
  • 山東人冬至要「拜師」
    從冬至開始白晝漸長,民間以中午門前的日影為測標,說"過了冬,一天長一蔥"。所以又稱這天為"長至"。漢唐以來,宮女冬至後的女紅,每天要多用一根線。這也就是民間說的"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從冬至開始就"入九"了,人們往往在這天畫一枝素梅,上有八十一個瓣,名為"九九消寒圖",每天用紅色塗一瓣,塗盡就"出九"了,故而冬至又稱"數九"。
  • 傳統的喪葬習俗你都知道些什麼?
    喪俗,多與我國古代的祭祀的習俗有著密切的關聯,祭祀的習俗來自於人的靈魂不滅的迷信觀念。人們認為各種神靈、祖先在另一個世界裡也過著一種和凡人一樣的生活,也需要享受人間的各種美味佳餚。人死了以後,活著的人們要祭奠他們,要以食品供奉他們,就可以使他們感到愉悅,從而賜福給活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