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間人們從事的一些活動或做法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不要一概而論的都理解為封建迷信。他們的一些做法是從實際生活的經歷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才得以從遠古流轉到今天的。在農村生活過的人們都知道,不管是老年人還是年輕人在他們生命的最後一刻也就是停止呼吸後,他的家屬都會用一張火紙把死人的臉給蓋住,這是對離世的親人做的第一個步驟。那麼,為什麼要做這一個步驟呢,這最早的時候起源於周朝,但有詳細記載的還是在春秋戰國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吳國國王夫差領兵攻打越國,越國戰敗後越王勾踐被捕入獄。勾踐在吳國受盡凌辱,他裝瘋賣傻吃食糞便為的就是留下一條性命將來能夠復國報仇。勾踐表演的雖然很逼真巧妙,欺騙了吳國的文臣武將包括吳王夫差,但並沒有欺騙著軍事天才伍子胥。他進諫吳王說勾踐的一切都是在表演和欺騙要吳王處死勾踐以除後患,吳國不忠言反而聽信讒言。最後,找些罪名竟然把軍事奇才伍子胥給殺害了。伍子胥臨死的時候說,死後把我的眼睛取下掛在城樓上,聲稱要親眼看著吳國戰敗滅亡。
勾踐經過數十載的臥薪嘗膽被釋放回到越國後他勵精圖治,最後帶領軍隊反攻吳國,吳國大敗被滅。
吳王夫差臨死的時候對手下人說,我死後把我的臉蓋住,我無臉見到吳國的子民,更無顏面見到忠良伍子胥。勾踐臨死蓋臉是為了懺悔,沒有顏面愧見黎民百姓和忠良伍子胥。
而民間用火紙給死人蓋臉,是要就是驗證親人是不是真的死去以便及時搶救。人的死亡有很多種原因,唯一的死亡表現就是沒有出氣回氣。
把紙蓋在臉上就是能夠及時發現死人能夠復活,單張紙片是生活中最輕的物品。用它蓋在臉上如果有呼吸或有熱氣,火紙就會抖動或出現溼跡,親屬在守靈的時候可以及時的發現並實施搶救幫助親人復活轉陽。
當然,還有幾個意思就是,他的臉色蒼白有些瘮人。過去人們住的都是泥巴建造的土房子,屋裡面的老鼠和外來的野貓較多,死人都是睡在用稻草鋪的地上的,稍不留神它們可能會傷害著故人的臉頰。因此,人們在故人入殮的三天之內都是用火紙蓋臉的。
人們把死去的故人在屋裡放上三天再裝入棺材埋葬,就是看看故人在這三天內能否復活避免假死誤埋。我們這裡前年有一位八十多歲的老太太死了三天,壽衣就穿好了準備裝棺入殮時她卻復活了,最後又活了10多年。
農村在安葬去世人的棺材時,在安葬的那一天都是先埋一個土堆即老墳的雛形,把棺材的頭頂露出一點,就是能夠及時的發現有假死的情況發生。
人們在老墳剛埋的三天內每天傍晚都要去燒紙祭奠名為送火,實際就是去看看棺材有沒有動靜。如果有動靜說明裡面的故人有可能復活了,立即把他挖出來搶救。如果沒有動靜則在第三天圓墳,把老墳埋好。人在斷氣到埋葬的六天內復活的機率雖然極低極低,但人們採取這些措施就是希望親人不要出現誤埋,盡一些最後的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