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去世後,為什麼要用黃紙或白布蒙臉?原來是有原因的

2020-12-24 神秘湘西微記錄

生老病死,是自然界所有生物的規律,沒有人能夠逃得脫這個結局,差別只是:時間早晚而已,方式不同而已,意義大小而已。

人去世後,由於地方不同、風俗不同,送別逝者的方式,自然就存在很多差異,但有一點,在全國絕大多數範圍內,都驚人的相似,那就是:人過世後,不會讓其素麵朝天,生者在其臉上,都會就地取材蓋上衣服等東西,主要為黃紙或白布。

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各地方雖然做法一樣,但說法卻各有各的不同,歸納起來,下面幾種說法,算得上認同度較高的「主流」依據:

依據一:對亡者的尊重

人去世的時候,往往要經歷一個非常痛苦的過程,正常去世的情況下,臉色臘黃或蒼白,沒有血色,臉部的神經和肌肉,也多少會有些萎縮或浮腫等,非常難看。若是非正常去世,面部表情,則會更猙獰恐怖、異常嚇人,與平時的模樣判若兩人,為了對亡者的尊重,所以要將其臉蓋住,在人們的記憶裡,保持著其生前正常容顏。

依據二:避免生者受驚嚇

人去世後,將其臉蓋住,一方面,既照顧了亡者的尊嚴;另一方面,也保護了生者不被嚇著。人死以後,表情各異,若是相對安詳還好,有的死於意外,表情難免怪異,讓膽小者見到,輕者浮想聯翩,重者惡夢連連。

依據三:預防逝者為假死

古時候,醫療檢測技術沒有今天這麼發達,很多時候,表面看來,人好像是已經死亡了,其實只是一種昏迷性質的假死。為了儘量不出現「假死真埋」的悲劇發生,所以就有了臉蓋黃紙或白布,「停屍三天」觀察的約定俗成,三天時間,一邊觀測真假生死;一邊為亡人開路念經布道。

依據四:隔離病菌擴散

一般來說,這個世界上,大部分人都是因疾病而最終死亡的。由於人死後,身體細胞失去了活力,身體裡面的很多微生物和細菌,在沒有了生存空間後,就會首先從七巧中滲出,這時候,臉蓋黃紙或白布,一定程度上,對防止病菌擴散,起到了阻擋作用。

依據五:防止逝者對這個世界的不舍和留戀

臉蓋黃紙或白布,為了防止逝者因種種原因放心不了,從而產生對這個世界的不舍和留戀情結,導致陰魂不散,靈魂不願意離開這個世界,去它該去的地方。臉蓋黃紙或白布,代表一切歸零,從此陰陽兩隔,塵歸塵,土歸土。

依據六:為逝者生前憾事遮羞

這裡有兩個經典傳說:

一個講的是齊桓公,春秋五霸之首,因為他生前沒有聽謀臣管仲的勸告,最終為奸佞所誤所害,臨死的時候,覺得無臉見管仲,就吩咐宮女:在他死後,要給臉上蒙一塊白布遮羞。

另一個傳說,講的是:吳王夫差,春秋時期吳國末代國君,也是先前沒有聽謀臣伍子胥的勸告,最終使吳國被越國大破,走投無路的情況下,覺得死後也沒有臉面去見伍子胥,就用衣服遮住自己的臉,自殺謝罪。

這些傳說故事,不一定完全真實,但它所承載的意義卻不可忽視:警醒人們生前多做清醒事,少當糊塗蛋,不然,在九泉之下,遇於生前被自己所誤的人,都要遮遮掩掩,尷尬難當。人們傳承這樣的習俗,也算是生者對死者的良好祝願吧,不必為生前做的有些糊塗事愧疚,盡可以放心投胎轉生吧!

習俗總結:

在逝去人的臉上,蓋上黃紙或白布,這算是中國喪葬文化的一部分。傳承千年的習俗,自有它存在的一些道理,不能簡單歸結為迷信,更多的意義可歸納為:對逝者的尊重,對生者的保護。

相關焦點

  • 人死後為什麼要蓋上白布?為什麼會有這項習俗?
    雖然國家提倡人死後要從簡流程,但很多地方死後還是會大辦特辦,以求親人能夠走得更加安心和滿足。當然如果是人離世之前的遺囑要求從簡處理,那這種情況就另說了。但對於農民來說,基本上還是希望風風光光的離開人世。雖然現在實行的是火葬制度,但很多地方火化過之後還是會按照土葬的流程走下去。而人離世後的過程比較繁瑣,要經過很多的習俗和傳統,經歷七天之後選擇良辰吉日才能下葬。
  • 人去世以後,為什麼非要用一塊布把頭蒙上?看完背後直發涼!
    相信大家在很多的影視劇裡看到這樣的場景,一個人過世後,他的親屬就會用白布把遺體的頭蒙上,甚至有的人在現實生活中也經歷過這樣的場景。很多人就覺得疑惑了,為什麼人死了以後一定要用一塊布把頭蒙上呢?所以在古代,如果有人去世了,一般會把死者的身體捋直,然後再在臉上蓋一張哭臉紙。如果紙動了,就說明是假死,到後來慢慢就演變成了蓋白布,並且延續時間。其次,從醫學角度看,是為了防止病菌擴散。當人死之後,原本寄生在人體內的細菌就會離開,把屍體蓋住就可以有效的防止病菌擴散,另外還可以為死者遮蓋灰塵,讓死者的容貌保持乾淨。
  • 為什麼要在死人的臉上蓋上一塊白布?
    那麼,問題就來了:人死後為什麼一定要用布蓋住臉?有人說這是習俗,老祖宗傳下來的規矩,破不得。畢竟,人死之後,要用布來擋住面孔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沿續下來已經無從考證,可能也有著這一方面的道理吧。於是在大約三百六十年前,漢族人死去之後,才可以脫下別族的長袍馬褂,穿上自己的民族服裝,並在臉上蒙一塊白布,表示無顏見地下的列祖列宗,後來形成了這個風俗。世界上大約再沒有哪個民族為穿自己的民族服裝而被大批屠戮的——除了中國人之外。
  • 人去世後要把臉蓋上,這不是迷信,有科學依據
    但是它們又是不普通的,新生的孩子會在父母的巨大期待中來到這個世界,而死去的人則在親人的無比悲痛中,以掩上一塊白布的形式與這個世界告別!這種現象很普遍,不僅中國的民間如此,就連我們平時看的歐美大片裡,有人去世也會採取相同的行為!那麼為何人死之後,我們都要用布蓋上逝去人的臉上呢?
  • 為什麼人去世後,一定要用布遮住臉,看完才知道不是迷信!
    為什麼人去世後,一定要用布遮住臉,看完才知道不是迷信!網羅天下趣事,縱觀八方奇聞,死亡這件事情是絕對公平的,因為誰都沒有辦法逃脫死亡的歸宿,對於很多人而言,死亡也是一件特別悲痛的事,因為死亡就代表永遠的離開,在此之後,人們也會舉辦葬禮悼念逝者,可為什麼人死後,一定要用布遮住臉,看完才知道不是迷信!
  • 為什麼說「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有什麼講究嗎?
    以往的農村,可以說家家戶戶都養豬,對於豬價這件事情是沒有多大概念的,非要說個概念的話,那就是能不能賣個好價錢,養豬一般都是用來自己家吃的,所以有一句話叫做「豬來窮」。事實上,這句俗語還有下半句的,全句是「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
  • 人死後為何要蓋白布?到底有什麼說法?看完你就知道了
    相信大多數的小夥伴們都有在電視劇裡面見過人去世的鏡頭吧。在電視劇裡每一位死者都是被白布所覆蓋的,確實在現實生活中人們也都是用白布將死者覆蓋的,那麼這用白布覆蓋死者到底有什麼意義呢?其實,這主要是為了尊重死者。
  • 人死之後,為何會被黃紙蓋住臉部?專家:這並不是封建迷信
    文/厲陽 標題:人死之後,為何會被黃紙蓋住臉部?但是以前人們會將故去的人,選擇在家中,停放三天,並且以黃紙或白布蓋在他們的身上。 一開始人們對於這樣的習俗並沒有覺得什麼,因為上一代是這樣做的,所以輪到了他們,他們也會如此。就這樣一輩一輩傳下來,人們也沒有在意這個舉動究竟是為了什麼。如果有人問起的話,就一句這是傳統就過去了,甚至於有人說這就是封建迷信。
  • 為什麼農村人去世後要停靈三天?原來是有科學依據的
    古代流傳下來了很多的傳統,有好的也有壞的,其中有一條很多人都不懂到底是為什麼,那就是在農村,很多人去世之後要停屍幾天,其實這個傳統不只是迷信,也是有科學依據的。民間傳說這個傳統和名醫扁鵲有關,相傳扁鵲曾經遊歷時,到達一個國家,卻聽聞這個國家的太子上午毫無症兆的去世了,各個太醫都束手無策的時候,扁鵲發現了不對,意識到太子很有可能是假死,所以立即上報了這件事情,沒有想到最後結果和扁鵲說的一樣,因此這件事情在周圍各國傳揚開來,扁鵲也因此被稱「妙手回春」。
  • 道士畫符時為何要用硃砂和黃紙
    道士畫符時為何要用硃砂和黃紙士?
  • 王寶強媽媽去世,為什麼出殯才有消息出來?原來有你不知道的內幕
    這次寶強媽媽去世,有人就說是被馬蓉氣的,早前,曾有報導「馬蓉帶刀闖入家中,嚇暈王寶強母親」新聞,後來經搶救住院後,才相安無事。如今,王寶強母親去世,有人說還拍到馬蓉和她女兒在機場的照片,怎麼沒來參加葬禮?按理說孫女是無論如何都應該到場的,難道女兒不是王寶強親生?
  • 科普|鞋盒裡的白布紙竟有這麼多用處,用過的人都叫好!
    經常買買買換換換新鞋子,可你們有誰留意過鞋盒裡的白布紙?別以為它只是保護新鞋子,可實際上作用還不小喲。勤儉節約的我,終於找到了讓它變廢為寶的方法。其實,不管是什麼,都有它所存在的意義。你會覺得多餘,可能是因為不夠了解,就像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鞋盒裡會有白布紙?
  • 買了20年鞋,才知道鞋盒裡的那層白布原來有這麼多用處!
    買了20年鞋,才知道鞋盒裡的那層白布原來有這麼多用處!很多人一般會覺得它沒什麼作用,會直接扔掉。不過,也有不少人會將不經常穿的鞋子,用這白布紙包起來,因為這麼做可以防止鞋子落灰。這確實是一種很值得推廣的方法,既能保證鞋子的乾淨程度也能合理利用資源。這白布紙主要有兩個作用:一個是為了消除異味,新買的鞋子一般有一些殘留兒的味道,這層白布有去除異味的作用。
  • 原來鞋盒裡的白布紙有大用處!學會這幾招,洗鞋超輕鬆
    原來鞋盒裡的白布紙有大用處!白布紙主要有兩個作用:為了消除異味,新買的鞋子一般有一些殘留的味道,這層白布有去除異味的作用。鞋子放得久了會發潮,這層白布也是為了防止鞋子受潮,才被廠家放在鞋盒裡。Get這些小技巧洗鞋其實很輕鬆No.1檸檬汁巧洗髮黃帆布鞋水裡擠入檸檬汁,攪拌均勻後用舊牙刷沾取檸檬水,刷洗鞋邊汙漬,再把鞋放在檸檬水裡浸泡。這個方法對發黃的帆布鞋很有用。
  • 人死用布遮住臉是迷信說法?其實有科學依據的
    世事無常,生死有命。人們從呱呱墜地那一刻起就在逐漸長大,經歷人世間的悲歡喜樂,雖然每個人所過的生活有貧窮富裕之分,生活也充滿了酸甜苦辣,但是最終都會殊途同歸,走向死亡。儘管很多人也不想死,比如古代君王一直在追求長生之道,但是長生就目前來看是不可能實現的,人們最終都會面對死亡。
  • 故事:點白燭,燒黃紙
    村子裡的趙奶奶是一個很普通的老人,九十年代初去世了,具體是哪一年我並不知道。
  • 人去世後為什麼不能立刻下葬?要停屍3~7天,原來是在等人
    讓人懂得禮節,咱們大家看古代劇都知道,我們國家以前是有許多的禮節的,甚至可以說很多繁文縟節。為什麼說我們是禮儀之邦,跟這個也是有一定的關係的。古代的禮節可以分為五種:吉禮、兇禮、軍禮、賓禮、嘉禮。其中兇禮通過名字大家就能看出來是跟喪葬內容有關係的。當然還包括一些災難之類的不詳的禮節。但是在民間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最主要的部分還是前者。
  • 吳王夫差兵敗自殺,死前用白布蒙上眼睛,勾踐:幸虧你殺了伍子胥
    闔閭能夠成為一方霸主,有一個人功不可沒,此人就是伍子胥,為了感謝伍子胥,闔閭願意把吳國的國土分裂一部分給伍子胥,但伍子胥拒絕了。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去世,他的兒子勾踐繼位。吳王闔閭認為這是伐越的好時機,於是攜伍子胥等將領出兵攻打越國。越王勾踐知道自己不是闔閭的對手,不得不關閉城門。
  • 農村老人去世之後,為什麼家裡三年不貼對聯,裡面也是大有講究
    關於什麼是習俗,不同的人可能會有不同的答案。一個公認的答案是習俗是一種流行的意識行為。有很多習俗一直流傳到了今天。這其中也包含了一些禁忌,舊社會時代的人們禁忌很多,畢竟當時的人們思想不比現代人的開放,如今隨著社會的進步,富有知識和文化的現代人已經將部分習俗拋棄。
  • 民間習俗:人死後為什麼要用火紙把臉蓋住?安葬時還要三天圓墳
    在農村生活過的人們都知道,不管是老年人還是年輕人在他們生命的最後一刻也就是停止呼吸後,他的家屬都會用一張火紙把死人的臉給蓋住,這是對離世的親人做的第一個步驟。那麼,為什麼要做這一個步驟呢,這最早的時候起源於周朝,但有詳細記載的還是在春秋戰國時期。春秋戰國時期吳國國王夫差領兵攻打越國,越國戰敗後越王勾踐被捕入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