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出遊回來後,老師在群裡發的一句話,惹怒大部分家長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國泰民安、社會進步、民族團結、各項事業興旺發達,大家的日子也隨之好了起來,但是對於有孩子的家庭,生活依舊過的拮据,甚至收支不平衡。需要雙方父母給與金錢上的支助的現象也很是常見。如果再有額外支出,真是壓力山大。
幼兒園郊遊費用引起家長質疑
事情是這樣的:樂樂是一名幼兒園的小朋友,新學期開學,學校組織以班級為單位外出郊遊,地點是市區內的植物園。
家長覺得這樣的外出活動不僅可以遠離城市的喧囂,讓孩子可以呼吸清新的空氣,更可以鍛鍊孩子和夥伴以及老師之間的情感交流,家長紛紛稱讚。孩子也玩的歡聲笑語。
可是遊玩第二天回來後老師在群裡發布的一句話,讓家長們紛紛不淡定了,遊玩費用居然高達22300元!班裡20個學生,平攤到每個家長身上,就是1115元,22300元的巨額幼兒園集體外出費用,家長提出質疑。
這樣的幼兒園還上的起嗎?
鑫鑫媽媽「不就是去了趟室內嗎?這麼多錢。我去學校要說法去。」;
「讓交就交吧,別因為這個事,老師再對我們的孩子產生什麼負面行為,老師帶孩子也不容易。」糖糖的媽媽回復道。手機群裡炸開了鍋。
樂樂的家長也覺得大家說的有道理,就怕到時候交了不該交的錢,又怕不交,老師會對孩子有看法。
分析
其實,樂樂家長的擔憂也是大部分遇到此類問題其它家長的擔憂。
幼兒教育作為整個教育體系基礎中的基礎,可以讓幼兒的身、心、智、健得到良好的發展,是在進行九年義務教育前不可或缺的部分。
可以說幼兒園是孩子們快樂的天地,也是家長可以放心託付的場所。出現問題解決問題就好。
對於家長與校方產生矛盾或是誤解,家長應該怎樣做呢?
1.首先,保持理智,不要衝動。
遇到這樣的情況或是類似家長與校方出現矛盾點的時候,千萬不要衝動,更不要跑到校方去鬧,這樣不僅不能很好的解決問題,甚至還去愈演愈烈。
正確的做法是:選拔出家長中的代表,去幼兒園的辦公室,心平氣和的解決。得到答案後再向其他家長匯報。
2.其次,不要因為孩子在老師手裡就唯命是從。
家長千萬不要錯誤的認為孩子在老師手中,就應該一切聽從老師的安排,這樣不僅讓自己不明不白,還會助長校方的威風。
正確的做法是:仔細詢問事情的起因,過程,結果,了解情況後,再做出自己的判斷。
3.最後,不要為了還沒有最終結果的事情就質疑校方。
如文中,校方剛發出了費用的信息,家長們就迅速的討論了起來,其實不妨多等幾分鐘,也許老師就會給出合理的解釋,也許是匆忙費用數字打錯了也說不定。
家長們為了孩子每天早出晚歸,拼命賺錢,教師作為辛勤的「園丁」,教書育人,其實本意都是為了孩子。
家長作為孩子的生育者與養育者,教師作為孩子的教育者,本應相輔相成,就像《三字經》中的話,「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校方與家長方應該是共同協作的關係,而不是敵對的關係,雙方共同努力才會教育出優秀的孩子!
今日話題:各位家長的孩子在上幼兒園期間是否出現了類似的情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