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規包裝生產醫用口罩 廈門傳福堂被罰5萬元

2020-12-20 福建新消費

12月16日,福建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一則行政處罰(閩藥監廈稽辦〔2020〕2-005號),廈門傳福堂藥業有限公司因在未經許可的車間生產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非無菌型平面耳掛式),2020年12月07日,該企業被福建省藥品監管局廈門藥品稽查辦公室予以沒收14460片涉事口罩,罰款5萬元的行政處罰。

網絡資料圖|非涉事批次

經查,廈門傳福堂藥業有限公司在二樓民用口罩車間內內包裝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非無菌型平面耳掛式)(批號為20200502,生產日期為2020年5月11日,每包規格為:10片/包,每片規格為:175mm*95mm),與該企業取得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非無菌型平面耳掛式)註冊的生產地址不一致,未封口和已封口的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非無菌型平面耳掛式)合計總數為14460片,每片價格為0.3元,總貨值為4338元。在調查中,當事人能積極配合,如實陳述違法事實並主動提供證據材料,並且,在疫情期間噶企業積極參與疫情防控並積極主動履行社會責任,根據《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七條和《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於行政處罰裁量權的適用規則》第十一條第(一)項規定,依法減輕行政處罰。

廈門傳福堂藥業有限公司在未經許可的生產地址進行包裝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非無菌型平面耳掛式),該行為已經違反了《醫療器械生產監督管理辦法》第四十五條的規定。依據《醫療器械生產監督管理辦法》第六十一條第(四)項、《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第六十三條第一款、《福建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行政處罰裁量基準(一)》(試行)QXTL-2A檔的規定,決定對該企業沒收一萬四千四百六十片(14460片)涉案的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非無菌型平面耳掛式)(批號為20200502)、處人民幣50000元(伍萬元整)罰款。

來源|福建省藥品監管局

相關焦點

  • 違規包裝生產醫用口罩 傳福堂藥業被罰5萬元
    中國消費者報福州訊(記者張文章)12月16日,福建省藥監局公布一則行政處罰案,廈門傳福堂藥業有限公司因在未經許可的車間生產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非無菌型平面耳掛式),被罰款5萬元。經查,廈門傳福堂藥業有限公司在二樓民用口罩車間內內包裝非無菌型平面耳掛式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批號為20200502,生產日期為2020年5月11日,每包規格為:10片/包,每片規格為:175mm*95mm),與該公司取得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非無菌型平面耳掛式)註冊的生產地址不一致。此次所查未封口和已封口的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合計總數為14460片,總貨值為4338元。
  • 生物藥企廈門傳福堂:一隻口罩背後的品質堅持
    作為一家生物醫藥企業,廈門傳福堂藥業有限公司(簡稱傳福堂藥業)在疫情影響下,原有的產品銷售受到衝擊,他們及時轉變思路,發掘自有特長,在廈門市政府的支持下迅速啟動口罩生產,跑出了「硬核」轉產「加速度」。傳福堂藥業是廈門著名的生物醫藥製造企業,也是大陸首家收集和推廣民間中醫藥驗方的醫藥科技公司。在疫情之前,公司主要以民間傳統中醫藥驗方為基礎,結合現代醫學科技和生產工藝,研發銷售具有傳統中醫藥特色、便於使用、便於攜帶、療效顯著的中醫藥產品。
  • 哄抬口罩價格,16家藥店、超市被重罰:多家被罰300萬元
    經查明,2020年1月25日起,當事人通過其各門店銷售河南飄安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規格型號20片/包的一次性口罩。進貨單價17元/包,實際銷售價格32元/包,加價15元/包,加價率88%;銷售江蘇映山紅醫療器械公司生產的醫用隔離面罩,進貨單價9元/只,實際銷售價格22元/只,加價13元/只,加價率144%。
  • 廊坊市首家 醫用防護口罩生產企業投產
    本報訊(記者 楊雅淇 賈樹敏 趙然)3月18日,位於大城縣大尚屯鎮北桃子村的廊坊康怡醫療器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怡公司」)的生產車間內,一個個醫用防護口罩快步「走」下生產線,實現了全市醫用防護口罩產能「零突破」。3月13日,康怡公司在市市場監管局全力幫扶指導下,獲得了省藥監局頒發的疫情防控醫用防護口罩的《醫療器械註冊證》。
  • 非醫用口罩合格證參考及包裝注意事項
    轉自:關務小二整理 近期,海關加強了對非醫用口罩的查驗力度,通過對產品的內外包裝、顏色外觀、生產日期、保質期、合格證的審核等設置查驗重點,防止三無和汙染變質等不合格的產品矇混過關。下面跟著小二君,一起來了解一下非醫用口罩合格證及包裝的注意事項,供大家參考。
  • 廈門市資訊|320萬個醫用外科口罩涉嫌申報非醫用口罩被廈門海關查獲
    320萬個醫用外科口罩涉嫌申報非醫用口罩被廈門海關查獲央視新聞4月22日消息,記者從廈門海關獲悉,近期廈門海關所屬東渡海關查獲320萬個醫用口罩涉嫌申報為非醫用口罩,這是目前為止該關區查獲數量最大的一批申報不實的出口醫療物資。
  • 小護士取得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生產許可證 上半年營收7524萬元
    來源:挖貝網挖貝網11月23日,新三板基礎層公司小護士(873498)近日取得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生產許可證。據介紹,此次取得換發的許可證,將進一步拓展小護士的生產領域,有利於公司開展醫用耗材領域的業務。
  • (視頻)「非醫用」遮擋「醫用」口罩標牌
    近日,深圳海關所屬深圳寶安機場海關在空運出境渠道,連續查獲2宗利用「非醫用口罩」標牌遮擋真實的「醫用口罩」標牌,企圖逃避出口商品檢驗案件,共計查獲實際醫用口罩5萬個。4月18日,深圳寶安機場海關關員在查驗一票申報出口的30000個「非醫用防護」口罩,發現實際貨物內包裝合格證均有兩層,表層為非醫用口罩,裡層被遮蓋標牌卻為醫用口罩合格證。經核,這批口罩實際為醫用口罩,且無醫療器械產品出口註冊證,企業的行為已涉嫌偽報逃避出口商品檢驗,海關隨即移交後續處置部門。
  • 還敢違規申報、偽報瞞報?重罰、刑事立案!出口口罩須謹慎!
    最終查實以上公司通過偽瞞報,違規出口額溫槍、呼吸機、護目鏡、手套、醫用防護服、醫用口罩等醫療物資共計253萬餘件。目前佛山市公安局南海分局以涉案公司涉嫌逃避商檢進行刑事立案辦。違規申報,重罰21萬元4月27日天津海關公布一份處罰決定書:2020年4月17日,寧波某公司向天津濱海機場海關,申報出口「GLIGHT牌EKM849型號非醫用無紡布口罩」100萬個,申報貨值金額195000美元。經查,該公司實際出口的貨物屬必須經商檢機構檢驗的出口商品,該公司未經檢驗合格,擅自將該批商品申報出口。
  • 西藏首家醫用口罩生產商生產忙 日產口罩可達百萬隻
    日前,記者在位於拉薩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西藏首家醫用一次性口罩生產商西藏甘露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企業第一生產車間的口罩生產線已運營投產,滿負荷狀態下可日產10萬隻口罩。記者在口罩生產車間看到,工人們正在有條不紊地在生產線上忙碌,隨著原材料的不斷投入,一隻只醫用口罩不間斷地從生產線上下來,再由工人在半自動設備上進行耳帶焊接,生產車間還有質檢人員拿著工具對口罩的尺寸、規格進行高頻次抽檢。包裝好的口罩將進行紫外線消毒。
  • 江安醫用口罩包裝卷膜定製廠家
    河北德懋口罩包裝袋產品特點具有防潮、阻氧、密封性強、不易破裂、時尚美觀,攜帶方便,保質期長,長期保持產品 處於一個優質的使用效果。無毒無味,符合食品、**包裝衛生標準,此類包裝還是化學原料、的防潮、避光包裝**選擇。【用 途】此類產品適用於口罩,醫用耗材,一次性口罩,手套,霧霾口罩,防護用具等產品的包裝。
  • 民用口罩偷偷塞進醫用口罩包裝袋
    明明是一次性民用口罩,卻偷偷塞進一次性醫用口罩的外包裝袋內,假冒醫用口罩對外銷售。因涉嫌假冒註冊商標、以非醫用口罩冒充醫用口罩,涉案企業負責人已被刑拘。今天,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開曝光一批非法製售口罩等防護產品的典型案例。
  • 嚴打非法製售口罩等違法行為 成都查獲57.6萬隻「三無」口罩
    封面新聞記者 吳冰清近日,四川省聯合打擊野生動物違規交易專項執法行動,暨聯合打擊非法製售口罩等防護產品專項執法行動正在全省展開。經現場查驗,擋獲的口罩標有「FACE MASK SURGICAL DISPOSABLE(外科一次性口罩)」字樣,無中文標識;產品外包裝及內包裝上無生產廠名,無生產地址,無產品名稱及其他中文標籤信息,屬「三無」產品。執法人員依法當場對該批口罩予以查扣,並控制了嫌疑人。
  • 河南愛心大藥房一次性醫用口罩賣20元一包,被罰150萬
    2月12日,河南省市場監管局發布疫情期間十大價格違法典型案例,河南愛心大藥房被「天價處罰」,一般賣3~4元一包的一次性醫用口罩該藥房賣到20元一包(10隻/包),結果被罰150萬元。大河報記者梳理十大價格違法典型案例發現,河南愛心大藥房在榜單中的罰金高居首位,且兩次被罰。
  • 廣東發布兒童口罩生產指引:企業無須申請醫用口罩生產許可證
    據悉,該指引以廣東省市場監管局、廣東省藥監局指導廣東省醫療器械管理學會制定發布的《一次性使用兒童口罩》(T/GDMDMA 0005—2020)團體標準為基礎。內容涉及企業生產問題、團體標準執行問題、產品檢測問題等。 無須申請醫用口罩生產許可證生產兒童口罩需不需要申請醫用口罩註冊證和生產許可證?
  • 百度上線「醫用口罩生產企業一鍵查詢」功能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百度最新資訊 > 正文 百度上線「醫用口罩生產企業一鍵查詢」功能
  • 19起疫期售假醫用口罩案件被查 河南飄安很「受傷」
    新京報訊(記者 王卡拉)4月3日,國家藥監局發布通報顯示,疫情期間,藥品監管系統嚴厲打擊製售假劣醫療器械違法違規行為,查處20起違法違規案件,其中19起為銷售假冒偽劣甚至「三無」口罩,1起為以非醫用防護服冒充醫用防護服進行銷售。
  • 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非醫用口罩合格證及包裝的注意事項,供大家參考。
    近期,海關加強了對非醫用口罩的查驗力度,通過對產品的內外包裝、顏色外觀、生產日期、保質期、合格證的審核等設置查驗重點,防止三無和汙染變質等不合格的產品矇混過關。下面跟著小二君,一起來了解一下非醫用口罩合格證及包裝的注意事項,供大家參考。 非醫用口罩合格證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27條規定:
  • 山東產無紡布助力醫用口罩生產
    作為全國重要的熔噴口罩濾材生產企業,俊富公司從事熔噴無紡布和紡粘無紡布生產已有20年,而這兩種產品正是生產醫用口罩的主要原料。「熔噴無紡布是口罩中間過濾層,紡粘無紡布是兩側保護層。」公司總經理黃文勝介紹,公司在節前接到國家工信部指令,要求春節不放假加班加點生產,保證口罩材料供應。
  • 藥店賣N95口罩以次充好 被罰五萬
    藥店賣口罩以次充好 被罰五萬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越來越嚴峻,防疫物資也受到大家的關注,因為防疫用品不僅是醫療前線的「武器」,也是百姓做好自我防護的必需品。然而,近期各地卻不斷出現藥店哄抬價格、以次充好的案例,這成為全國戰「疫」的不和諧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