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小陳說教育(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被清華「3錄3退」,第4次還來「搶位置」:別拿復讀,試探人心!
作為一個高考大國,我們國家的學霸真是太多了,不過面臨幾百萬高考大軍,能如願考上清華北大的學霸真的不多,有些人為了去到最高學府,寧願復讀好幾屆,堪稱「高考專業戶」。
今天Y老師就和大家聊一聊一個「高考釘子戶」,3次被清華錄取,又3次勸退,結果第4次又考上了!看到他又進學校的大門,清華的老師表示:我都想辭職了!
這個人就是張非,他有一個特殊的名稱--「四川考霸」,曾經四次參加高考,三次被清華大學錄取,一次被復旦大學錄取,這不是考霸是什麼?
拿高考當「兒戲」,全國人民都「提心弔膽」的高考在張非面前好像就是兒戲,高考就是小兒科一樣。
即使有著這麼耀眼的成就,張非卻一直飽受爭議,很多人開始「深挖」他的的歷史,究竟是為什麼一而再再而三的被高校退學呢?
只能說張非是一個「有前科」的人。
14歲因為太過調皮搗蛋,學校老師管不住了,被他就讀的高中勸退,一個連高中都沒有去學校讀的人,大家都覺得這是一個沒有希望的孩子,只有他的父母還在堅持,讓他在家裡備考。
他高考卻考出了意想不到的分數,直接被復旦大學錄取,但是張非不滿於此,他選擇再復讀一年,結果第二次他考了更高的分數,直接被清華大學錄取。
考上清華了他也不安分,可能是在家沒有校規的管束,懶散慣了,到學校收不住性子,導致所有學科都掛了,被清華勸退。
「天選之子」第三次參加高考,又一次考上清華,結果因為學分不合格被勸退。
命運總是眷顧他,不和他開玩笑,但是他自己卻在一步步作死,第四次他改名為張空谷參加高考,又一次以實力考上了清華,招生辦的老師也很無奈,張非沒犯什麼大錯,人家考上來了,總不能不收他吧。
第4次考上清華的張非終於收斂了,本本分分的完成了學業。
人比人真是氣死人,有些人可能費勁一生都考不上清華,有些人卻拿考上清華當小兒科一樣,命運眷顧的人,就是有任性的資本啊。
但是資本也是會揮霍完的,高考是奈何不了張非,但是考研究生就不一樣了,他的「豐功偉績」讓導師「避而遠之」,誰也不想收一個這樣管不住的學生,儘管他有一顆聰明的頭腦。
沒有一個導師願意接受他,最後他考進了事業單位。
面對張非,大家始終議論紛紛。張非絕對是人才,甚至是天才,四考不餒,就證明他毅力非凡。就憑著他這份毅力,收收性子未來肯定前途無量。
不可否認,張非是可以做前沿科學的,攻關科研項目,因為他有和難題磨到底的耐心;或者自主創業,因為他有「再一次」拼一拼的意志。
上天給了他一顆聰明的頭腦,這就是他超越很多人的閃光點,可是他卻把自己的才華白白浪費。
張非的這種行為算不算浪費資源,是不是失信考生?應該算,這對應屆生來說太不公平了!
應屆生的壓力本來就很大了,不僅要和省內幾萬甚至幾十萬人競爭,還要和幾萬復讀生競爭,清華給每個省份的名額本就有限,他一個人就佔了3個,這不就是資源浪費嗎?
考上大學卻被學校勸退,這就算失信的一種行為了,相信大家進入大學一定籤了學校的協議,起碼是要把學業完成,順利畢業,否則就勸退,這是最低要求。
一而再再而三的被勸退,又考上來,這是對名校的挑戰,也是對應屆生的不公!
張非的這一波操作不僅讓人佩服,也讓人佩服。佩服的是他把考清華當吃飯一樣容易,佩服的是他就這樣白白佔用了另外兩個的清華錄取資格。
如果考上清華的都像他一樣不把這當回事的話,那豈不是每年都那麼幾個人考上清華?
對於這種行為,Y老師覺得應該採取懲罰措施,「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行為應該遏制!
本文由「小陳說教育」原創發布,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刪圖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