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升級」推動企業發展 洞頭「靠海吃海」帶動就業創業

2020-12-19 溫州新聞網

東海貝雕藝術博物館成為中小學研學基地。

  溫州網訊  「十一」假期,洞頭成為不少市民的出遊首選地。據統計,這個長假洞頭總接待量為42.28萬人,較去年同比增長31.3%,旅遊總收入4.65億元,同比增長30%。除了海島沙灘遊、海上項目遊、花園村莊遊之外,以貝雕非遺工藝為代表的文化研學遊也吸引了不少遊客。

  位於洞頭區九畝丘海創園的東海貝雕藝術博物館,是浙江省唯一一家體現貝雕文化的博物館。國慶期間,這裡也成為旅遊「打卡點」,不少遊客專程來此體驗貝雕工藝。

  博物館收藏有1200多件唐朝以來的貝雕文物,設有貝雕體驗工坊,提供貝雕畫製作、貝殼繪畫、手串製作等體驗項目。「每年暑假是東海貝雕藝術博物館的旺季,不少市區中小學將這裡作為學生非遺研學活動基地。據統計,今年博物館在6-8月客流量達到3萬餘人次。」東海貝雕工藝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燦淵介紹。

  今年3月份,為促進文體旅產業融合發展,洞頭區政府印發《關於促進文化體育旅遊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試行)》(下稱《意見》),鼓勵文化企業開發文體旅體驗產品。《意見》提出,對於結合民俗、音樂等元素的文化旅遊互動體驗產品,投入運營並產生經濟效益的,經認定,每個項目按實際投資額的30%給予補助;對於被評定為國家級、省級、市級綜合實踐(研學)基地的,當年分別給予一次性10萬元、5萬元、3萬元獎勵等。

  政府大力發展文化產業,也為企業注入了信心。上個月,陳燦淵剛剛收到了一筆15萬元的補助金。對於貝雕這項非遺工藝,陳燦淵表示,傳承離不開創新。近年來,東海貝雕工藝品有限公司將傳統工藝結合現代審美,研發了貝殼雕刻、螺鈿漆器技藝的衍生產品,如茶具、家具、文具等,將非遺工藝融入現代生活。

  以東海貝雕工藝品有限公司為代表的一批企業,發揮洞頭的貝類資源優勢,帶動洞頭區漁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000餘人,2019年貝類產品的產值達3500萬元左右。

  除了貝類產業,近年來,洞頭區狠抓「兩菜一魚」(紫菜、羊棲菜和大黃魚)區域品牌和產業發展,不斷升級生產鏈,助力海島鄉村振興。漁農業企業在紫菜、羊棲菜精深加工和黃魚養殖技術上克難攻堅,「兩菜一魚」的養殖和加工能量得到釋放。據統計,「兩菜一魚」產業共吸納3000餘人就業,2019年產值約3.95億元。

  溫州星貝海藻食品有限公司是洞頭一家以紫菜、羊棲菜等海洋產品加工為主的公司,今年是公司成立第16年,總經理潘峰在產品研發和技術研發上下足功夫,為企業謀劃創新發展的路子。「傳統海產品加工附加值低,企業要想在市場競爭中不被淘汰,必須要有創新的思路。」

  今年,溫州星貝海藻食品有限公司與浙江大學、浙江工商大學等高校籤訂合作協議,對「兩菜」的加工提供新思路。「與浙江工商大學合作研發的一款新產品,與目前市面上所有的紫菜零食都不一樣,連生產設備也是根據產品重新研發。」潘峰透露,這款新產品將於今年年底上市。

  來源:溫州商報

  記者 盧盈蕾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

相關焦點

  • 「海島洞頭」:靠海吃海 帶動島民就業創業
    中新網溫州10月10日電(潘沁文 盧盈蕾)浙江洞頭海島的海岸線曲折蜿蜒,盛產各種貝類。上百年來,貝殼製品成為海邊百姓常把玩的裝飾品和佩戴的飾品。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如今,洞頭貝雕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帶動越來越多洞頭島民增收。以貝雕「非遺」工藝為代表的文化研學遊。
  • 溫州洞頭:岸上「趕海」別樣精彩
    「我們招引了24家建築工程類企業,年產值已超40億元。」藍港社區黨總支副書記葉建成說,今年下半年還有8家企業會陸續搬過來。   「海上花園」建設帶來越來越多的項目。附近一些交通便利、環境優美的漁村和社區,便成了項目公司落戶的首選地。當地順勢推出「村級總部經濟」計劃,為入駐企業提供場地、政策、稅收等優惠,讓企業與漁村在項目、就業、服務等方面相融共生。
  • 以創新創業帶動大學生就業
    「雙創」對緩解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壓力,實現個人價值,推動經濟提質增效、轉型升級能夠發揮重要作用就業是民生之本。實現充分就業是國家治理的重要目標。「十三五」時期,就業對於經濟增長、國民增收、社會穩定的決定性意義將進一步凸顯。
  • 創業帶動就業 外貿穩定向好
    記者採訪了解到,在「穩就業」「穩外貿」等方面,四川返鄉創業帶動就業成效明顯,同時,外貿穩定向好,成都上半年開行中歐班列619列,居全國第一。  返鄉創業推動「穩就業」  仁壽縣汪洋鎮上遊村村民張貴華,十幾歲就外出務工,從煤礦的背煤工幹起,經過20多年艱辛打拼,後來在成都開辦了自己的企業。
  • 【基層好支書·好黨員】鄭元富:靠海養海護海 護「藍」前行
    【基層好支書·好黨員】鄭元富:靠海養海護海 護「藍」前行2018年11月20日 15:50:47來源:洞頭新聞網核心提示:俗話講「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但如果一味地索取換來的是什麼?正因為我們「靠海吃海」,更要懂得「靠海養海、靠海護海」。
  • 以創新推進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實現三方共贏
    以創新推進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實現三方共贏 2013-11-26   推動產業升級,推動新型經濟發展,打造經濟升級版,關鍵在人才。
  • 國務院關於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的意見
    近年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持續向更大範圍、更高層次和更深程度推進,創新創業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對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和經濟結構升級、擴大就業和改善民生、實現機會公平和社會縱向流動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促進經濟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對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 洞頭擘畫「海上花園」美好畫卷
    ●「賣風景賣文化賣服務」 一片沙灘激活一方經濟,漁民們改變「靠海吃海」方式,「洗腳上岸」開民宿、辦漁家樂,在家門口賺起了錢。 ●構建全域旅遊格局 近三年接待遊客人數和旅遊社會總收入分別增長20%左右,旅遊從業人口佔就業人口20%以上。
  • 廣東省人民政府轉發國務院關於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
    近年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持續向更大範圍、更高層次和更深程度推進,創新創業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對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和經濟結構升級、擴大就業和改善民生、實現機會公平和社會縱向流動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促進經濟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對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 開縣:創業帶動就業「四部曲」讓務工遊子回家了
    為了讓更多的開縣人在家門口就能找到一份足以謀生的工作,開縣近年來一直將發展縣域經濟、創業帶動就業作為民心工程來抓。今年,開縣的目標是新增創業1.5萬戶以上、帶動就業6萬人。    企業擴產投產提供更多崗位    「今年我們廠裡又招了200多名工人,總人數達到了526人。」
  • 洞頭:「海上花園」 湧現網紅小康村
    美不勝收的藍天碧海,蜿蜒百裡的黃金海岸線,千姿百態的島礁灘石……洞頭,這個因海而生、向海而興的「海上花園」,正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乘風破浪。
  • 積極引導大學生 鄉村創業帶動就業
    ●王春超 徐 升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同時要「健全城鄉融合發展機制,推動城鄉要素平等交換、雙向流動,增強農業農村發展活力」。當前,大學畢業生面臨著巨大的就業壓力。2020屆高校畢業生達到874萬人,同比增加40萬人。
  • 「十三五」期間北京大學生創業團隊帶動4427人就業
    本文圖片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程婷 圖 12月18日,澎湃新聞從北京市委教工委、北京市教委舉行的首都教育「十三五」改革發展成果系列宣傳之「北京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主題發布活動中獲悉,在即將過去的2020年,儘管疫情之下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形勢嚴峻,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業園的303支創業團隊仍交出了一份令人欣慰的答卷——營收接近4個億,帶動就業2217人。
  • 遼源小襪子:創業帶動就業
    10月15日,在全國「雙創」周活動啟動後,以「創新引領創業、創業帶動就業」為主題的2020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遼源「雙創」周「小襪子:創業帶動就業」活動啟動儀式在東北襪業園電子商務園區舉行
  • 漳州:打造漁港經濟區 帶動海洋經濟發展
    近年來,東山縣海洋與漁業工作緊緊圍繞建設美麗的生態旅遊海島和海洋經濟強縣「兩大戰略目標」,實施科技帶動、項目帶動,轉型升級,結構調整,有效推動東山縣海洋與漁業加快發展,先後成功創建全國文明漁港;創建遠洋博士工作站;成功註冊「東山鮑魚」國家地理標誌商標;開創全省首例,編制了東山縣海洋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和管控措施
  • 2019兩岸一家親·半屏山系列交流活動暨「雙屏論壇」在洞頭啟幕
    2019兩岸一家親·半屏山系列交流活動暨「雙屏論壇」在洞頭啟幕2019年06月28日 16:39:30來源:洞頭新聞網核心提示:6月28日上午,以「兩岸同心·築夢海上花園」為主題的2019兩岸一家親·半屏山系列交流活動暨「雙屏論壇」在與臺灣隔海相望的海島洞頭正式啟幕
  • 走,洞頭買正宗臺灣貨
    位於洞頭南塘水產品交易市場的溫州中鹿旅遊·臺灣觀光工場,國慶期間亮相。臺灣面膜、牛軋糖、鳳梨酥、金門菜刀、「一條根」……琳琅滿目的臺灣特產,將更加豐富小夥伴們海島之旅。  溫州中鹿旅遊·臺灣觀光工場是一家專業展示臺灣免稅產品和地方特色產品以及臺灣美食現做現賣的特色旅遊觀光工場。建築面積約3500平方米,項目總投資約2000萬元。
  • 觀察|在靠海不吃海的江蘇,長三角能否再造一個世界級大港?
    圖片來源:南通廣播電視臺前有粵港澳大灣區上升為國家戰略,後有杭州灣破土而出,「灣區」已成為我國區域發展的熱詞。在「靠海不吃海」的江蘇,一個新的「灣區」構想落在南通身上。
  • 人社直通車丨創新創業帶動就業示範村—碧泉村:因地制宜 厚積薄發
    ,開拓村級集體經濟創業渠道,不僅使村級集體經濟得以壯大,各項創業工作蓬勃的發展,也基本解決了當地村上人的就業問題。他們有怎麼樣發展方式呢,今天我們將走近這一創新創業帶動就業示範村,看看當地的村支兩委是如何利用當地資源,以創新創業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的。
  • 東山打造漁港經濟區帶動海洋經濟發展
    近年來,東山縣海洋與漁業工作緊緊圍繞建設美麗的生態旅遊海島和海洋經濟強縣「兩大戰略目標」,實施科技帶動、項目帶動,轉型升級,結構調整,有效推動東山縣海洋與漁業加快發展,先後成功創建全國文明漁港;創建遠洋博士工作站;成功註冊「東山鮑魚」國家地理標誌商標;開創全省首例,編制了東山縣海洋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和管控措施;水產品出口創匯連續多年保持全國縣級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