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搶開發疫苗 學者爆臺灣危機:疫情兩年完不了

2020-12-11 臺海網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 各國搶先開發疫苗,臺灣的疫苗大廠國光生技,也宣布新冠肺炎疫苗一期人體試驗本周開打,若一期臨床試驗順利,預計11月進入二期臨床試驗,明年農曆年前可生產150萬劑。前臺灣「衛生署長」楊志良直言,全球若沒有控制疫情,臺灣地區繼續目前的14天,半年、一年,甚至一年半後,臺灣是不是要「餓死」。他甚至直言:這個疫情大概兩年完不了。

楊志良在政論節目《新聞面對面》中表示,他跟臺灣國光生技董事長詹啟賢很熟,做疫苗,前面要燒很多錢,第一期人體實驗給你1億元(新臺幣),這個好像是在湯裡面加了兩滴味精而已,當然也許我們運氣好,一下就做出來了。

楊志良表示,像南美洲那些國家要怎麼篩,除非像美國跟歐盟,歐盟投入25兆歐元,美國總統川普也投入了多少鈔票下去。你只要講要社交距離、要封城要封街,那些落後的國家馬上會上街頭,他們可能會認為「我不一定得病,但我會餓死。我得病不一定會病死」,但是今天若要封城、封街,印度、巴西的民眾馬上會全部上街頭,所以這在別的國家是非常大的危機。

楊志良直言,這個疫情大概兩年完不了,除非有奇蹟,這就跟流感一樣,它的抗原性不強,所以它產生的抗體時間很短,所以可以感染再感染。全球若沒有控制疫情,臺灣繼續目前的14天,那半年、一年,甚至一年半後,我們臺灣是不是變成要「餓死」。

相關焦點

  • 臺灣學者:警惕美國川普製造臺海危機
    警惕美國川普製造臺海危機。(圖片來源:網絡)美國總統川普於當地時間3月26日籤署生效所謂的「臺北法案」,為行政部門在符合美國利益下,強化所謂美臺實質合作關係,鼓勵臺灣的「邦交國」鞏固關係,以及支持臺灣成為「不以主權國家為參與資格的國際組織會員」等提供法源依據。
  • 臺灣麻疹疫情持續已確診23例,疫苗數量嚴重不足
    央視新聞客戶端4月25日消息,臺灣麻疹疫情持續,目前已有23個確診病例。因民眾紛紛注射疫苗,導致臺灣麻疹疫苗數量嚴重不足,當局疾管部門只好一再縮小優先注射疫苗對象的範圍。繼林口長庚醫院之後,臺灣南部一家醫院也出現民眾入院看病感染麻疹的病例。首個病例是一名20歲男子被境外移入個案傳染,目前全臺確診病例共23個。因疫情持續,民眾紛紛搶打疫苗。
  • 英學者:新冠疫情暴露資本主義三大危機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創新和公共價值經濟學教授瑪麗安娜·馬祖卡託3月30日在世界報業辛迪加網站發表文章稱,新冠疫情暴露資本主義面臨三重危機。文章編譯如下:資本主義至少面臨三大危機。疫情暴露公共預算問題新冠肺炎疫情暴露了資本主義經濟結構中更多的缺陷,尤其是工作越來越不穩定,因為零工經濟崛起,數十年來工人的議價能力也退化了。遠程辦公對大多數工人來說根本不是辦法,儘管政府向正規合同工提供了一些援助,但個體經營者會發現自己孤立無援,無依無靠。
  • 「不買大陸疫苗」背後:蔡英文家族有意搶下新冠疫苗生意
    綠營更是心機用盡,打算由臺灣本土生技廠趁機承攬商機,包括國光、高端和聯亞等業者都已進入疫苗第二期研發,市場更傳言,曾由蔡家族投資的生技公司也有意搶下肺炎疫情商機。對蔡當局來說,民眾的健康恐怕還比不上蔡當局的政商關係利益交換來得重要。
  • 2020全年臺灣GDP能否達到2%?學者預測「保2」或不樂觀
    新冠肺炎延燒全球,歐洲、北美進入「準封洲」階段,臺灣現在不僅限制外國人入境,所有入境者要居家檢疫14天;學者警示,世界各國陸續宣布鎖國後,金融海嘯來了,股市劇烈震蕩、美國連續降息6碼的「猛藥」仍壓不下來,全球處於「境管」下,臺灣地區出口、外銷訂單將快速下滑,臺灣今年全年GDP要保2%,不願具名的學者表示「難度很高」
  • 德國學者呼籲各國拋棄政治立場合作抗擊疫情
    本次新冠病毒疫情使世界各國不同程度受到影響,這其中不僅涉及公共衛生和健康領域,同時也波及到了社會和經濟各個層面。在接受記者專訪時,內克爾教授從社會學角度解讀了這次疫情中的一些現象和影響。疫情爆發以來,各國採取的措施不盡相同,對此人們褒貶不一。對於這一現象,內克爾教授坦言,人們應接受這樣的事實。實際上經過一段時間後,人們會發現,這些措施基本已經趨同。
  • 臺灣學者:島內利用疫情詛咒大陸就是詛咒臺灣自己的幸福!
    推薦者的話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博士候選人、兩岸同等待遇研究臺灣學者王裕慶,疫情發生後留在大陸。此外,筆者最近也觀察了島內媒體與社交平臺的輿論,有些島內媒體與網友似乎過頭評論了大陸疫情,甚至還惡毒的詛咒大陸。而且有些臺灣媒體也沒有真正到大陸採訪,而只是引用對大陸長期有敵視與有偏見的外媒報導,很多時候也不去查證而不專業的照本宣科。
  • 臺灣B型流感1人不治死亡 13萬劑免費疫苗無人領
    中國臺灣網1月15日消息 據臺媒報導,臺當局「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昨日表示,截至目前為止,臺灣流感通報病例累計為68例,重症確定病例達到13例,皆為18歲以下的青少年,大多數都是B型流感病毒作怪,其中一人更因病況嚴重不治。
  • 苦等疫苗等不來 臺灣航空業恐怕先撐不住了!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照片)      【華夏經緯網綜合報導】美國《紐約時報》2日以《臺灣要如何遠離疫情的魔掌》為題,稱臺灣雖然目前通過自我封鎖的手段成功控制疫情大面積擴散,但島內民眾已開始出現不祥預感,擔心不知道這樣能持續多久;國際專家也對臺灣防疫的做法打上問號,質疑如果等疫苗普遍化,臺灣還得與世隔絕多少年?
  • 第一教育丨上外學者江小華 王玲寧:盡出招數——世界各國高校如何...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一場史無前例的從傳統教學向在線教學的變革在各國高校拉開帷幕,技術支撐、資金投入、教師培訓、教學質量和教育公平等諸多挑戰也接踵而來。經歷兩月有餘,牽動了無數家庭、教師和學生的大規模在線教育,也從早期的緊張茫然逐漸走向了平穩有序。來看看世界各國政府和高校如何盡出招數「停課不停學」,以應對這場突發疫情對高等教育的影響。
  • 臺灣地區迎來雙重危機,臺灣人怎麼辦?
    但是臺灣地區卻因為執意不承認「九二共識」,被排斥在RCEP區域外。面對RCEP對臺灣地區帶來的不利,民進黨當局卻成了「鴕鳥」,刻意淡化RCEP對臺灣的影響。RCEP助推經濟,臺灣地區頗受影響今年因為疫情的肆虐和傳播,大部分國家經濟都出現了倒退的現象,今年RCEP的落實,將有助於經濟復甦。
  • 臺灣疫情在升溫,此時狂噴大陸疫苗,不想留條後路?
    去年12月31日,中國相關部門批准首支新冠疫苗上市,是中國國藥集團開發的疫苗。國藥疫苗經三期人體臨床試驗,證實有效率為79%,近日已出口至埃及。另一支科興疫苗,在土耳其取得約91%的人體試驗效果。印尼已向中國購買逾1.2億劑科興疫苗,1月開始施打,該國衛生部長稱效果很好。目前,已有40餘國向中國發出求購信息,足見中國疫苗是值得依賴的。
  • 深度|疫情危機疊加百年變局,頂尖學者「釣魚臺」上盤點即將過去的...
    回首這一年,疫情危機疊加百年變局,國際政治、世界經濟、安全形勢、中國外交,發生了哪些深刻變化?未來又將呈現何種趨勢?日前,由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與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舉辦的一年一度國際形勢研討會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國內頂尖學者深度盤點2020年「疫情下的世界大變局與中國外交」。
  • 打合格疫苗兩年後死亡 臺灣法院:賠!
    臺灣一名高職生打合格疫苗患病兩年後死亡,被認定與接種疫苗的關聯性「無法排除」,衛福部門被判賠208萬新臺幣(約合人民幣41萬元)。此案成為臺灣預防接種受害救濟案例中,法院判決衛福部門敗訴的首例。 高職生到底怎麼死的? 事情是這樣的。
  • 臺灣防疫小時了了?
    世界各國,尤其是美國,為了遮醜自己國內防疫不力的事實,紛紛將「反中」「仇中」鮮明且愛自誇防疫成果的臺灣推出來,作為嗆中國大陸是傳染源的出師祭品。   其實,臺灣在疫情初期以「超前部署和全民戴口罩」奪得防疫成功先機,爾後防疫中心逐日召開已百餘日的記者會中,就只有「口罩實名製販售」、「病例統計」及「病患旅遊史和接觸史追蹤」等非技術性的報告。
  • 21世紀首次流感大流行 一張全球疫情防控的危機「考卷」
    更需要警惕的是,病毒並沒有從此銷聲匿跡,它仍在提醒那場「戰疫」裡不應該忘卻的種種教訓:重視流感,及時就醫並接種疫苗。 同時,回過頭來思考,2009年H1N1流感是世衛組織首次宣布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更像是一張向全球疫情防控提出的危機「考卷」。各國在此情形下加快了國際合作的步伐,用現代醫學技術對付病毒這一全人類共同的「敵人」。
  • 臺灣疫情出現反彈,臺當局:臺灣有460萬劑疫苗
    前些日子,臺灣地區自吹在防疫中堪稱「奇蹟」,已經連續半年多的時間沒有新增的本土案例,這使得臺灣民眾的生活並未因為疫情而受到太大的影響,甚至連經濟都出現持續增長的情況。這也難怪民進黨當局以此為榮,在國際上哄抬「借疫謀獨」的輿論。但近日,據臺灣《中國時報》最新報導,臺灣地區的疫情出現罕見爆發,9天增加了61名境外移入個案。
  • ...疫情,不僅僅,美國,病例,病毒,疫,古特雷斯,危機,印度,遏制...
    病例和死亡人數激增的不僅僅是美國,英國、德國、西班牙甚至連過去一段時間病例較少的日本和俄羅斯等國,疫情也在急劇惡化。  世界各國和各種媒體都在不斷報導全球各地的疫情,這從新聞和疫情信息透明度的角度看無疑是需要的。不少的人將此次疫情與人類歷史上曾經發生的最嚴重的流行病相比。但數據和表述越慘烈,只能引起全球更大的恐懼和恐怖,這對阻遏疫情的蔓延其實起不了多大作用。
  • 美國專家學者反思疫情應對問題(深度觀察)
    核心閱讀   當前,美國疫情仍處於高位平臺期,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和死亡病例數仍在持續攀升。美國專家學者開始從深層次進行反思,指出美國一些政客將疫情政治化,以及經濟上過度注重資本利潤,都增加了疫情防控的難度。
  • 臺灣稱:不要大陸疫苗!
    但在我國的臺灣地區,情況卻並非如此,民進黨當局不僅在疫情防控方面稱不上有所作為,甚至公開宣稱即使大陸方面新冠肺炎疫苗研發成功,他們也不會採用。口氣那麼大?臺灣稱:不要大陸疫苗!臺灣相關負責人近日表示,此前已與COVAX(新冠疫苗全球取得機制)達成協議,但緊接著他卻公開宣稱即使大陸疫苗研發成功,民進黨當局也不會選擇大陸疫苗來進行疫情的防控工作。對此,有著名臺灣媒體人表示臺灣民進黨當局已經達到了近乎「反人類」的地步,並且對「中國」二字懷有深刻而又莫名其妙地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