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支軍隊而言,戰爭年代的敵人絕對是自強的動力。可如果到了和平年代,沒有明確的敵人了該怎麼辦?那就自己「創造」一個。比如說誰都想「活捉」的這個男人。
這就是堪稱士兵夢魘的假想敵部隊,又被稱為影子部隊。比如說面對「六邊形」旅長滿廣志,不練就點開掛般的技能,就別想「活捉」他。這便是和平時期保持、提升戰力的絕佳方法。對假想敵部隊而言,他們的番號、編制和裝備配合,一般都不同於本國正式軍隊。他們的各種條令條例、電臺呼號也按照其模擬的敵國習慣替代。不少假想敵部隊甚至按外軍編制授予軍銜。

大家都知道,不久前,美國空軍假想敵部隊接受新戰機,他們的新裝備是一架塗了俄羅斯蘇-57迷彩的F-16C戰機,是專為本國飛行員提供對抗訓練。這不得不提到美軍很早之前的假想敵部隊。
世界上第一支正規的假想敵部隊,是1966年以色列組建的「外國空軍模擬大隊」。一名叛逃的伊拉克飛行員任教官,按阿拉伯人的訓練方式進行訓練,模仿敵軍的空戰動作。經過與這支模擬大隊進行對抗訓練,以色列空軍作戰能力大幅度提升,在其後的第三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空軍以1∶20的戰損比率重創對方。美國則在越戰中吃虧後,成立了第64、第65和第18「入侵者」中隊,不僅假想敵部隊使用的戰鬥機都噴塗成蘇聯戰鬥機的塗裝。不僅如此,甚至就連飛行員平時也要使用俄語進行交流、食用俄式餐飲,部隊營房還要懸掛蘇聯國旗和標語,執行任務前大家還要聚在一起唱蘇聯國歌,就差上飛機前先來一杯伏特加了。
還有4477中隊,專職研究蘇式戰機。牆上美國國旗,機上蘇聯紅星。事實證明美國這樣的付出沒有白費,在伊拉克戰爭和科索沃戰爭中,美國空軍都把裝備蘇系飛機的對手進行一連串吊打。冷戰後,儘管俄羅斯的實力和存在感直線下降,但美國假想敵部隊仍然存在。畢竟作為蘇聯最大的繼承者,俄羅斯的實力仍是美國最關心的。另外,實力日益強大的中國空軍也成為美國空軍假想敵部隊的重點針對目標,比如第18假想敵中隊就已經改為懸掛中國國旗。

聽上去雖然可笑,但美國已經盯上我們是無法辯駁的事實,中國空軍也成立了三支假想敵中隊。其中一個中隊配備蘇-30,扮演美國F-15;另一個中隊配備殲-10A,扮演美國F-16;還有一個裝備殲-7,模擬低端威脅,例如三哥。

這些中隊的飛行員都是從空軍的精銳部隊中抽調而來,目的就是讓菜鳥飛行員們身臨其境地感受與敵人作戰的實戰氛圍。如此,以幫助他們在訓練中度過這個最容易被擊落的高危階段,未來戰場上面對真正敵人時可以做到遊刃有餘。如果說以往的演習像貓和老鼠,那麼和假想敵作戰就是貓與扛刀的老鼠,把自己的敵人想得無比強大,然後戰勝他們,是一支常勝之師的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