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寶寶飯後摔跤窒息身亡:孩子吃飯時,千萬不要做這幾件事!

2020-12-23 騰訊網

8月7日,蘇州男童皓皓和家人外出遊玩,全家人酒足飯飽後,就在酒店房間裡玩耍。

快1歲的皓皓突然開發了新技能,學會了第一次獨立行走,他興奮不已。

圖片來源:網絡

誰知在踉踉蹌蹌行走的過程中,皓皓不小心摔了一跤,這一摔,就再也沒有站起來。

圖片來源:網絡

家人一時間不知所措,只能趕緊送孩子去醫院。

可惜,醫生已經無力回天。

家人準備好了很多「抓周」的物品,皓皓再也用不上了。

孩子吃飯這件小事,看似無關緊要,其實「暗藏殺機」。

皓皓是因為剛吃完飯不久,摔倒後一哭導致食物反嗆,迅速堵住了氣管引發窒息。

孩子吃飯的時候,千萬不要做這幾件事。

吃飯時不要嬉戲打鬧

每個家庭開始教導寶寶吃飯時,都會反覆強調不要嬉戲打鬧,不過強調歸強調,有些時候很多家庭還是做不到禁止。

圖片來源:網絡

今年4月份,一名3歲半男童吃完飯後,拿著筷子和姐姐奔跑打鬧,結果不小心摔倒,面部著地,筷子直接從嘴部經鼻腔插入顱內5釐米深。

經過5個多小時的搶救,才把顱內斷掉的筷子取出。

2019年,3歲女童吃飯時手拿筷子在客廳奔跑,跌倒後導致筷子從口腔插入顱腦內10釐米。

2016年,孩子不想吃飯,嘴裡含著筷子到處跑,家長追著孩子餵飯,結果一不小心追到了手術室,筷子插入體內12釐米。

這樣的意外原本可以避免,但現實是這類悲劇總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

孩子在吃飯的時候追逐打鬧,還很容易造成食物殘渣被誤吸入氣管,導致呼吸系統感染,甚至窒息。

作為家長,我們一定不要讓孩子養成吃飯時追逐打鬧的壞習慣,更不能追著孩子餵飯。

吃飯時劇烈運動,不僅對孩子的腸胃不好,還有可能引起食物反嗆、發生窒息的危險。

古人告訴我們,食不言寢不語,不僅是一種餐桌禮儀,還是出於安全的角度。

吃飯時逗笑、看電子設備

寶寶吃飯時,不少家長喜歡逗寶寶笑。

圖片來源:網絡

比如:搶寶寶食物、敲筷子、講笑話等等,逗的寶寶哈哈大笑。

氣氛看上去很愉悅,但也是非常有危險的哦。

孩子年齡小,還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家長在餐桌上和他逗笑玩樂,孩子很容易被食物嗆到,甚至會導致食物進入氣管!

還有的寶寶習慣吃飯的時候看電視,家長感覺這樣挺好的,不鬧不吵的自己也可吃個安頓飯。

寶寶邊看電視邊吃飯的危害有很多。

比如:孩子吃飯注意力不集中,不僅容易導致消化不良,胃部功能紊亂,甚至還有可能發生意外。

邊看電視邊吃飯,還會導致寶寶進食太多造成肥胖。這對寶寶的身高增長也有一定的影響。

孩子吃太多,還會導致腦疲勞。吃得越多,胃腸需要血液越多,腦供血越少,不利於大腦的健康發育。

圖片來源:網絡

所以,和孩子一起吃飯時,家長不但要教育孩子「好好吃飯」,自己也要學會安靜,不要在餐桌上和孩子逗笑玩樂,最好也不要打開電視。

亂餵孩子東西

2014年2月1日,大連一名2歲半的孩子隨媽媽參加家庭聚會,被親友餵食開心果,結果嗆入了氣管。家人將幼兒送往醫院並接受了氣管切開手術,可惜當天下午便不治身亡。

2015年7月14日,深圳一名10個月大的男嬰被家人餵了一整顆葡萄,噎住後沒有搶救回來。

2015年7月27日,鹽城一名18個月大的男童吃果凍時卡住,經醫院一個小時的搶救,仍未挽回性命。

2015年9月7日,漳州一名2歲半的男孩,吃龍眼時噎著,因家長不懂施救方法,耽誤最佳搶救時間,男孩最終死亡。

圖片來源:網絡

觸目驚心的新聞背後,是當事人家庭無盡的悔恨和淚水。

因為異物噎住導致的窒息身亡已經太多太多,爸爸媽媽們千萬不要放鬆警惕。

人民日報列出過容易讓兒童卡喉的「黑名單」,一定要切記:

圖片來源:網絡

像花生、瓜子、核桃等堅果,還有軟糖硬糖、果凍、麻花、大肉塊、長麵條,以及櫻桃、龍眼、葡萄等,都不建議小朋友食用。

如果非要食用的話,一定要給孩子碾成碎塊或糊狀,方便孩子吞咽。

比賽吃飯

這個遊戲很多小朋友都玩過,看似沒有什麼危險,其實也是隱藏著「殺機」的。

有些媽媽總在餐桌旁不停地督促寶寶:「快點吃!看看咱倆誰吃的更快!」

培養寶寶有競爭意識沒錯,但千萬不要在吃飯上比拼。

因為食物消化有個完整的鏈條,首先要經過口腔牙齒咀嚼,將食物切碎,通過胃酸等物質再把食物打散、磨碎,這樣才利於吸收利用。

圖片來源:網絡

如果進食過快沒有充分咀嚼,大塊食物直接進到胃裡將會增加胃的負擔,易患胃病,或者導致營養不良。

一日三餐是寶寶吸收營養的最重要途徑,進餐時間最好能保證20-30分鐘。

救命方法,務必掌握

成年人異物堵塞氣管的黃金搶救時間是5分鐘,兒童只有3分鐘。

這麼寶貴的時間,不要被錯誤的辦法耽誤了。

除了預防孩子被嗆,每一位看護人還必須掌握正確的急救方法——海姆立克急救法。

◆ 一歲以下:

圖片來源:網絡

讓寶寶俯臥在大人腿上,呈頭朝下、頭低臀高的姿勢;

家長雙手的手掌根部放在寶寶肩膀中間,一手支撐頭頸部,另一隻手叩擊寶寶背部5次;

接著將寶寶仰臥,用食指和中指按壓寶寶胸部5次;

重複這兩個動作:背部拍擊+胸部衝擊,直至異物排出。

◆ 1歲以上:

圖片來源:網絡

施救者跪在或坐在寶寶身後,然後從背後摟住寶寶的腹部;

一手握拳,拳眼對準患兒上腹部,肚臍上方兩指位置,另一隻手握住拳;

然後用力向後上方衝擊寶寶的腹部,直到吐出堵塞物為止。

這兩個動作一定要熟練掌握和操作,否則一旦發生緊急情況,就會驚慌失措,忘記如何正確施救。

我們當然希望一輩子都不要用到這個方法,可我們更希望,萬一用到的時候,不要束手無策。

我們家長多一分小心謹慎,寶寶的生命健康就多一分保障,你說呢?

相關焦點

  • 飯後摔一跤,1歲寶寶窒息身亡,孩子吃飯時,千萬不要做這幾件事
    孩子吃飯這件小事,看似無關緊要,其實「暗藏殺機」。皓皓是因為剛吃完飯不久,摔倒後一哭導致食物反嗆,迅速堵住了氣管引發窒息。孩子吃飯的時候,千萬不要做這幾件事。因為這件事,全家人鬧了很多次矛盾。重複這兩個動作,直到異物從寶寶的嘴裡吐出。1歲以上的寶寶的做法:跪在或者站在孩子背後,以抱著的姿勢,一手握拳,另一隻手包住拳頭便於發力。
  • 飯後摔一跤,1歲寶寶窒息身亡:孩子吃飯時,千萬不要做這幾件事
    孩子吃飯這件小事,看似無關緊要,其實「暗藏殺機」。皓皓是因為剛吃完飯不久,摔倒後一哭導致食物反嗆,迅速堵住了氣管引發窒息。孩子吃飯的時候,千萬不要做這幾件事。吃飯時不要嬉戲打鬧每個家庭開始教導寶寶吃飯時,都會反覆強調不要嬉戲打鬧,不過強調歸強調,有些時候很多家庭還是做不到禁止。
  • 飯後摔一跤,1歲寶寶窒息死亡!
    活蹦亂跳是寶寶們的天性,但是對於剛吃過飯的寶寶來說,這可不見得是件好事。就在8月7日,蘇州一名將要滿1歲的寶寶皓皓(化名),吃完飯後不小心摔了一跤,結果……悲劇就發生了……飯後摔一跤,1歲寶寶窒息死亡!
  • 1家4口一氧化碳中毒身亡!這件事千萬不能大意!
    1家4口一氧化碳中毒身亡!這件事千萬不能大意!冬季取暖,請千萬不要大意!近日江西吉安市永豐縣發生了一起讓人痛心的事故↓↓↓據了解,中毒身亡的是一家四口,最小的孩子剛滿2歲,當天丈夫回家後發現妻子和三個孩子全部昏迷暈倒在家中,經醫院搶救無效不幸身亡。針對此意外事件吉安市永豐縣人民政府第一時間發布提醒▼
  • 女幫辦:男童飯後摔跤大哭 食物反嗆致窒息死亡
    小孩子喜歡跑跑跳跳,摔跤受點小傷也是很平常的事,但如果吃著東西或剛吃完東西就到處跑動,甚至摔跤,就很可能會帶來危險。近日,蘇州一名男童皓皓和家人外出遊玩,晚飯後在路上走著的皓皓突然摔了一跤,他一哭導致食物反嗆,結果堵住了氣管發生窒息。在醫院救治了幾天後,醫生宣布皓皓已經腦死亡。女幫辦從市人民醫院了解到,急診科不時會收治因誤吸異物堵塞氣道導致窒息的患者,其中年齡較小的小朋友居多。
  • 1歲寶寶摔成腦損傷!孩子墜床千萬別做這3件事!
    2017年11月,鄭州一1歲11個月大的男孩從購物車中摔落,頭部著地,當時只是哭了幾聲就照常玩耍,第二天,父母起床後發現孩子已死在被窩裡了…… 所以,千萬不要以為寶寶摔倒是小事,更不要把摔倒作為育兒的事例,讓寶寶自己爬起來。如果寶寶摔倒了,家長應該怎麼做,有哪些事又不能做呢?
  • 孩子三歲之後:這四件事,父母千萬不要做了
    那父母們什麼樣的行為,會對寶寶帶來陰影以及造成傷害呢?其實在孩子三歲左右,是一個性格養成的重要時期。所以,在孩子這個階段,這四件事情可千萬不能在他們面前做,否則孩子遭受的心理陰影,窮其一生也撫平不了的。
  • 寶寶趴睡窒息身亡,關於1歲內寶寶睡姿,美國兒科學會只推一種
    最近,一名3個多月的寶寶因趴睡導致窒息身亡的時間,引起了媽媽群裡的廣泛關注。寶媽聽從睡眠公司的指導,讓3個月的寶寶練習趴睡。寶寶在趴睡期間一直哭鬧,雖然媽媽也很擔心,但還是更相信專業人士。便就這件事,討論了整整兩小時。
  • 7歲男童疑因一個饅頭不幸身亡,多少孩子被這件事毀了!
    浙江一名3歲孩子因吃饅頭被噎到,家長在給孩子餵水後,孩子卻臉色發青。等到父親抱孩子衝到醫院時,孩子已經沒有了呼吸...... 廣西容縣,一名6歲孩子吃花生而導致窒息,雖10分鐘就送達醫院,但孩子心跳和呼吸已停止......
  • 四歲男童幼兒園吃飯被噎身亡 寶寶吃東西噎住如何急救?
    2013年3月,膠東3歲女童吃花生窒息;2014年2月,大連2歲半孩子被親友餵食開心果,嗆入氣管,不治身亡;2014年4月,南京2歲女童吃果凍窒息;2015年1月,慈谿3歲男童吃饅頭窒息;2015年7月,深圳10個月大男嬰被家人餵食整顆葡萄
  • 2歲前是寶寶學習獨立吃飯「關鍵期」,爸媽千萬別錯過
    孩子學會走路以後,我也在這件事上栽了跟頭,一開始秉著「千萬不能餓著孩子」的心態,就算是追著孩子餵飯,我也要讓她把碗裡的飯菜吃完。不過,千萬不能把2歲的孩子能獨立吃飯這件事想像得太美好,實際上她很可能把食物弄得到處都是,餐桌椅方圓1平米的範圍內儘是蔬菜米飯。但是我寧願在孩子吃完飯後多打掃幾分鐘,也不願意端著飯碗,從客廳跑到臥室,像伺候小皇帝一樣時刻待命。
  • [世相] 過度保暖 半歲大男嬰缺氧窒息身亡
    「天氣轉冷,睡覺時給孩子適當保暖是很重要,但是被子不宜蓋得過度暖和,要嚴防『過熱』和『缺氧』,避免發生捂熱症候群,時刻保持孩子能呼吸新鮮流通的空氣。」周鳳琴主任提醒廣大家長,當發現孩子窒息缺氧時,應立刻撥打120,同時做簡單的心肺復甦處理,為醫生急救贏得時間。
  • 跟寶寶睡同一張床時 媽媽千萬別做這幾件事
    母嬰同床確實有一定的好處,但同時也存在一些潛在的危險,所以,選擇母嬰同床的媽媽,一定要避免以下這幾件事,以免發生危險。1.床太小如果床太小,爸爸媽媽和寶寶一家三口擠在一起,不但大人會不舒服,翻身時還有壓到寶寶的風險。因此,建議選擇母嬰同床的媽媽一定要準備一張大SIZE的床,如果條件不允許(預算OR房間),則可考慮買一個可以和大床拼接到一起的嬰兒床。
  • 寶寶吃飯這件事,應該誰說了算?
    讓寶寶吃飯可能是很多家長最頭疼的問題。尤其對於學步期的孩子(1-3歲),這個挑戰會更加明顯。明明並不困,但只要一坐上餐椅就開始打哈欠,用手揉臉,搓頭髮,把自己弄的一塌糊塗,飯沒吃兩口。到了吃飯的時間要坐上餐椅,孩子也總是「不要不要」。以至於往往需要拿一個玩,才肯乖乖就範。
  • 吃完飯,不要讓孩子馬上做這4件事!
    每逢節日,孩子的飲食安全總會讓父母格外緊張,但就在大家關注孩子吃了什麼、吃了多少的同時,還有一件事同樣不容忽視,那就是——飯後做了什麼!我們的胃腸在飯後都需要一定的時間來消化食物,如果飯後做了不該做的事,也很容易導致嚴重後果!
  • 只因大人在床上裝了這東西,半歲寶寶在床上窒息身亡
    只因大人在床上裝了這東西,半歲寶寶在床上窒息身亡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悲劇!只因大人在床上裝了這東西,半歲寶寶在床上窒息身亡!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學說話時,這4件事千萬不要做!
    寶寶學說話,寶寶學走路,寶寶學吃飯,寶寶在成長路上的點點滴滴都是家長們關心的問題。去公園遛彎的時候,會發現別的小朋友很會說,但是自己的寶寶怎麼也不張口。難道是孩子發育遲緩嗎?這時候,家長該考慮下問題的根本在哪裡了。那麼,在寶寶學說話時,有4條建議,家長們千萬不能做。
  • 湖南益陽4歲男童幼兒園吃飯時突然身亡,疑不小心被食物噎住
    事件回顧9月10日,在湖南益陽某幼兒園發生了一起悲劇,幾名小朋友圍坐在飯桌前吃飯,其中一名4歲男童吃飯時不小心被食物噎住。2014年2月1日,大連一名2歲半的孩子隨媽媽參加家庭聚會,被親友餵食開心果,結果嗆入了氣管。家人將幼兒送往醫院並接受了氣管切開手術,可惜當天下午便不治身亡。2013年4月20日,江西一名2歲女童吃包子被噎窒息身亡。2013年1月5日,安徽3歲的留守女童吃蠶豆時被噎到,最終搶救無效窒息死亡。
  • 快睡覺、多吃飯、不許哭,6歲前,這幾件事最好不要逼著孩子做
    早上看到閨蜜發了一條狀態:每次都因為孩子吃飯跟婆婆吵架,周末原本計劃一家人開車出去玩,早飯時孩子明明說吃飽了,婆婆還是不斷說「多吃一口,多吃一口」,就是怕他在路上餓著。結果因為寶寶吃得太急臨出門前吐了,最後外出計劃泡湯,周末的好心情也都被毀了。在對孩子的教育方面,年輕人和老一輩人很難達成一致,老人習慣拿經驗說話,而年輕人則更願意相信科學。
  • 三個月寶寶訓練趴睡窒息身亡:寶寶窒息,應及時做好這3步
    暫且不論趴著睡是否真的對寶寶的身體健康有利,但是趴著睡很可能讓寶寶陷入致命的危險中去。近日,這樣一場悲劇就發生了。據了解,一名3個月大寶寶的母親在「某個付費的睡眠引導群」裡學習如何讓寶寶趴著睡,結果沒想到寶寶卻因此窒息身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