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該在9月完成的知識點講解突破,晃晃悠悠還是拖延到10月。
必修一第1章第2節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這一個知識點,是第一章的一個重點內容,為了方便我帶的兩個班孩子引起注意,再次進行課堂重現。
這節課之前,在實驗室孩子們已經進行了水綿細胞、菠菜葉下表皮細胞略帶葉肉、口腔上皮細胞及酵母菌細胞的觀察。如圖部分圖片就是實驗課所拍下的照片,這些所觀察的細胞與大腸桿菌結構模式圖比較有什麼不同之處?
【學生答:大腸桿菌有鞭毛、沒有細胞核】
既然如此,就說明不是所有的細胞都有細胞核,那麼科學家如何將這兩類細胞進行分類呢?【學生閱讀課本第8頁找出相關概念並勾畫】
科學家根據細胞內有無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將細胞分為真核細胞及原核細胞。
解析:這兩類細胞最顯著的區別就在核的「真」與「假」,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對於「核」上分別具體是什麼情況,由相應的細胞構成的是什麼生物,所對應的的類別有什麼?
【學生答:真核細胞是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的細胞,構成真核生物,例如動物植、植物、真菌等;原核細胞是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的細胞,構成原核生物,例如細菌和藍藻。】
真菌與我們現實生活並不遙遠,例如製作饅頭和麵包會用到酵母粉中就含有酵母菌,在潮溼環境中放置過久的饅頭上會有深色的斑點甚至「長毛」,這是黴菌;而我們吃的蘑菇也屬於大型真菌(這是檢測你學過生物沒有的標準之一,嘻嘻嘻,結果我發現大家都知道,嘖嘖嘖)
真原核細胞除了在細胞核上有如此大的差異,在其他方面有什麼相同和不同之處呢?
【學生活動:2人一組,結合PPT以及課本信息自製表格比較真原核細胞的異同點,其中不同點可體現細胞的多樣性而相同點可體現細胞的統一性。課上學生的表格完成還不錯,說明學生有無限的潛力,相信他們放手去做】
此表格講解必須配合圖示,所以我在講解的時候,讓同桌合作,一位翻到46頁,另一位翻到第9頁,根據圖進行比較。這裡我只將細胞核的比較以及統一性進行了詳細解釋,其他內容由學生進行講解。
細胞核的比較其實改為DNA存在形式的比較更加恰當,結合課本第10頁第一段文字,學生齊聲朗讀,並進行總結。原核細胞中,DNA是以裸露的環狀的形式存在,而真核細胞中,DNA要和蛋白質結合形成染色體。
小提問:真核細胞與原核細胞相比誰的DNA複製更快?
【原核細胞,因為是「裸露的」,而真核細胞的可是與蛋白質結合,相當於穿衣服了,那麼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統一性根據圖示可以發現,不論是真核細胞還是原核細胞都有細胞膜、細胞質、核糖體,都有DNA且DNA作為遺傳物質存在。
此時寫板書
在學習了真核細胞與原核細胞的分類依據之後,如何將生物分類呢?
【學生答:生物分三類,病毒、原核生物與真核生物】
追加:那麼根據統一性的內容,可知只要有細胞結構,遺傳物質就是DNA。
對於原核生物,重點學習兩類:藍藻及細菌。
結合圖示,講解重點結構;問題設置:藍藻為什麼自養生物?
【學生答:可進行光合作用,有葉綠素和藻藍素】
藍藻是一類生物的統稱,具體形態及名稱看書。
水花和赤潮富營養化....我不想寫了我眼花了
細菌結構模式圖講解結構.
大多數細菌是營腐生或寄生的異養生物【這說明還是有極少數不是這樣的,例如硝化細菌是自養生物,可以通過化能合成作用合成有機物】
下面幾幅圖讓學生總結出,如何根據名稱判斷是否是細菌。【一般來說「菌」字之前帶有性狀的詞就是細菌,那就是原核生物,那就沒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那就只有核糖體這一種細胞器】
課堂一不小心就變成了老師的獨角戲了,所以每節課我都儘量讓自己設計一個學生活動,而學生做的遠遠比我想的還要好,所以你們就好好幹嘛!
PS:課件或者講解有問題的地方請各位批評指正~
下面展示的是假期孩子們思維導圖作品:
-由於雷同稿過多,所以我挑選雷同稿上交的第一位展示!
高一16班 吳婉真
高一16班 王子玄
高一16班 瓦力
高一16班 吳桐
高一23班 魏文超
高一23班 唐達娜
高一23班 崔雯睿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