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長變優勢,「畫」出扶貧新天地

2020-12-17 金臺資訊

「五一」小長假期間,湖南省東安縣鹿馬橋鎮簡家嶺村的精準扶貧文化展覽室熱鬧了起來。老照片、扶貧工作照、書畫攝影作品等,讓遊客讚嘆不已。(2020年5月4日 新華網)

「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對於很多貧困地區而言,他們擁有豐富的生態文化資源的,但是要把資源變成資本,還需要在精準上多下「繡花功夫」。找準著力點,才能夠為貧困地區帶去新的希望。「雖然遠在深山之中,但村子自然風光好,人文風情也很濃鬱。」2018年3月,38歲的唐濤華被選派到簡家嶺村扶貧,擅長美術和書法的他被這裡吸引住了。而正是因為這個美術和書法的特長成為了改變這個地方的優勢,也成為了貧困群眾擺脫貧困的「敲門磚」,「畫」出了扶貧的新天地,也畫出了貧困群眾的新生活。

「畫說扶貧」引關注,遞出了鄉村「名片」。俗話說:「酒香也怕巷子深」。一個地方的美景要開發出來才能變成經濟價值,要實現綠色扶貧,旅遊扶貧,就需要讓這個地方更具有吸引力。兩年多來,唐濤華用手中的畫筆,創作了近百幅扶貧小畫,瑤鄉特色、瑤民生活、鄉村美景以及扶貧路上的所見所聞等,都成了他的創作題材。通過「畫說扶貧」的方式,吸引了更多關注的目光,用這種特別的方式來介紹鄉村特色,給外界遞出了鄉村「名片」,自然能夠讓貧困地區的人氣旺起來,讓旅遊產業火起來,讓貧困群眾的收入多起來。

「畫說扶貧」套近乎,拉近了幹群關係。人心齊,泰山移。脫貧攻堅並不只是幹部的事情,更需要貧困群眾的參與。群眾作為脫貧攻堅的幫扶者,他們也是主力軍,要激發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讓幹群共同發力,尤其需要拉近幹群關係,贏得群眾信任。「繪畫可以把村裡的土特產和風景推介出去,還能跟村民『套』熱乎,我給村民畫畫,他們覺得很新鮮,還能把遊客吸引到村子裡來。」唐濤華說。繪畫打開了幹部和群眾之間的「話匣子」,也在無形之中拉近了幹群的關係,能夠讓幹群在相互理解中增加信任感,才能夠更好地推動扶貧工作。

「話說扶貧」有創意,開啟扶貧新思路。脫貧攻堅要在精準上多下功夫,更要善於打破傳統的思維,在創新上多想辦法。從「畫說扶貧」到在湖南省祁陽縣羊角塘鎮崀井山村,36歲的駐村扶貧工作隊隊員楊坤正指導大家通過網絡直播賣貨。他們都用不同的扶貧故事述說著扶貧的新思路,正是他們能夠藉助自身的特長,轉變為鄉村發展的優勢,才能夠讓脫貧攻堅的成效更顯著,也能夠讓貧困群眾真正地過上好日子。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脫貧攻堅的「硬骨頭」很難啃,但是只要扶貧幹部用心,在扶貧一線腳踏實地地苦幹、實幹,能夠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把扶貧的工作做到細處、深處,多為解決問題想辦法,而不為解決問題找藉口,真正紮根基層、深入群眾,就一定能打贏脫貧攻堅戰。(權麗)

相關焦點

  • 鋼筆畫 畫出一片新天地
    「從事鋼筆畫的人要有一定的基礎和恆心,才能把很複雜的物體凝鍊在線條上,需要高超的技法才能繪製出精美的作品!」江中蘭說,鋼筆畫使用硬質筆尖和汲取墨水作畫,運用各種微細的線條組合,繪畫出剛勁流暢、對比強烈、細密緊湊的黑、白、灰調子,刻畫出景物的質感和神韻,抒發出作者的氣質、心靈、美感和修養,因需要無數的小線條組合,花費時間相當驚人。
  • 溝域裡,闢出一片新天地
    從貧窮困苦到孕育希望,大山之變源自洛陽探索創新並成功實踐了豫西山區區域生態經濟發展的新模式——溝域經濟。  解放思想,跳出溝域看溝域  春到伏牛山,伊河源頭流水潺潺,夾岸山巒新綠遍染,白牆黛瓦的農家賓館沿溝而建,一路走,一路看,真有陶淵明筆下「緣溪行,忘路之遠近」的感覺。
  • 身殘志堅畫出新天地
    2018年11月份,大風村扶貧工作隊員張揚帆在大風村小學開設「同心畫室」,義務教學生和村民畫畫。對繪畫感興趣的盧保華成為畫室的第一個「大孩子」,一邊潛心繪畫,一邊奮力擺脫貧困,重拾生活信心。 今年6月份,鵝公鎮舉行「扶德扶志,感恩奮進」主題書畫義賣活動,盧保華的9幅畫作被一搶而空,不僅獲得了自己繪畫的第一筆收入3200多元,還收穫了一批繪畫訂單,這讓他燃起了創業脫貧的鬥志。
  • 方增先:畫畫要按自己的興趣,發揮自己的特長,畫出自己的個性!
    方增先:畫畫要按照自己的興趣,發揮自己的特長,才能畫出自己的個性!方增先說:「畫畫要按照自己的興趣,發揮自己的特長,才能畫出自己的個性。」這個成功改革了中國人物畫的畫家,不僅僅聽從了自己內心的聲音,還帶有一種民族使命感。1954年,浙江美院油畫專業研究生方增先接到一項特殊任務:幫助學院建立國畫系。方增先回憶:「當時,要在國內開設國畫系。
  • 以「科技」為槓桿,撬動教育扶貧的新天地
    「剛到時,身處偏遠的大山也曾感到困惑、迷茫,直到加入青椒計劃,我的生活仿佛打開了一個新天地,不用走出去也能學到無窮的新知識……」張慶平老師提到的「青椒計劃」,全稱為「鄉村青年教師社會支持公益計劃」,「青椒」是「青教」的諧音。
  • 天地出版社以文學扶貧書寫動人篇章:以"繡花"功夫講好扶貧故事
    原標題:以「繡花」功夫講好扶貧故事——天地出版社以文學扶貧書寫動人篇章 近年來,天地出版社聚焦脫貧攻堅工作,出版了一系列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群眾的脫貧攻堅主題的好書,如2018年推出了《高腔》《嚮往》《山神》等作品,其中《高腔》入圍2018年度「中國好書」,《山神》入選2018年度「中國好書
  • 12幅水彩畫,畫出武漢天地的溫柔可愛
    不久前,武漢天地的」茶顏悅色「首店,排隊買奶茶就像排隊追演唱會,「排隊8小時買一杯奶茶值不值?」這就是一個哲學問題: To be,or not to be.當別人8小時排隊時,熬路用了一個多月時間,手繪出12幅武漢天地的水彩畫,帶來一個別樣的「天地」,他畫出了她的溫柔可愛。武漢天地則選用了這12幅畫作,製作了2021年年曆。
  • 「金融+扶貧+電商」發揮「融e購」電商平臺優勢走出扶貧新路徑
    在助力脫貧攻堅戰中,工商銀行濮陽分行立足行業優勢,充分進行區域調研,用心、用情、用力投身到脫貧攻堅工作中,通過精準識別、產業幫扶、金融扶貧、電商扶貧等多項措施,受到了地方政府和企業的高度讚賞。  隨著大數據產業的日趨成熟,工行濮陽分行的精準扶貧工作亦是乘「雲」而上。
  • 思維導圖:畫出整本書閱讀的新天地
    簡而言之,將思維導圖「畫」在重要信息提煉處,能夠幫助學生快速形成作品閱讀之後的整體感知,理清內容,把書讀薄。同時,學生在此過程中,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也提升了。二、「畫」在關鍵內容詮釋處,促主題探究在整體感知後,根據作品的特點,抓住作品的關鍵內容,圍繞主題深入探究也是必需的,此刻,思維導圖又是一個好幫手。
  • 網易雲熱評短的心情語錄:誰畫出這天地,又畫下我和你
    ——網易雲熱評《雨一直下》萍水之聚,似君子之交,淡如水;似光陰之變,流如水;可是,萍水之聚,也可似無瑕美玉,清如水;似陽春微風,柔如水。萍水相逢,不必問三生。——網易雲熱評《如果當時》誰畫出這天地,又畫下我和你。
  • 「網」闢新天地,打開脫貧致富的廣闊空間
    縣長直播間「帶貨」、農民變「網紅」、電商平臺打通數字供應鏈……貧困地區農產品銷量不斷攀升,扶貧產業復工復產火熱,貧困戶幹勁十足。阿里、蘇寧、拼多多、扶貧832平臺等多家網際網路平臺的大數據,折射出脫貧新動能,扶貧新氣象。脫貧攻堅,網際網路大有可為。在當今信息化時代,我國快速發展的網際網路,不僅釋放了巨大的數字紅利,也為脫貧攻堅開闢了一條快車道。
  • 誰畫出這天地又畫下我和你是什麼歌 許巍《旅行》歌詞完整版
    近日,在抖音上面突然火了一首歌,其中的一句歌詞是「誰畫出這天地又畫下我和你」,這是首什麼歌呢?據了解,這首歌的名字叫做《旅行》,一起來看一下這首歌的演唱者及歌詞完整版介紹。  1、抖音誰畫出這天地又畫下我和你這是什麼歌  這首歌的名字叫做《旅行》,演唱者是許巍。
  • 從貧困戶到脫貧榜樣 安徽一農民用手中筆畫出致富路
    「是黨的扶貧政策點亮了我心中的希望之光。」葉拾斤說,駐村工作隊和村委會先後為他家申請了農村低保、高齡補貼、計劃生育特別獎扶等政策。要強的葉拾斤利用家中現有的茶園,申請扶貧小額信貸5萬元,悉心學習茶葉種植管護技術,積極改造低產茶園,每年茶葉收入都在6000元以上;同時,他辛勤勞作,農閒時外出務工,增加家庭收入。
  • 湖南東安「三變改革」走出產業扶貧新路徑
    嚴潔 攝(新春走基層)湖南東安「三變改革」走出產業扶貧新路徑中新網永州1月23日電 (嚴潔)「靠山吃山,靠著楠竹也分紅!」「三變改革,讓我們在家門口脫貧致富。」新春到來之際,湖南省永州市東安縣大廟口鎮的偏遠貧困鄉村韭菜村56戶貧困戶們齊聚村委會門前喜慶分紅。
  • 西峽縣陽城鎮繭場小學:教育扶貧讓農村孩子開出藝術之花
    新學期伊始,西峽縣陽城鎮繭場小學因材施教,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致力於教育扶貧,讓農村孩子開出藝術之花。由於鄉村藝術特長教師匱乏,體音美課程基本陷入了「一節課教熟一支歌、一幅畫」的陳舊泥潭中,面對這種現狀,繭場小學因材施教,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把舞蹈、鋼琴、畫板搬進了教室,把表演的舞臺搬進了教室,更把規範的藝術課堂帶進了教室
  • 凝練職教扶貧經驗 彰顯中國制度優勢
    在我國全面進入新發展階段的歷史背景下,對職教扶貧進行全面、深入的實踐總結與理論凝練,以職教扶貧經驗彰顯中國脫貧攻堅行動的制度優勢,具有重大意義。職教扶貧經驗折射了人類減貧事業的中國擔當。在過去幾年,我國職教戰線全面落實中央關於脫貧攻堅的重要戰略部署,充分發揮職業教育在人力資源開發、技能培訓以及貧困地區受教育水平全面提升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助推我國在世界上率先完成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
  • 教育部:發揮高校優勢,打造高校扶貧特色路徑
    劉昌亞介紹,各直屬高校積極發揮優勢,創新幫扶形式,把高校人才優勢、科技優勢、資源優勢與貧困地區扶貧短板結合起來,把先進的理念、人才、技術、經驗等要素傳播到貧困地區,推進扶貧與扶智、發動全校力量,調動校友和社會資源,引導各類資金、管理要素等向定點縣聚集,創新開展各類特色扶貧項目,形成了教育扶貧、智力扶貧、健康扶貧、科技扶貧、產業扶貧、消費扶貧、文化扶貧等七大類高校扶貧特色路徑。
  • 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或者出個好主意——福建引導社會組織精準扶貧
    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或者出個好主意——福建引導社會組織精準扶貧 ——福建引導社會組織精準扶貧  新華社記者吳劍鋒  安溪石山村,是福建省級建檔立卡貧困村。
  •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我的扶貧故事」三等獎——我的扶貧夢...
    然而,2018年在扶貧攻堅的路上我忘卻了自大之我再次做起了新夢。(一)追夢受命記得是去年7月上旬星期六,我正在果園指導技術,忽接局領導來電,說派我到村級擔任扶貧工作隊隊長兼第一支書,舞文弄墨慣了的我接電非常猶豫,女兒雖己上大學,但妻子身體不好,精神抑鬱,我這一去,是否會加重妻子病情,或毀了家庭?
  • 蘇陝協作 攜手開出吳堡健康扶貧「新藥方」
    吳堡縣人民醫院醫療水平之所以能短時間內得到跨越式提升,得益於蘇陝攜手開展的健康扶貧行動。三個月前,周亦兵和其他幾位同事應儀徵市衛健委派遣,來吳堡縣醫院進行坐診、查房、帶教和指導工作。他們的日常工作也是是蘇陝協作攜手健康扶貧的一個縮影。結對協作骨幹赴蘇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