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維尼媽媽沐瀅
閱讀需3分鐘
孩子愛畫畫是天性,這是他們與生俱來的表達的自我的語言方式。
當孩子到了2歲左右時,開始喜歡畫一些線圈、線條類的圖案。這使得孩子開始逐漸地學會熟練地使用筆了。
一般來說,孩子的繪畫敏感期在4歲左右出現,會持續一個月甚至1年的時間。
這個階段的孩子開始繪畫火柴人,但緊接著,孩子會逐漸抓住細節,繪畫更細緻的圖案。
可以說,孩子從漫無目的的塗鴉開始,就開始了對藝術的追求和探索,也是想要達到更高水平的一個必經的途徑。
然而這個途徑的展現形式最直觀的,就是在牆上塗塗畫畫。
家裡空白的牆壁時孩子能夠接觸到的最多、最早的區域。
這時候給孩子一支筆,他們會自然地去空白的牆壁上揮灑自己的創意。
和紙張比起來,牆壁範圍大,並且固定,不會像紙張那樣容易挪動,所以,理所當然地成了孩子的塗鴉地。
首先需要父母改變觀念
既然是孩子與生俱來的天性,保護好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就不要對孩子的這個行為苛責、訓斥和打罵。
我記得演員孫儷曾經發過一篇微博,等等和小花把家裡的衣櫃塗得亂七八糟,她雖然也哭笑不得,但是她也保護了孩子的天性,讓他們的靈感不被抹殺,稱之為「全球限量款家具」。
國外也有這樣的一個例子:
一對父母回到家發現牆上多了一個歪歪扭扭的小房子。顯然這是他們的孩子隨手塗鴉的傑作。
這對父母並沒有生氣,更沒有責怪還,而是將這個小房子裝裱了起來,並且用文字配以說明,這是孩子給父母的驚喜。
提供特定的場地滿足孩子塗鴉的需求
儘管牆壁可以給孩子提供繪畫的靈感和便利,但它並不能稱之為一個作畫的好地方。
一是有的家庭出於整體美觀的考慮,裝飾好的房子被孩子塗得亂七八糟,又難擦掉,影響整體美觀;
二是牆壁上有電源插頭,如果沒有採取保護措施,有時候孩子拿著細鉛筆在牆上畫,看到插頭會用筆往裡插,容易造成危險。
既保護孩子的天性有不破壞整體美觀、安全的折衷辦法,可以給孩子準備一面塗鴉牆。
這種塗鴉牆膜有多種顏色和材質,還有磁力牆膜,可以把磁力片和磁力貼貼在牆上給孩子做拼圖用。
而且這種牆膜大多好清洗,用溼抹布一擦就乾淨,還能讓孩子多次作畫,給他們的想像力一個可以恣意揮灑的地方。
注意培養孩子的邊界意識和規則意識
同時,在孩子3歲左右的時候,注重培養孩子的邊界意識。
即:任何事物都有一個邊界,塗鴉牆有邊界,塗鴉不可以畫到牆外;
貼貼紙的時候,力爭按照貼紙的輪廓貼得整齊,貼在界限裡。
由此上升為人與人之間的邊界意識,人與人之間有身體的界限感和各自的獨立空間,這個邊界不可以被打破,讓孩子擁有這些意識,對今後他們處理各種關係也有所幫助。
也要告訴孩子,塗鴉牆範圍內是可以隨意揮灑塗抹的,但是除此以外的區域就不能隨意畫了,更不能在公共場所隨意塗鴉,不能在名勝古蹟上塗鴉,這些基本的社會規則,要讓孩子加以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