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旅行社最後陣地被蠶食:攜程途牛們開起越來越多線下門店

2020-12-20 澎湃新聞

在線旅行社已然不再滿足於網絡世界,它們將戰場延伸到了線下:越來越多線下旅遊旅行社門店換上了在線旅行社的招牌。

或許,傳統旅行社正在逐漸失去它們最後的陣地。


傳統旅行社門店老闆:我一直在和「阿姨媽媽」們打交道

2019年3月18日,邢豪斌在上海人民廣場西藏中路的旅行社門店開張了,這家門店掛著「攜程旅遊」的招牌。「這是我個人獨資的第三家攜程門店。」邢豪斌說。

「我從2006年開始做旅遊行業,2008年開了第一家旅行社門店,掛的是中國國旅的牌子。」邢豪斌回憶,10多年前,在線旅行社還沒有太多市場,在線旅行社的品牌整體沒有太高知名度,旅遊行業依然是傳統旅行社的天下。

隨後的幾年,邢豪斌又在上海開了幾家旅行社門店,無一例外都掛的是傳統旅行社的招牌。

然而,隨著網際網路時代在線旅行社的崛起,邢豪斌很快發現「世道變了」。

「很長一段時間,我都非常痛恨比如攜程這樣的在線旅行社。」邢豪斌感慨道,「因為做的是傳統旅行社門店,我漸漸發現,自己失去了和年輕女孩們交流的機會,因為她們不是我的客戶群體,她們點點滑鼠就下單了,根本不進我的門店。我發現自己一直都在和『阿姨媽媽』們打交道。」

真正讓邢豪斌氣憤的當然不會只是「不能和年輕女孩交流」這一點,作為一個生意人,利潤的下滑才是他最擔憂的。

「比如,原來我賣掉一個歐洲遊的線路可以賺大約1500元,但因為後來有了在線旅行社,線上同一個產品它們只賺700元的利潤,它就壓制了我的利潤。我賺得多不就沒人來我這裡報名了嘛!」

「因為生態的轉變,讓我們傳統行業越來越難生存。所以,前幾年我很恨攜程它們。」邢豪斌笑著說,他想不到近幾年「世道」又變了,在線旅行社也開始做起線下生意。

邢豪斌自然不願錯過這一新的商機。「以後我們就不再只是競爭關係了。」

生意場上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邢豪斌與他曾經「痛恨」的在線旅行社攜程「結了親」。2017年12月1日,邢豪斌在上海松江區開了自己的第一家攜程加盟店;2018年5月,他又在上海長寧區的中山公園開了第二家攜程門店。

「松江的門店,我去年做到了1600萬的營收,散客流量帶來接近了800萬元,另外800萬是團隊客。中山公園門店周邊的群體消費能力更高,到今年3月中旬,已經有2600萬元的營收了。我想,到今年5月開業滿一年,(中山公園門店)可以做到3000萬元的營收。」邢豪斌說。

他透露,由於在線旅行社的產品庫比傳統旅行社大出許多,再加上產品不僅僅針對跟團遊客人,有更多適合自由行客人的產品,因此他所經營的在線旅行社品牌門店營收要高出傳統旅行社門店兩三倍。

當然,邢豪斌見到的年輕女顧客也更多了。

旅遊行業線上滲透率僅15%

如邢豪斌這樣的旅行社門店加盟商自然樂意看到在線旅行社的線下戰略,但對於許多傳統旅行社來說,如今在線旅行社已經真的「兵臨城下」。

2015年4月,同程開始正式公布它的線下門店戰略,它計劃在當年年底前開設100家自營體驗店;而當時,在線旅行社的「大佬」攜程也已開始摸索線下經營模式,開設了三家線下體驗店「試水」。

2016年底,攜程收購了旅遊百事通,將其擁有的5000多家門店一舉收入麾下,此舉可謂大規模開闢了在線旅行社的線下戰場。攜程收購傳統旅遊企業的做法,也令其在線下領域實現迅速擴張。

2017年底,尚在為扭虧為盈「節衣縮食」的途牛也宣布,要建立一批自營的線下門店。即便開設自營門店資金投入較大,途牛也堅持要將戰場轉到線下。

此後,在線旅行社們在線下市場的布局進一步加速。

「到2018年年底,攜程系旗下的門店(包括攜程、旅遊百事通、去哪兒三個品牌)超過了7000家,其中有超過1000家是攜程品牌的門店,今年的目標是攜程品牌的門店達到3000家,(攜程系)整體的門店數量會突破8000家。」攜程旅遊渠道事業部總經理張力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現在,全國除了黑龍江、吉林、西藏還沒有我們的線下門店之外,其他省區市都有了。」

途牛也在加緊布局著線下自營門店。途牛2018年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途牛已擁有509家自營門店,其中自2018年1月1日新增345家自營門店。

在線旅行社何以對線下門店興趣濃厚?

對此,張力介紹,即便在當下,旅遊行業的線上的滲透率也只有15%,85%的遊客依然選擇在線下預定旅遊產品。

如此龐大的線下市場,在線旅行社自然不願放過。

線下門店更高的轉化率也是在線旅行社所看重的。「以進門店的客人來計算轉化率,保守估計能夠達到40%。」張力稱,進門店的客人一般都需要諮詢一些專業問題,或需要服務人員給出建議,「所以只要服務得好,客人願意買單的概率是很高的,而且她們以後也會持續在這家線下門店預定產品。」

而從收益上看,在線旅行社的線下門店也表現不俗。「去年攜程旗下在線門店的交易量已經達到了100億元,今年我們的目標在140億元。」張力說。

繼續"蠶食"傳統旅行社市場份額

在北京聯合大學在線旅遊研究中心主任楊彥峰看來,如今,在線旅行社的品牌效應已經形成,未來強勢的在線旅行社品牌收割頭部門店的現象會越來越明顯,這也意味著傳統旅行社的市場份額會被進一步"蠶食"。

楊彥峰解釋,所謂頭部門店,指的是那些地理位置好、運營能力強的旅行社門店。對於這些頭部門店來說,知名度日漸提升的在線旅行社品牌成為了他們新的選擇,這也是近年來大批原本掛著傳統旅行社招牌的門店,紛紛翻牌變成在線旅行社門店的原因。

楊彥峰預測,在旅行社線下門店爭奪戰日益激烈的趨勢之下,一些大型傳統旅行社還能保留自己的陣地,但小的傳統旅行社品牌則會慢慢消失。

從在線旅行社的線下戰略模式來看,攜程系選擇的是全加盟戰略,而途牛和同程則選擇的是自營的發展模式。

「加盟和自營各有優勢。加盟最大的好處是最大程度地調動加盟商的積極性。」張力稱,門店不僅僅是投入資金的問題,更重要的在於經營。「如果是加盟商自己經營的話,效果會比純打工好。當然,加盟的另一個優勢是擴張速度很快。」

楊彥峰分析,加盟店意味著投入小,擴張快,但在線旅行社本身對於旗下門店的管控力度也會相應較弱;自營門店則恰恰相反,資金投入較大、擴張速度慢,但卻更容易標準化、統一化管理。

楊彥峰稱,上述兩種經營模式各有優劣,但他認為,未來在線旅行社的線下戰略中,應當出現自營和加盟相結合的經營模式,即通過自營門店樹立品牌標準,通過加盟模式實現快速擴張,以同時兼具兩種模式的優點。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攜程、途牛攻入線下:旅行社迎來生死之戰
    以1999年10月攜程旅行網正式上線為標誌,OTA(Online Travel Agency)即在線旅遊,迄今已在中國走過20個年頭。如今,傳統旅行社的市場份額已被前者大幅蠶食,毛利率已從上世紀90年代的30%降至不足10%。但與之相對,OTA的線上滲透率從未超過15%,換言之,更多的交易依然是在線下完成的,誰都無法徹底攻陷對方的陣地。
  • 攜程發力線下布局 傳統旅行社面臨行業洗牌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去哪兒線下門店已經開放加盟渠道。過去兩三年,同程、途牛(8.36,0.07, 0.78%)、驢媽媽等都進行了線下門店布局。不久前,同程在去年開出300家線下門店的基礎上,在南京推出同程首家星級體驗店。
  • 在線旅行社打響線下門店資源爭奪戰,攜程今年要開8000家
    在線旅行社對於線下門店的資源爭奪戰已經不再是秘密了。5月25日,攜程舉行了到站遊戰略發布會,攜程宣布將通過與旅遊目的地「門店+小交通+X」的線上線下全面合作。而在兩天前,攜程發布第一季度財報之際,其透露目前攜程在全國的線下門店籤約總數已達到1107家。包括去哪兒和旅遊百事通門店後,預期到今年年底,整個攜程集團將在全國開設8000家門店。攜程顯然是看到了線下門店所潛藏的價值,根據其今年一季度財報公布數據,該季度攜程線下門店總交易額在第一季度同比增長約50%。
  • 網際網路企業線下新徵途 京東小米攜程布局線下門店
    正當實體零售陷入困境時,一批網際網路公司卻大刀闊斧地開始反向線下開店。2016年底,馬雲自我顛覆性地提出新零售概念,曾引發巨大轟動。馬雲說,「未來,我們要從賣東西轉化成為別人提供服務,這將是個巨大變革。」一時間,阿里、京東、蘇寧、小米、攜程等行業巨頭們或直接入股傳統零售集團、或大規模推進零售店鋪建設,紛紛加速新零售落地實踐。
  • 開旅行社一年能賺多少錢?分享式旅遊是什麼?
    開旅行社一年能賺多少錢?  開旅行社一年能賺多少錢?我們看看旅遊市場有多大就知道了。2019年春節全國出遊人數超過4億,出境遊人次達700萬,人均花費突破一萬元。這還僅僅只是一個春節就能有那麼多人出去遊玩,聰明的人已經想到從這巨大的市場分一杯羹,但是開旅行社一年能賺多少錢?
  • 五線城市的人們,為什麼還需要旅行社?|旅訊8點正
    「在攜程上訂票的多,也聽說過飛豬,去旅行社訂機票和酒店再去目的地休閒遊,或者到了目的地再去跟團遊的也有。」雖然年長的人們選擇旅行社的機率更大,卻並不意味著小鎮青年們已經拋棄了旅行社,相反,恩之旅(廣之旅在當地的分支機構)和攜程門店中,大多數的諮詢者都是二十來歲的青年人,這著實讓我覺得意外。
  • 攜程、途牛、同程藝龍,在線旅遊你選哪一個?
    在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下,旅遊行業出現了快速發展。據統計,2017年中國在線旅遊市場的交易規模為7384.1億元,較2016年增長了25.1%。到2020年,在線旅遊規模則有望突破1.2萬億元,並且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在線旅遊的預定是通過OTA完成的。實際上,在這個充滿想像的行業,正在開展著多場硬碰硬的較量。
  • 凱撒高層調整、眾信引入「阿里系」,傳統旅行社在去中心化還是競爭...
    此次高層調整在業內人士看來,未來凱撒旅業可能並非僅專注於旅行社板塊,而是會更趨向於融合發展。未來不排除其會在其他領域與京東、中出服等企業在電子商務以及免稅領域有拓展業務的可能。 無獨有偶,另一家傳統旅行社眾信旅遊近期引入「阿里系」。旅行社與網際網路平臺的線上線下「互補」,已經成為當前旅行社行業關注的方向。
  • 北京三季度旅行社服務質量投訴:途牛攜程再上榜
    中國網10月26日訊 北京市旅行社服務質量監督管理所近日發布《北京地區旅行社服務質量投訴公告》(以下簡稱《公告》),《公告》指出,2014年第三季度,北京市旅行社服務質量監督管理所正式立案受理旅遊者對旅行社服務質量的有效投訴52件,涉及27家旅行社。
  • 旅遊線上線下加快融合 海南省傳統旅行社轉型求變
    網上搜攻略、訂機票、訂酒店,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對於很多80後90後來說,到旅行社報名跟團已經不是出遊的首選了。在快速變化的旅遊市場... 網上搜攻略、訂機票、訂酒店,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對於很多「80後」「90後」來說,到旅行社報名跟團已經不是出遊的首選了。
  • 北京上海旅行社辦理辦法【梁經理】徐水資訊
    但是文旅產業越來越蓬勃發展、向好發展,是大勢所趨。傳統的景點旅遊發展模式,會受到越來越明顯的制約。未來,文化旅遊的融合度應該會越來越高,文化旅遊產品和服務將有效融合,而非簡單拼湊。 北京旅行社轉讓國內社符合升國際社要求 梁老師轉讓旅行社公司可升國際社已繳納保證金 梁老師可以打開攜程APP查詢附近門店;此外,客人在線上提交訂單之後,也可以前往線下門店交付材料
  • 廣東曝光旅行社投訴情況 攜程等知名企業上榜
    值得關注的是,在投訴最多的旅行社中,攜程等多家知名旅遊機構列入「黑名單」。據統計,廣東省去年第四季度全省接到的旅遊投訴中,旅行社成為了投訴的重災區,達1120宗,佔受理投訴總數的72.26%。附:12家旅行社列入「黑名單」廣州市金馬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107宗)廣州南湖粵途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102宗)廣州廣之旅國際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99宗)國旅(深圳)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45宗)廣東省中國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24宗)廣州攜程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18宗)
  • 多家旅行社叫停赴土遊---深圳商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記者昨日採訪深圳多家旅行社了解到,赴土耳其旅遊幾近全面叫停,旅行社暫停收客。此外,近期法國尼斯恐怖襲擊事件備受關注,不過該事件並未對赴法旅遊造成過多影響,各旅行社仍正常收客。業內人士分析,當地治安情況對旅遊業影響顯著,一旦出現重大事件,至少需要半年到一年的緩衝,遊客重拾信心還需局勢持久穩定後。
  • 途牛上市首日:專訪CEO於敦德
    最終,途牛在IPO首日收於$10.07,較發行價漲幅為12%。  在科技股低迷,中概股普遍暴跌的大環境下,途牛的逆市上漲絕對算是開門紅。  繼攜程、藝龍和去哪兒之後,途牛成為第四家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在線旅遊公司。OTA這塊中國餅到底有多大,能來來回回給老美講這麼多次,還次次都讓人家買帳?在巨頭夾縫中突圍的途牛究竟是怎麼把自己嫁到美國的?
  • 驢媽媽、途牛們該如何收割親子遊市場的紅利?
    痛點四:產品服務的提供者魚龍混雜,行業標準不統一目前市場上的親子旅遊產品並不都是來自旅遊企業,在線旅遊平臺可以提供親子遊產品,線下旅行社可以提供親子旅遊產品,甚至景區、酒店和學校,以及一些校外的補課機構,也都可以獨立提供親子旅遊產品。
  • 旅遊分期套路多!攜程、途牛與飛豬,誰最好用?
    在3·15到來之際,消金界調研了旅遊消費分期產品,今天為大家總結了在線旅遊分期三大平臺的表現——攜程系佔大頭,途牛緊隨其後,阿里巴巴的飛豬剛剛起飛。這一數據比途牛略微低一點,但實際利率因人而異。總體看,攜程的分期還是屬於旅遊分期行業裡利率較低的,這點值得點讚。2,攜程開通的門檻在幾個平臺裡算是比較中等的,大多數都能通過,但是不少負債比較多的朋友就被拒了,這點相對途牛還是嚴格了不少。
  • 這些年,攜程、同程、途牛、驢媽媽四大OTA燒錢正歡
    但是,科特勒等所有前輩教導我們:無論市場如何、品牌有多強勢,品牌運作是不能丟的,正如2010年面臨激烈競爭應對不力進入低谷的攜程,2012年將品牌一抓,又迅速回歸老大地位,讓同程高層感嘆「攜程甦醒、日子不再好過……」再強勢的品牌,都無法毫無作為而高枕無憂。而4C、5C理論再亂花撩人眼,也不能脫離4P中的產品力的支撐。
  • 悶聲扭虧實現盈利的途牛這一年做了哪些事?CEO說沒精力考慮合併整合
    過去一年中,沒怎麼對外發聲的在線旅遊企業途牛旅遊網,被傳過與同程合併,或是與攜程度假部門合併,或者被京東收購,直到途牛發布今年第三季度財報,宣布實現三季度盈利。非美國會計準則下,三季度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不包括股權報酬費用和投資併購產生的無形資產攤銷)為3740萬元人民幣。按財報所說,由於「規模效應增加、管理效率提升和供應鏈管理優化」,三季度途牛毛利同比增長73.5%。途牛的做法,一是提高客戶粘性,二是優化銷售渠道的投入產出比,三是提高產品毛利和品質把控,相對應的,具體則通過調整客服體系、改變門店區位、增加直採和自有地接來實現。